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关键词: 委办 校车 自查报告 自查

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共14篇)

篇1: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南房小学校车安全自查报告

2013年6月8日接教育局安稳办关于校车安全自查的通知,我校立即组成校车安全自查小组对我校校车逐一进行安全自查,组长由李跟喜校长担任,成员有安委办和各车司机组成。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1.所有车辆的转向、灯光、油箱、油路、电路、安全锤、灭火器都正常。

2.两辆西沃手动开门器、逃生门都能正常使用。后期工作:

加强对乘车学生的乘车安全教育和司机、陪护教师的安全培训;继续坚持行车前的车辆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校车安全逃生演练。

2013年6月9日

篇2: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检查日期:________

1、消防设施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气体报警系统是否灵敏正常01正常 02有故障

2、对现场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情况1有记录 2无记录

3、消防设施清洁,无跑、冒、滴、漏。01无02有

2、现场管理

1、工作现场、岗位有无火灾隐患。01有02无

2、安全警示标志齐全、醒目。01有02无

3、岗位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并且做到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01熟悉02不熟悉

4、职工对灭火疏散预案的掌握及熟练操作的能力 01掌握 02不掌握

5、用电设备接地正确,接地电阻符合标准,测量有 记录。01有 02无

6、消防器材配备到位,定期检查。01有02无

7、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保管、贮存量及防火措施。01有 02无

8、防火巡查

9、各项记录完整

10、电线、插座、开关、闸刀等正确安装、固定、绝缘01正确 02错误

11、有漏电、过载保护开关,无临时乱拉乱接临时电线路、不超负荷用电。01有02无

1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是否完好01畅通02不畅通 03完好 04 不正常

13、消防中心值班情况01在岗02未在岗 03有记录 04无记录

3、火灾隐患 整改情况

1、火灾隐患的自查自改情况。01整改 02未整改

2、消防部门查出的火灾隐患是否在规定期限内整改。01整改 02未整改

3、其它整改要求

4、以上发现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处理结果:

篇3: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本文拟借鉴审计模型和HSE的人群聚集风险调查表, 通过对北京市多家宗教场所进行实地调研, 针对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特点构造出宗教场所活动的人群聚集风险的安全检查表, 进而为宗教活动场所聚集人群风险的安全检查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措施。

一、研究对象介绍

本次调研的城区中, 包含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活动场所, 并选取了缸瓦市教堂 (基督教) 、宣武门南堂 (天主教) 、牛街礼拜寺 (伊斯兰教) 、广化寺和广济寺 (佛教) 作为检查表的实践基地。

各宗教场所均有其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 比如佛教的佛诞节、水陆道场,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圣诞节、复活节, 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其中本次调研的宗教活动有佛诞、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古尔邦节。

通过对上述西城区多个宗教场所的多次宗教活动进行实地考察, 总结宗教活动场所风险有以下特点。

1) 信教群众不断增加与宗教活动场所有限承载力矛盾越来越突出。宗教活动场所人群过量聚集和拥挤疏散问题越来越突出。

2) 宗教活动场所类型多, 场所内部布局复杂, 场所外围环境复杂, 不利于人员疏散。

3)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应急管理难度大, 应急管理协同能力相对较低。

4) 宗教活动场所多为文保单位, 出于空间局限、信教群众宗教情感、文物保护需要等多种因素, 常规的防爆安全检查等安全技术和安全标准不能实施。

5) 信众的应急心理准备不足, 应急知识缺乏, 面对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弱。

6) 木制结构建筑多, 可燃装饰多, 明火火源多, 消防设施不健全, 火灾隐患较大。

7) 人员流量大, 场所使用率高, 文物损失影响严重。

在这些宗教活动人群风险的影响下, 如何保证信教群众的安全是应急管理的核心, 其中安全检查表是适合自身检查与外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二、安全检查表理论模型

(一) 安全检查的所属范围

安全态势的风险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 如图1所示, 其中安全检查属于安全态势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分析方法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 多用于安全生产领域, 上世纪90年代末, 随着中国安全防范行业的兴起, 该方法逐渐开始了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称为安全态势的风险分析方法, 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由于人群聚集场所的变动性和复杂性, 很难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因此, 对聚集人群安全态势一般采用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定性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审计、安全评价与安全评估四类。本文主要针对聚集人群的风险进行分析, 所采用的是其中的安全检查。

(二) 安全检查的认知方式

安全检查是一种在状态上的确认。在检查前要先根据模型和被检查单位各自的特点制作安全检查表 (SafetyChecklist) , 其中模型通常采用审计模型 (Audit Model) 。需要检查被检单位指标与检查表内检查项的符合程度, 并且做出相应的评判。一般情况下只需检查各个检查项的有无, 用是否标注, 特殊情况无法用是否的需要对其状态进行简单概括。

(三)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流程

安全检查流程的构建采用戴明模型。戴明模型又叫PDCA循环, 分为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改进 (Act) 四个部分, 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即按照PDCA循环, 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安全检查的流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如图2, 其中计划 (Plan) 阶段即为理论基础, 执行 (Do) 阶段为制作安全检查表, 检查 (Check) 阶段为进行场所安全检查, 改进 (Act) 阶段即根据每次检查的结果对宗教场所进行总结, 对安全检查表的理论基础进行改进, 以便下次检查。

(四)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理论基础

宗教场所聚集人群安全检查的理论基础包括审计模型、宗教活动场所特点和人群风险评估 (Crowd RiskAssessment) 。其中审计模型分三个层面:政策与策略 (机构、组织、人员) 、执行与过程控制 (执行计划、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资源与保障 (人力资源、设备与设施、信息) , 详见图3。聚集人群风险评估 (CRA) 是HSE用调查表法对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进行的分析。

三、宗教活动场所人群风险安全检查表

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检查表的总体框架采用审计模型, 在大型活动的检查项上借鉴了国外的聚集人群风险评估 (CRA) 的经验, 然后参照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特点, 特别是针对宗教活动聚集人群的入场和疏散的过程、拥挤点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对模型进行修改完善, 得出了针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表, 详见表1、表2和表3。

四、检查项讨论

安全检查表按审计模型分为计划层面, 执行层面、资源层面。下面将分析每个层面的构成。

(一) 计划层面

计划层面主要考察宗教场所的各项工作方案是否齐备。其中典型的安全事件包括人群踩踏、治安、医疗、食品卫生等方面。应急预案分为火灾、恐怖炸弹、雨雪天气、人群过量等, 应包括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并且做好风险评估。人员疏导方案不仅需要平时的疏散预案, 还需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宗教方面的禁忌要考虑各个宗教派别针对食品、衣着和称呼的禁忌。

(二) 执行层面

执行层面主要涉及到宗教活动人群拥挤时的风险, 分为入场、活动现场和散场三部分。

1. 入场管理

首先, 入场入口要进行限流措施。可以采取在入口安装人流统计设备等措施, 及时监测场内人员数量, 设立饱和预警, 及时与入口人流管控人员联动, 设置警戒线, 控制进场人数, 防止入口通道聚集过量人群。也可在入口处设立明确的告知显示装置, 告知信众场内的饱和程度, 防止人群情绪失控。

其次, 需要设置入场引导, 防止人们自发式进入形成拥挤。可以设置引导人群流动的伸缩护栏、也可用布条和旗杆做护栏, 用红地毯铺地, 并且有专人负责管理;也可以由管理人员手拉手组成人墙来引导。

最后, 入场需要有缓冲措施, 包括:1) 在院内摆座椅, 增加活动容纳人数, 信众可以在此候场。适合空间比较宽阔, 人数不是很多的情况, 可以在院内进行一些宣传活动;2) 入口外移。将进口排队点向外围推, 分批次放人进入教堂, 防止人群一起拥挤进入教堂;3) 设置引导人群流动的护栏。也可作为缓冲区, 增加排队长度, 充分利用了地理条件, 适合空间比较狭小的区域。

2. 活动现场管理

首先, 需要有信息提示。包括设置疏散线路标识和安全出入口, 安全出口需分清访客入口和绿色通道;每隔一定时间通过大屏文字显示并用广播告知当前的入席率或其他注意事项;锁、门栏过高或者台阶过低都易引起绊倒或摔倒, 需要进行提示;安全人员可以佩戴红色臂章或者其他标志, 与非工作人员区分开来, 易于发现问题时及时找到安全人员;告示提示牌可以用结合佛教理念的语句劝导耐心排队, 对卫生间也应有提示。

其次是拥堵点的识别。包括拥堵点的识别和疏导, 应特别注意逆流或者十字交叉人流等双向人流, 秩序混乱, 极易造成拥堵, 影响疏散。

最后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有些宗教场所外国人比较多, 需要设置专门的翻译人员。要照顾各类弱势群体, 老年人需要搀扶, 尤其是在通道出现斜坡的地方;残疾人员要用轮椅, 可以设定特殊的通道。有些宗教场所门口出现乞讨卖艺人员, 对寺庙的治安、名声都造成影响, 需要进行管控。

3. 散场管理

散场管理需要检查疏散通道是否通畅。场所内疏散线路, 有些场馆存在杂物堆积现象, 应及时清理;平时未使用的出口由于游客不熟悉和缺乏引导, 活动时即使开了也少有人走, 导致人群出口使用时某些口过于集中, 影响疏散, 应加强引导和宣传;活动结束后应及时收起护栏, 以免对行人造成堵塞, 但地毯不能及时收回, 以免阻碍人流, 需要在人群疏散完后再收回。每场活动结束后, 可以考虑在容易造成人员滞留的地方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疏散,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造成的人员滞留, 从而使得疏散通道更为通畅。

场所外出入口处疏散通道, 不仅需注意交通管制的时候, 更需注意的是当解除交通管制后, 人群疏散完之前的那段时间, 稍有疏忽便可导致拥堵;摆摊点区域通道应保持畅通;工作用车与入口应保持一定距离, 防止堵塞通道。

(三) 资源层面

1. 人力资源

主要是针对每场维持秩序的安全管理人员, 由义工和牧师负责或配备专门的安保人员。需要了解其配置、选拔的标准和培训的内容。培训以责任和疏导为重点, 尤其是识别拥堵点、建立疏导点。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预案及其职责, 有些地方采用对预案并不是很熟悉的临时义工, 对预案并不是很熟悉, 影响预案的实施, 因此平时应进行一些训练。

2. 设备与设施

可分为视频安防监控措施、防爆安检措施、通讯措施、消防措施和电力措施等。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作用在于震慑、远程监视、视频取证, 目前应做到与当地公安系统相连;防爆安检系统对于反恐防恐、检测炸弹和违禁品意义重大, 希望以后能得到推广;良好的通讯措施用于现场指挥调度、应急指挥和支援;目前宗教场所由于建筑结构和活动内容, 普遍都为重点防火单位, 消防系统应该按规定的级别进行完善配置;电力系统方面, 经调查有些晚上举行的宗教活动曾发生过停电事件, 需要提前进行通知, 并配备应急灯, 还需检查电力设施是否存在触电隐患。

3. 沟通与宣传

宗教活动需要跟预案中卫生、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进行沟通。还需要向公安系统了解近期社会上发生过的与宗教活动相关的治安案件, 这些事件可以作为参考,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宗教活动需要处理好跟周围商户和居民之间的关系。有的宗教场所跟周围居民距离过近, 宗教活动的时候广播等声音可能会影响居民休息, 需要互相进行沟通, 保持良好关系。

宗教活动时信众有时会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感, 因此在举办活动时要考虑信众的精神状态, 避免内部发生冲突。宣传方面首先包括疏散线路的宣传, 对场所布局和疏散线路的了解程度决定了疏散的时间;另外需要针对公众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宗教场所多用木质结构, 而且烧香的比较多, 应注意防火问题。消防部门也需要针对本场所进行定期的培训。

五、结论

本文从大型活动的聚集人群风险方面, 针对宗教活动场所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采用国外的审计模型、戴明模型, 并对北京西城区多家场所多次活动进行实地调研, 制作出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表。

该检查表在开斋节等一些重要宗教节日期间得到了应用, 为宗教活动事前安全自查和管理部门检查提供了科学工具。利用检查表对各宗教场所进行了对照检查, 发现了人群对流、疏散方案没有针对性等问题, 并提出了安全建议, 如设置安检设备、对入口和出口人流控制、加强人群流动和分布监测措施等。

由于调研范围有限, 不可能将所有的宗教场所和节日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 安全检查表还需要在以后的应用中得到完善。

摘要:宗教场所作为大型活动场所, 其聚集人群的安全态势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多家宗教场所和活动的实地调研, 总结了宗教场所的安全风险特点, 然后利用戴明模型设计了安全检查流程, 接着利用审计模型和HSE调查表设计了宗教场所人群风险的安全检查表, 为宗教活动场所聚集人群风险的安全检查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措施。

关键词:宗教场所,人群风险,风险评估,安全检查

参考文献

[1]许晓光.旅游与宗教[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2]杨鸣, 江白益西.宗教活动场所治安管理初探[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邢晓莹.哈尔滨宗教建筑遗产的文物价值与保护[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4]曾豪杰.我国宗教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特点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曾豪杰.浅谈宗教安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李晋业.对阿坝藏区寺庙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7]万坚, 傅炜.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保护宗教活动场所[J].世界宗教文化, 2003.

[8]王振.城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 2007.

[9]郭海林, 黄洪举, 倪晓阳, 李晓磊.安全风险表征指标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

篇4:安全检查表的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事故树

0 引言

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可以得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途径以及各个因素对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科学的防范措施,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为最小;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效果;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的积累;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并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煤矿企业实行宏观控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1 安全检查表

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解,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定和事故情报分析等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确定检查的项目和重点,并按系统编制成表,以备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和诊断,这种表就叫安全检查表[1]。

安全检查表是煤炭系统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直观、现实,能发现隐患,督促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将所邀请专家的意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的结论,一般比较正确、全面。

安全检查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就是专家逐项打分,求平均值,然后确定矿井安全等级。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缺点是打分过程比较繁琐,打分依据不够简明,分数受专家个人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安全检查表改进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2],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接近现实。为此引入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的方法[3],将安全检查中的评价指标量化为危险度值。

2 危险度分析

本文以水灾事故为例,介绍这种数据处理方法[4],矿井水灾安全检查表如表1所示:

2.1 划分等级 根据矿井水灾事故的可能诱发因素建立事故树。如图1所示:

其结构函数公式为:

T=X1(X2+X3+X4+X5+X6+X7+X8)

如果评估因子X1~X8的概率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则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的计算式为:

G=x1(x2+x3+x4+x5+x6+x7+x8)

2.2 数据处理 由于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表示了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程度,其实质就是体现了事故危险性的严重程度,因而,可以把顶上事件发生概率G用危险严重程W水来表示,则矿井水灾危险度W水的计算式为:

W水=G=x1(x2+x3+x4+x5+x6+x7+x8)

例如新疆阜康某礦在用表1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现场检查的得分为:x1=1,x2=2,x3=2,x4=2,x5=2,x6=1,x7=1,x8=1。则其水灾危险度W水的值为:

W水=1×(2+2+2+2+1+1+1)=11

2.3 确定矿井危险等级 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为:瓦斯、火灾、水灾、煤尘、顶板五大类。结合该矿井的实际情况,利用前文所述的方法分别对瓦斯、火灾、煤尘、顶板的危险度进行计算,结果如下:W瓦=14、W火=9、W尘=9、W顶=9。

矿井危险程度级别计算:

W矿=∑{W瓦,W火,W水,W尘,W顶}=∑{14,9,11,9,9}=52

根据表2的矿井危险度等级划分表,该矿井危险度等级属Ⅰ级极危险。构成矿井危险度等级为极危险的主要因素为瓦斯,存在瓦斯聚集现象是该矿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其次为水灾,由于矿井存在大量的采空区,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构成矿井重大隐患。煤层顶板属于易冒落顶板,没有采取强制放顶,存在大面积冒顶的可能。

3 结论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现阶段煤矿安全评价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直观、方便、全面的优点。但也存在诸如以定性评价为主,准确量化较为繁琐等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事故树(FTA)分析的方法对危险因素进行划分,定量的计算出该因素的危险度值,进而得出整个矿井的危险度级别。为安全检查表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了煤矿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宪等编著.实用安全检查表汇编,煤矿、非煤矿山分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韩其俊.安全检查表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4:13-16.

[3]何学秋等编著.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篇5: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自查自纠表

璧山县清明公租房及配建廉租房工程(二标段)项目部自从接到“关于开展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后,立即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定时间,定专人进行整改。通过检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1、本工程以进入装饰工程阶段,在开工后就针对本

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签订

责任书。

2、制定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电焊气焊工持证

上岗。3、4、5、6、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齐全。施工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置较齐全。施工现场两栋建筑物均设置安全通道。施工现场工作区与生活区按规范分区,现场未堆

放易燃易爆物品。

7、施工单位:重庆锦新建筑有限公司

璧山清明公租房及配建廉租房工程(二标段)

2013.8.30

篇6:消防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的报告

消防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的报告

消防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的报告市支队:

根据《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学校及周边治安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加强我区消防监督检查,加大消防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素质和消防安全意识,我区××年月至××年月联合小组对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综合进行综合治理整治,在此基础上,根据支队《在全市学校及周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于月开始再次对存在火灾隐患学校进行整治,现将我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动员部署。

××年月日下午,区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了琼山区学校周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部署会,会议由区政府副区长主持,区安监局、教科局、文体局、公安分局、城监局、消防大队、卫生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听取了《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方案》,结合当前我区学校教学楼、宿舍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决定分成两个检查组,分别由教科局、文体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府城镇、国兴街道办事处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和下面其他乡镇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全面整治,要求各检查小组认真组织、全面细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整治工作。

××年月中旬,根据支队《在全市学校及周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前次专项治理的成果,大队主动联系教科局,联

合对存在问题的学校、幼儿园再次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复查,重点检查“学生寄宿所”,特别是对校外寄宿学生住宿所的检查,确保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检查,加强整治。

根据要求,联合小组对我区府城镇、国兴街道办事处家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检查、清理整顿和登记。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学生寄宿所”普遍存在没有三证(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意见书),没有配置灭火器材、消防设施及疏散设施,从业人员基本没有持证培训上岗,用火用电随意,各种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安全隐患。部分学校甚至存在教学楼只设置一个疏散楼梯,幼儿园设在层及层以上情况。小学周围米米范围内设有一个加油站。针对存在安全隐患,检查人员现场办公,对不符合安全、卫生、消防条件的场所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我大队也依法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场所下发了《责令限期改

正通知书》份。卫生部门还针对两个严重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寄宿场所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取缔,停止营业。对三门坡小学附近的加油站,联合小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搬迁。通过这次检查整治,检查小组对各个学校有关人员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复查,力求长效。

为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卓有成效,按照限期整改时限,我大队主动联系教科局联合复查。从复查情况看,各学校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基本上已经整改完毕,三门坡加油站也已经按要求搬迁。但个别单位仍存在一个疏散楼梯、未设置室内消火栓等火灾隐患未能按时整改。月中旬,对“学生寄宿所”检查的同时,我们再次联合教科局对未能按时整改的单位检查,根据目前学生上课等实际情况,经与教科局、整改单位联合研究决定,由教科局和我大队共同把关,要求各整改单位利用暑假期间整改完

毕,由消防大队负责复查,复查结果作为该单位办理年审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主要好的经验做法。

⒈积极配合,齐抓共管。这次对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联合检查,由区政府组织,文体局、教科局带队,各职能部门联合现场办公,充分发挥了各职能部门联动机制。

⒉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隐患决不放过。对存在火灾隐患单位,我大队及时将检查、复查情况抄送教科局。在整改期间,教科局有关人员主动上门督促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单位遇到比较难以整改实际问题,我大队主动与教科局、整改单位共同研究解决。

⒊联合监督,共同把关。针对目前我区私立学校、幼儿园数量多、管理比较混乱等问题,经与教科局研究,决定今年私立学校、幼儿园办理年审必须出具《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否则不予办理年审手续,坚决取缔。

五、存在不足。

⒈管理混乱。目前我区个别学校、幼儿园的主管单位是市教科局,未通过我区教科局审核及未经过消防安全检查已经开办,容易造成失控漏管的局面。

⒉一些学校、幼儿园的领导对消防安全不引起足够重视,消防安全责任不完全落实。

⒊一些学校宿舍消防管理防范意识较差。由于男女宿舍共楼层,为了方便管理,都设置了铁门。万一发生火灾,如不能及时打开铁门,后果不堪设想。

篇7:夏季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我项目部根据《兵团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消防安保工作站前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xxx师《关于迅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工作的通知》(消防火委[2017]1号文)文件精神,按集团公司下发《关于做好近期安全消防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施工现场、钢筋场、项目部驻地及施工队驻地进行了安全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一、检查情况

我项目部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对所辖范围内进行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坚决遏制重特 大火灾事故和减少一般火灾的发生。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安全生产,保证正常安全施工。

二、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已编制安全消防应急预案且各项审批手续齐全,并经常性的对各级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消防教育培训工作,计划7月份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项目目前没有施工现场用火;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比较规范,部分施工点临时用电存在安全隐患,已要求立即整改。

1.存在问题:路基一队现场二级配电箱接地不规范、驻地灭火器配备不足。整改情况:路基一队现场二级配电箱接地不规范情况已落实整改、已配备灭火器。

2.存在问题:路基五队驻地宿舍插板用电器过多,容易发生火灾。

整改情况:路基五队驻地宿舍插板用电器过多情况已整改落实。

3.存在问题:路基五队二楼灭火器配备不足 整改情况:路基五队二楼已配备灭火器

4.存在问题:路基六队驻地灭火器配备不足 整改情况:路基六对已配备灭火器

三、消防工作警钟长鸣

通过这次消防安全大检查,也看到消防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我项目部将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针,加大检查力度,彻底整改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同时,加大对员工安全意识、应急处置、逃生自救等知识的培训和演练。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还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及“四不放过”,使项目部全体员工都树立起“安全也能出效益”的思想,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生产,把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落实整改工作持久、深入、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确保项目部及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篇8: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1 评价原则

为了更好贯彻和落实煤矿企业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在矿井评价中采用安全评价就是最为有效的评价措施。其评价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能否安全高效的生产和广大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而在利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评价时, 必须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即权威、科学、公正、严肃和针对性的基本原则。

2 评价范围

在确定评价原则的基础上, 应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尤其是煤矿方面的安全法律法规, 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系统全面的划分, 从而更好的确定安全评价范围, 一般来说,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开采、通风与瓦斯、通风安全监控、粉尘防治、防灭火、防治水、爆破安全级材料管理、煤炭运输与提升以及电气系统等, 从而形成以上述评价单元组成的评价表, 再利用检查表逐一开展检查和检测与评定工作。

3 评价方法

3.1 评分方法

在矿井评价中, 若具有以下条件的矿井即视为不安全矿井:1) 矿井没有独立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只有一台以及没有备用电源的矿井视为不安全矿井;2) 突出矿井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综治措施的矿井视为不安全矿井;3) 当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但没有安装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视为不安全矿井;4) 本应安装瓦斯抽放系统而没有安装或安装不到位的矿井视为不安全矿井;5) 在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采煤的矿井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报批的视为不安全矿井;6) 技术图纸、资料、文件等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或故意编制虚假资料的和隐瞒不报的均视为不安全矿井。

3.2 等级评定方法

一是确定评价内容, 主要是安全生产管理、开采、通风与瓦斯、通风安全监控、粉尘防治、防灭火、防治水、爆破安全级材料管理、煤炭运输与提升以及电气系统等, 这些但与的标准分值是100分, 在对矿井的安全现状进行总分评价时, 结合各单元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给予一定的权重, 再将权重系数与实得分数相乘, 并将每个单元的分数加起来, 及得到该矿井的分数。只有得出了分数, 才能更好的评定顶级, 一般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等级要求分数≥90分, 9075, 7560, D<60。分数越高, 安全性越大, 分数越低安全性越差。

4 评价程序

4.1 评价流程

在矿井评价中, 应用安全检查表的一般程序是: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准备→收集资料→安全调查。其中, 在评价准备过程中, 应确定好评价方法, 加强人员组织, 并制定评价流程, 建立健全评价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资料的收集, 明确评价范围, 熟悉评价对象, 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资料、经典案例的搜集和整理, 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深入调查, 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气候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 最后是安全调查,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包括了对安全管理的审查、检查矿井地面的设备和井下的安全检查, 从而为识别危险源和进行综合专项评价提供坚实的基础, 但在这一过程, 还应结合评价对象实际, 对评价对象进行针对性的调查, 以最大户的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系统完善性。

4.2 评价指标

在对煤矿的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时, 应结合现场的安全调查, 确定各评价指标是否满足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 以及与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否相符。评价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2) 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和安全投入;3) 生产与辅助系统和工艺设施设备;4) 有害因素控制, 如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水害、煤与瓦斯突出、片帮冒顶等;5) 通排风、运输、提升、供电、应急、救援、检测、通讯等系统及其对应的辅助系统的可靠完善性;6) 安全生产系统、开采工艺技术的合理性;7) 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的管控等均为评价指标。

4.3 危险源的识别与建议

注意危险源的识别, 并结合危险源确定整改措施。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后, 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或不适合安全生产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工艺、场所、设施设备, 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和建议。

4.4 综合评价

经过现场调查,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做出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生产工艺与系统、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等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结论。四是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应包括安全评价对象、评价过程、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结果、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等。

5 结语

总之, 在矿井评价中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矿井评价工作人员, 应紧密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 确定评价单元, 并严格按照评价程序确实做好各项安全评价工作, 以最大化的确保评价的科学有效性, 从而促进整个评价水平的提高, 进而为企业的安全整改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 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矿井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性, 只有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评价, 才能为煤矿企业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安全检查表作为安全检查最有效的工具, 因而在矿井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 本文主要从安全检查表的评价原则、范围、方法、程序等方面就安全检查表在矿井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 以不断提高矿井评价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为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安全检查表,矿井评价,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伟, 陈守坤.安全检查表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 2010.

[2]崔国璋.用安全检查表进行企业安全评价[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90.

篇9:专项检查保障秋季学生用餐安全

在8月28日~8月31日的培训自查阶段,上海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组织4 042户学校食堂、学生盒饭生产单位以及49家学校食堂配送中心的8 110位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全市共清理、销毁上学期剩余的食品及原料548.3千克。

在9月3日~9月18日的全面检查阶段,重点检查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学生盒饭和学校食堂配送中心的食品原料采购以及加工过程卫生状况,如有无交叉污染、是否提早加工、盒饭中心温度和食用时间是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等。期间,共检查学生盒饭生产单位49户次,检查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24户次、一般22户次、较差3户次;检查学校食堂3 999户次,检查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2 906户次、一般1 032户次、较差61户次;检查学校食堂配送中心70户次,检查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52户次、一般18户次。

在9月19日~9月28日的追踪复查阶段,对第二阶段检查中评为“较差”和抽检不合格单位进行追踪复查,督促其整改。此阶段共作出责令改正198户次,拟行政处罚30户次,其中警告26户次,罚款处罚4户次,拟罚款金额2.3万元整。

篇10: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

在“119”消防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为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不断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校防御火灾能力,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预防和遏制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现将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当前,我县一些学校存在着不少火灾隐患,有的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一些学校存在堵塞消防通道、锁闭安全出口、私拉乱接电线和违章用火用电等现象,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学校的消防安全主体意识,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要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有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各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专门负责人员;制定工作计划、量化工作标准和落实责任制度。

二、突出重点,迅速组织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迅速组织冬季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突出学生宿舍、供电设施、燃气设施、锅炉房和食堂、实验室、会议室、报告厅、阅览室等重点部位。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对责令限期整改的,在整改期间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各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消除。

三、落实各项措施,严惩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为确保消防安全检查效果,各学校要认真落实以下措施,坚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是对于封堵、占用疏散通道和锁闭、遮挡安全出口的,必须责令立即改正;二是对于宿舍和教室等公共区域外窗安装影响人员逃生和应急救援的金属护栏的,必须责令立即拆除;三是对于违章使用液化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和电炉等大功率电器的,必须责令立即清除;四是对于违章使用电器、私拉乱接电气线路,必须责令限期整改,严禁使用明火、蜡烛照明;五是对于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事故广播损坏的,必须责令限期整改;六是对于消火栓、自动灭火、自动报警系统损坏的,或无任何消防设施器材的,必须责令限期整改。

四、健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各学校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五、开展消防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能力

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受益整个社会”。要将消防常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各有关学校要通过内部的闭路电视、黑板报、宣传栏,采取集中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常识普及教育,使广大学生、员工了解和掌握在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环境中火灾预防常识。要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消防预案,组织开展实地演练,并使消防演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六、工作时间安排:

1、学校自查自纠阶段:11月9日—11月15日

2、督查整改阶段:11月16—11月25日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26—11月30日

本次专项检查活动结束后,各学校在11月30日前将消防安全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工作总结等装订成册报教育局基建站。

以上通知,希贯彻执行。附:消防考核表.xls

篇11: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一、有关定义

1.消防安全责任人:指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消防安全管理人:一般由单位分管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依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和《XX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对符合界定标准的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4.火灾高危单位:指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以及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单位。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X政办发〔XXXX〕XXX号),确定火灾高危单位,并按规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5.人员密集场所: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二、检查要点

篇12:XX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镇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按照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站所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开展我镇火灾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全面、深入的检查,进一步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严厉打击消防违法行为,排查整治一批火灾隐患,切实解决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检查步骤

即日起至5月底。其中4月3日至5月25日为排查整治阶段,5月25日至5月30日为总结阶段。

三、检查活动开展

(一)开展企业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落实站所:应急办、消防办

检查内容:1、企业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2、企业分管负责人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是否开展管理;3、对生产设备和机器、安全通道和出口、消防设施和器材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4、是否违规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用酒精;5、是否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否有针对性;6、厂区内是否有消防安全宣传标语和标明消防安全重点位置;7、是否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二)开展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落实单位:应急办、消防站、其他各站所

检查范围:对全镇的超市、饭店、宾馆、卫生院、卫生所、加油站、燃气门店、敬老院、学校、幼儿园、易燃易爆场所、网吧、KTV、家具店、三合一场所、小作坊及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的单位和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1、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2、场所设置是否合理,物品是否混存、混放;3、是否锁闭、封堵、占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4、是否在宿舍的外窗安装金属护栏;5、是否制定消防预案和开展演练。

(三)开展农村和社区消防安全大检查

检查落实单位:各站所、各村(社区)委员会

检查范围:各村庄、各村庄内农户、养殖场、种植大棚、农用大棚、园林苗圃、特色种植区。

检查内容:1、村庄内房前屋后的柴草垛;2、村庄内的危旧建筑物;3、村庄内的消防通道;4、农户的用电安全;5、各种大棚的用电安全、大棚房内外的秸秆、干草;6、养殖大棚、种植大棚附近进行的祭奠活动,待烧完纸钱、香烛、纸钱后,清扫干净,方可离开。

四、工作要求

(一)各站所、各村委会按照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主动作为。

(二)对企业和消防安全单位清单式管理,检查不漏点、不漏项。

(三)对检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列成清单、明确火灾基本情况、明确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

篇13:消防专项安全检查表

关键词:安全检查表,安全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赋值

0 引言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缩写SCA)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整个评价项目全面的检查和定性评定[1]。安全检查表是生产、经营企业安全验收评价以及安全现状评价所采用的必要的评价方法之一[2]。

通过安全检查表评价,能够得到安全现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结果,但无法量化说明该项目的风险程度,无法进行本项目各单元之间或该项目与其他相似项目之间风险程度大小的比较。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主要是根据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LEC方法在国内安全评价中也是经常采用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LEC法在水电建设工程施工[3]、非煤矿山生产[4]、厂内机动车辆[5]、危险化学品生产[6]等方面都有较广泛的应用。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与人员出现在生产过程、场所的安全性可比较直观的给出结果,这种评价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不足之处在于无法直接体现企业在区域位置、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设施、物料、生产过程、建构筑物、公用工程和辅助配套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态、可靠程度,无法说明以上各因素对安全状态的影响,而以上各因素又直接对安全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尝试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结果赋值的方法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行修正。采用LEC评价作为基础分值,根据安全管理、安全条件的符合程度进行权重赋值,修正基础分值得到的结果,再依据LEC评价方法中的分级标准进行判定,得到评价结果。采用安全检查表得到的实际结果评价对LEC方法进行修正,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整个项目的风险性。同时可以对本项目各单元之间,或该项目与其他相似项目之间风险性大小进行比较分析。

1 评价方法数学模型

1.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7]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1)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2)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3)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具体赋值方法见表1-4。

1.2 安全检查表赋值模型

安全检查表分为安全条件检查表和安全管理检查表两个部分。

1.2.1 安全条件检查表及赋值方法

安全条件检查表主要针对区域位置、总平面布置、工艺、设备设施、物料、生产过程、建构筑物、公用工程和辅助配套设施进行检查,查找评价项目在安全条件方面是否存在不符合项。

(1)不符合项分类

安全检查表赋值法首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分类。不符合项主要分为一般不符合项、严重不符合项。

依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第5.3条,并参照本文表1.3“非常严重,一人死亡”为界限,事故轻于“非常严重,一人死亡”,属于一般不符合项,达到或超过“非常严重,一人死亡”,可确定为严重不符合项。

(2)不符合项赋值方法

对于不符合项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分类赋值。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8]进行分类,不符合项权重赋值方法见表5。

注:n-可引起某一类事故的一般不符合项数量;m-可引起某一类事故的严重不符合项数量。

某一类不符合项权重值

1.2.2 安全管理检查表赋值方法

参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9],安全管理检查赋值方法如下:

安全管理修正系数

M1-作业人员管理安全检查表;M2-设备管理安全检查表;M3-物料管理安全检查表;M4-作业环境安全检查表。

安全管理检查赋值见表6。

注:a、b、c、d分别为每个检查表中的不符合项数量,如不涉及项,权重系数取1。

2 安全检查表赋值与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修正模型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表赋值方法现结合,建立安全检查表赋值修正LEC计算模型。

安全检查表赋值修正LEC计算模型

G-综合评价指数;A-安全条件检查表修正系数;M-安全管理修正系数;D-LEC风险分值。风险程度分级依然采用表4的进行分级标准。

3 实际应用分析

依据所建模型针对氧气充装厂进行实例安全评价。

3.1 初始评价结果

3.1.1 安全检查表评价结果

运用安全检查表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对该项目安全管理[10]、总平面布局与周边环境、工艺和设备设施安全性、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进行检查[11]。检查出3项不符合要求。

(1)企业未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危险性告知;

(2)充装间放置擦拭设备的可燃物品;

(3)充装间缺少灭火器。

3.1.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结果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氧气厂储存单元、充装单元进行评价,其结果见表7、表8。

由单元风险分析表可以看出储存单元容器爆炸,充装单元容器爆炸、火灾都处在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的级别,但是如果安全管理无漏洞、现状安全无隐患,评价结果仍处在“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级别,企业又如何进行整改?

3.2 不符合项整改前安全检查表赋值修正LEC法评价

3.2.1 安全管理检查表赋值计算

由安全管理检查表检查,本项目安全管理取值情况见表9。

由安全管理修正系数公式1-3

3.2.2 安全条件检查表赋值计算

由企业安全条件检查表检查可知本项目现场存在2项不符合项为:

(1)充装间放置擦拭设备的可燃物品;

(2)充装间缺少灭火器。

按照不符合项可能引起事故的危害性,确定为一般不符合项。隐患的类别及事故修正系数取值见表9,表10。

3.2.3 安全检查表赋值修正LEC法评价

由赋值法评价结果公式G=A·M·D得到整改前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见表12。

3.3 隐患整改之后安全检查表赋值修正LEC法评价结果

企业针对检查出的不符合项进行了彻底整改,经过整改,不安全因素被消除,相应的单元危险程度降低,采用安全检查表赋值修正LEC法评价结果见表13。

3.4 评价结果分析

由整改前单元风险分析表数值可以看出,由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现状存在不符合项,使企业的风险增加。尤其充装单元安全条件存在不符合项,达到了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风险级别。

由整改后单元风险分析表可以看出,企业在整改后,虽然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的D值没有变化,但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安全条件方面进行了整改,其风险程度降到了可控范围之内,避免了判别结果与实际相矛盾的结果。

4 结论

安全检查表作为一种评价时最常用的工具,具有最简单实用的特点。本文通过安全检查表修正LEC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LEC法,使评价结果更好地符合评价企业或项目的实际风险等级。同时对企业提高安全生水平,消除隐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涛.安全检查表评价标准有关问题探讨[J].航天标准化,2007,(1):9-12LIU Hai-tao.Discussion on issues of safety checklist e-valuation criteria[J].Aerospace Standardization,2007,(1):9-12

[2]肖波,王海燕.液化石油气站安全检查表的编制[J].安全,2005,(4):57-58XIAO Bo,WANG Hai-yan.Compiled LPG station safetycheek list[J].Safety,2005,(4):57-58.

[3]周剑岚,刘先荣,龚声宇.基于LEC和AHP的水电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评价方法[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海口:2008:475-480ZHOU Jan-lan,LIU Xian-rong,GONG Sheng-yu.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dangerous source LEC andAHP-based evaluation method.China Occupational Safetyand Health Association[C].2008 Annual ConferenceProceedings.Haikou,China:2008:475-480

[4]石永国,傅忠清,郑敏.LEC评价法在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黄金,吉林:20093,0(9):33-36SHI Yong-guo,FU Zhong-qing,ZHENG Min.Applica-tion of the LEC method in the non-coal mine safety as-sessment[J].GOLD.JiLin:20093,0(9):33-36

[5]刘寿生.腈纶生产叉车作业区的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2):37-40LIUShou-sheng.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risk analysis ofthe acrylic fiber production forklift operation area[J].Safety Health&Environment2,009,(2):37-40

[6]陈娇领.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在环丙胺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4(4):161-163CHEN Jiao-ling.Application of hazard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e cyclopropylamine productionprocess[J].Chemical Engineering&Equipment,2011,4(4):161-163

[7]王显政,杨富,王新,等.安全评价(上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543-545

[8]国家标准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M].1986:1-2

[9]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学会.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226-228

[10]武文.危险作业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1-14

篇14:浅析船用应急消防泵的安全检查

关键词:应急消防泵;船舶安全检查;SOLAS公约

Discussion about Safety Inspection of Marine Emergency Fire Pump

GU Kangli

(Guangdong Marine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Co., Ltd. Guangzhou 510235)

Abstract: This paper states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ort State Control Inspection for emergency fire pump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SOLAS convention and its amendm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fire pump; Ship safety inspection; SOLAS convention

1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国际贸易及沿海贸易中海运运输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统计,我国85%以上的国际贸易通过海运完成。为了保障国际贸易的安全、高效,FSC(船旗国)和PSC(港口国管理局)加强船舶的检查力度,对到港船舶的检查率和滞留率越来越高。

应急消防泵是船舶消防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消防泵是船舶消防灭火系统中的应急设备之一,当机器处所失火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主消防泵失效时,应急消防泵将作为替代措施,对灭火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船舶被滞留的诸多原因中,应急消防泵不符合要求或故障所占的比例较大。如2009年上海港统计被检查的船舶500艘,应急消防泵不合格的120艘,占被检查的船舶的24%。这说明船舶在应急消防泵的建造、管理维护保养及使用方面存在问题,致使船舶滞留和进行必要强制性整改,造成船期延误及航运公司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在机舱发生进水、失火等应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发挥应急消防泵特有的应急作用,将造成船毁、人亡。维护好应急消防泵是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技术性的业务工作。对此航运公司及船员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FSC检察官和PSC检察官都非常重视应急消防泵的立即可用状况,经常会出现一些船舶因为应急消防泵故障而被滞留,故有必要在此结合实际建造检验经验,谈谈FSC/PSC检查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2SOLAS公约

自1960年SOLAS公约生效以来,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公约几经修正,对于船舶防火安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国际海事组织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在对公约进行修正时,没有要求修改现有船舶结构来满足新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不同建造年份的船舶需要满足不同年份的公约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情况,归纳见表1。

SOLAS(2009)公约对应急消防泵的要求有四点。

2.1对泵性能指标的要求

SOLAS(2009)第II-2章第10条第2.2.3.1 规定应配备1台符合《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的应急消防泵,而《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规定应急消防泵必须是固定式独立动力驱动泵,且排量不低于第II-2章第10条第2.2.4.1 所要求的消防泵总排量的40%,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不低于下列排量:

1 000总吨以下的客船和2 0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25 m3/h ;

2 000总吨以下的货船15 m3/h。

当泵按照额定排量供水时,在任何消防栓处的压力不小于公约第II-2章所要求的最低压力。且要求在营运状态中不论满载还是空载,在各种横倾、纵倾、横摇和纵摇状态下均能满足以上消防栓压力测试。

2.2对原动机的要求

应急消防泵的原动机通常有两种型式:一种是马达,一种是柴油机,如果是马达则无特别要求;如果应急消防泵的原动机是柴油机,则应满足:

1)《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规定应急消防泵的柴油柜需装有充足的燃料,应能使该泵在全负荷下至少运行3个小时,此外,在A类机器处所以外可供使用的燃油,应能使该泵在全负荷下再运行15小时。

2)当温度低至0 ℃时冷态下能人工手摇曲柄随时启动。尚不能做到,或可能遇到更低温时,则应设置经主管机关认可的加热装置,以确保随时启动。尚若人工启动不可行,主管机关可允许采用其他启动装置。这些启动装置,应能在30min内至少使柴油机驱动的动力源启动6次,并在前10 min内至少起动2次。

3)如果该船总吨大于500,则对于1998年7月1日后建造的船舶,作为原动机的柴油机还需满足燃油管高压油管有关双套管和漏油报警装置的要求,见SOLAS(1992)修正案的要求,或见SOLAS(2004)第II-2章第10条第4条第2.2.5.2的规定。

2.3对应急消防泵处所的要求

1)SOLAS(2009)第II-2章第10条第2.2.3.2 规定应急消防泵处所不得与A类机器处所或内设主消防泵处所的界面相邻接。如果此种布置不可行,两个处所间共用的舱壁应隔热至相当于对控制站所要求的结构防火标准。

2)其通道的要求是机器处所与应急消防泵及其动力源所在处所之间,不允许有直接的通道。当此种布置不可行时,主管机关可以接受这样布置,即通导有一个气锁设施,其内机器处所的门达到“A-60”级标准,另一门至少为钢质,2个门均适度气密、自闭且不设门背钩。作为替代,可利用能从远离机器处所和应急消防泵所在处所的位置操作并在这些处所失火时不会被阻断的水密门作为通道。在此种情况下,应急消防泵及其动力源所在处所应设有第2个通道。

3)应急照明的配备,SOLAS(2009)第II-1章第43条有规定。

4)该处所属于控制站,则要配备主管机关满意的手提式灭火器。

5)应急消防泵的独立动力源所在处所的通风布置,应尽可能杜绝机器处所失火时产生的烟气进入或被吸入该处所的可能。

2.4隔离阀和释放阀要求

SOLAS(2009)第II-2章第10条第2.1.4规定:消防隔离阀需布置在机器处所之外易于到达并站得住的位置。消防总管应布置成当隔离阀关闭时,船上除上述机器处所内的消火栓外,其他所有消火栓能由另2台消防泵或1台应急消防泵供水。应急消防泵及其海水入口、吸水以及送水管和隔离阀应位于机器处所的外部。无法做到这个布置时,如对该阀门进行遥控的位置与应急消防泵在同一舱室,可在机器处所安装通海阀箱,吸水管要尽可能短。吸水管和排水管的一小部分可以贯穿机器处所,但应由坚固的钢质外套包裹,或隔热至“A-60”级标准。管子应有足实的厚壁,无论如何不得小于11mm,并且除与海水进口阀门的连接采用法兰外,所有接头均应采用焊接连接。如果消防泵能够产生超出消防水管、消火栓和水带设计的压力,应在消防泵上附设释放阀。

3安全检查中常见问题

3.1文件检查中可能发现的问题

1)核查应急消防泵的性能指标,尤其是泵的排量,可能会不满足上述要求。在新造船和营运船的检验过程中就发现不少船配备应急消防泵时忽略了排量的要求,而配备排量偏小的应急消防泵。

2)查看防火控制图、培训手册、保养计划与记录和应急消防泵的保养、维修、操作说明书等,在查看防火控制图对应急消防泵及相关附件的标注,维护保养记录、操作说明和保养手册的时候,可能会发现防火控制图的标注与现场实际位置不符的问题。其次维护保养记录要填写妥当,如果保养记录都缺少,PSC官员只能认为船员管理较差,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其状况肯定不好,现场查看肯定会更加仔细。

3.2现场检查可能发现的问题

1)最明显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应急消防泵不能迅速启动和正常出水。

2)应急消防泵处所如果与机器处所邻接,则A-60防火分隔可能不完整;其通道中的门有可能装错或未达到A-60级隔热标准。

3)如果是柴油机作原动机的,则需关注排烟管是否漏气和绝热包扎,且包扎材料禁止使用石棉;还有一点容易疏漏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船舶采用柴油机作原动机的应急消防泵,其柴油机高压油管不可能满足SOLAS公约有关双套管和漏油报警的要求。

4)如果吸水管和排水管部分贯穿机器处所,可能不能达到隔热至A-60级标准或管子壁厚不能满足要求。

5)消防泵轴封可能存在严重漏水,燃油管接头可能存在漏油,柴油机仪表和泵的压力表不能正常显示,启动蓄电池状况不佳,不能满足启动次数的要求。

6)消防隔离阀不能正常开关,可能存在阀生锈后,无法转动。

7)应急消防泵处所未配备主管机关满意的手提式灭火器。

8)应急消防泵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导致轴承温度升高,无法达到至少运行18个小时的要求。

4缺陷的分析及建议

4.1应急消防泵不能迅速启动和正常出水的原因

1)可能存在环境温度低,柴油机难以人工启动。建议船上配备柴油机启动液。

2)应急消防泵进口阀可能未完全打开,或者进口管路被堵塞,导致出水较小和出水压力不够。建议在吸入管加装海水过滤器,同时进行定期保养、活络。

3)泵本身效率低,或叶轮与涡壳之间的间隙过大,建议更换零部件。

4)原动机的柴油机状况较差,可能是因为活塞环漏气致使气缸压缩压力不够,或喷油器滴漏、雾化效果较差,或气阀间隙不当、供油提前角不当。

5)部分船舶把应急消防泵设在舵机舱,通常船尾部外板会比基线高,其舵机舱的海水吸入口因此比机舱的海底阀位置要高,空载或者倾斜状态导致海水吸口高过水面无法吸入海水。建议在机舱布置应急消防泵的吸入口,外加遥控电动阀和A-60隔热保护吸水管路的方法来满足要求。

4.2建造检验项目的问题

现场检验可能存在的问题中2)、3)、4)项属于建造检验项目,需要在建造时特别注意,如营运中才发现此问题,检查官可能会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

4.3设备维护保养问题

现场检验可能存在问题中的5)~8)项属于运营中船员维护保养疏忽或保养不到位造成。建议如下:

1)船公司应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主管领导更应重视PSC/FSC检查。要不断收集和学习有关PSC/FSC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熟悉并掌握船舶的技术状况。

2)要教育船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应急设施是船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排险、保护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一艘船舶对应急设施管理都不重视,是安全意识强不强的表现,也是船舶内部管理混乱的一种反映。

3)要切实加强应急消防泵的监督管理,应将其作为船舶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应急消防泵至少每月必须试验一次。及时发现其可能存在隐患,并坚决消除,以杜绝事故发生。

4)现场标明各种操作程序,便于有关人员在紧急时使用。

5总结

应急消防泵无法正常使用在FSC/PSC安全检查中属重大缺陷,检查官通常都会采取滞留措施要求船方进行立即整改。航运公司和船舶管理人员都应当认真看待,督促船员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应急消防泵的随时可用。作为现场验船师更要熟悉SOLAS公约有关应急消防泵的要求,在建造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避免以上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硬性缺陷;船员进行日常保养、测试、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提前整改。既可避免PSC滞留船舶,又可预防海上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航行和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74)[S]. 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1978

[2]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8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992)[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95

[4]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5

[5]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200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10

[6]国际海事组织 73/78防污公约 (2006)[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专项检查通讯稿 下一篇:台风安全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