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甘薯栽培的概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世界上栽培甘薯的国家有111个, 栽培的地区分布主要是集中在亚洲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 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约560万hm2, 连城县常年种植近1万hm2。由于耕地越来越少以及加工的需要, 产量与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从甘薯的生产现状来看, 甘薯栽培存在着生产条件差、栽培管理粗放等问题。甘薯因为产量高, 在历史上一度是弥补口粮的重要的食物来源。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及农田水利方面的改革, 这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旱地可以改造成水田, 而其他肥沃的旱地上也发展起来了水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 甘薯在食物中的地位有所下降[1]。旱地上种植的甘薯, 常常由于干旱导致叶片萎蔫、变黄甚至脱落等状况, 最终造成结薯较慢、薯块较小、产量变化大等不良后果。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 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难以及时推广应用。甘薯种植在连城县虽然具有一定规模, 但种植技术水平仍然参差不齐。
2 甘薯品质的含义
甘薯品质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主要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饲用品质、市场品质、加工品质和贮藏品质等内容。根据人们对甘薯的不同要求, 甘薯品质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所以, 在对甘薯品质的要求上,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目前, 根据生产情况和育种情况来看, 要求在甘薯的营养品质、食用品质以及加工品质方向上进行改良和优化。
3 气象因素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
3.1 温度
甘薯是喜温作物, 全生育期要求有效积温达3 000℃。温度对甘薯栽培和品质影响是最直接的。一般来说, 甘薯块根的形成所需要的温度为22~24℃。在这个温度下, 甘薯的形成层会有旺盛的活动, 而中柱的木质化程度也会大大减小, 有助于形成块根。当温度低于5℃时, 甘薯的生长出现停滞现象;而当温度高于30℃时, 块根的呼吸加快, 对其形成造成了减缓的作用[2]。我国南方地区, 夏季比较炎热, 一些不耐热的甘薯品种, 甚至无法结出薯块。而如果在甘薯的生产期间, 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减少, 产量也会有所提高。因此, 在进行甘薯的栽培时, 应该选择沙壤土, 使土壤的昼夜温差增大, 有利干物质积累, 促进产量的提高。在连城县, 温度影响较为突出的是秋薯生长后期, 寒流、霜冻对后期产量形成影响明显。耕作制度安排上, 提倡“烟-薯”或“水稻 (早熟种) -薯”的模式, 适当提早种植。
甘薯在育苗期时, 温度能够对其苗茎粗度造成很大影响。苗茎粗度在一定范围内, 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直到一个峰值便停止增加。春季育苗, 如果温度没有控制好, 就会出现烂苗、死苗的状况。早春育苗宜在设施大棚或塑料小拱棚内进行。
3.2 日照
甘薯喜欢温暖有光的地方。充足的光照, 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并丰富根部的营养物质;同时, 增强形成层的活动, 有助于块根形成与膨大。日照影响到光合作用, 进而光合产物——淀粉以及可溶性糖等的含量则会受到影响, 最终影响到甘薯的营养品质。光照强度的大小, 还会影响到薯块形成的数量与重量。不仅如此, 光照充足对气温的提高有所帮助;同时, 可以提高昼夜温差。光照如果不足, 则甘薯的茎叶容易发生徒长的状况, 根的形成层的活动也会减弱, 使得块根的发育发生延迟状况, 而块部运输营养的同化作用的产物也将大大减少, 最终不利于块根的膨大。
甘薯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低, 会给叶片的光合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植物光合速率日变化和“午睡”现象的存在, 使植物进化过程中, 光合生产损失能达到30%~50%, 直接造成了甘薯的营养品质的降低。
3.3 降水量
气候的改变, 会影响到空气中水含量的变化, 影响到甘薯的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变化。国际热带农业所发现, 块根产量一级干物质的分布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水位的影响[3]。土壤的通气不良, 可能会抑制到块根的形成, 并造成甘薯的产量降低。甘薯栽培的适宜土壤, 土层应该深厚疏松, 而水分应该适宜, 沙壤土便是最合适的一种。合理的排灌、土壤湿度的调节、以及土壤的适时松土都能够促进块根的生长。当土壤的相对湿度在60%~70%时, 对块根的形成和膨胀最有利。
甘薯栽培也会受到空气的相对湿度变化严重影响。相对湿度小, 使甘薯幼苗的成活率低下。甘薯在不同的生产时期, 需水量也有所差异。甘薯的需水量还会受到降水量、土壤肥力与质地的影响, 而实际的需水量在不同年份也会有所差异。在封陇坐薯阶段, 甘薯的蓄水量比较大, 因此, 受到降水量的影响也很大。从甘薯的生产阶段来看, 苗期与圆棵封垅期的缺水状况比较严重, 多是因为这个阶段的降水量比较少, 农田的储水量也急剧下降, 而蒸发量比较大;同时, 还因为甘薯正处于结薯期, 本身的日耗水量也很大。
4 结语
试验与研究表明, 温度和光照是与甘薯栽培状况呈正相关的。光照是其中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 最后是降水量。关于气象因素对甘薯品质的影响, 其中温度和降水量对其影响较大, 其次是日照。例如, 对食用品质的影响因素最大的为温度和降水量;对饲用品质来说, 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另外, 日照时数和甘薯的品质有很大的联系, 最明显的表现是甘薯的维生素含量。其中, 影响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主要是温度;而日照则对蛋白质含量的高低的影响最大;对维生素积累量有重大影响的, 则是降水量的多少。所以, 适宜的光照强度以及温度是决定甘薯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影响, 种植优良品种、选择光照条件好的种植地, 合理安排耕作制度, 加强肥水管理, 以做到甘薯的优质高产。
摘要:甘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 是连城县加工传统食品闽西八大干“连城地瓜干”原料, 甘薯种植、加工是连城县支柱产业。近年来, 国内加大了对甘薯的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以及贮藏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气象条件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相对较少。基于此, 简要分析温度、日照与降水量对甘薯栽培和品质的影响, 以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条件,甘薯,栽培,品质
参考文献
[1] 陆国权.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2.
[2] 耿朝辉.丘陵区土层厚度和土壤耕作方式对甘薯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3] 衣申艳, 陆国权.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芽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 2011 (2) :209-214.
相关文章: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及分布机理分析——以新疆库车坳陷为例02-20
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02-20
649株临床分离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02-20
恒流条件下导线上电场及电荷分布分析02-20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02-20
濮138块沙三段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标准研究02-20
《大话西游》超级经典台词02-20
超级能激发人潜能的经典励志语句02-20
超级经典语录范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