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防统治工作

关键词: 统防 茶叶 防治 农药

统防统治工作(精选十篇)

统防统治工作 篇1

近几年松阳县倾力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区域品牌, 全县有茶园面积7 533.33 hm2, 茶业已成为松阳县农业支柱产业。松阳县相继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松阳县于2007年起开始实施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2010年被农业部列为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区, 实施过程中认真践行“绿色植保”理念, 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统防统治为平台, 以示范方建设为抓手, 大力推广应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保证茶叶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 实现茶园生态环境安全。

1 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实践

1.1 实施概况

2011年全县有107家专业合作社和企业从事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 服务面积4 573.33 hm2, 配备防治机手2 407名, 购置高效植保器械1 548台, 其中背负式机动喷雾机939台, 担架式喷雾123台, 电动喷雾器486台, 涉及茶农1.15万户, 符合“五统一” (统一人员、统一器械、统一时间、统一药剂和统一安全间隔期) 要求的73家, 面积达到2 746.67 hm2。

1.2 主要工作措施

1.2.1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工作方案。

2010年政协常委会把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作为专题协商课题, 县政府举行专题协商, 形成《关于种植环节中提升茶叶质量的建议》, 建议中明确指出应用物理、生物、生态配套防治技术, 实施病虫统防统治, 将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上升到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松阳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了《松阳县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考核办法 (试行) 》, 2010年底由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文件印发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 部署全县全面实施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县农业局根据《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松阳县茶叶统防统治考核办法 (试行) 》制定了《茶叶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技术操作规程 (试行) 》, 严格按照“五统一”组织开展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

1.2.2 加强宣传培训, 确保技术到位。

全县2011年举办各种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班60期, 受训人员5 000人次, 举办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会5期, 参加人数600人次。印发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资料和挂图5 200余份, 印发《松阳茶师》1 500本、《茶叶统防统治教材》2 000本, 通过中央七台播出《信息素诱捕茶园黑刺粉虱技术》, 松阳电视台播出《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专题, 在病虫发生防治季节松阳电视台、新松阳报宣传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

1.2.3 建立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推广。

全县共建设了4个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方, 面积293.33 hm2。

1.2.4 加强病虫测报, 及时发布情报。

县里指定2名专业技术人员常年从事茶叶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 通过测报灯和田间系统调查, 监测茶叶病虫发生情况, 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 2011年共发布茶叶病虫情报8期, 通过信函、农技110网站、农民信箱和县电视台图文频道等载体, 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等各种病虫害防治信息50条以上。

1.2.5 建立档案, 形成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在统防统治区对茶叶病虫防治药剂采购、防治时间、用药种类及效果、施肥情况和茶叶销售都作详细的记录, 建立完整的田间操作档案, 形成质量可追溯制度。

1.2.6 注重检测, 监控茶叶质量。

加强对茶叶市场等环节的监管, 全年共抽检茶叶51批次, 确保了茶叶质量安全。

1.3 主要成效

1.3.1 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大大提高。

按考核要求, 对实施的107家专业合作社每家抽检3个茶样, 一共321个茶样全部达到无公害茶叶农药残留标准, 没有检出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和甲胺磷等禁用农药。

1.3.2 经济效益明显。

据对10家典型专业合作社调查: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实施区比对照区年平均增加经济效益26 688元/hm2, 节约农药成本1 672.5元/hm2, 节约用工成本640.5元/hm2, 扣除信息素诱捕器600元/hm2 (含成本和用工) , 全年平均节本增效28 401元/hm2。

1.3.3 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实施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 茶园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3.5次,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达36.21%, 明显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有效地减轻了化学农药对茶园的污染, 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 为茶园天敌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提高了茶园生态调控能力, 生态效益显著;举办统防统治现场会5场, 培训了乡镇茶科员、合作社理事长、机防手等1 870人次, 128人取得植保工资格证书, 社会效益良好。

2 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对策

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对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政策扶持、运行机制、组织模式和考核机制等进行了探索。

2.1 政策扶持创新

县政府从浙江省欠发达县特别扶持项目资金中每年拨出600万元用于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 奖励政策实行定额补助与考核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实施主体定额补助450元/hm2, 并对实施主体的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实行奖励, 统防统治年度考核评级为合格的奖励300元/hm2, 良好奖励375元/hm2, 优秀奖励450元/hm2;绿色防控年度考核评级为合格的奖励150元/hm2, 良好奖励225元/hm2, 优秀奖励300元/hm2;对新添置符合浙江省农机补贴产品目录的喷雾机 (器) 在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 县里再给予相同金额的资金补助。

2.2 运行机制创新

茶叶统防统治实行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 包括统一预防和防治, 严格按照五统一要求落实, 建立相应的茶叶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单个服务组织统防统治面积要求:平原乡镇20 hm2以上, 山区乡镇13.33 hm2以上, 由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或企业与村委会或茶农签订茶叶病虫统防统治服务协议, 协议包含服务内容、面积、收费和纠纷解决等[1]。

2.3 组织模式创新

松阳县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 按照“五有” (有法人资格、有防治队伍、有防治设备、有规章制度、有档案记录) 标准建设[2]。统防统治组织形式有专业合作社和茶叶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大致可分为农资企业型、村干部带动型、基地带动型、专业户领办型和其他。

2.4 考核办法创新

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考核内容:组织机构 (工商注册登记, 办公、技术咨询交流、仓储场所, 植保员, 防治队伍, 植保器械和服务规章制度) 、实施情况 (服务协议、示范方、农药采购、农药使用、安全用药、效果检查、技术培训和绿色防控技术) 、实施效果 (茶叶农残检测、无公害认证、实施面积、茶事生产记录档案、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 ;考核办法: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 定期考核每季1次, 不定期考核每月1次;考核评级标准:90分以上为优秀, 85~90分 (含85分) 为良好, 75~85分 (含75分) 为合格, 75分以下为不合格。

3 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建议

一是单个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不能过大, 应从自身服务能力出发, 合理签定服务面积, 服务面积过大容易受天气等外部条件制约[3]。二是根据茶叶病虫害发生规律, 病害实行统防, 虫害应根据各类虫害田间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统治。三是应建立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绩效评定组织, 在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对防治效果意见一致时进行评定[4]。

参考文献

[1]肖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防治模式[J].中国茶叶, 2012 (5) :20-21, 23.

[2]郑志荣, 林成业.对安溪县茶叶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思考[J].福建农业, 2012 (3) :7.

[3]袁有地, 杨双景, 章夏胜.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技术实践[J].茶业通报, 2009 (2) :67-68.

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总结 篇2

由于去年冬季与今年春季干旱天气的影响,小麦生长发育较缓慢、抗逆能力减弱,对于各类病虫害的浸染极为有利,小麦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等主要病虫相继发生为害。根据***市***区小麦产业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单位***镇于4月28日-5月15日在***村、***村等5个村开展了3万亩小麦统防统治工作,取得良好效益,经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效高达85%~95%,比农民自防区的防效高10%~15%;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亩防治成本为10.4元~17.3元,比农民自防区减少2.7元~6.2元;亩挽回损失为23.2公斤~56.9公斤,比农民自防区多挽回损失4.7公斤~11.3公斤。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促进项目区小麦“统防统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统防统治”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我镇小麦统防统治”工作。并同时成立了“统防统治”技术指导小组、后勤保障组,负责小麦中后期“统防统治”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宣传及指导、后勤保障等工作。向项目村下发了《关于做好小麦中后期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小麦中后期“统防统治”工作的通知》,将任务及时分解到村到户,抽调专业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搞好小麦后期的“统防统治”工作。

2、加强监测预警,及时上报病虫情报。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农作物病虫调查规范和市、区植保站的监测要求,密切监测小麦中后期各种病虫的发生动态,特别是近期小麦各类病虫的发生动态,安排人员,坚持病虫监测调查,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业务部门报告病虫信息,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如有重大病情,随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为群众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提供科学合理依据。4月28日-5月20日多次召开了小麦“统防统治”现场会,发布病虫情报2期,科技下乡12次,发放技术资料3200份,培训7场次,累计培训农民5000人次。并设立病虫防控办公室,公布值班电话,以便群众咨询。

3、强化经费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对上级划拨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经费要严格监管,按任务分配,做到专款专用,并扶持其它专业统防统治专业队,不断壮大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实行“统防统治”工作的“五统一”

(1)、统一技术培训:在***镇统防统治现场对项目区农民统一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小麦后期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技术、机动喷雾器使用及维修保养技术,让农民掌握小麦后期化学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等。

(2)、统一供用药品:通过询价、回函、竞标方式,确定***市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心为中标企业,免费供应到村,由村供应到农民手中,供应的农药品种有:山东瑞丰20%氰戊马乳油、山东瑞丰50%井冈三唑酮、河南辉风10%咪蚜胺

可湿性粉剂、安徽神农公司叶面肥(金穗宝)。***区***镇小麦产销协会负责防治用药及时供应并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3)、统一施药机械:由烈山区古饶镇小麦产销协会无偿提供100台机动喷雾器,并成立机防队8个,防治面积5000亩。其余25000亩由古饶镇小麦产销协会提供机械防治,统一调配使用,确保3-5天施药一遍。

(4)、统一施药时间: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结合我镇小麦田间生长发育情况,施药时间定在4月28-5月15日。每天施药时间定在9:00-18:00。

(5)、统一施药技术:

预防小麦赤霉病亩用50%的井冈三唑酮50毫升;防治小麦穗期蚜虫亩用20%氰戊马乳油50毫升+10%咪蚜胺可湿性粉剂20克;

叶面施肥亩用60毫升。

上述三种药品统一混配,采用二次稀释法,现配现用,亩用水量为22千克,均匀喷雾。

统防统治工作 篇3

1 取得的成效

今年我县完成的太和庄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在中韩庄乡的太和庄村、大王庄村、南曹庄村、薛庄村和新贾村,总面积为10121亩。测产情况为亩穗数49.7万,穗粒数32.7粒,千粒重40克,亩产551.6公斤,总产5582.7吨。完成的高岭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在高岭乡的候陀村、北高岭、东后营、栗家村、孔士屯,总面积为10050亩。测产情况为亩穗数49.3万,穗粒数31.1粒,千粒重40克,亩产521.3公斤,总产5239.1吨。通过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辐射带动全县小麦丰产丰收,全县小麦平均亩产为480公斤,比去年增产33公斤。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整合资源、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依靠县、乡、村三级协同联动,政技结合、技物结合才能完成目标任务。我们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何东为组长,农业局、发改局、财政局、有关乡镇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规划,解决有关问题。农业局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植保站站长任副组长,有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领导小组,并聘请李雁鸣等专家为技术顾问,负责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制定了《望都县2013年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望都县小麦创高产技术》《望都县小麦高产创建区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方案》等资料,借助国家级小麦良种补贴、测土施肥及“一喷三防”补贴物资统防统治项目对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进行补贴。

2.2 抓政策服务,充分调动农民高产创建积极性

农民是高产创建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第一,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的认识。通过电视讲座、办班培训、技术指导等措施,广泛宣传高产创建的意义,营造高产创建的浓厚氛围。第二,政策扶植。第三,搞好服务。在高产创建示范方做到了小麦良种补贴全覆盖,病虫害统防统治全覆盖,农机购置补贴全满足,测土化验取样上密度,技术人员包地块等工作保证各项管理不误农事,调动了农民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

2.3 抓技术规范,下大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

我们制定了《望都县2013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望都县高产创建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方案》,印发给全体参与高产创建的行政领导、技术人员和参与高产创建的全体农户,达到村村有技术人员,户户有明白人。

2.3.1 突出关键技术

一是选好品种,筛选了高产稳产品种石新828,从源头上保证小麦品质和产量。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秸秆全部还田,亩施纯氮15-17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氧化钾7-9公斤,硫酸锌1公斤,其中60%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底施,40%氮肥春季二次追施。三是做好整地和玉米秸秆还田工作。四是搞好春季管理。五是狠抓中后期管理,综合防治小麦吸浆虫、麦蚜、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重点推广“一喷三防”技术,确保小麦增粒重。

2.3.2 强化技术培训

依托粮食高产创建专家技术组对示范方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去年以来,聘请国家、省、市小麦专家到示范方讲课8次,受训农民达6000余人,在电视台搞讲座2期,间接培训农民达2.6万人次,集日咨询20次,田间指导500余次,印发各种宣传技术资料3万份,发技术手机短信7条,对全面提高示范方农民的种粮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3.3 搞好技术服务,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根据高产创建工作的需要,组建了农业技术服务小组、抗旱服务小组、农机服务小组和农资服务小组,为高产创建工作搞好服务,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保证了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3.4 搞好麦田病虫草统防统治工作

对高产创建示范片的病虫害进行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结合在小麦返青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小麦田间生长情况和当前病虫发生特点,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队18个,对示范片进行了三次集中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在防治过程中,统一时间、统一选用无公害药剂配方、统一配制农药药液、统一用机动喷雾器喷雾防治,参加统防统治工作的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的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指导植保服务队进行药剂防治,示范片的群众积极配合统防统治工作,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里到处呈现植保服务队开展统防统治工作的景象,有效地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我县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经验启示

统防统治工作 篇4

1 示范点的基本情况

示范点设在306省道沿线的原底社区南头村。农户姓名田二虎等25户6.41公顷的果园内, 该示范点肥力中等, 树龄在10年以上, 品种为红富士。长势良好, 肥力较好, 管理水平一般, 且果农有较强的科技意识。

2 统防统治使用农药情况

(1) 在萌芽前喷药一次5度硫合剂。

(2) 在花蕾待放期或者落花后, 喷一次恶醚唑 (世高) 或者氟硅唑 (福星) 与阿维菌素, 加0.2%硼砂。

(3) 在坐果后20天左右喷一次80%必得利800倍或者70%喷克1 000倍加2.5%溴氰菊酯3 000倍, 并加补钙药。

(4) 在套袋前 (约6月上中旬) 喷一次80%喷克1 000倍加三氟氯氰菊酯2 500倍或者20%甲氰菊酯1500倍。

(5) 套袋后喷一次10%大功臣 (吡虫啉) 1 000倍加80%必得利800倍。

3 试验结果

(1) 我们在通过统防统治区果农使用农药情况, 与非统防统治区的果农使用农药进行对比, 平均每年减少用药次数2~4次。每667平方米成本降低80~120元。减少了农药残余留量, 提高了果品质量。

(2) 据对这次统防统治示范点调查, 优果率有所提高, 平均优果率提高到27%, 病果率减少了45%。早期落叶病率发生偏少, 平均每667平方米效益增加800~1 000元。

(3) 统防统治按照“统一防治人员, 统一植保人员, 统一植保机械, 统一防治时间, 统一药剂, 统一安全间隔期”的五统一标准开展。运用机动喷药器械和效果好的专业药剂。提高防治效率, 提高防治效果, 提高防治效益。

(4) 以“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的理念为指导。我们采用高效、低毒的环保药剂, 机防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药, 保证了人畜安全, 作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4 试验存在的问题

从试点情况看, 开展统防统冶后, 防治效果提高了, 农药用量降低了, 农产品安全性提高了, 环境污染少了, 但在其他方面还存在难点:

4.1 技术人员缺少

在本次统防统治示范点的技术主要是县植保站人员直接指导, 大多数乡镇的农技站人员缺乏, 再加上本站植保人员知识老化, 缺乏对病虫预测预报和病虫防治技术的新技术新方法。统防统治的农业机器操作手缺乏, 在本次统防统治中机器操作手虽然能满足要求, 但是大多数乡镇的农机操作手没有经过统一的农药知识、喷雾器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扩大统防统治面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机操作手将严重缺乏。

4.2 缺资金

植保服务组织以为农服务为主, 赢利少、风险大。虽然统防统治农药费用支出减少, 但其它费用增加, 如机动喷雾器、杀虫灯, 投入较大;运行中, 维护维修费、燃油费、机手工资等费用。

4.3 群众认识难统一

虽然大多数农户支持统防统治, 但有部分农户认为, 既然统防统治了, 就要求对所有田块的防治效果达到满意。而统防统治只能保证总体防治效果, 由于各个农户管理不一样, 每块田发生病虫害的程度也不一样, 难免有个别田块防治不理想, 譬如在示范田块的农户中有98%的防治效果好就不错了, 但有2%的农户对统防统治的防治效果不满意。不赔显然不行, 但怎样赔、赔多少很难统一。

5 解决措施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为指导,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实现主要病虫害有效监测防控、保障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为目标, 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

5.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农业会议、参观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宣传统防统治省本、增效、控害的效果, 使农民感到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也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提高加入的主动性。

5.2 培训一批专业化的机器操作能手和植保员

通过组织发动、自愿报名, 农业部门要为各区域、尤其优质苹果基地培养一批植保员, 要对其进行病虫知识、预测预报、病虫综合防治、农药知识、喷雾器使用和维修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使其形成一批业务知识过硬, 操作平水熟练的专业化队伍。

5.3 组建植保服务组织体系

服务组织组建方式可多样, 可以由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也可以由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或农资经营企业建立植保合作社, 最好依托有实力的企业或某个经济组织, 解决开办资金问题, 在组建中政府部门要及时引导, 帮助制订防治服务规程、费用标准和管理办法, 规范运作, 服务立足本地, 也可向外乡镇扩展。

5.4 政府支持

政府要树立“公共植保”的理念, 要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 支持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 把统防统治列入扶持内容, 在对植保服务组织的开办资金的扶持、统防统治补助政策的落实、培训资金、制订政策性保险等方面, 政府需要给予大力支持。

总之,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是时代的要求, 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是适应病虫害发生规律变化的需要。统防统治领导重视, 群众欢迎, 社会收益。也给我们农业植保部门, 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虽然我们在苹果统防统治示范点做了大量工作, 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我们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 克服困难, 全力以赴, 搞好统防统治工作,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

摘要:统防统治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适应病虫害发生规律, 提升植保工作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搞好统防统治的同时和其他非统防统治进行对比, 在其防治效果和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是否有其可取之处。

统防统治工作 篇5

县农业局党委:

衡南县植物医院在局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以从事新农药推广为主的经营性质,转变为以统防统治为主的公益性服务二级法人单位,全院职工心存感激,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2014年结合我县实际,以粮油生产高产创建“十线十片一整建”为依托,我院分别在宝盖镇的盐和村、宝盖村、皂田村和相市乡的合溪村、杨木垴村、直壁村建立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核心区示范区,面积各3000亩,计6000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0万亩。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核心示范区病虫害防效达90%以上,高效无公害农业覆盖率达100%,减损增产5%以上。为了落实工作目标,全院职工全线出击,进村入户,发放资料15000份,开展培训班6期,培训专业化通防统治机防手300名,使专业化统防统治深入人心。因统防统治风险高,加之我院首次开展公益性统防统治,经验不足,目前我院经济困难,资料费、车旅费等经费缺乏,严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现特申请局党酌情解决经费5万元整。

可否,请批示。

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 篇6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6-0050-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large dosage of cotton pesticides 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environment, the author selected a set of green prevention-control and professional unified prevention-ruled technology against cott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Major technical measures included: planting technology of transgenic insect resistant cotton, light simplified seedling for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apping pest technology, biological pesticides to control pest technology, efficient marketable pesticide to control th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unified prevention-ruled technology against pest.

Key words:Cotto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Green prevention-control; Unified prevention-ruled; Technology

0 引言

棉花是一种施药量很高的经济作物,长期依赖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克服这些负面因素,探讨棉花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走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的路子。笔者通过总结江西省彭泽县多年来对棉花病虫害防治试验示范的经验,筛选出了一套棉花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技术。现介绍如下。

1绿色防控技术

2.1转基因抗虫棉种植技术

全面推广转基因抗虫棉,提高棉花自身抗虫能力。这一技术措施能显著地抑制鳞翅目害虫(如棉铃虫、红铃虫等)的发生数量,减轻害虫的发生程度,大大减少棉田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2.2 轻简化育苗防病虫技术

经多年多点示范,彭泽县无土育苗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采用该项技术实行工厂化育苗,既可以避免因土壤带菌和大田管理不便,易诱发病虫害发生的弊端,又有利集中防治病虫害,还可以推迟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

2.3 理化诱杀害虫技术

2.3.1 灯光诱杀害虫技术 以自然地理为区划,以种植基地为单位,集中连片实施[1]。每2.67~3.33 hm2棉田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于害虫成虫发生期每天夜间开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红铃虫和盲蝽象等害虫。

2.3.2 性诱剂诱杀技术 利用化学合成的盲蝽象、斜纹夜蛾等害虫性引诱剂,在害虫发生的主害代或高峰期,每667㎡棉田挂放一个诱捕器,诱捕器高出棉花约10㎝,内置害虫性诱剂诱芯,每月更换一次诱芯,集中连片实施,诱杀害虫,能降低棉田着卵量和幼虫量,减轻害虫发生和为害基数。

2.3.3 黄色诱虫板诱杀蚜虫技术 在蚜虫发生期内,每667㎡用2~3块黄板,黄板悬挂要高出棉花10㎝,可减少蚜虫的发生基数。

2.4 栽培措施防治病虫技术

一是科学合理施肥,施足基肥,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促进棉花生长健壮,可以减轻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二是根据棉花的生育进程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矮壮素,对减少棉铃虫等害虫有一定的趋避作用。

2.5 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生物农药主要选用环境友好型农药,如阿维菌素、浏阳霉素、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

2.6 高效对路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主要选用效果好、针对性强的农药,如噻虫嗪、吡蚜酮等防治盲蝽象和棉蚜,哒螨灵、噻螨酮等防治棉叶螨,拟除虫菊酯、氟铃脲、氟啶脲、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虫酰肼等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

2 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在病虫害关键代或发生高峰期,按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和“七化”的标准组建合作社,选择大型的植保药械施药,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防治病虫害,能显著地提高病虫防治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既可以避免盲目用药和打保险药的做法,又有利于实施绿色防控,更重要的有助于保护环境,促进棉花产业良性发展。

6.1 组建标准的植保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和植保合作社“七化”的标准组建标准的植保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具体要求做到“运作市场化、管理制度化、人员专业化、技术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设备现代化和服务优质化”。

6.2 做好防治区域内的病虫监测

在病虫害常年发生的关键代或发生高峰期前5~7天,分区域、分类型开展田间病虫调查,掌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田内病虫发生数量,为病虫防治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做到病虫不达防治指标不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和打保险药的做法,减少用药次数和防治面积。

6.3 选择大型的植保施药机械

棉花是高秆作物,最传统的施药器械(如手动喷雾器)施药速度慢,效率低下,每人每天仅防治0.33 hm2;现阶段的机动喷雾器效率虽然速度较快,但认为机械损伤棉株,劳动强度大,每人每天可防治1.33 hm2;而选择现代先进无人植保机防治病虫害,每人每天可防治20 hm2,与机动服务器相比,对棉株零伤害,劳动强度小得多,而且防治病虫害效率提高15倍以上。同时节省了用工,防治效益也显著提高,防治成本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 熊健生;肖筱成;曾敬富,等. 吉安市绿色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生物灾害科学,2013(2):115-118.

统防统治工作 篇7

2011年6月14日—15日, 农业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 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扎实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通过扶持一批规范化的服务组织;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操作规范的防治骨干人员;出台管理办法, 建立备案管理、防效评估、纠纷处理等机制;发展一批示范组织、建立一批示范区、培育一批示范带头人, 通过典型引路, 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覆盖面;研究一批高效、实用新型植保机械及其配套使用技术, 逐步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现代化水平。

会议特别强调, 专业化统防统治并不是统一组织喷农药, 更不是只喷化学农药, 评价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成效不仅要看防治效果, 更要看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效。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应有三个显著标志, 一是重大病虫的防控能力要有明显提升, 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二是病虫害防控水平要有明显提升, 切实提高防治效果、效益和效率;三是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率要有明显提升, 切实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统防统治工作 篇8

1 采取的措施

1.1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统防统治事业

县委县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在土地、税收、信贷上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宏康 (九江)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5 000万元成立永修县宏康水稻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 成为全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秀典型。永修县田卫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餐饮业一老板在参加完永修县举办的飞防现场观摩会后, 产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一举投入200万元进入该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市场, 是一家集无人机产品研发、销售、专业化防治和绿色稻米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同时, 作为全省首家生产、销售植保无人机的厂家, 其业务范围已跨出江西省, 向湖北、安徽、湖南等地辐射。

1.2 加大购置大型植保机械的奖补力度

装备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 通过与财政局协商, 从2013年项目资金中预留25万元用于新购置大型植保机械的奖补, 每台奖补5万元, 并规定每家专业合作社只奖补1台。通过这项措施, 吸引了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参与统防统治事业, 2014年全县新增6家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植保机械, 使永修县植保专业合作社建设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1.3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示范力度

2014年永修县在继续抓好立新乡岭南村133.33 hm2粮食高产创建核心区统防统治工作的同时, 投入项目资金30万元建设了云山企业集团东新农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融合试点核心示范区, 核心区的示范面积为333.33 hm2。在实施绿色防控的同时, 再安排项目资金10万元对2个示范区内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按50%进行补助, 激励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 鼓励永修县宏康、祥泰和田卫士等专业化防治组织进驻示范基地, 力求整村连片推进, 努力实现核心示范区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的目标。

1.4 允许服务方式多样化

永修县的统防统治工作当前还处在一个发展起步阶段, 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既存在合作社机械设备种类单一、技术服务能力还不强等自身的问题, 还存在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的客观困难。针对这些问题, 不搞一刀切, 应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各专业防治组织迎难而上, 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有全程承包、阶段承包, 全程包工、全程包药、技术承包, 一次性付费、分阶段付费等多种服务方式。既保证了统防统治工作的有序推进, 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风险。

1.5 狠抓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技术服务和工作指导力度

积极邀请省市专家对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和机防手进行培训, 定期向各专业合作社投送病虫预报, 对大型专业合作社指派技术人员跟踪进行服务。同时, 还认真总结各合作社的运作经验和教训, 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指导, 制定农药防治的指标体系, 提供完善的服务合同文本, 积极筹建评价防治效果的仲裁组织。

2 取得的成效

2.1 机械设备的瓶颈得到有效突破

通过几年的摸索, 认为植保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永修县专业化防治组织迅速壮大的最主要因素, 以此作为突破口, 多管齐下, 经过2年的努力, 目前, 全县拥有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9台, 无人飞机5台, 大型植保机械保有量稳居全省前三甲。

2.2 统防统治的面积得到大幅提升

得益于装备水平的提高, 永修县专业化防治组织最大日作业量可达533.33 hm2以上, 2014年全县全程承包统防统治面积可望突破5 333.33 hm2大关。

2.3 参与统防统治的社会资源实现多元化

从2008年省植保局为全市首家植保专业合作社———马口绿色植保专业合作社揭牌开始, 通过政策优惠、项目推动, 至2014年, 全县已取得工商注册的专业化防治组织有20余家, 拥有大型自走式植保机械的合作社达8家。参与统防统治事业的既有一直在家务农的农民, 也有在外创业返乡的有志之士, 还有实力雄厚的工商界企业家。投资的多元化、人才的多元化为永修县统防统治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4 农民的观念得到更新

当前农村一方面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 “用工荒”在永修县农村普遍存在, 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 大多数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 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尤其是植保专业的社会化服务, 还存在不信任、怕失败的观望思想。通过这几年的逐步推进, 对群众传统观念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很多农民开始接受机械化防治, 部分种粮大户大胆进行尝试, 加入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队伍。

2.5 优秀合作社建设迈上新台阶

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推动, 永修县植保专业服务组织逐步做大做强, 涌现了几家优秀的专业合作社。永修县宏康水稻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成立之初, 就确立了按照全国百强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社的目标, 一次性购进日本井关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0台, 培训机防队员30名, 聘请技术专家2名, 日作业能力200.00 hm2以上, 年作业规模有望突破2 666.67 hm2。该社计划再购置大型植保机8台, 有望成为全省最大的专业化防治组织。永修县合众机械化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 拥有山东永佳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台, 2013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专业合作社, 日作业面积66.67 hm2以上。永修县田卫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是当前永修县建立的首家专业化飞防组织, 拥有多旋翼和单旋翼无人喷药机5台套, 日作业能力100 hm2。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尽管永修县统防统治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 但大部分防治组织规模较小、服务效率较差、盈利水平较低, 发展很不均衡,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规模偏小。在永修县, 大多专业化防治组织由种粮大户进行主导, 机械和专职机防手严重缺乏, 注册资金有限, 制约了其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建议上级加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培训力度, 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统防统治, 争取对现有的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资源整合, 实现做大做强[1,2]。二是机械采购和折旧费用过高。据调查, 目前每台进口 (日本井关)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购置费用在18.5万元左右, 国产 (山东永佳) 机械购置费用也在12.5万元左右, 但使用年限仅3~4年。如此高的购机和折旧费用严重制约了各大专业化防治组织购买机械的积极性。建议上级加大对当前统防统治主流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 还要加强和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 研制出更加经济实惠和持久耐用的植保机械, 进一步降低购置成本, 加速提升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工作效率。三是专业化防治组织承担的经营风险大。目前, 专业化防治组织主要存在2个潜在经营风险, 即遇到病虫害大发生年份或配药不当易造成大面积减产而引起的赔产纠纷;机防手高温中暑或农药中毒等意外伤害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建议上级加强对统防统治的监管, 成立一个专门的药效评估机构, 对专业化服务组织使用的药剂进行整合, 形成一整套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规程, 以规范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业行为;同时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积极购买农业保险和机防手意外伤害险, 以规避经营风险[3,4]。四是永修县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还停留在依靠国家项目扶持的基础上, 部分专业化防治组织由于收费低, 机防面积较小, 市场化经营能力弱。建议上级加大统防统治项目资金扶持力度, 扩大推广示范规模, 力求整村连片推进, 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 及时引进机械、农药生产厂家和粮食加工企业与专业化防治组织进行对接, 指导防治组织更新喷药机械, 提高工作效率, 省略中间环节, 节约用药成本, 打造绿色或有机稻米品牌, 提高收购价格, 努力拓展统防统治盈利空间[5]。

摘要:综合阐述永修县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成效与措施, 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通过几年的政策扶持和项目推动, 至2014年, 全县拥有装备现代化的专业化防治组织8家,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9台, 无人飞机5台, 最大日作业量可达到533.33 hm2, 全年全程承包统防统治面积突破5 333.33 hm2, 在全省排位前列。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成效,建议,江西永修

参考文献

[1]白国梁, 白玉霞, 张瑞, 等.靖边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8) :72-73.

[2]谭政华, 刘学琴, 李绍先.中宁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做法和经验[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1) :45-46.

[3]吴金庭, 周正春.衢江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做法与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8) :129-130.

[4]尹富永.会泽县娜姑镇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9) :129.

花生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 篇9

一、选用抗病品种及采用种子包衣技术

目前高产抗病品种主要有阜花12、花育23等。课题组提出的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潜能诱导素进行种子处理后花生植株可有效的预防一些土传病害、地下害虫, 从而使植株健壮, 有活力, 秕果个数明显减少, 产量得到提高。

二、实行合理轮作技术

病株率达到10%的地块就应该实行轮作, 一般实行2~3年轮作, 重病地块轮作3年以上, 以花生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为宜。合理进行土壤杀菌处理, 课题组通过试验增施微肥和微生物菌剂能够弥补养分偏耗, 增加有益菌, 抑制有害菌。单独施用有一定增产效果, 联合施用有明显互作作用, 亩增产41.11千克, 增产幅度13.03%, 达到极显著水平。

三、推广土壤深翻技术

花生收获前, 清除病残秧枝, 收获后深翻土地冻垡, 减少田间越冬菌源, 花生播种后做到“三沟”配套, 下雨后及时排出地中积水。深耕、深翻有利花生的生长发育, 有助于花生根瘤菌数量的繁殖, 对减少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发生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科学合理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花生生长期会有病害不断发生,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 一般6月下旬或7月上旬开始发病, 应在发病初期用药, 初期可用华丹450倍液或七颗星400倍液喷雾, 中后期用福连500倍液喷雾。如有疮痂病与叶斑病混合发生, 可加安疽尔和龙灯的福赛 (每亩2~3袋) 混合喷施。发生棉铃虫用雷通防治, 发生红蜘蛛用螺螨酯防治。

五、科学使用叶面肥

青冈县玉米粘虫统防统治对策 篇10

1 领导重视, 成立组织

8月17日召开了全县粘虫防治工作紧急会议, 与会人员参观了粘虫防治现场, 并集中开会, 会上县长发表了重要讲话, 两办联合制定下发了《青冈县粘虫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了防治重点和防治措施。为保证防治会战取得全胜,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青冈县粘虫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主要领导任组长, 下设了办公室, 负责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同时, 成立由县处级领导牵头的全县防治玉米粘虫包乡工作组, 15个乡镇, 每个乡镇1个工作组, 督办检查防治工作, 各乡镇都成立了领导组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严格落实“五定” (定联防区域、定联防责任人、定技术负责人、定防治效果、定奖惩制度) 防控要求[3,4]。明确责任, 分工负责, 深入一线指挥, 全力打好打胜粘虫防治会战。

2 广泛宣传, 全面部署

此次虫害呈现隐蔽性、暴发性和暴食性特点, 为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青冈县充分利用电视、政府网站、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方式, 大力宣传粘虫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防治的基本知识, 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防虫、减灾的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 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及农民群众全力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县电视台开辟专栏, 从8月15日开始, 每天都播放技术专家防治技术讲座及注意事项, 同时, 印发宣传单2万份, 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 帮助农户进行系统科学防治。粘虫防控时间紧、任务重, 必须紧急行动, 抢时抓早, 动用各方力量和全部机械, 利用7 d左右的时间, 打一场玉米粘虫歼灭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以村为单位, 组织农民采取分户防治与合作互助相结合的方式, 坚持“统一时间、统一药剂, 统一防治”, 努力提高防治效果。

3 加强指导, 科学防治

3.1 查清查实虫情

各乡镇、各部门要组织人员全面普查虫害情况, 对所有地块采取拉网式普查, 准确掌握、重点排查粘虫发生分布情况和发展动态, 确保不留死角, 根据清查的结果绘制分布图, 确定防治重点区域, 按照轻重缓急排出先后顺序, 细化防治措施, 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查虫方法:低龄粘虫幼虫隐蔽性较强, 调查时, 抖动玉米下部叶片, 下面用白纸接住, 低龄幼虫淡黄绿色;3龄幼虫爬到叶背为害, 一般长15~20 mm, 黑绿色;4~6龄时, 长38~40 mm, 浓黑色。1 m2超过20头 (每株4头) , 为重发生。

3.2 防治粘虫策略

采取先打虫源、临近地块打防护带等措施, 集中物资进行围歼, 确保虫害不扩散、不转移。按照重点防、普遍治, 打少、打早、打了的原则开展防治工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增加一定药剂的使用量, 做到防住打死, 杜绝害虫死灰复燃。

3.3 防虫技术要点

推荐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900 m L/hm2进行喷雾防治。在玉米田内, 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进行防治。发生严重的地块, 在地块周围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药剂, 喷洒3~4 m的药剂隔离带, 每隔2 h喷1次。在地头。荒坡等地块可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喷药, 防止粘虫幼虫向地里转移。

3.4 安全注意事项

由于现在玉米植株高大, 长势茂密, 田间郁蔽, 人工施药存在安全隐患, 各乡镇要禁止农户在玉米田内用背负式喷雾器进地喷药, 以免发生中毒事件。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菊酯类农药, 坚决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禁止使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做好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做好防范措施以保证人员安全, 在设备使用上要做到安全使用、符合规程, 喷药作业时应穿好防护服, 带好防毒面具, 避免药液直接接触皮肤。施药作业人员每次作业不超过30 min, 要轮换休息, 杜绝疲劳作业和发生中毒事故。施药地周围要树立施药警示牌, 避免人畜中毒。同时, 要做好药品的登记、管护和回收工作, 保证牲畜和蔬菜等安全。

4 加大投入, 政策扶持

做好物资人员准备。防虫资金, 由县财政统一补贴;各乡镇要组织农户成立灭虫队伍;农资市场监管部门, 要协调各农资经销企业备好备足备齐防虫药剂;农委、农机部门要组织购置、统筹调度高秆作业机械, 切实做到药品充足供应, 资金、设备、人员及时到位。

5 加强督办, 务求实效

全县包乡工作组深入乡村督办,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深入乡镇、村屯、田间进行督办检查, 对推进缓慢、成效不明显的乡镇或部门进行全县通报批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在粘虫防治工作中出现渎职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 进行严肃清查。

摘要:介绍2012年青冈县玉米粘虫统防统治措施, 包括领导重视, 成立组织、广泛宣传, 全面部署、加强指导, 科学防治、加大投入, 政策扶持、加强督办, 务求实效等方面, 以期为玉米科学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玉米粘虫,统防统治,黑龙江青冈

参考文献

[1]王春雷, 崔海洋.2013年青冈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2) :132.

[2]闫子勇, 肖礼君.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 (11) :23.

[3]曾正国.湖北郧县柑橘大实蝇的发生与防控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2 (11) :29-3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化妆品领域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