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就是关注生命

关键词: 叙事 追求 体验 生命

关注心灵就是关注生命(精选三篇)

关注心灵就是关注生命 篇1

一、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道德情感的升华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个人道德发展是以情感为核心的。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他在生活、学习中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生命成长的旅途中,成功、迷惘、失败、挫折,随时伴随其左右,那些使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过震动的事情,他在心灵深处就有将其表达出来的愿望,并且从事情发生之后,他就处在各种可能的解释、说明以及“关照”自己的内心空间中。如果他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不仅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助于消除负向的情绪,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生命叙事恰恰可以帮助叙事个体对生命历程中所产生的诸如困惑、羞愧、压抑等内心感受,在叙事中得以化解、宣泄,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使内心获得澄净并走向平衡、和谐。

小刚,一个高达英俊的小伙子,上个月从临县的一个特教学校转到我班。刚到班里不久我就发觉,他与同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孤独、冷漠和压抑。凭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想他的内心一定受到什么沉重的打击。我小心翼翼试探着接近他。在一个寂静的傍晚,经过耐心的启发,我们终于开始了对话。

“我知道,你们都看不起我,我是个小偷,我偷了别人的东西。”说完,他突然失声大哭,泪珠像雨水一样流出。我静静地看着他,心中阵阵发痛,长时间的压抑和委屈终于决堤而出。“孩子,别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把以前所有的委屈都告诉我吧。”原来,小刚上学期偷了同学一只好看的卡通手表,被发现后学校通报批评。这对于一向品学兼优、性格内向的小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他陷入了恐慌、羞愧和绝望之中,潜意识里所有的同学都在嘲笑和唾弃他。他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重压,转到了我校。时间悄悄地流淌着,小刚还沉浸在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中,只是他的表情不再压抑和紧张,而是慢慢舒展起来。听完他的叙述,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告诉他:“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只要他能够改正错误,仍然是好学生,仍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落日的余晖透过窗户照进教室,看着他久违的欢悦,我如释重负。

二、生命叙事有助于人际道德关系的融洽

生命叙事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有在判断对方可以信赖时,且自己可以被对方接受的情况下,生命叙事才有可能进行,所以说生命叙事体现了叙事主体对他人的信任。在叙事的过程中,讲者和听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双方可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道德的启迪。不仅如此,生命叙事还使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他们能够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意识到彼此的信任,而且在他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说:“通过分享彼此的故事,获得彼此的了解、信任,以及一系列共同的价值与共同的理想,因此生命叙事有助于团体、集体的建设。”

多年来,我校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每到“助残日”“六一”儿童节,我们就会邀请职小、实小等其他学校的孩子到我校联谊。他们会拿出珍藏的礼物,一块画有卡通图案的橡皮,一张自己精心绘制的儿童画,抑或是一个新买的日记本,他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那些乡间的趣事,也会坦诚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和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在他们欢乐的笑语中我们看到了彼此的信赖、真诚。听者和讲者促膝交谈,咫尺之间充满了和谐、温暖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分享着快乐和友谊,也分担着烦恼。麦金太尔说过:“叙述形式不是伪饰也不是装饰。哈迪写到:我们在叙述中做梦,通过叙述来记事,表达希望、绝望、相信、计划、修改、批判、设计、闲谈、学习、爱与恨。”另外,我们还会让在校学生给已考上大学或已在社会自立自强的残疾人写信,叙述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抱负。在这种来往书信的叙述中,他们感受到别人的奋斗历程,期待着自己的成长,同时这种方式也促进了人际道德关系的融洽。

三、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的自我接纳

生命故事凝结个体对人生的理解,生命叙事的过程恰是将其呈现出来。在叙事的过程中不但为他人提供了真实、鲜活的事例,而且在与他人分享时自身也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关注个体生命的经历与经验,扩大其经验范围,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生命叙事恰恰是对个体生命经验的直接关注,在叙事过程中,一个人的经验不但得到了呈现、交流,而且获得了反思、深化。因此,生命叙事不仅有助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认识,而且有助于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自我接纳。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曾经有一个男生叫小雨,这是一个典型的自虐症者,他孤独,自卑,一个月三次用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腕。这样一个特殊的病人,必须用特殊的办法。于是,在生活、学习上我用慈母般的温暖关爱着他,一遍又一遍试着接近他,给他叙述许多优秀少年的成长故事。慢慢的,他冰冷、固执的心开始融化。后来,他也给我讲述他的故事。在他的叙述中我了解了他不幸的家庭:爸爸经常酗酒,打他和妈妈,父亲离婚又娶了后母,家里像冰窖一样寒冷。在叙述中他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见此情景,我不失时机地又为他制定了学习目标。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他今年如愿考上了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正是生命叙事让他走出封闭、阴霾和自虐,变成一个快乐、自信、能够接纳自己的大男孩。

四、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意义的重建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意义的发现与追求是人类自古以来就面对的永恒问题。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去发现、追求与建构生命意义,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其长久的价值。而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生命之中,它需要在他人的参与下,通过亲身活动来生成,所以道德教育就必须回到个体生命生活中遭遇的事件中来,回到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现实的活动中来。生命叙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生命叙事不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简单再现,而是借助所发生的事情,来理解生命、理解自己、他人或社会。生成性是生命叙事最具有意义的特征。

有一天,学生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做作业,突然,一只小鸟跌跌撞撞飞进来,它张大惊悸的眼睛望着四周。原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它的一只翅膀已经折断,耷拉着垂下。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捧起它,爱不释手。放学了,学生们跑到食堂里拿来了小米、馒头和水,有的学生跑到草地里捉来小虫。虽然大家精心照顾,但是小鸟毕竟伤得太重,第三天早上当学生们来到教室,看到小鸟已经闭上了眼睛,静静地躺在同学为它装饰的小盒子里。大家围着它,有的学生眼里噙着热泪,久久不愿离去。虽然我也很感动,但我不愿让大家心情这样沉重下去,于是告诉大家:“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留恋它,但是有的生命真的很渺小、很脆弱,这只小鸟虽然离开我们,我相信它一定会感激你们对它的照顾,在它回到天国的时候如果你们有些心里话要对它说,那么拿起笔写下来吧。”学生们回忆起这短短的三天里,与小鸟朝夕相处的每个细节,记忆都是那么深刻、难忘和留恋,还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到:“可爱的小鸟,我真后悔没有把你救活,请你相信,我以后一定会爱护你的同伴的。”一个生命的离去唤醒了许多心灵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和关注,谁也不曾想到,那只受伤的小鸟维系着孩子们对弱小生命的丝丝温情。

关注心灵就是关注生命 篇2

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愿安全之水长流,愿生命之树常青,愿大家都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林佳祚:

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要让生命之花常开,要让生命之树常绿,没有安全之水的浇灌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每个人的悉心呵护,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小朋友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做到安全第一,都能把握好安全的金钥匙,我们就能拥有安全,就能远离危险,就会健康成长。

成长是人一生中必经的道路,可以走向成熟,通向成功;成长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梦,那么美丽、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向往;成长像是桌上的美味佳肴,酸、甜、苦、辣应有尽有;成长是痛苦中的泪水,也是初尝成功的甜蜜。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有一帆风顺的旅途的,不经风雨,又怎见彩虹?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遥远的,没有哪一个人不经过努力就能够成功。珍爱自己的生命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因为生命的可贵,因为生命所承载的希望。活着,不仅为自己而活,还为了每一个爱你的人而活。你承载着亲人、朋友和国家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爱。

我记得表弟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车祸的故事,某城市,有一个女孩叫荧荧,是班上的三好学生,有一次她的姥姥生病了,病的很严重,她妈妈由于太着急了,就带着荧荧横穿马路,她妈妈心想,就横穿马路一次,荧荧不会学下的,没事。所以就带着荧荧横穿马路,可是谁知荧荧记住了。第二天,荧荧回到家,发现家里没有人,荧荧想,妈妈肯定是去看姥姥了,荧荧就去找妈妈了,到了马路边,荧荧就学着昨天妈妈横穿马路,谁知,一辆小轿车飞驰而来,夺去了荧荧的生命,她的妈妈得知后是后悔莫及呀,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真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唤醒心灵,关注发展 篇3

刘X本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学习成绩也不错。可自从他父亲出事入狱后, 孩子就变了, 前段时间吵着让奶奶买了电脑, 买了电脑后孩子就更不听话了, 放学回家书包一甩就去打游戏, 压根不学习, 连饭都不按时吃。

怎么办呢?

(1) 唤醒心灵。班会课上, 我问学生:“同学们愿意付出努力, 未来成为栋梁之才吗?愿意的请举手!”学生的小手齐刷刷举成一片。我告诉学生:“光有愿望是不够的, 我们要成为栋梁之才, 就要付出努力, 首先得找到自身缺点, 改掉那些坏毛病。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写了一本不朽的著作《忏悔录》, 就是卢梭解剖自己的心灵, 把内心中的矛盾和阴暗都展现出来, 在痛苦的反思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课后, 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表, 要求他们回家一边自我反思, 一边询问父母, 把自己在文明举止、语言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方面的缺点找出来, 填在表上, 并制订出纠正计划与方案。

(2) 家校联系。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离不了家长的配合, 我给每位家长发了短信, 要求家长主动和孩子多交流, 帮孩子找出缺点, 督促孩子纠正。

(3) 沟通交流。随后我能感到刘X开始改变。一天放学, 我推车和刘X同行, 首先夸奖了他能向老师坦诚自己打游戏、不按时学习的事情, 有了这种坦诚的勇气一定就能改正缺点, 以后或许也能像卢梭一样成为伟大的人。我一边说, 他一边挺难为情地笑。随后, 他向我作了保证, 以后学习期间绝不上网打游戏。

学期快结束时, 刘X妈妈和奶奶来学校, 他妈妈说孩子像变了个人, 好讨人喜欢, 奶奶更把他当成了宝贝。我听出来, 家长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刘X的事件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强行管理他往往行不通, 只有唤醒孩子的心灵, 激发孩子内心对自身缺点的反思, 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才有好的效果。孩子内因的变化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

二、唤醒学生心灵的其他几个事例

(1)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班主任最重要也是最难做的事。比如学生之间往往由于误会, 容易造成纠纷。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故事:一小伙子挤公交, 不小心脚跟踩了一妇人的脚, 那妇人疼得满脸通红, 破口大骂:“小赤佬的, 瞎了你的眼啦!”小伙子满脸困窘不敢多言。这小伙后来又一次挤公交, 不小心又用脚跟踩了一妇人的脚, 只见那妇人疼得弯下了腰, 眼水打转, 说:“没崴着您的脚吧?”小伙一时羞愧难当, 不知如何是好。

我问:“同学们, 哪位妇人更文明?若你是小伙子, 谁更让你感觉惭愧?”

一个个故事蕴含的道理如春风化雨, 滋润着学生, 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引导着他们成长、发展。

(2) 我带的班级采用班干部管理自治制度。我上一届所带班级纪律委员叫胡X, 他性情刚直, 充满正气, 十分难得。但是他讲话太直率, 批评同学时往往不留情面, 经常为小事得罪同学。我为了启发他多鼓励同学, 讲话注重方式方法, 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 路况很坏, 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 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然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 正是赫赫有名的炼姑匀酒窝大道。”

同样的问题, 采用不同的说法, 往往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在我的引导下, 胡X变得越来越出色, 在班级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3) 教师个人的情感、胸怀和素养, 能给学生更直接的启迪。在一次校田径运动会中, 我班志在必夺的男子二百米冠军旁落了, 学生后来发现冠军竟是代跑的, 便跑到裁判那儿理论。看着学生一个个群情激昂, 我把他们叫到一边, 问他们:“这次运动会代跑的那个班级收获了什么?我们收获了什么?”学生安静下来, 我说:“代跑的班级收获了并不诚实的分数, 他们心底有愧。我们呢?我们收获了拼搏、快乐、诚信!同学们, 谁的收获大?”同学们异口同声:“我们收获大!”

三、讨论总结

(1) 要做到“唤醒心灵, 关注发展”, 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要尊重学生, 努力走进学生内心, 用事例启发打动学生, 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2) 要博览群书, 注重积累。教师自己平时要多读书, 无论古今中外都要广泛涉猎, 开启心灵。

(3) 率先垂范。教师自身的文明与素养对学生影响很大, 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更是直接而具体, 智慧、快乐、高尚的情怀, 豁达的心胸, 深刻影响着他们。

摘要:用故事唤醒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开启学生的心智, 让学生的改变源于内心, 这是一种境界, 也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 并形成高尚的人格操守。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 阐述自己的观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关于声音的作文:自然的声音 下一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合理治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