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振动离心机

关键词: 脱水机

卧式振动离心机(精选九篇)

卧式振动离心机 篇1

1 BHSG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需脱水的物料经过入料管进入机内, 并被送到入锥形筛篮小端, 筛篮内的物料受离心力作用紧贴筛面, 在振动力的作用下, 料层均匀地向筛篮大端移动, 脱水后的物料从筛篮大端甩出, 落入机壳下部的排料口, 向下排出。物料中的水在离心力作用下, 透过料层和筛缝, 甩向机壳四周, 沿内壁流向排水口排出。筛篮是由V型皮带带动, 偏心块产生轴向的振动。物料室和旋转部件以及橡胶弹簧形成该设备的振动系统。振动是在共振的范围内, 因而需要较小的功率筛篮就能达到大的振幅。

2 BHSG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的技术特征

2.1 BHSG1400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的设计和技术数据

2.2 BHSG1400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的安装图

2.3 使用后对其进行单机检查其技术指标与原有脱水机进行对比

主要体现如下:

1) 易损件少, 煤的粉碎率低。

2) 处理能力大, BHSG1400型单机生产能力为250t/h, 物料脱水后, 水分为9%左右, 达到质量要求。而原有脱水机单机生产能力为70t/h。

3) 电耗每小时节约120.6kw。

4) 维修方便, 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结构简单, 在水平方向就实现易损件的更换, 检修人员不用蹬高, 且易损件少, 筛栏需3个月才换一次。

3 BHSG型卧式振动卸料离心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脱水机更换后, 不仅大幅度地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而且为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先简单的粗算一下:

1) 原有脱水机仅配件消耗一年就需投入150多万元, 更换后预计一年约50万元, 一年节约在100万元左右;

2) 电耗:原脱水机每小时耗电224.4kw, 而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每小时耗电103.8kw, 每小时节约120.6kw, 电费按0.5元/千瓦计算, 每年节约电费约3.6万元, 直接影响生产的事故时间降低约90小时/年, 入洗原煤按300吨/小时计算, 则每年可多入洗原煤300×90=27000吨, 加工每吨原煤利润按10.5元计算, 则每年为企业多赢利约10.5×27000=28.35万元。

通过以上几点总计每年约为企业节支创收130多万元, 使用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4 结束语

卧式振动离心机 篇2

卧式滚筒离心机在超稠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卧式滚筒离心机在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重点叙述了离心过滤污泥脱水处理方式的技术分析、工作原理及现场使用情况.作 者:赵广华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集输作业区,124010 期 刊:中国科技信息   Journal: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0, “”(4) 分类号:X7 关键词:离心机    污泥处理   

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卧式离心泵的检修 篇3

关键词:离心泵检修 常见故障及处理

离心泵检修过程分:①故障诊断;②安全措施;③拆卸清理、检查;④组装、调整四个阶段。

1 故障诊断

离心泵故障发生的种类:

①由于各种原因使泵的性能(流量、扬程等)达不到生产上要求。(如叶轮或吸入管堵塞、汽蚀等)。

②由于液体的腐蚀或机械磨损所发生的故障(如轴承磨损叶轮腐蚀等)。

③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损坏而发生的故障。

④其他各种机械事故所造成的故障(如轴承安装不当,无游隙,温升后烧坏,联轴管找中不良引起振动等)。

⑤零部件加工误差造成的影响(如托架体两轴承孔不同心,而缩短使用周期等)。

2 离心泵检修的安全技术

2.1 熟悉需要检修的结构、物料及周围环境,带好相应的工具。

2.2 由值班人员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①切断电机电源,检查无误后,验电,装设接地线。

②断开检修机组控制开关的操作回路、合闸回路电源。

③检查确认进、出口阀门完全关闭,并切断电源

④设备周边有运行机组时,装设临时遮栏。

⑤根据现场工作需要,悬挂标示牌。

2.3 工作负责人会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符合现场条件。

2.4 工作班人员确认安全措施,分别签名。

2.5 对检修所用天台车、吊具吊索、移动电动工具进行清点,做好开工准备工作。

3 拆卸、清理、检查(以水平中开卧式离心泵为例)

3.1 拆卸步骤

①排空管道、泵腔内的积水。

②拆去电机、水泵联轴器螺栓。

③拆开水泵中开面连接螺栓及填料压盖螺栓

④拆开水泵左右轴承端盖及顶盖,并取下端盖。

⑤检查无连接螺栓后吊起泵盖。

⑥吊起水泵轉子。

3.2 清理、检查

①泵体及底座应无裂纹,泵体内应无杂质,物料残留,无严重汽蚀。

②泵轴不应有腐蚀、裂纹等缺陷、粗糙度应满足装配要求。

③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圈表面不允许有砂眼、气孔、疏松等缺陷,轴套的磨损程度应能满足工作需求,否则予以更换。

④叶轮表面及流道内壁应清理洁净,进出水叶片无穿孔及严重汽蚀。

⑤滚动轴承的磙子与滚道应无坑疤、锈斑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无杂音。

⑥轴承箱(悬架体)内清洁无杂质。

⑦滑动轴承油环完好,无裂纹,合金无严重脱落,接触面积和斑点符合技术要求。

4 组装、调整

组装顺序原则上按先拆后装的顺序进行。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泵能否正常运行,并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参数。

装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保护好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允许有碰伤或划伤现象。

②轴向固定定位要准确,叶轮安装一定要保证中心位置。

③周向固定零部件要紧固,不允许发生相对错动。

④轴承安装时严禁用手锤直接敲打,并保证装配后间隙符合技术要求,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⑤装配结束后,盘车试转,转子应灵活,轴向窜动符合规定要求。

⑥同心度找正。一般用百分表进行找正,技术要求径向≦0.10 mm,轴向≦0.20 mm。

5 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5.1 振动和噪声

①泵转子或电动机转子不平衡。

处理:将转子重新平衡。

②机泵找中不合要求,同轴度偏差较大。

处理:重新校正同轴度。

③轴承磨损、间隙过大。

处理:修理或更新轴承。

④地脚螺栓松动、基础不实、机座不水平。

处理:垫实机座、校正水平、紧固地脚螺栓。

⑤轴弯曲。

处理:矫直轴或更换新轴。

⑥叶轮中有异物或腐蚀磨损而偏重。

处理:消除异物或更换叶轮。

⑦泵发生汽蚀。

处理:减小吸入口离液面的高度,增大吸入管直径。

5.2 轴承发热

①油量不足或过多,油质不良。

处理:加适量合格的润滑油或脂,油质不好的要更换,加油量一般达到油标划线或平与轴承内圈(下部)的高度即可。

②轴承瓦块刮研不合要求。

处理:重新修理轴瓦或更换。

③轴承间隙过小。

处理:调整轴承间隙。

④轴承安装不正确。

处理:按要求检查安装情况,消除不合要求的因素。

⑤轴承磨损或松动。

处理:修理轴承(滑动轴承)或更换新轴承。

⑥泵轴与电机轴不同轴,造成偏心力,使轴承发热。

处理:校正同轴度。

⑦冷却系统结垢、堵塞,使冷却水供应不足或中断。

处理:定期清垢,疏通管道。

离心泵轴承温度允许值。

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70℃ ≦80℃

5.3 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

①吸入管或泵进口、叶轮处堵塞,吸入管阻力太大,底阀未打开或失灵。

处理:取出堵塞物,检查底阀、叶轮。

②叶轮或吸入口环磨损,间隙过大(密封环)。

处理:更新叶轮或口环,保证间隙在规定范围内。

离心泵叶轮密封间隙 单位:mm

密封环直径 半径方向间隙允许值

50-120 0.06-0.38

120-180 0.07-0.48

180-260 0.09-0.58

260-320 0.10-0.64

③泵的旋转方向不对(或叶轮装反)。

处理:将旋转方向改过来(或重新装叶轮)。

④出口阀没有打开或开启不够。

处理:打开或开足出水阀。

⑤电动机转速不够。

处理:提高电动机转速到泵的额定转速。

⑥泵体或吸入管以及法兰联接处漏气,如泵体砂孔、机封处(负压)漏气。

处理:检查消除漏气处。

⑦吸入管径太小,与泵性能不相符,吸入管安装高度偏高。

处理:增大吸入管管径,减低吸上高度。

⑧未灌泵或灌泵没排净气体,管存储器有气体或壳存储器有气体。

处理:重新灌泵排净气体(如双吸泵)。

参考文献:

[1]李建,晓峰.浅谈多级离心泵检修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2]金广伟.离心泵的维护及检修[J].科技成果纵横,2007(05).

卧式振动离心机 篇4

大型轧机需要重型轧辊。轧辊表面需要特别耐磨的材料以提高轧辊的工作寿命和产品的质量。常用的立式离心浇铸机的铸型较小,不能生产大型轧辊。人们利用卧式离心浇铸机进行大型轧辊的生产,以保证其表面材料的致密性和产品的质量。故卧式离心浇铸机是生产重型轧辊必不可少的设备。我国近年来已生产和装备80吨以上的卧式离心浇铸机数十套。

卧式离心浇铸机使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生产中电机转速达到规定要求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生异常振动。据武汉某厂测定,此时卧式离心浇铸机轴承座的振幅达到1.5mm,频率10Hz以内。异常震动带来的后果比较严重:由于这种振动发生后设备应停止运转,价值不菲的已经浇铸的轧辊外套因保温时间不足必然报废,震动还可能导致托轮轴承受附加冲击而损坏进而造成设备停产。

2 振动产生原因分析

考虑浇铸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明显的离心力。而这种离心力是一种激振力,故首先应排除设备因发生共振而出现异常振动。

卧式浇铸机的离心力是因为钢水在铸型内腔的偏心滞留而产生,铸型的转速等于离心力的激振频率,铸型的转速一般在600r/min左右,即浇铸机激振频率等于10Hz。

考察浇铸机的结构,仅有托轮轴中部会在铸型合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以笔者设计的60吨卧式离心浇铸机为例,计算此类设备一般的基本自振频率。设备自振频率f的计算公式:

式中:k——系统刚性,这里,k=2.04×106(N/mm);

m——系统质量,这里,m=1.5×105(kg)。

则f=0.59Hz。

从上列的计算可知,设备的基本自振频率与激振频率相差较大,故设备稳定运行时不可能产生共振。但上面的计算也提示了一个问题:浇铸机在加速时应以较高的速率通过其低频共振区,避免此时设备放大激振力的作用而造成损害。

笔者通过现场查看分析,认为有两个原因可引起设备异常振动。

2.1 铸型产生了横向移动

这种移动造成铸型滚道侧面与托轮侧面互相摩擦,铸型在旋转滚动的同时还上下跳动而引起异常振动。如图1所示。

使铸型产生横向移动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下面两条。

(1)铸型轴线水平度不足

铸型轴线没有水平安置,铸型上就会产生与轴线垂直方向的分力。铸型的重量达到20t以上,其垂直分力是不可忽视的。铸型滚道踏面与托轮踏面经长期使用变得比较光滑,对铸型的摩擦力较小,这样铸型在垂直分力的作用下产生横向移动就比较容易。

铸型轴线保持水平状态的方法是依靠前后两排共四个托轮的对称布置来保证,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铸型的轴线不是直接定位,而是依靠托轮安装位置的对称性和托轮踏面直径的一致性来间接定位。这样铸型轴线的水平度难以令人满意,而且工作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托轮支座产生位移以及托轮直径的磨损,进一步加重铸型的水平轴线偏斜和垂直分力的增加。铸型的轴向移动也就更加严重了。

(2)托轮轴线偏斜与要求不符

笔者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大型卧式离心浇铸机4个托轮的垂直投影都存在一些问题。

4个托轮正确的偏斜方向应两两相对,呈“内八”排列(外八也行)。这样,托轮踏面在运行时会使铸型产生明显的对中力。一旦铸型有产生轴向移动的趋势,与之对应的托轮会自动增加摩擦阻力来抵抗这种趋势。GB3811-83规定了车轮的水平偏斜方向及数值基于同样的道理。若托轮的排列不对,类似于汽车拐弯一样,这种偏斜会萌生和导引铸型产生轴向移动,直至铸型侧面与托轮侧面产生接触才停止移动。如图3所示。

观察现役的卧式离心浇铸机,托轮的每个轴承座都是独立的,托轮承受的水平推力较大,故托轮形成和保持正确的排列难度较大。

上述的原因比较容易形成,铸型产生轴向横移的可能性也较大,最后发展至铸型侧面与托轮侧面产生接触及磨损进而造成异常振动。

2.2 托轮轴承温升的影响

注意到工作环境的影响,一般选择托轮轴承间隙类型为C3系列。即直径200mm的轴承径向间隙保持在200~260μm之间。笔者认为C3系列间隙还不够。

据测定,在浇铸开始一个多小时后轴承座的温度会升到150°C以上。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铸型中滞留钢水的辐射热。这个温度会导致内径为200mm的轴承内圈直径增加350μm,而轴承外圈受轴承座的强力限制(它们之间有装配过盈)不能同步增加。这样导致轴承实有间隙减少,甚至在局部点轴承被卡死,进一步造成托轮以及铸型的振动。轴承间隙减少造成的振动并不是开机就有的现象,而是浇铸钢水开始一段时间以后轴承有明显的温升才会出现,这个现象与前面所说的故障发生时间比较吻合。

3 改进措施

对于铸型产生轴向移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项措施。

(1)将主动托轮(两个)的四个轴承做成一个整体;而且每个从动托轮的两个轴承座制成一个独立单元,利用机加工的精度来保证托轮位置的正确排列和形成合乎要求的水平轴线。如图4所示。

(2)从动托轮踏面制出螺距较短且深度不大的螺旋线,两个从动托轮的旋向相反。工作时托轮与铸型的滚道在踏面相互滚动,其螺旋接触线自动产生对中力。当铸型一旦有轴向移动的趋势,与趋势对应的一侧托轮其螺旋运动与铸型横向运动趋势相反必然产生更强的对中力使铸型保持平衡。如图5所示。

对轴承高温变形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条措施加以改进。

(1)将托轮的轮辐制成双斜面扇叶,如图6所示。这样托轮本身在滚动时就成为双向轴流风机。托轮高速旋转就会因轮辐的扇叶形状而对托轮两边的轴承座强制通风以降低轴承的温度。据大致计算,若使轮辐扇叶倾斜20°,托轮转速775r/min,则可使轴承座温度下降30°C。

(2)适当选择轴承的配合公差,使装配过盈减少甚至消失。托轮轴与轴承内圈的配合类型为H6/k6比较理想,而不是传统的H6/m6,轴承外径与支座的配合应取js6/h6。这样,轴承在装配时不致因过盈太大而减少轴承本来的径向游隙。而轴承径向游隙应选择间隙较大的C4组。查《机械设计手册》200mm的轴承C4组轴向游隙为260~340μm,配合托轮型风扇降温,轴承内径增长为:

120°C×11.8×10-6×200=0.28mm=280μm。

可以保证轴承不致卡住而引起振动。当然,此时托轮轴上元件的轴向固定应进一步引起重视。

(3)在浇铸机混凝土底座下铺设1米厚的碎石子减轻振动效应。

笔者接上述设想为某冶金厂改造了一台60t卧式离心浇铸机。投产2个月还未出现异常振动的情况。

4 结语

本文对卧式离心浇铸机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针对产生振动的原因,本文还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但笔者也知道,不可能完全清除发生在浇铸机上的所有振动。因为离心浇铸机必定有偏心力,即系统存在激振,因而振动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些办法来减轻振动和消除异常现象。这需要广大工程人员给以卧式离心浇铸机的运行更多的关注。

摘要:对卧式离心浇铸机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机加工的精度来保证托轮位置的正确排列和形成合乎要求的水平轴线;两个从动托轮踏面形成螺距较短、深度不大且旋向相反的螺旋线;将托轮的轮辐制成双斜面扇叶使托轮变成双向轴流风机。按此设想已成功改造了一台卧式离心浇铸机。

关键词:卧式离心浇铸机,振动,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扬文凯.重型铸造厂老20t离心浇铸机改造[J].一重技术,2006(05):79-80.

卧式振动离心机 篇5

沉降式离心机是19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工业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固-液比重差,并依靠离心力场使之扩大几千倍,固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并在特殊机构的作用下分别排出机体,整个进料和分离过程均是连续、封闭、自动完成。

我中心设计制造的LWY系列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高效离心机。适用于对滤布再生有困难及浓度、颗粒变化较大的悬浮液的分离,亦是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用于污泥的脱水和浓缩。在国内各大油田的钻井液回收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长径比大,分离因素高,处理能力大;离心和压榨脱水双重作用,脱水效果好,脱水污泥含湿量低;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电气运行平稳、动作精确、可靠、调整维修方便。

2 工作原理

LWY系列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是用离心沉降法来分离悬浮液的机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转鼓由主电机经变频器控制通过皮带拖动作高速旋转运动,螺旋是与转鼓相配的柱锥形,螺旋的转速是由转鼓转速和辅电机转速通过差速器合成而获得,具有与转鼓同方向的转动。由于差速器的作用,转鼓与螺旋之间有转速差,因而存在相对运动,从而形成一个螺旋输送机构。物料从加料管进入螺旋内筒,经加料仓的加速后通过加料孔进入转鼓内,在离心力作用下悬浮液中密度较大的固相沉降于转鼓内壁,形成沉渣由螺旋推料器推送到转鼓小端出渣口,由离心力甩出;液相则沿着螺旋筒体的表面向大端流动,经溢流孔溢出,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目的。

1.差速器2.螺旋3.转鼓4.溢流口

3 离心机设计

LWY系列沉降离心机主要由转鼓部件、螺旋推料器、传动部件、机座、机壳等部分组成,其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

1.进料装置2.转鼓部件3.螺旋部件4.机壳部件5.机座部件6.传动部件7.出料装置8.减震装置9.机架部件

螺旋部件3结构如下:在圆柱端段采用了带状螺旋叶片,减小了螺旋对物料的扰动作用,同时减轻了整个螺旋的重量。而在螺旋圆锥段采用整体螺旋叶片,提高了螺旋叶片的刚性,以便顺利输送和挤压沉渣。螺旋叶片上焊有高硬度、耐腐蚀、耐磨的特殊材料,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在对应于转鼓柱锥段交接处设置了一个压榨盘,同时在螺旋叶片的圆锥部分设置了压榨锥,压榨盘只允许将靠近转鼓壁的含湿量低的沉渣从转鼓小端排出,而压榨锥则起着对沉渣进行再次挤压脱水的作用。

转鼓部件2是与螺旋部件3相配合的柱锥形,内壁开有轴向沟槽,可有效地防止物料打滑。在出渣口处堆焊特殊材料,以防止该部位因过快磨损而失效。转鼓大端的溢流口可调节,通过调节溢流直径,可使排出的清滤液及沉渣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传动部件6包括差速器、皮带轮和电动机等。差速器是卧螺离心机上不可缺少的最精密的部件,它的作用是使螺旋和转鼓之间形成一个微小且稳定的转速差。差速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可靠性。LWY系列沉降离心机选用行星齿轮差速器传动方案,具有可靠性好、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单级传动比大等特点,螺旋与转鼓差速达10~40r/min。

4 使用效果

LWY系列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在大庆、胜利等各大油田使用,经过多次改进,已收到较好的效果。该型离心机结构合理,占地面积小,离心和压榨脱水双重作用,脱水效果好,脱水污泥含湿量低,动作精确可靠,调整维修方便,有效地保证了油田钻井液回收处理的要求。投入生产以来经济效益比较理想,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卧式振动离心机 篇6

1 PLC的组成

PLC的硬件系统由基本单元、FO扩展单元及外部设备组成。PLC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2 PLC的工作原理

PLC使靠执行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的要求。具体如下:

(1) 在存储器中设置输入映像寄存器区和输出映像寄存器区, 分别存放执行程序之前的各输入状态和执行过程中各结果的状态。

(2) PLC对用户程序的执行方式是以循环扫描方式进行的。扫描从第0号存储地址所存放的第一条用户程序开始, 在无中断或跳转控制的情况下, 按存储地址号递增的方向顺序逐条扫描用户程序, 也就是顺序执行程序, 直到程序结束。

3 离心机分离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当卧螺离心机启动时, 卧螺离心机采用零, 差速运行;当检测到进料浓度大于给定浓度时, 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的差速运行, 控制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4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当设备工作时, 由于进入转鼓的泥浆密度的不均匀, 会使转鼓的负载发生变化, 负荷较大并且需要长期工作;为保证设备长期可靠的运行, 应对转鼓支承轴承的温度自动监控。

5 共直流母线变频调速技术

卧螺离心机共直流母线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结构。卧螺离心机由主电机驱动, 差速器小轴和副电机同轴连接。

6 结语

设计的卧螺离心机变频调速PLC控制系统使泵机根据进入离心机液的密度、实际应用表明, 该系统运行稳定, 提高了离心机的性能。同时离心机采用变频调速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调速, 根据煤泥密度的不同可方便地选择多段速运行, 同时采用变频技术有效选煤, 提高了选煤效益。

摘要: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是实现固液分离的关键设备本文根据老式卧螺离心机控制系统存在稳定性差, 通过研究, 设计了卧螺离心机变频调速PLC控制系统, PLC控制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对卧螺离心机的控制为基点, 完成了自动控制。

关键词:卧式螺旋离心机,控制

参考文献

[1]李贤国, 张荣曾.重力选矿原理[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2.

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 篇7

该公司近期研制的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可广泛用于天然色素、酵类、抗生素等物料的浓缩,其属高效、低温、高倍浓缩与无污染的蒸发设备。

特点:(1)蒸发温度低(一般小于60℃),特殊设计蒸发温度可低于30℃,并可根据物料热变温度调节蒸发温度;(2)效率高,为LG离心式刮板薄膜蒸发器的2.25倍,蒸发量可达450 kg/m2·h;(3)液体薄膜厚度可达0.1 mm,传热均匀;(4)物料与加热面接触时间可小于1 s,不会出现局部过热;(5)转鼓加热面传热系数可达6 000 W/m2·k以上;(6)转鼓可根据物料进行无级调速;(7)液膜由离心力作用进行流动,无刮板,因而避免因刮板磨损而造成的污染;(8)通过观察窗可随时观察内部运行情况,操作直观;(9)运转稳定、振动小;(10)清洗与消毒方便。

常熟市春来机械有限公司(原常熟市制药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斜桥邮编:215556联系人:王坤金(13913622222)

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 篇8

该公司近期研制的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可广泛用于天然色素、酵类、抗生素等物料的浓缩, 其属高效、低温、高倍浓缩与无污染的蒸发设备。

特点: (1) 蒸发温度低 (一般小于60℃) , 特殊设计蒸发温度可低于30℃, 并可根据物料热变温度调节蒸发温度; (2) 效率高, 为LG离心式刮板薄膜蒸发器的2.25倍, 蒸发量可达450 kg/m2·h; (3) 液体薄膜厚度可达0.1 mm, 传热均匀; (4) 物料与加热面接触时间可小于1 s, 不会出现局部过热; (5) 转鼓加热面传热系数可达6 000 W/m2·k以上; (6) 转鼓可根据物料进行无级调速; (7) 液膜由离心力作用进行流动, 无刮板, 因而避免因刮板磨损而造成的污染; (8) 通过观察窗可随时观察内部运行情况, 操作直观; (9) 运转稳定、振动小; (10) 清洗与消毒方便。

常熟市春来机械有限公司 (原常熟市制药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斜桥邮编:215556联系人:王坤金 (13913622222)

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 篇9

该公司近期研制的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可广泛用于天然色素、酵类、抗生素等物料的浓缩, 其属高效、低温、高倍浓缩与无污染的蒸发设备。

特点: (1) 蒸发温度低 (一般小于60℃) , 特殊设计蒸发温度可低于30℃, 并可根据物料热变温度调节蒸发温度; (2) 效率高, 为LG离心式刮板薄膜蒸发器的2.25倍, 蒸发量可达450 kg/ (m2·h) ; (3) 液体薄膜厚度可达0.1 mm, 传热均匀; (4) 物料与加热面接触时间可小于1 s, 不会出现局部过热; (5) 转鼓加热面传热系数可达6 000 W/ (m2·K) 以上; (6) 转鼓可根据物料进行无级调速; (7) 液膜由离心力作用进行流动, 无刮板, 因而避免因刮板磨损而造成的污染; (8) 通过观察窗可随时观察内部运行情况, 操作直观; (9) 运转稳定, 振动小; (10) 清洗与消毒方便。

常熟市春来机械有限公司 (原常熟市制药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斜桥 邮编:215556 联系人:王坤金 (1391362222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多级离心式 下一篇:多级离心泵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