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 ,其中一个慢性并发症就是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对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有严重的影响[1],经常伴随有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容易累及冠状动脉。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人2~4倍, 因为冠心病而引发的死亡在糖尿病患者中占75%,C反应蛋白(CRP),是一类炎症标志物, 且已经被证实可以在健康人群中作为发生未来冠状动脉事件的检测指标。通过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的改变可以直接判断血管内皮的损伤。该研究通过观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以及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意义,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5例, 男19例,女16例,年龄43~74岁,平均(53.7±11.5)岁,其中15例为稳定性心绞痛,7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单独患有冠心病的组35例,其中男20,女15例,年龄44~75岁, 平均(54.1±12.1)岁,其中13例为稳定心绞痛,8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为稳定心绞痛。健康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 年龄45~73岁,平均(53.9±12.5)岁。
1.2 CEC 鉴定
首先配制密度为1.050(35%)的percoll液,把采集来的每份静脉血均匀混合,然后用相同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备用,在每支试管内注入35% percoll液2 m L,将稀释后的静脉血沿管壁缓慢铺于35% percoll液上,离心后,吸取上层和中层液1 m L于小试管内,将小试管离心后弃上清,并于每个小试管加生理盐水0.5 m L震荡混匀即得细胞悬液。等CEC悬液离心后 , 再选取沉淀制成图片,风干后利用冷乙醇进行固定,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用CD34把特异的内皮细胞标记出来。CD34的染色结果表面特异的内皮细胞在胞浆和胞膜有标记,颜色变为棕黄色, 进一步的还可以证明被标记的细胞是内皮细胞。
1.3 CRP 测定
通过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可以进行CRP测定, 具体过程是通过全进口试剂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来完成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2 结果
不同组别的CEC含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35例患者中CEC含量为 (8.5±2.3) 个/0.9 u L, 单纯冠心病组35例为 (7.1±3.2)个/0.9 u L,对照组31例为 (3.5±2.1)个/0.9 u L。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EC含量最高,单纯冠心病组次之,健康对照组CEC含量最低 ,3组之间CEC含量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组别CRP水平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35例患者中CRP水平为 (6.4±2.1)mg/L,单纯冠心 病组35例为 (4.7±1.9) mg/L,对照组31例为 (2.3±1.3)mg/L。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RP水平最高 ,单纯冠心病组次之 ,健康对照组CRP水平最低 ,3组之间CRP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是目前评价血管损伤的惟一、特异而且直接的指标[2]。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EC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些循环内皮细胞,在病理情况下使CEC的数目稍微增加,从而直接表现为EC的脱落性损伤。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CEC数量较高,且外周血CEC数目的增加直接导致了血管内皮损伤, 其一方面是促使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其更为主要的是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因素有关。在高糖状态下,内皮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与糖化终末端产物相结合,引发了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形成氧自由基,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具体表现为内皮细胞的恢复延迟、增值周期延长,从而出现细胞凋亡。另外高血糖还会增加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各类血清蛋白的敏感度,从而使CEC增高。现阶段的一些研究中认为高血糖本身并不会造成糖尿病血管损伤,而是通过胰岛素抵抗(IR)的胰岛素血症所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之后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凝系统,形成微血栓,完全的释放内皮素和血管生物活性等物质, 从而影响血流动力和血管张力,破坏血管屏障,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形成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以上所示均是因为内皮细胞的改变而造成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原因。该研究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EC含量最高,而健康对照组CEC含量最低。
C反应蛋白是以白细胞介素-6为主的细胞因子刺激肝细胞所分泌的一种非糖基化聚合蛋白, 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发生炎症时C反应蛋白可增高[3]。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呈正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性疾病以及各种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和体内的炎症有关,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一个媒介。相关研究表明,CRP是一种在细胞因子和所有炎症介质中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的重要炎症标志物。通告该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体内存在明显的慢性炎症, 而引起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导致各种分泌物的增加, 这就导致了肝脏内的CRP增加,同时动脉样硬化也会伴有炎症,这些炎症的出现也会导致CRP水平升高。已发现CRP在新发现或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中含量明显增加, 而在仅空腹血糖异常或非糖尿病中含量一般正常[4]。该研究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RP水平最高,健康对照组CRP水平最低。
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就是糖尿病, 在现阶段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而且糖尿病的并发症还有很多,包括大血管、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这也是导致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最重要的原因,冠状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通过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EC数量和CRP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CR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高血糖可以刺激胰岛细胞产生白介素-6, 该物质可以促进肝脏CRP的产生 ,使血管内皮缩血管物质进行释放 ,增加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的损害进一步增强,导致CEC数量增加。CRP还可以增加和血管内皮细胞相粘附的蛋白质基因的表达,使血管内皮的功能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也就进一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CRP和CEC还可以影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失, 其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在血管病变之中有重要的影响,对CEC和CRP的联合动态检测不仅有利于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还可指导预炎症反应和使用内皮细胞保护剂等临床综合治疗手段,以预防以及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摘要: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循环内皮细胞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循环内皮细胞与CRP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35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以及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患者的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以及血清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3组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EC含量及CRP水平最高,单纯冠心病组次之,而健康对照组CEC含量最低,P<0.05。结论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极易累及冠状动脉,检测CRP和CEC的联合动态,不仅有利于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还可以指导干预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保护剂的使用等临床综合治疗手段,以降低并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循环内皮细胞,C反应蛋白
相关文章: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02-10
彩色多普勒检测子宫内膜癌阻力指数(RI)与术后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关系的临床研究02-10
浅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02-10
对比分析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02-10
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普通胰岛素与诺和力治疗的效果对照02-10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02-10
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用药分析02-10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2例临床分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