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村中心小学 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012(精选5篇)
篇1:牛村中心小学 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0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泗店镇镇牛村中心小学
—1—
泗店镇牛村中心小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事件的级别划定
1.4.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1.4.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1.4.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1.4.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5 工作原则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信息报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3.3 信息报告
3.3.1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3.3.2 报告时限及程序 3.3.3 报告内容 3.4 信息发布
—2—
4、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和终止
4.1 应急反应原则
4.2 应急反应措施
4.2.1 一般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4.2.2 较大事件(Ⅲ级)应急响应 4.2.3 重大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4.2.4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应急响应 4.2.5 其他未达到一般事件(Ⅳ级)的应急反应 4.2.6 学校所在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5、善后处理
5.1 调查及评估
5.2 人员善后及抚恤
5.3 奖励与责任
6、保障措施
6.1 物资储备
6.2 经费保障
6.3 通信保障 6.4 宣传教育 7 预案管理与更新 7.1 预案的制定 7.2 预案的修订
—3—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学校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宁阳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学校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4.1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1)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的疾病以及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2)学校实验室保存的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
(3)发生在学校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或血吸虫急感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造成人员死亡;
—4—
(7)因学校实验室(或工厂)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8)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3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00人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及血吸虫急感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县(市)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市(州)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一个县(市)域内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或工厂)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49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员在5人以下;
(7)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4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99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或血吸虫急感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因学校实验室(或工厂)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发生在学校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5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在学校广泛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辖区内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学校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臵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臵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牛村中心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
—5—
组
长:吴海森——全面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
副组长: 吴承海——分管体育卫生
成员: 王同同 保健教师——负责环境卫生、学生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
柳华方 总辅导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张进 总务主任,兼职卫生课教师代表
王利芳 心理卫生教师
主要职责: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校长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臵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上级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展与处臵情况;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及信息报告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
(1)根据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住上安心宿舍。
(7)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应急接种、预防服药、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学校要与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县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3)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臵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挥能力和实战能力。
3.3 信息报告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臵进程等,每一起突发事件都必须作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首次报告要快,进程报告要新,结案报告要全。
3.3.1 责任报告人
李加标
3.3.2 报告时限及程序
(1)初次报告
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卫生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可以直接报告省教育厅。(2)进程报告
①一般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
一般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过程中,学校应随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县教育局。
②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报告
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臵过程中,学校应每天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县教育局。
(3)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县教育局。
3.3.3 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
必须报告的信息包括: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报告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及通讯方式;
尽可能报告的信息包括:事件初步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等。
(2)进程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臵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在进展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结案报告
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上报。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臵的过程(包括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臵建议等。
3.4 信息发布
学校应适时向师生通报事件有关情况,但不得自行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4.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和终止
—7—
4.1 应急反应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在县教育和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4.2 应急反应措施
4.2.1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反应
(1)学校的应急反应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教育、卫生部门;
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
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凝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传染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当地教育、卫生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4.2.2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县卫生局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4.2.3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的应急反应
事发地学校除按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外,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县教育局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4.2.4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的应急反应
学校除按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外,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县教育局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4.2.5 其他未达一般事件(IV级)的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
—8—
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健康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一般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4.2.6 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
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做好相应的应急处臵工作。
4.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应由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为准,5.善后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5.1 调查及评估
认真总结分析应急处理经验教训,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防范和处臵建议,完成工作总结报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
5.2 人员善后及抚恤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5.3奖励与责任
学校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保障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学校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 系,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6.1物资储备
学校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应急物资需求计划的要求,做好物资储备,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6.2经费保障 学校应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规定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
6.3通信保障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各班主任要做到24小时通信畅通。
6.4宣传教育
学校要利用广播、板报、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师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
—9—
生事件。
7、预案管理与更新 7.1预案的制定
预案的制定,由牛村中心小学负责解释。
7.2预案的修订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应急资源发生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本预案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10—
篇2:牛村中心小学 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012
为了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积极预防在园学生手足口病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地学习、生活,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吴海森
副 组 长:吴承海
成员:陈长良
张
进
柳华方
张伟丽
李晶
二、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本校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制度;
2、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校内手足口病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与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我校传染病疫情的督促与检查。
4、负责对学校全体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5.校长是手足口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三、手足口病防控相关规定:
1、班主任是班级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的防控工作,如果班主任有事请假或外出,有副班主任负责,副班主任有事或外出,有副班主任协调其他教师担任本班的管理工作,并把协调情况上报学校教导处,班级管理不允许出现“盲区”。
2、班级要坚持“三检”制度,并认真、详实、具体的填好三检表和班级汇总表,如有请假或缺课者请认真追踪去向,并向家长索要相关证明,如有感冒等病假的要向就诊单位索要诊断证明,康复复学后要索要康复证明,并附在班级汇总表的后边。
3、班主任(发现者)如果发现疫情在按照《处理流程》处理外,要认真做好处理记录:发现时间、发现地点、发现人员、怎么发现的、怎么处理的、怎么和家长联系的、家长怎么处理的、处理的结果怎么样、在那里救治的等等较完整的材料,整理后交教导处相关人员,4、班主任要摸清学生的家庭联系电话,有多种联系方式的要记录多种联系方式,以便出现疫情及时和家长联系。
5、在教师上课期间如果发生突发性的疫情,任课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和班级管理人员联系,班级管理人员按照《处理流程》上报处理。
6、班主任要向学生进行手足口病常识教育,要利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和学生进行手足口病的防控宣传
四、应急处理流程:。
分管领导
镇
教
办
班主任——>
——>校
长
——>
学生家长
视情节报告防疫站
四、学生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1、每日晨午检逐一对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情况。
2、晨午检后学生浸泡手,彻底洗手后入教室。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上一堂传染病预防课,让学生熟知传染病防治知识。
5、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6、对家长进行传染病防治培训活动。
7、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和活动场所通风换气、消毒。
8、每天对儿童的玩具、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通风。
9、每天早晚对扶手、门把手、桌椅等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1—2次。
10、谢绝家长入校,进入教室前洗手消毒。
11、家长接幼儿时,先洗手,家长工作或外出回家,应先洗手。
12、教职工入班级时,首先浸泡消毒、彻底洗手。
13、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14、家有传染病患儿的教职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带入幼儿园。患儿全域2—3周后再上班。
15、晨检发现传染病患儿,不能入校,立即去医院诊治,不让患儿接触其他任何儿童,患儿每次大便要消毒,痊愈2—3周后入托。
16、对缺课儿童,立即追查原因,晨检结果报告相关部门。
17、班级门口张贴传染病宣传画和宣传单,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18、学校一个班出现一例传染病患儿,本班学生消毒洗手后停课2—3周,并对本班所有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19、学校一周内出现两例以上传染病病例或出现一例重症、危重或死亡病例,学学校采取停课2—3周措施。
20、在流行季节,当地有疫情发生时,避免不同的学生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手 足 口 病 防 治 应 急 预 案
篇3:牛村中心小学 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012
2011年11月-12月, 全国公共互联网网络整体上运行基本正常, 未出现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四川省各基础电信运营商网络运行基本正常, 对省内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内影响较大的事件主要为网页篡改类事件、漏洞类事件、恶意代码类事件等。
2 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分析
2.1 网站监测数据分析
2.1.1 中国大陆网站被篡改情况
2011年11月-12月, 通过监测发现中国大陆地区被篡改网站总数为3801个, 本省有114个被篡改网站。本周期被篡改网站最多的分别是北京市763个 (20.1%) 、广东省434个 (11.4%) 和福建省389个 (10.2%) ;其中本省占3.0%, 排名9位。图1为中国大陆地区被篡改网站按地区分布。
图2为被篡改网站数量按类型分布, 可以看出被黑网站中以COM或COM.CN结尾的占绝大多数, 占68.0%。
图3为2011年1月-12月中国被篡改网站按月度统计, 通过图3可以看出今年来被篡改网页呈逐月下降趋势。
2.1.2 中国大陆政府网站被篡改情况
2011年11月-12月, 中国大陆.gov.cn网站被篡改的数量为294个, 约占被篡改网站的7.7%。图4为本周期内中国大陆.gov.cn网站被篡改网站数量趋势。
2.2 恶意代码活动监测数据分析
2.2.1 木马或僵尸程序受控主机分析
2011年11月-12月, 经监测发现境内3036699个IP地址对应的主机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外15486732个IP地址对应的主机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
2011年1月至12月, 境内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IP数量月度统计如图5所示。
2011年1月至12月, 境外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IP数量月度统计如图6所示。
境内木马或僵尸程序受控主机的地区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其中, 数量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广东省494107个 (占16.3%) 、浙江省282124个 (占9.3%) 和河南省280510个 (占9.2%) 。其中四川有88026个 (占2.9%) , 排名10位。
境内被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IP中, 中国电信用户所占比例较大, 具体分布情况如图8所示。
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受控主机IP数量的国家或地区分布情况如图9所示, 其中数量最多的国家或地区分别是俄罗斯1493696个 (占境外9.6%) 、印度1311322个 (占境外8.5%) 和印尼792401个 (占境外5.1%) 。
2.2.2 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分析
2011年11月-12月, 境内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有42525个;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有21685个。
2011年1月至12月, 境内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数量月度统计如图10所示。
2011年1月至12月, 境外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数量月度统计如图11所示。
境内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的地区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 其中数量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广东省4707个 (占11.1%) 、江苏省3873个 (占9.1%) 和浙江省3062个 (占7.2%) 。其中四川有1979个 (占4.7%) , 排名6位。
境内木马或僵尸程序控制服务器IP中, 中国电信用户所占比例较大, 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3所示。
篇4:牛村中心小学 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012
为使学校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付和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和降低食物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失,化危机为转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思想,全校各部门在一旦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能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外置等环节紧密衔接,有序应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在食物中毒事件来临时,组织管理。相关部门职责如下:
1、校长室负责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收集和报告,做好突发事件原车的调查,责任的追究,责任人的处理。
2、总务处、教导教科室等协助分管领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理工作,如人员救护、现场维护等工作。
二、处理步骤
1、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必须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自身力量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学校就近医院,无交通工具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把损失降低限度。
2、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有关当事人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 向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立即指挥启动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确定的相关人员职责开展工作。校长室再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3、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饮食服务人员必须封存现有食物,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
4、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班主任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5、食物中毒事件的事态发展基本控制后,应调查清楚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相关责任,形成调查报告,并对事件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三、预防要点
1、加强小店管理,确保食物卫生安全。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对进货把关。
2、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三无产品”
(3)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3、加强小店安全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严防投 毒事件发生。
4、切实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防止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
四、责任追究
学校各相关人员违反本预案有关规定要求,导致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受到影响或者导致事态扩大,给相关责任人及其主管人员以相应的处分。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从重处分。
(1)食物中毒事件接报者未按规定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导致事件处理受影响的;
(2)相关人员后勤保障不力,延误突发事件处理时机的;(3)相关人员向上级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信息未经领导审签,导致错报、漏报,造成不良影响的。
(4)相关人员未及时履行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导致事态扩大。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以相应的处分。(1)因管理混乱、食物中毒事故预防措施不落实,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并造成严重影响的;
(2)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不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导致损害扩大的;
篇5:牛村中心小学 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012
安全工作及应急预案
为确保2012年中考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和中考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处理中考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中考安全工作及应急预案。
一、成立考点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我校在中考期间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为中考排除一切障碍,确保中考万无一失。
组长:夏大树
副组长:张维彬
成员:九(1)班 王晓春 九(2)班 朱恒能
九(3)班 徐向宏 九(4)班 方成潘能田曾兆平刘同尚廖克怀
二、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突发安全事故含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住宿安全,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暴雨、洪水地质性灾害安全事故。
三、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①学校中考工作人员负责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立即报告教育局和有关部门。
②发出紧急集合信号,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③安全保卫组及时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告119、120请求帮助。
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2、乘车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①指挥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报告教育局和交通部门。
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师生送至医院救治,及时报警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现场。
③组织保护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经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④及时通知受伤者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⑤积极配交警搞好事故处理。
3、食品和住宿安全应急预案
①潘能田、汪林两同志具体负责考生食品和中午午休安全,同考点汤池中学餐饮部要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
②校保卫科和各班主任具体负责考生午休安全,检查入住环境、室内用电、用水情况,中午考生一律不准外出逗留、玩耍、购物、上网、采购冷饮零食等,禁止大声喧哗。
③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请中考值班医生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④迅速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⑤做好所有食物食品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⑥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⑦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⑧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和处理等工作。
4、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①发现不良分子对考生或中考工作人员进行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校保卫科相关人员要采取积极措施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或疏散。同时及时报警110请求援助。
②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医院就诊救治,及是上报教育局。
③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工作。
④通知受伤者的家长。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暴雨、洪水地质性灾害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①中考途中发和暴雨、洪水等地质灾害,各班送考教师要认真清点学生人数,核查学生安全情况。
②对无法及时赶支到考场的学生,各班送考教师要及时各学校领导小组和教育局汇报。
③遇山体滑波等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正确、科学引导学生撤离疏散,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四、报告程序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责任人员,确保安全紧急情况信息报送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2、考生在中考时发生以上安全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教育局和有关部门。
3、上报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不虚报。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情况,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
五、具体措施:
1、考试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老师,要加强责任心,不准喝酒、打牌、随意外出,不可马虎大意,要确保考试圆满成功。
2、各班送考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具体由班主任负责,加强乘车安全教育,及时清点学生数。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集合乘车。要求学生列队行走往返考场,按时收发保管好学生准考证,负责检查学生休息,不得使学生有一人掉队,及时处理学生间存在的可能影响考试的安全隐患,发生意外事故或伤害,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领导,作好善后工作,不得影响中考。其他教师要各负其责,以身作则,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中考任务。
3、对在考试中,有意犯错误,不服从管理的考生,可请学生停止考试,对于学生犯有重大责任事故,违反法律的可交司法部门处理。
4、有关工作人员,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5、该预案一式三份,报中心校、教育局,本部存档一份。
2012年6月
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应急预案02-11
最新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应急预案02-11
小学安全应急预案范本02-11
小学食堂饮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2-11
高店小学学校安全应急预案02-11
小学学校安全应急预案02-11
小学各种安全应急预案02-11
浅析税务人员职业风险产生的诱因与防控02-11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浅析02-11
税务风险的法律防范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