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用户

关键词: 原始数据 用户 数据

有线电视用户(精选十篇)

有线电视用户 篇1

原始数据集是东方有线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 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4月30日的用户点播记录, 另一部分是对电视节目相关信息 ( 比如, 导演、演员、节目简介等) 进行描述的媒资源数据。数据集涵盖了359, 737有线电视用户 ( 确切说是有线电视家庭) 对145, 739个视频节目的135, 409, 192次点播, 其中有效点播 ( 即可以找到节目信息的点播纪录) 数量为54, 696, 338笔。

区别于互联网用户行为, 有线电视用户行为有自身的特点。首先, 互联网用户多为个人用户, 与之相反一个有线电视用户帐号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成员, 因此有线电视用户行为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群家庭成员的行为。另外有线用户代表的社会群体和互联网用户不同, 互联网用户的主体为15岁 -45岁的中青年用户, 而电视网则涵盖包括老人、儿童、学龄前、退休群体等几乎所有社会群体。前期的工作采集了东方有线2011年6月的节目点播数据集包括163, 841名有线电视用户对47, 247个电视节目的13, 980, 820次点播。经对该数据集分析得到的结果, 如图1显示20% 的有线电视节目占收视率的80% ( 如图1) , 这表明目前有线电视用户的节目点播行为符合二八法则 ( Pareto principle) [1], 不同于互联网用户行为的长尾分布。区别一方面来自有线电视用户群体和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差异, 另一方面可能正是目前有线电视的用户交互方式和信息处理技术等传统业务模式造成的数据内容的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研究。

2 生产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数据处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案的总称, 我们的工作将互联网数据处理的技术引入有线电视数据处理业务。虽然第一节中已经提及到采集的有线电视网络原始数据, 但是大数据不等同于大量数据, 大量数据必须经过加工整合后才能生产出作为用户行为分析素材的大数据。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技术不仅仅是处理的数据量大, 另一方面也是涵盖了非常广泛的数据种类是多元化数据融合的技术, 以下是生产大数据包括的几方面要素。

2. 1 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是生产大数据的工具, 同时也是处理大数据的工具 ( 见图2) 。大数据平台的基本特性是当数据量超过出任何单台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时, 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大数据平台依然有能力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本文的数据分析基于主流的hadoop平台, 早期使用的是hadoop1. 0, 近期平台升级为hadoop2. 0后借助于资源管理模块yarn的管理能力, 最大可以扩展至包括一万个节点、二十万个内核的计算集群。

另一方面, 因为hadoop采用的MapReduce ( MR) [2]编程范型在某些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不足, 比如: 处理流程过于固定, 不支持迭代, 任务执行时间较长。为了增进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实时、迭代式和交互式的分析和挖掘的能力, 我们在haoop2. 0的基础上又引入了InMemmory计算框架Spark作为对MR的补充。Spark[3]的优势在于几个方面; 首先引入了弹性分布式 数据集RDD ( 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 sets) [4]将数据集分布式存入内存缓存中, 缓解了MR在计算过程中大量读写硬盘造成的压力; 另外在数据模型方面, 不同于以前把数据当成原始的Key/Value键值对, 整个处理流程中不同阶段的数据没有明确关系的做法, RDD给出了明确的数据逻辑关系, 可以方便地将数据模型转化为具体的处理任务。

虽然平台拥有可扩展至一万个节点、二十万个内核的能力, 考虑目前需要的数据处理量, 我们目前采用的底层硬件平台是5个节点组成的小集群, 具体规格如下: 5个网络节点, 共计48 CPU核、 ( Intel ( R) Core ( TM) i7 -3770 CPU @ 3. 40GHz 4 core×2×2, Intel ( R) Xeon ( R) CPU E5620 @ 2. 40GHz 8 core×2×3) 、34G内存、2. 8T硬盘, 以上设备配置去除hadoop守护进程之后理论并行量约30。

2. 2 大数据生产流程

本文中涉及到大数据生产流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数据清洗和日志分析。考虑到数据传输和存储的负荷, 原始的用户点播数据和节目更新记录 ( 见图3) 是依照月份和日期被打包成压缩文件。数据清洗首先对这些压缩文件进行解压, 通过调用大数据平台的接口, 可以把Linux Shell脚本编写的解压程序同时发布到多个JVM ( Java虚拟机) , 配合分布式存储功能对分布在不同节点的数据同步完成大量文件的解压工作。

日志分析流程 ( 图4) 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是维度提取、结构化数据生成、数据关联。经过清洗的数据包括145, 739笔XML文档, 每一个XML文档描述了一个电视节目, 截取了其中一个节目描述的部分内容 ( 图5) 。这些半结构化的数据很难直接用于数据分析, 所以要将半结构化数据转换成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由维度构成, 因此第一步工作是从半结构化数据中提取描述数据的维度, 以有线电视数据来看就是提取描述电视节目的标题、上线时间、节目提供商代号等属性。该步骤通过对145, 739笔节目描述文件进行遍历, 提取出了38个对节目进行描述的属性也就是结构化数据的38个维度。维度确定之后, 大数据集的框架搭建完成, 剩余的工作就是向框架中填充数据值。第二个步骤依然需要对XML文档进行遍历, 依照维度提取出节目描述文件中相应的值写入结构化数据, 该步骤完成之后所有的节目描述XML文件融合成一份结构化数据。到目前为止, 只生产了节目信息数据集, 接下来必须将这个数据集和用户行为数据关联才能产生完整的数据集。加工用户行为数据的主要环节基本相似, 此处不作详细描述。数据生产各道工序的执行时间统计表, 如表1所示。

3 基于大数据的有线电视用户行为分析

用户行为分析在电子商务、智能营销等领域广泛应用, 这里描述的是基于有线电视网数据为有线电视用户进行的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推荐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为用户找到喜欢的节目。我们先给出以下一对假设 ( 图6 ( 1) , 图6 ( 3) ) :

< 假设1 - 1 > 如果两个人选择同一个节目, 则两人的相似度增加, 以上过程的累积形成人与人之间相似度的度量。

< 假设1 - 2 > 如果两个节目被同一个人选择, 则两个节目的相似度增加, 以上过程的累积形成了节目与节目之间相似度的度量。

假设1 -1和假设1 -2以进一步抽象为一个假设:

< 假设1 > 如果两个个体与同一个对象存在关系, 那么这两个个体之间的相似度增加, 以上过程的累积形成了个体之间相似度的度量。

将假设1因果逆转得假设2 ( 图6 ( 2) 、6 ( 4) ) :

< 假设2 > 如果两个个体相似, 则会和同一个对象存在关系。

假设2做进一步引申, 如果两个个体相似, 并且其中一个个体和某对象存在关系, 则可以预测另一个个体也与同一对象存在关系。

基于假设1的操作是相似度分析, 基于假设2的操作是协同过滤, 相似度分析和协同过滤构成了个性化推荐的主体。基于假设1 - 1和假设2的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基于假设1 -2和假设2的是基于节目的协同过滤。

考虑到节目数量 ( 145, 739) 小于用户数量 ( 359, 737) , 为了减少相似度分析的计算量, 选择基于节目的个性化推荐如图7。本文选择了两种基于节目的协同过滤算法: ①slopeone②item - to - item[5,6]以东方有线电视观众的点播数据集为基础, 完成了有线电视节目个性化推荐功能。个性化推荐流程使用的数据分两部分 ( 如图7) , ”用户点播数据1”是1月1日至4月16日的用户点播数据, 这部分数据用于计算节目相似度模型; ”用户点播数据2”是4月17日至4月23日的用户点播数据, 这一周的数据和经过筛选的节目相似度模型一起输入给协同过滤产生用户个人喜好集。

由于节目相似度模数据量过大, 两种算法产生的节目相似度模型数据量都在2亿左右, 将节目相似度模型直接用作协同过滤耗用的计算资源超出硬件平台的负荷, 因此必须对节目相似度模型进行了topN筛选, 选取相似度最高若干项用作协同过滤, 筛选后的相似度模型数据量如表3。这个筛选功能并非必须, 作为一个可扩展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一旦底层硬件平台资源增加足以完成计算符合则该步骤可以省去。协同过滤产生用户个人喜好集, 对这个数据集进行最后一个步骤的TopN筛选产生的节目推荐列表, 节目推荐列表是传输给用户界面的最终推荐结果。整个推荐过程的耗用时间和数据量统计如表2和表3。

4 个性化节目推荐结果评估

推荐结果评估沿用了信息检索常用的评估标准召回率、准确率, 将这两个评估标准的示意图 ( 图8) 。A代表推荐的节目中用户喜欢的部分; B代表推荐的节目中用户不喜欢的部分; C代表用户喜欢但是没有被推荐的节目; D代表用户不喜欢同时也没有推荐给用户的节目。

对推荐结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 如何判断推荐的节目用户是否喜欢。为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做了一个假设 ( 如下, 假设3) 。因此我们将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划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4月24日之后的一周的数据, 这一周的数据不用于推荐算法计算, 只在最后的推荐结果评估中作为用户喜欢的节目数据; 另一部分是1月1日至4月23日的点播数据, 即第3节中的“用户点播数据1”和“用户点播数据2”用于推荐算法的计算。推荐结果和4月24日至4月30日的点播记录对比, 如果吻合则说明推荐了用户喜欢的节目。

< 假设3 > 用户在4月24日至4月30日这一周点播的节目, 等同于全部用户喜欢的节目。

Slopeone算法包括用户对节目的评分估算, 系统预测用户会点播哪些节目, 并将观看节目的时长 ( 隐式反馈) 转换成对节目的喜好度, 因此引入均方根误差将预测结果与现实中用户的点播以及对视频的喜好度做对比, 从而评估预测的精度。为了反映了推荐算法发掘长尾的能力, 对覆盖率指标进行了评估, 覆盖率越高说明推荐给用户的视频包含用户喜欢的冷门商品的能力越强。覆盖率100% 即每个节目至少被推荐给一位用户。

注: 表 4 中召回率、准确率偏低, 原因在于这个两个指 标基于假设 3, 而该假设对用户喜好的判断极可能不正确, 详细说明见第 5 节。

5 结束语

本文将互联网数据处理的大数据技术和有广泛商业应用价值的用户行为分析应用———个性化推荐, 引入到有线电视网络数据处理以及业务平台建设。通过实践和研究工作, 我们总结出两方面原因造成有线电视网络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差异, ①有线电视用户群体和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差异; ②有线电视的用户交互方式和信息处理技术等传统业务模式造成的数据内容的局限性。其中的第2点在上一节的个性化节目推荐结果评估 ( 表4) 中尤为明显, 因为数据内容不足以支持对用户喜好的判断, 基于假设3的替代评估方案很难反映真实的推荐效果。原因在于所有数据都来自一个没有推荐系统的业务模式, 用户依然是大海捞针式的自己盲目寻找节目, 错过喜欢的节目的可能性极大。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将推荐系统植入有线电视业务平台, 通过一段时间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反馈形成喜好度评判的积累。综上所述, 如何将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互联网业务模式与有线电视网业务模式相结合, 同时根据有线电视网自身特点加以改进, 在实践和研究两方面都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参考文献

[1]Barry C.Arnold.Pareto Distributions.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Publishing House.ISBN 0-89974-012-X

[2]Jeffrey Dean.Sanjay Ghemawat.MapReduce:Simplified Data.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 In OSDI 2004.

[3]Matei Zaharia, Mosharaf Chowdhury, Michael J.Franklin, Etc.Spark:Cluster Computing with Working Sets.HotCloud 2010.June 2010.

[4]Matei Zaharia, Mosharaf Chowdhury, Tathagata Das, Etc.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A Fault-Tolerant Abstraction for InMemory Cluster Computing.Technical Report UCB/EECS-2011-82.July 2011.

[5]Daniel Lemire, Anna Maclachlan.Slope One Predictors for Online Rating-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Newport Beach, Californai:SIAM Data Mining (SDM'05) , April 21-23, 2005.

临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须知 篇2

有线数字电视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是一项公益性有偿服务的文化产业,其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用户有依法保护广播电视设施和及时举报破坏线路、私接有线电视行为的义务。用户在收看有线数字电视前,要认真阅读并明确下列须知:

一、初装

1、初装时,用户要提供身份证(现住址用户名与身份证地址一致的不需房产证)、房产证明(无房产证的提供购房协议、购房发票、购房收据或其它房产有效证明),行政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可凭证明信办理,一般情况下,办理手续后在五个工作日内开通。开通时,原有线电视有欠费的须补缴欠费,已消户的须重新办理安装。

2、租房户

(1)可由出租房主携带房产证明、身份证办理开通手续;

(2)户主不予代为办理的,租房户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交300元押金,办理安装开通手续。

3、免费提供的机顶盒及其IC卡、配件,用户要妥善保管使用,丢失、损坏造成不能正常使用的,由用户自行购买或维修。

二、搬迁

1、用户可以办理搬迁手续,机顶盒带到新址继续使用,原址数字电视费随机转移,原址有线消户;新址有线正常的,原址有线可以报停。

2、搬迁时需携带身份证、新址房产证或提供相关房产有效证明或交纳押金,办理搬迁手续。

3、数字电视机顶盒仅限于整体转换登记的地址使用。若使用地址有变,用户必须到广电营业厅办理迁移变更手续后方可继续使用;否则,不能保证提供正常服务。

4、机顶盒是房屋的基本配置,一址一户一机,在房屋交易中,原用户带走机顶盒的,新户需自行购买机顶盒或重新办理新安装有线电视手续。

三、普通家庭用户第二台及以上的安装与开通

1、机顶盒和IC卡须用户自行购买。

2、须是同址、同户、同一有线电视证号,且第一台机顶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方可办理。

3、没有附加头的须办理附加头手续。

4、第一台欠费停机后,广电网络有权终止用户第二台及以上的收看或按第一台收费标准收费。

四、特困低保户

特困低保户办理数字电视时,除提供正常手续外,还要提供特困低保证和领取低保金证明,一个特困低保证只能办理一户,持原件办理留存复印件。不再享受特困低保待遇时,该户转为普通用户。

五、报停

1、报停时交纳300元押金,机顶盒由用户保存,再次开通时续费并退还押金;

2、报停时不交押金的可退还机顶盒,再次开通时用户须自行购买机顶盒和IC卡。

3、有线数字电视费用到期后1个月内须办理报停手续,不办理报停手续的,须按照协议约定交纳违约金并追究用户的其它相关责任。超过一年的,按消户处理,并收回机顶盒追缴欠费。

4、办理停机时有余额的用户,再次开通时余额仍可使用。5、因小区房屋拆迁或迁移的用户要办理报停手续,否则,将视为正常收看。

六、过户

办理过户(含变更用户信息)业务,新用户请携带相关证件(有线电视用户证、房产证、身份证或军官证等)及原户主签字的身份证复印件,到营业厅办理,有欠费的须结清欠费。

七、收费

1、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按照政府规定标准收取,需要收看付费电视频道的用户须另外缴费订购。

2、有线数字电视为自动计费,用户须注意各自的每年缴费时间,一般情况下,用户在电视里可提前一周收看到催费的友情提示或电视邮件。

到期不续费的用户,系统自动停止传送信号。

停止传送信号的时间为到期日的凌晨零点。

续费后,一般情况下用户须重新电话联系刷新并重新搜索方能正常收看。提前续费的用户无须该项操作。

3、续费时请持IC卡或有线电视证号到广电各营业厅办理。

4、特困低保户要持特困低保证和领取低保金证明。

5、免费提供的第一台机顶盒不得作为用户的第二台盒子续费。

八、付费电视节目的订购

用户在正常收看基本节目包的情况下,可以自愿订购付费电视节目,收看付费电视的终止时间不能超过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的终止时间。

九、投诉

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不能正常收看节目时,请及时拨打客服热线2022222投诉(投诉时请按语音提示操作),普通故障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内、重大故障在24小时工作时间之内给予解决或说明。

2、用户使用数字电视前,应仔细阅读客户联的《临沂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协议》。

3、用户收不到信号又没有及时有效投诉的,应视为正常收看。

4、机顶盒超过保修期(一年)后,有故障请直接与生产厂家设立的维修部联系,厂家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提供服务。机顶盒遥控器为易损产品。

5、因用户房屋装修、电视设备故障、私接加头、机顶盒超过保修期损坏或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不能收看,不在广电网络正常服务承诺之内。

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3

关键词:有线电视;用户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Cabl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ser Management System

Huang Hanying

(Fengshu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radio and television,Meizhou5143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able TV subscribers a basic framework and main features. For the cable operator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orough and satisfactory service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burden of daily maintenance.

Keywords:Cable;User management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技术数字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也逐渐开始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过渡,与传统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能提供更多、更精彩、个性化的互动电视节目,能对用户有效控制。数字电视系统不仅技术复杂,而且管理上也比模拟系统增加了很大难度。如何实施行有效的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加周到和满意的服务,是数字电视商业运营的所面临的问题。

因此,開发一套适合有线电视台使用的用户信息管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有线电视用日常管理工作量,而且能实现跟踪用户,了解用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详细讨论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将有线电视用户管理思路及业务管理流程,系统设计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用户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一)收费管理

计费管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

1.包括收视维护费和改名过户费,是长期存在的业务。

2.包括单用户收费,主要完成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视维护费、恢复使用费收取等操作。

3.包括入网费、收视维护费等可能发生的退款业务。

4.费用查询。可查询历史费用。

5.打印汇总。可打印用户的费用清单。

(二)个人设置

所有的用户包括操作员,管理员等维护其用户的信息,包括修改用户密码等。

(三)用户与权限管理

可创建用户、用户组。为用户、用户组分配权限。系统有二种用户:管理员和操作员。除外,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录入。

(四)系统设置

可备数数据库,可进行日志审计,以及系统得以运行的一些参数设定。除此之外,为能把信息及时推送到用户,系统用一个短信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可向用户实时推送信息。

三、系统架构

为实现易于扩展、维护和重用的要求,从而提高开发效率。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一)表示层

表示层并不实现业务逻辑。该层主要负责以什么样的形式把数据显示给用户看。

(二)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负责业务逻辑部分的任务,主要处理表示层传递过来的用户响应,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

(三)数据库访问层

在本系统中抽象了一个用于数据库操作的数据访问对象,提供了包括数据库链接,事务处理包括在内的各种操作,使得每种操作都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业务,所有对数据库操作都在这一层实现。该层为上一层即业务逻辑层提供了数据支持。

系统界面

系统界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界面图

四、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并着重讨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给出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后系统的界面结构图。

参考文献:

[1]张学斌.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与运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有线电视用户 篇4

1 有线电视系统用户分配网络设计的前期准备

目前,我国将天线系统、闭路电视,以及卫星接收系统合并为有线电视系统。构成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是以下三大部分:前端包括接收天线,主支干线包括放大器,用户分配包括放大器[1]。有线电视设计人员以及工程施工人员较为重视有线电视系统的前端部分以及主支干线部分,而容易忽略用户分配部分的设计。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有线电视系统的用户分配网络设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用户分配奠定基础。

首先,用户分配网络由末级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楼前放大器、同轴电缆、均衡器以及用户盒等组成。其次,设计要依据声音以及电视信号电缆分配所规定的标准,并结合有线电视网络的总体规划,选择合适的器材以及线材,从而合理分配电平,为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电视信号。再次,在设计之前要实地勘察,了解住宅小区的用户分布状况,绘制建筑物的平面图以及立面示意图,进一步确定用户的数量、主线信号的分配点、分支分配点、楼前放大器安装的位置以及用户线分支的走向,从而了解设计系统容量以及该系统下对应各型号的同轴电缆温度变化以及衰减量所引发的电缆衰减值变化量[2];此外,还应掌握使用分支分配器的插入损耗以及分支损耗,掌握延长放大器以及楼前放大器的增益亮、工作电平及其它各项指标。最后,要向供电部门了解小区220V交流电的供电情况以及区域地势环境以及规划发展的情况,如果用户区域是暗式地下管线,需要掌握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从而实现有线用户分配网络与其配套。

2 有线电视系统用户分配网络的具体设计

有线电视系统用户分配网络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放大器输出方式以及工作电平计算。为说明计算原理,取其小段用户分配网络加以叙述,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FZ1、FZ2以及FP1、FP2是网络分支分配器一段,电视信号从A输入,在经过FZ1以及FZ2后从D点输出。假设A点的电平是X1,B点的电平是X2,那么A、B之间电平差是FZ1插入损耗S1dB,亦即X2=X1-S1,有线电视信号从B到C是由同轴电缆进行传送的,会损耗αdB电平。因此,C点电平是X3=X2-α.从C点到D点之间,信号经过FZ2损耗是S2,因此D点电平是X4=X3-S2,而电平从C点到F点则经过FZ2损耗L1以及E点到F点损耗βdB,因此F点电平是X5=X3-L1-B,并且从F点到H点用户盒,需要经过FP2损耗是L2达到G点,之后经过电缆损耗γ后到达H点,所以X6=X5-L2-γ,分支以及分配器等输出端,电平也以此类推。途中的K、J、I、M、N是有线电视系统的输出口,也就是用户盒输入口,其电平值是供电视机的输入口使用,因此用户盒输入口电平需要控制在70±12dB范围,从而满足国标对输出口的电平要求;同时,在邻频系统当中,系统输出口电平需要严格控制在60±5dB。

其二,在有线电视用户分配网络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地使用分支分配器件。用户分配系统上是成串分支分配器所构成的封闭有线电视网络,是高电平电视信号使用分支分配器等器件,来实现合理功率分配,最终到达用户的终端盒上是符合国标要求的收视电平。用户收视的电平以及用户分配放大器输出电平是固定不变量,但用户分配系统设计却是变量,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合理把握这一变量,设计人员应当研究用户放大器的电平问题。在用户分配网络设计当中分配器运用技巧有以下几点:选用隔离度较高、插入损耗脚底、分支衰减量稳定等指标符合国标的那些分支分配器件;熟记各型号的合适分支器件,确保留下分支输出口信号的电平可以覆盖周围用户的同时,确保信号主输出口工作电平的损耗最低,尤其是在楼房分配中,需要认真地调查地形地貌住户房间构造以及路由;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设计,因为路由选择不够科学会增加工程的造价,导致工作电平浪费的同时,分支分配器件的用量也为增多甚至增加施工的难度。

有线电视用户 篇5

有线电视用户输入信号电平的标准。是根据其系统上限频率的高低而各不相同.如550MHz系统,用户的输入信号电平为65±2dBμV,860MHz系统用户的输入电平为72±2dBμV。而用户放大器或光接收机输出的信号电平一般在100~110dBμV左右.只有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保证系统尽量多带用户数量,这就要求进行认真、仔细的计算信号电平,合理布局线路走向。

一、用户分配网的布局

首先,要根据该地段的地理位置及建筑物分布.对用户数量进行定位,即定出一个中心点(用户放大器或光接收机安放位置),然后采用树形和(或)星形分配形式进行干线的合理布局。所谓的树形分配形式是指从某个中心点出发向两边延伸线路,而星形分配形式则在某个中心点向四周呈辐射状延伸线路。

其次,要根据用户数量的多少及稠密情况合理运用分支、分配器。分支、分配器是无源器件.可以相互搭配组成多种信号分配方式,常用的有分配-分配方式,分支-分配方式,分配-分支方式,分支-分支方式。分配信号的方式应根据分配点的输出功率、信号电平、负载大小、建筑物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由于分支、分配器都有一定的衰减值,且该值随型号不同和使用系统上限频率不同而各不相同,在计算时要进行扣除。

最后,绘制好用户分配草图.进行计算,并调整不合理的线路走向及分支、分配型号,再绘制好正式图纸.并复核无误后方可按图施工.

二、用户输入电平的计算

绘出草图后,根据该系统的上限频率选择好分支、分配器的品牌,并根据其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及使用电缆的损耗值和实际测量的每段电缆长度进行计算。

下面介绍笔者计算的实例。

一自然村电视分配网图纸见附图。系统为750MHz,干线采用SYWV75-7物理发泡铝管电缆,其每100米损耗值见表1,分支、分配器采用高品质,高屏蔽287xS系列,其技术指标参数见表2。放大器输出2路信号,信号电平均相等,750MHz:105dBμV,40MHz:99dBμV。要求用户输入信号电平750MHz及40MHz均达到67dBμV以上。

计算时,应根据图纸逐一计算放大器每一输出线路,以下是其中两路的计算实例。1.F-A段

六分支器632分支口输出用户信号电平为: 750MHz:l05-32=73dB 40MHz:99-32=67dB

(式中32为六分支632的分支损耗)

经632输出口输出的信号电平;750MHz:105-1.2=103.8dB 40MHz:99-0.8=98.2dB

(其中1.2、0.8分别为750MHz、40MHz时的632分支插人损耗)

经过40m长的-7电缆传输后到达A点信号电平: 750MHz:103.8-(O.125x40)=98.8dB 40MHz:98.2-(0.03x40)=97dB

(式中0.125、0.03为每米-7电缆在750MHz和40MHz时的损耗)

2.A-B段

经108分支,分支口输出的信号电平为: 750MHz:98.8-8=90.8dB 40MHz:97-8=89dB

(式中8为108分支的分支损耗)

经30米-7电缆传输后到达416分支的信号电平: 750MHz:90.8-(0.125×30)=87.05dB 40MHz:89-(O.03x30)=88.1 dB

由416分支口输出给用户的信号电平: 750MHz:87.05-16=71.05dB 40MHz:97-8=72.1 dB

经416输出口输出的信号电平为:

750MHz:87.05-2.5(插入损耗)=84.55dB 40MHz:88/1-1/5(插入损耗)=86.6dB

经30米长-7电缆传输到八分配器的信号电平: 750MHz:84.55-(O.125x30)=80.8dB 40MHz:86.6-(0.03x30)=85.7dB

由八分配器分配给用户的信号电平: 750MHz:80.8-12.5=68.3dB 40MHz:85.7-11=74.7dB

以上计算得出用户信号电平分别为:750MHz时73dB、71.05dB、68.3dB;40MHz时67dB、72.1dB、74.7dB,完全符合该系统要求的标准。

有线电视用户 篇6

2011年12月9日,整合了吉林省几十家广电系统单位的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视传媒”)通过了证监会主板发审委的“审阅”。这意味着,背靠大股东吉林电视台,并以吉林省各地方电视台作为共同发起人的吉视传媒,在手握整张吉林省有线电视网络的情况下,一旦成功上市,将成为继天威视讯(002238.SZ)、广电网络(600831.SH)、歌华有线(600037.SH)等有线电视网络股之后的又一只区域垄断性有线电视网络股。

吉视传媒的招股书显示,吉视传媒此次计划在上交所发行近2.8亿股,发行后总股本近13.98亿股。吉视传媒此次募投项目有两项,一是数字电视网络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3亿元;二是以高清互动视频为核心的双向网络与业务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9亿元。

一直以来,吉视传媒主要负责吉林省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维护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转发、传输,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为主业。但随着吉林省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逐步完成,外界对吉视传媒的成长性产生了质疑。

有分析人士即表示,有线网络公司的卖点并不是具有成长性,而是垄断性创造的稳定收益。除此之外,未来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拓展增值业务,提升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跨区域整合,提升用户规模,才是一家有线网络公司的“主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吉视传媒在上述两项上的预期都可能存有风险。

历史注资存瑕疵

吉视传媒体量庞大,其前身吉林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在2001年组建之初就收纳了吉林广电信息网部等35家广电系统单位。2005年9月,吉林电视台等49家广电系统单位用城市广播电视网络资产出资,在吉林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吉林广电网络集团。2010年,吉林广电网络集团整体变更为当下的吉视传媒。截至2011年上半年,总资产额超过33亿元。

但申银万国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IT时代周刊》,在吉视传媒增资等历史路径中,资产延期交付成为家常便饭,尽管监管部门及各股东间最终均以承诺控制了风险,其所带来的法律瑕疵却是既成事实。

2005年12月23日,吉林广电网络集团股东会决议注册资本增加至8.84亿元,新增出资2.36亿元由延吉广电局等19家股东以实物资产的方式认缴,但19家股东均未按照《出资协议》约定及时交付实物资产,直到2009年才陆续交付完毕。

对此,吉视传媒表示,在对全省广电网络资产实施整合的过程中,鉴于行业的特点和整合的复杂性,各股东在不影响全省广电网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分期分步将认缴的增资资产交付给本公司前身——吉林广电网络集团,由此导致增资过程中存在股东延迟交付资产的情况。此后,公司股东大会、控股股东吉林电视台、主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长春市工商局、吉林省人民政府等均出具了相关函件,表示上述增资合法合理。

然而,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洪明却指出,从性质上看,屡次增资过程中构成延迟交付增资资产,属于明显的法律瑕疵。但如果相关监管部门等不予追究且控股股东已作出相关承诺,此类历史遗留问题一般不会对上市构成实质影响,但也体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严谨之处。

业务扩容瓶颈

在券商分析师看来,“基本收视费+增值业务服务+广告”是有线网络公司的商业模式,吉视传媒也不能跳脱这个范畴。

依据上述模式,基本收视费依托的是用户规模,增值业务的内容则更加复杂,但却是有线网络的价值核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用户数量的扩容,还是增值业务的增长,吉视传媒都已经陷入发展瓶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吉林省家庭户数约925万户,而吉视传媒现在的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98.42万户,入户率为43%。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农村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但情况却没有吉视传媒预计的这般乐观。目前,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电视收视业务收入、有线电视工程及入网费收入和节目传输收入。其中,近三年来,电视收视业务收入占营收的比例接近八成。

不少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国内城镇数字电视入户率已经接近饱和,吉视传媒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在城镇的覆盖率已达98%以上,而农村地区由于成本和竞争等因素,用户规模难以快速增长。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拓展用户数的另一办法就是跨区域并购。吉视传媒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上市后将适时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进行跨区域经营。但依照目前广电网络的格局,吉视传媒想要跨区整合难度不小。

“各省都制定了一省一网的政策,建立了各自的广电网络公司,类似吉视传媒这样的公司,全国有不下30家。”一家有线网络公司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为应对三网融合大潮,电信运营商等竞争者、省级广电网络公司都想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基于地方政府的考量和广电网络的垄断性,跨区并购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

上海一家投行的项目经理还指出:“吉视传媒要上的沪市主板对成长性要求并不严苛,否则也不可能逃过发审委的‘五指关’。”

资料显示,目前吉林省数字电视收费标准高于北京18元/月和上海23元/月的有线电视收费标准,其ARPU值短期内的提升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城镇数字化整转工作的基本完成,数字化整转因素带来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提升逐步消减。

上述投行人士指出,虽然稳定增长能够保证吉视传媒过会,但如果业务缺少亮点、业绩缺少增长空间,公司在一二级市场则会比较“难受”。

赶在年关前上市

鉴于中国股市整体低迷的现状,此前业界传出IPO节奏将被放缓的传闻,但从目前A股市场的审批进度来看,这只是一个传说。仅在最近,证监会网站上即挂出宜通世纪、聚飞光电及宁波慈星等4家公司的首发招股说明书,再加上日前披露申报稿的德联集团、南城百货和吉视传媒3家公司,去年12月以来已有7家公司申报上市并被受理,扣除节假日及周末,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份上市申报稿登场。

与此同时,深交所网站则挂出南通锻压、金明精机、汇冠股份、和晶科技的招股说明书。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8月份共有5家公司申报上市,9月份有14家,A股市场经历短暂的喘息后,进入10月,申报上市并被受理的公司数量急剧上升。而仅在去年10月内,就有21家公司在证监会网站刊登申报稿,11月则为27家。进入12月,盛况依旧。这似乎在提示投资者,IPO不仅未放缓,反而正悄然提速。

2011年年底,IPO之所以会提速,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原因在于一旦过了年,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就要加入2011年第四季度的最新内容,重新更改招股书工作量会大增。而这或许也是吉视传媒等拟上市公司拼命赶在新年来临之前过堂证监会的根本原因。

有线电视用户 篇7

我县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90年, 经过十多年的网络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入网用户数达到6000余户。2003年对有线电视前端设备及主干传输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 将同轴电缆网改造成HFC网络, 实现了光缆传输, 设置了133年光工作站, 主干网的传输带宽已达750MHz。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 升级时网络改造仅仅到干路放大器 (而且干路放大器也只换了一部分, 大部分的放大器还停留在550MHz的能力上) , 干路放大器以下的用户分配网络基本上没有进行改造, 还维持在网络初期采用的V频段系统———230MHz带宽的水平。

2 分配网络改造的必要性

我县有线电视系统包括前端设备、主干传输光缆、光工作站、干路放大器及用户分配网络。而用户分配网络自建网至今, 已运行十多年, 从未改造过。虽然已完成了前端和主干网的升级, 如果不对用户分配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就会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用户分配系统输出口的各项指标也将明显低于国标, 那么有线电视网的优势就无从谈起。所以我县有线电视系统的完善势在必行。

随着网络不断扩展, 用户分配网的同轴电缆逐步老化, 部分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已成古董, 但还在小马拉大车地坚持运行, 故障报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些年来我们的广大维护人员只能靠缝缝补补过日子, 而且也仅能满足用户的最低收视要求,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缴纳收视费的积极性, 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县有线电视的发展和损伤了用户对企业的信誉度。因此, 分配网络的改造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分配网络的升级手和改造是数字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有线电视的飞速发展, 数字电视时代已经到来, 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都已升级改造成750MHz的传输系统, 部分城市传输系统带宽已达860MHz。我国有线电视广播系统频率配置:频率范围 (MHz) 上行业务通道5~65;隔离频带65~87;下行广播业务 (FM) 87~108;下行模拟、数字电视业务及数据业务110~1000, 然而考虑到我偿有线电视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利益, 用户分配系统升级到750MHz带宽已完全满足要求。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 不断满足人们欣赏水平和愿望也是我们电视人的不懈追求, 数字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正顺应了这一要求。而且, 数字电视具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数字电视给人们带来无比清晰的视觉享受。对现有普通电视机, 加上外置机顶盒, 就能收看到数字电视节目, 而且图像质量可以达到演播室的标准。用户对目前模拟电视显示效果不满意, 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是显示器分辨率不够, 而是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差, 造成了雪花、噪声、重影、闪烁等不良后果。数字电视信号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弊端。

3 用户分配网络结构选型

用户分配网络还保留原来的串型结构。工程施工中, 主要是更换陈旧的器件和同轴电缆。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1) 由于楼区80%的住户, 对室内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装修, 原来穿同轴电缆的铁管大部分被破坏, 有的上下楼板孔已被子堵死, 而且, 绝大部分的用户面板已移到别处, 所以, 就给换线带来非常大的困难。2) 楼内放大器及分配器箱至各单元的电缆保护铁管, 建楼时就已浇筑到预制板之内, 由于天长日久, 预制板错位, 造成铁管变形, 加之管内生锈, 很多电缆无法抽出, 新的缆线又无法穿入。3) 串型用户分配网络, 是过时网型、淘汰网型, 已不适应国于有线电视发展的客观要求, 所有大中城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都将其升级改造成双向的星型网络结构。

选择星型组网方式, 即一户一线制。将原来的串型结构彻底改造成星型结构。采用这一网型的优点是:1) 星型结构是国家广电部推荐的有线电视网升级改造的首选网型, 易于实现双向传输, 便于宽带接入、通讯融合, 为“三网合一”创造必要条件。2) 星型结构具有元器件少、可靠性高、传输质量好、便于维护。3) 互相牵连性小, 一家有障碍, 不会影响其他用户收看电视节目, 同时,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相互干扰现象的发生。4) 用户分配网络改造成星型结构, 也能与已经改造完成的主干网很好的接轨, 使其成为完整的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这也完全符合当时改造主干网的初衷。综合1) 、2) 两点, 我们不难看出, 采用星型结构的组网方式是合理的, 因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是造福于千家万户的大事,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必须从长远的利益出发, 所以, 建议采用第2) 点的组网方式。

4 网络改造工程概算

我局目前总辖有64栋住宅楼, 根据测试, 最后确定有54栋楼的用户分配网络需要改造。采用一户一线的分配方式组网, 每栋楼按5个单元———72户计算, 则一栋楼所需材料及款项为:一栋楼所需资金合计:6819元, 改造54栋楼所需费用:54×6819=368226元, 还需要750MHz的雷华放大器320台, 按每台售价1500元计算, 其金额为:320×1500=480000元, 这次用户分配网络工程改造所需材料费用为两项之和。即:368226+480000=848226元

5 收到的效果

如果这次工程改造得以实施的话, 那么它将是我县有线电视网十多年来, 对用户分配网络的第一次改造,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彻底的完善了我县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系统, 故障率将明显降低, 大大的提高了网络的传输能力, 使整个系统的传输带宽达到750MHz, 完全满足接收数字电视信号的条件。改善了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 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清晰、稳定的电视图像, 提升了观众的欣赏水平, 使中心的信誉度进一步提高, 市场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有线电视用户 篇8

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与公司财物管理和业务管理等系统密切联系, 只有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尽快完成工作, 才不至于影响其它管理系统的进程。开发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网络信息系统, 实现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的自动化, 提高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对用户交费数据的统计分析, 在保证工作进度连续性的前提下, 软件系统可以为财物处和公司经理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以便确定工作进度。

2 用户收费资料管理系统的逻辑设计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也叫逻辑设计。具体地说在系统分析阶段要详细了解每-个业务过程中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处理流程, 然后运用各类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确定出系统应有的逻辑功能, 再用相应的方法表达出来, 形成目标系统的逻辑方案, 这个方案不但要满足公司管理上的需求, 而且要能够使系统设计员和程序员由此设计开发出一个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2.1 现行用户收费资料管理系统业务流程描述。

业务流程描述是对现行库存业务的分析, 包括对当前的信息处理形式、方法、流程、流量等进行描述, 为下一个阶段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业务流程分析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组织中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了解他们使用什么信息, 从哪里得到的信息, 将信息送给什么人。另外对他们目前的工作方式和未来目标也应有所了解。业务流程分析不但要掌握现行的业务活动过程, 而且应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时可能代替的现行业务和对其进行改进的方法。

在业务流程分析中, 可以将每一项业务流动都看作是一个处理子系统, 并把每-个处理子系统都看作是由系统的输入、系统的处理、数据存储和输出处理所构成的。业务流程分析应重点抓住的对象是各种表单, 因为表单的入理存出是MIS中数据的入现存出的分析依据;业务流程实质是由表单构成的, 所以表单之间的关系必须清晰。用户收费资料管理主要是基于收费员微机操作把收费资料下发给用户、上报给决策层并备份存档, 经过对收费单的统计分析, 把收费情况分为四类:欠费、不欠费、报停、罚停。

从图1可见, 用户收费资料管理主要是基于收费员微机操作把收费资料下发给用户、上报给决策层并备份存档, 经过对收费单的统计分析, 把收费情况分为四类:欠费、不欠费、报停、罚停。

2.2 用户收费资料管理目标系统的目标与描述。

2.2.1系统的逻辑目标。通过收费单的录入形成收费汇总表, 并基于收费汇总表自动生成统计报表。为决策层提供统计信息, 以提高用户收费资料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2.2目标系统的功能。目标系统的功能描述是由功能结构图反映的, 功能描述要满足用户收费资料管理业务流程的要求, 要围绕逻辑目标而展开。功能结构图主要描述子系统或反映主要职能的功能模块的构造。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

2.3 用户收费资料管理数据流程分析。

在逻辑设计中, 业务流程图虽然形象的表达了管理中信息的流动和存储过程, 但仍没有完全脱离一些物质要素。为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还必须进一步舍去物质要素。用户收费资料流程图如图3。

数据流程图中的代码说明:左第1位数字代表级别, 左第2位代表用户收费资料管理 (第1子系统) , 左第3-4位数字序列码。

2.4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有力工具, 它和数据流程图密切配合能清楚地表达数据处理的要求。数据字典主要山由数据的元素、结构、流、处理一览表构成。

3 结论

论文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用户收费资料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 这个逻辑模型主要是通过数据流程图来反映的。我们首先根据用户收费资料管理的业务需求, 对现行业务进行了再造, 绘制了目标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其次, 我们根据业务要求和目标, 初步提出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最后完成了目标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并编制了相应的数据字典。

摘要: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与公司财物管理和业务管理等系统密切联系, 只有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尽快完成工作, 才不至于影响其它管理系统的进程。因此, 我们应当做好有线电视用户收视费管理系统的逻辑设计。

关键词:有线电视用户收费,管理信息系统,逻辑设计

参考文献

[1]曹锦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7, 11.[1]曹锦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7, 11.

[2]牛允鹏.数据库及其应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2]牛允鹏.数据库及其应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

[3]李东.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8.[3]李东.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8.

[4]张余隆.现代管理信息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11.[4]张余隆.现代管理信息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11.

有线电视用户 篇9

“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结构”已经提出,即以“传送与节目分离、业务提供与用户驻地分离”作为建网的核心理念,重构有线电视网络,使之具有电信级服务质量,即以可保护与恢复、可重构、可按用户要求提供带宽、可按业务提供合理的计费、用户可按自己的意愿请求多个节目运营商提供差异化服务作为网络的建设目标,在网络结构设计上划分为光传送城域骨干网、用户驻地网和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综合平台支撑网3部分[1]。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的调度、管理、计费等由BOSS构架规划[2,3],其协议基于以太网协议[4,5]。城域骨干传送网络物理层采用光分组交换协议[6],以保证高清电视数据流按用户要求的质量传送。

2 用户驻地网结构

为最大限度兼容当前网络,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驻地网(CPN)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以太网交换机和边缘高速以太网交换机为星心,向外延伸覆盖整个社区。

对用户住宅,由8端口以太网交换机确定其IP地址,向用户最多可提供8个数字终端接入,还可对指定端口预留带宽,以保证高清数据流的传送,同时防止其他数字终端与数字电视端口争夺带宽。边缘中继网关将普通用户话机产生的信息转变为IP数据包向外发送,同时也接收IP语音数据转变为话音信号送往话机。计算机为用户上网及办公等的数字生活提供了便利,并与现行网络兼容。每个住宅配置2路高清和2路标清有线数字电视,以满足住宅用户的基本需要。其网络结构图如图1所示。

用户社区配置的边缘交换机,主要用于汇聚全社区各个住宅的信息流,是一个关键网元,前往传输层面的路由地址映射以及目的用户地址及信息转接,都要由该交换机完成。边缘交换机之上为EPON以太无源光接入网络(不在本文讨论)。

3 用户驻地网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配置

根据《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要求[7]:每个地面固定网络终端容量为20 Mbit/s,包含1路高清电视信号和1路标清电视信号;以IP打包方式发送的话音容量为16 Kbit/s,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要求,用2 Mbit/s完全满足。这样,一个住宅用户全速服务实际容量需求大约是42 Mbit/s。

有线电视高清数字信号先经过MPEG-2编码器进行数据压缩,通过节目复用器形成基本码流(ES),再打包后形成有包头的基本码流(PES)。代表不同音频、视频信号的PES被送入传输复用器进行系统复用,形成传输流(TS)。一个完整的MPEG-2 TS码流的帧长定义为188 byte[8]如图2所示。

按IEEE 802.3协议规定,以太网最小帧长为64 byte,最大帧长为1 526 byte,但在传送过程中,MAC帧必须等CRC全部接收后才能被处理。帧长越大,等待处理的时延就越大;由于有以太网的载波侦听/碰撞检测机制(尽管这种机制在公众网适用的交换式以太网中已毫无用处),过小的帧长不利于网络运行。因此,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驻地网络的以太帧长(净荷)定义为940 byte,即为MPEG-2 TS流帧长的5倍,可方便封装,再加26 byte帧开销和TCP,UDP层次的开销,共计1 024 byte。

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MAC帧是在MAC子层实体间交换的协议数据单元,其基本格式如图3所示。

ITU-T草案Y.17ethoam中以及IEEE建议RFC1242,RFC2544中定义了以太网性能指标,可很好地满足这些指标。体现协议的优化程度,主要有:吞吐量、时延、丢帧率以及时延抖动(FDV)等。以太网的指标由合格的以太网设备、正确的组网和属性设置保证,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传输到用户接收端的高清电视应有的技术指标。仿真的目的,就是验证MPEG-2 TS流到达用户驻地网时能否满足以太网的这些性能指标。当然,能否满足各项指标的综合因素非常复杂,包括网络节点数量、各节点及终端缓存的大小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考虑到MPEG-2 TS码流和用户驻地网的基本要求,确定其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

4 用户驻地网仿真建模

用户驻地端仿真网络模型配置如图4所示。OPNET采用基于包的建模机制来模拟实际物理网络中包的流动,包括在网络设备间的流动和网络设备内部的处理过程[9],模拟实际网络协议中的组包和拆包的过程,可生成、编辑任何标准的或自定义的包格式,利用调试功能还可在模拟过程中察看任何特定的包头和净荷等内容[10]。根据网络设计,用户驻地每户配置2个HDTV端口,1个Vo IP端口,1个PC以太端口。由于设计MPEG-2 TS码流帧长封装为1 024 byte为一个包,100%负荷时的速率为42 Mbit/s,约等于6个包长,设定文件尺寸为6 000 byte,采用ON/OFF方式进行,仿真时间15 min,分别对1,2,4,16,32,64用户进行了仿真。

5 仿真结果分析

用户驻地网的特点为非对称通信方式,下行的数据量远远大于上行的数据量,仿真主要是测试和运算全负荷下用户驻地网状态,因此,设定动态的带宽分配,运算中提取信道利用率、时延、吞吐量等参数,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1)包时延分析

由数据分析可知网络时延:在百兆以太网配置时为0.12 ms;在千兆以太网配置时为0.012 ms;在万兆以太网配置时为0.001 2 ms。均满足以太网指标要求,也符合网络运行规律。用户驻地运行时的状态由图5所记录的仿真结果可看出,包长为1 024 byte的MPEG-2 TS流在15 min的仿真运行中时延抖动并不明显,但包时延参数大致在120μs左右,最大时延约123μs,最小时延约118μs,时延抖动约5μs。随着用户数量以2的幂次增加,时延并没有增加,这是由于在用户驻地网络中,只有在汇聚层和骨干传输层才能体现用户增加的压力,用户接入层面与用户的增长关系并不密切。

2)信道利用率分析

信道利用率是在每用户全业务运行时,提取的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由于对用户住宅容量配置为100 Mbit/s,而每住宅用户最大流量为42 Mbit/s,因此,这部分的网络利用率为42%保持不变。但汇聚到楼层交换机以后,可明显观察到,信道利用率随用户的增加而增加(如图7所示):当有16个用户时,由于链路配置为1 000 Mbit/s,信道利用率为67%;当增加到32,64个用户时,由于链路配置为10 Gbit/s,网络利用率反而降到13%。

3)吞吐量分析

图8,图9描述了用户驻地网络两个方向吞吐量变化情况。在包时延为120μs条件下,业务从2 min后开始,吞吐量立即呈现。由于用户驻地网络主要业务是接收电视台发来的高清数据流,因此,可清楚观察到:1个用户时为42 Mbit/s;32个用户时为1 340 Mbit/s;64个用户时为2 680 Mbit/s。同时观察到,当用户增加到32以后,网络吞吐量有小范围的波动,这是由于用户随机请求上行的结果造成的,并不影响业务进程。表2的数据中,64用户网络吞吐量与32用户有相同的数据,是因为64用户在网络拓扑上配置为双32用户所致,因此,每网段仍然为1 340 Mbit/s(如图10所示)。在服务器方向,用户主要发送节目请求,每个用户定义为1 Mbit/s流量,因此,可观察到1个用户时为1 Mbit/s;32个用户时为32 Mbit/s;64个用户时为64 Mbit/s。

6 结论

用户驻地网络结构的确定,牵扯到用户的投资、习惯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尽最大可能地兼容当前以太网络,无疑是最佳选择。上述仿真研究可确定:以总线型的以太网布局,不能胜任高清有线电视的传送;改用以太交换器为核心的星型结构,完全能满足网络传送高清有线电视、IP电话、网页的要求,但对传统的CSMA/CD以太网络协议需作大的改进和增强。同时,用户驻地设置的边缘交换机作为网络运行的瓶颈,合理配置这段网络带宽非常重要,在大于32用户时需要配置多条千兆链路,这就对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提出了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孙友伟,孙书娜.有线数字电视光分组交换网络构成[J].电视技术,2005(6):62-66.

[2]孙友伟.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BOSS的安全策略[J].电视技术,2005(9):1-3.

[3]孙友伟.有线数字电视光分组交换网络物理层协议配置[J].电视技术,2006(3):61-65.

[4]孙友伟.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BOSS架构[J].中国有线电视,2005(17):1-4.

[5]孙友伟,孙书娜.CATV以太网组网方案[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10(3):88-91.

[6]孙友伟.现代通信新技术新业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7]清华大学白皮书.DMB-TH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2006.

[8]余兆明,李晓飞,陈来春.M PEG标准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9]孙屹.OPNET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数字电视疑难用户的处理 篇10

1 私自移机用户要求上门维修

2010年以前, 数字电视的收视费为第一终端20元/月, 第二终端4元/月, 第三终端12元/月, 2010年4月起, 我公司将收视费调整为同户同址下三个终端以内24元/月, 这一政策的调整, 许多用户会主动购买第二、三终端或者将家中多余的副机私自拿到其他地方用, 这样一来一处的收视费就可以省了。对于这种私自将机顶盒从A处拿到B处使用的情况我们是不上门维修的。如果用户来电报修先在电话中指导用户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 如果在电话中解决不了的, 只能告知用户私自移机是不上门维修的, 从2012年3月1日起, 我公司已暂时取消了移机费, 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用户去办理移机, 然后再上门维修。但是话务员一定要注意:副机不能移为主机, 个人用户不能移为集团用户。如果用户一定要先上门维修再办理移机的, 先查询B处有没有开过户, 如果已开过户且两地都交费正常, 可先帮用户报修, 再建议用户尽快去办理移机;如果B处未开过户, 那么只能做好解释工作。

2 用户来电咨询高清频道有黑边框如何解释

我公司从2009年底推出了高清机顶盒, 到目前为止, 高清频道数也从原来的1套增加到了14套。要收看高清电视,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高清电视机、高清机顶盒、高清信号源。有了这三个条件, 就能收看高清电视了。由于现在的高清节目源还不太充足, 除了CCTV高清综合频道外, 其余频道还未实现全面高清, 多数高清频道左右两边都有黑边框, 一些用户来电咨询有没有解决办法?这时话务员只能做好解释工作:现在的大多数频道都是采取高清和标清同步播出的模式, 如果高清频道播放的图像为高清节目时, 那么便是全屏;如果是标清节目时, 为了达到高清效果, 频道进行了压缩, 所以有黑边框。

3 经常性的游动字幕影响用户收视

数字电视收视费是按月计费的, 每个月的月初出账时, 如果没有扣到费用, 那么用户便会收到游动字幕提醒用户需交费。如果用户一直未交费, 家中一直会有游动字幕, 有一些用户对此很反感, 来电咨询能不能先把游动字幕取消了, 过几天再来交费。这部分用户只能做好解释工作。首先告知用户游动字幕是针对全市用户的一个温馨提醒, 并告知用户尽快去营业厅交费, 扣费成功后游动字幕便会自动取消。

有一些用户是委托银行代扣数字电视收视费的, 如果此类用户欠费后过了7号去银行交费, 家中游动字幕一直会有, 直到下次扣费成功。如果此类用户来电咨询, 可告知用户:我们与银行的代扣时间是每个月的3、7、17号, 如果过了7号去银行交费, 因为银行还未转账, 我们还没有扣到费用, 所以会有游动字幕, 等扣了费后就不会再有了。如果遇到特殊用户非要取消游动字幕的, 可致电业务支持中心发邮件给用户, 让用户查看邮件并删除, 可暂时取消, 但是下一次发游动字幕时, 用户仍旧会收到, 所以最好做好解释工作。

4 雷雨季节线路故障或者夜间要求上门维修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是需要通电的, 雷雨季节时, 很可能外线设备被打坏, 从而影响用户家中数字电视的收视, 有时连续几天打雷下雨, 或者有时白天修复, 晚上一打雷, 又坏掉了, 用户可能会误认为我们一直不上门处理, 所以如果这部分用户来电报修, 肯定是情绪很激动的, 这时, 话务员一定不能急躁, 耐心的向用户解释, 争取用户的谅解。首先告知用户, 我们不是没有维修, 维修人员也一直在外面维修, 一旦打雷, 肯定是大部分地区都打坏了, 由于我们人员有限, 必须逐个村庄维修, 所以速度可能会慢一些, 但是我们肯定会尽快处理好;另外, 告知用户雷雨季节, 不看电视时, 将机顶盒断电, 防止机顶盒打坏。

夜间用户来电报修数字电视, 由于维修人员5点下班, 各维修点只留1~2名维修人员值班, 所以夜间来不及帮所有用户维修, 大部分都是留到第二天白天来处理, 所以用户会要求退还看不到电视那几个小时的费用, 这时话务员先做好解释工作:一般故障的处理时间是24小时, 重大故障的处理时间一般是48小时。夜间维修, 一方面外线信号不方便检测;另一方面为了不影响其他用户休息,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上门维修。遇到突发故障, 我们会及时联系维修人员尽快处理。关于费用方面, 数字电视收视费是按月计算的, 每月所交的24元, 并不单是数字电视收视费, 另外还有外线信号的检测及网络维护费, 不分摊到天。并告知用户我们会尽快上门处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雪国好句赏析范文 下一篇:雪国色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