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智能设备相继问世,可穿戴智能设备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设备小巧轻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交互模式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同智能手机一般的操作只能使操作的失误率变高,界面的缩小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种新型的交互模式应运而生:体感交互模式、语言交互模式……越来越多交互模式的出现,人们也更加依赖智能设备,这样的现象到底利弊如何?还有待分析。
一、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模式的定义
2005年,Adidas发布了一款带有微型智能处理器的减震跑鞋,这种跑鞋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调节,使跑鞋尽可能的减震,舒适。这种跑鞋的发布,使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这一全新的概念变得广为人知。
为解决传统智能设备无法移动又单一的问题,现代便携设备创造些许新的交互模式,由于新型设备的便捷、可携带,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同时智能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操作上的改变,通过用户的一言一行,解读后便可以生成最健康、最方便的操作方式。所谓“没有交互模式的交互”就是智能设备同过解读人的行为,进而帮助人解决问题。
这样的概念产品比比皆是,谷歌眼镜、智能手环等,这些设备有个统称——可穿戴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叫做可穿戴计算设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1]。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没有固定形态、没有固定定义的智能设备,目前可以理解为一种可穿戴的便携设备,具有可携带、移动性强等特性。“电脑科技结合多媒体和无线传播以不突显异物感的输入或输出仪器如手饰、眼镜或衣服进行连接个人局域网络功能、侦测特定情境或成为私人智慧助理,进而成为使用者在行进动作中处理信息的工具”,此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对可穿戴式设备进行的定义。[2]
通过这些阐述,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可以解释成一种依靠高新科技和过硬的智能耗材为人类提供更高级的服务的智能设备,同时这种设备可以通过人类的习性适应并建立便于人类操作的设备。人类通过触觉、听觉、嗅觉等习性与外界交流,而这些感官就是建立便于人类操作的交互模式的关键。通过这种方式,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可以记录,并进行分析,最终推演出最适合人类操作的交互模式。
在e时代,用户每天多次使用电脑进行数据的更新,这种交互模式以“天”为单位;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用户的双腿被解放,交互行为缩短到以小时为单位,手机查询和更新数据的频率变成每隔几个小时进行一次;进入便携式智能设备时代,用户与便携设备的交互频率将变得更大,更快。这大大增加了可穿戴设备交互模式的种类。通过不同种类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演变出不同种类的交互模式。
二、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的交互设计模式解析及界面演示
1、智能手环简介
智能手环是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ad 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3]。智能手环这种相当于配饰的智能设备被大多数人追捧,因为它不仅小巧还具备了多数智能手机的功能,不仅可以充当高档的计步器,还可以监测睡眠质量,语音提醒,通过蓝牙上传接收哈哈感谢哈你也快乐的人体健康数据。同时还可以当做急救报警器使用,可以通过GPS定位佩戴者的准确位置,并及时施救。
2、智能手环的体感交互设计模式
这种可穿戴式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它的交互模式也变得重要起来,什么样的交互模式能够更加的适应用户的习惯,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什么样的交互模式能够达到简化操作?变成了焦点话题。首先我们要考虑智能手环是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它自身不仅可以监测身体健康程度,还应该通过手势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举个例子,佩戴手环的手握拳拳心朝上上下晃动两次,就可以知道现在的位置。手握拳剧烈晃动30秒就可以直接呼救!手左右滑动可以切换界面查看心率,运动量等信息。
通过信息的传递,用户可以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上体验更加丰富、炫酷的操作。界面的首页便很直观的展示出用户的各种健康信息,同时进行天气预报和推荐运动项目,每天的健康分析也会在首页展示。二级页面则教授怎样运动,搭配饮食保持健康,分享和咨询健康问题,心理健康辅导,减肥小游戏,更甚至是网络挂号,就医指南等。简单易懂的操作,不仅适合老年人,极简风格的界面也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设置中可以调节字体的大小,整体色调,同时调节提醒音量,添加了老年人模式一键切换,方便快捷。
三、现代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模式的影响
1、现代智能设备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从猿进化到人,人类经历长时间的进化。猿的行走方式是弓着背,脊柱是弯曲的,随着不断的进化,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开始只用双脚行走。人类的大脑也进化的相当完美。智力越来越高的人类开始探索“工具”这一辅助用品,随着进化的日趋完善,人类发明真正意义上的辅助工具——计算机(传统智能设备)。这种设备的诞生可以完美的解决对于人类来说困难的问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但随之而来的是聪明的人类开始依赖这种便捷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移动的机算计把人类束缚在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脊柱开始退化弯曲,虽然仍可以直立行走,但弯曲的腰背却让人细思极恐——人类的进化倒退了么?
现代智能设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交互模式,可以使人类不在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可以自由的操作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到自己想要的咨询。
2、新型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设计模式对人类的影响
新型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模式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体感、语言等交互模式,让人类动起来,不再蜷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同时这种设备的交互模式并不会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好,用户通过设备进行互动,智能设备只会提供解决方案,供用户进行参考,这样的交互模式大大减轻了人类对智能设备的依赖性。通过这种方式促使用户去思考、去解决,不仅活跃了思维,更保证了身体的健康。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出现,使人类进一步解放了双手乃至全身。通过各种新型的交互模式的呈现,打破了人类对传统交互模式的认知,甚至突破底线,更进一步探索人类的无穷智慧。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全新交互模式,展现出了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处理的重要性,通过数据的上传完成了各种交互模式所需的计算机语言,同时也在同一时间反馈给用户。可穿戴智能设备作为一种健康的辅助器械,人类不再过于依赖计算机,不再局限在狭小的空间中获取信息,不再忽视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不再拒绝和人的交流。智能设备交互模式的更新换代不会再给用户带来无尽的亚健康,反而开始探索更加健康的交互模式,开始研究可穿戴智能设备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健康生活环境。这也是本文进行可穿戴智能设备探究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章:
可穿戴电子信息01-24
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论文01-24
国家劳保发放标准01-24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制度01-24
最新国家劳保发放标准01-24
数字化战场与可穿戴计算机01-24
智能方法论于穿戴设备上的应用01-24
穿戴式医疗设备01-24
办公用品使用规范01-24
穿戴设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