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阶梯减压术后结合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治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本课题运用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行开颅血肿清除并阶梯减压术术后昏迷患者,旨在探索早期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治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分析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重症监护室(ICU)于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行开颅血肿清除并阶梯减压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的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纳入,随机数末位数为奇数的,行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为治疗组,偶数或0则行常规时间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为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共脱落16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行常规西医治疗,并统计两组患者入院后的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瞳孔、中线偏移程度、血肿量,术后第7、14、21、30天苏醒时间及苏醒率,术前及术后第7、14、30天GCS评分,术后1月、3月GOS评分及ADL评分(Barthel指数),术后第1、7、14、21天的S100 β蛋白浓度,并对各项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瞳孔、血肿部位、出血量、中线偏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GC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第7、14、30天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术后7天、14天、30天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苏醒时间: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14、21、30天的苏醒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术后治疗1月后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苏醒率: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14、21、30天苏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GOS评分:治疗组患者术后1月、3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ADL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组术后1月、3月ADL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术后1月中医症候积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S100 β蛋白:两组患者S100 β蛋白浓度在术后第1天均升高,在术后第7天达到最高值,7天后逐渐下降,且治疗组S100 β蛋白在术后第7、14、21天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期行醒脑开窍针刺治法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阶梯减压术后昏迷患者早日苏醒,改善中医症候、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2)早期行醒脑开窍针刺治法能降低S100 β血清蛋白水平,改善预后。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治法;早期;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学科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量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西医诊断标准
3.中医诊断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中止及退出标准
7.研究对象及分组
8.治疗方法
8.1 治疗组
8.2 对照组
8.3 “醒脑开窍”法针刺法操作流程
9.观察指标
9.1 一般资料
9.2 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9.3 苏醒时间
9.4 苏醒率
9.5 GO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9.6 ADL(Barthel指数)
9.7 S100 β蛋白浓度
10.疗效评定
10.1 临床疗效评定
10.2 中医临床疗效评定
11.不良反应评定
12.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比较
2.GCS评分
3.苏醒时间
4.苏醒率
5.S100β蛋白
6.临床疗效
6.1 GOS评分
6.2 ADL(Barthel指数)
7.中医症候积分
第三部分 讨论
1.重型颅脑损伤
2.阶梯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3.中医对颅脑损伤昏迷的认识
4.中医针刺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应用研究
5.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治法的疗效分析
5.1 早期-醒脑开窍针刺治法的时间节点选择
5.2 研究结果分析-GCS评分
5.3 研究结果分析-苏醒时间及苏醒率
5.4 研究结果分析-GO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
5.5 研究结果分析-中医症候积分
6.S100β蛋白的作用机制探讨
7.随访
8.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分析02-15
针刺治疗神经外科论文02-15
中成药治疗78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02-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65例疗效观察02-15
网络舆论引导案例02-15
网上舆论引导机制02-15
增强舆论引导能力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