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释放自己(精选四篇)
学会释放自己 篇1
当前直播的兴起, 令超高清视频时代加速到来, 企业走向全面云化, 行业Io T开始走向纵深, 这些已经对运营商的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运营商的新增长引擎。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 抓住数字业务商机, 是各大运营商在向数字化业务迈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月2~4日, 在2016运营转型峰会上, 华为释放出清晰且坚定的信号:“先改变自己, 再服务客户”。“数字化转型从自身开始, 华为将用数字化技术改变自己寻求变革, 再积累沉淀经验, 最终帮助客户实现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两个维度的商业目标。”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鲁勇在《转型, 向数字商业迈进》的演讲中表示。
运营商转型面临四大挑战
用户体验不仅是业务使用体验方面, 还包括业务获取体验, 贯穿至发现、购买、交易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运营商需要从最终用户的消费历程去管理与提升体验, 提供ROADS化的体验 (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 on line、自助DIY、社交化Social) 。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ROADS体验。
为了更好地帮助运营商应对转型问题, 分析机构IDC与华为合作调研了全球处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的运营商。调研发现, 商业、组织人才、运营、基础设施等四大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运营商转型如鲠在喉的问题所在。
第一, 面对以数据分析、垂直行业云化和视频为代表的商业机会点, 运营商需要有清晰的商业愿景和战略,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驱动的新商业模式和商业能力, 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第二, 数字化转型要求运营商的组织人才进行转型, 打破部门壁垒, 提升人才技能, 以及拉通跨部门商业流程。
第三, 构筑敏捷的运营流程和运营系统。实现新业务的快速上市, 为用户提供极致数字业务体验以及全生命周期消费历程体验。
第四, 保障基础设施与业务的同步协同, 通过分步演进、迭代实施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减少转型风险。
“先改变自己, 再服务客户”
华为将坚持“先改变自己, 再服务客户”的理念,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从自身开始, 先用数字化技术改变自己, 包括在研发、交付、供应链等诸多领域寻求变革。华为在积累沉淀经验后再形成解决方案, 最终帮助客户实现商业目标:利用数字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拥抱数字商业实现持续增长。
鲁勇介绍, 华为自身的数字化变革经历了标准化、集中化、平台化、智能化4个阶段, 目前正处于平台化和智能化之间。未来华为将继续加大平台、大数据分析的投资, 实现从平台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待这些能力经过验证后, 将被应用到全球业务中, 帮助运营商降低运营运维成本。华为将重点选择“智能客服、网络和IT外包、机房改造以及线上线下的营销协同”等几个方向与全球运营商展开联合创新。
除此之外, 鲁勇也表示, 华为将协力运营商保持可持续增长。华为通过以系统集成的方式, 助力客户构筑端到端的商业解决方案, 实现从战略到解决方案的落地闭环, 实现可持续增长。通过统一开放的Paa S平台, 以及基于微服务的架构, 实现灵活编排, 进而支撑敏捷的数字商业。
为了应对挑战, 华为将持续加大IT领域的投资。2016年华为发起组建了Open ROADS Community, 致力于探讨转型方向和研究用户行为;与Linux基金会共同发起了OPEN-O的开源协同器平台的研究, 致力于帮助运营商提高业务敏捷性和部署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 华为投资建立了云开放实验室, 通过生态链建设、预集成与预验证、联合创新, 支撑运营商网络演进和运营转型。
当前, 华为正从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者, 转变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商业问题解决者。“数字商业很美好, 但转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鲁勇表示, 这其中既要有以敏捷、自动化为核心的运营系统的支撑, 也需要网络基础设施的匹配发展。
释放自己作文 篇2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释放自己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释放自己作文1雨在空中飘洒着,虽悄无声息,却滴入我的内心,很凉。脑海中不禁浮现那些个有阳光的日子,冬令营快乐的日子。它与人生的路途相比,似乎还不及万分之一吧,但是,却比任何一段时光都清晰,真实,比任何一段时光都美丽动人,只因那是一条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不断挑战自己,释放自己,演绎人生。
初来时,一个会为狗而大叫的我是那样的胆小,似乎只会羡慕他人跳过火坑,但是,那一瞬间的念头鼓舞着内心:要挑战自己释放自己,于是一切控制都不复存在的步伐不受控制,跳向火堆…。原来,人有很多隐藏的能力。
一向不爱运动的我,似乎只会在老师教太极时随意挥动两下,但,同学们的认真似乎一股无形的魔力,感染着我,引领我去挑战自己释放最完美的自己。
最怕一个人走,不管去哪儿都要拉上一个人的我,挑战自己,一个人在白天独闯野人谷,在路的尽头,一个新的自己在向我招手,激励我去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
是冬令营引领我去挑战,似乎一个舞台,由每人演绎自己的人生,曾经的我太过年少,不懂得如何演绎,但,现在的.我,与挑战为伍,携手走向新的人生。
雨,不再为这段美好时光的逝去而叹息,而是在为我一路的挑战所高兴。
释放自己作文2窗外,阴雨绵绵,坐在教室的我趴在桌上,显得非常寂寞,无助。
被她压着,喘不过气,现在想想,何必压迫自己,不如释放自己,翱翔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教室里漫无目的地做着作业,做完一本又一本,竟不经意间掏出那张勾和叉交错的试卷,内心自尊被伤到无法估量。
下雨了,雨很大,没带伞。心灵的伤痛好比雨猛烈得多。“轰轰——”内心一阵愤怒的吼叫,又带着点忧伤。
“老叶,考了几大分啊!”抬头瞅了一眼,又低下去了,是她,那个输不起的女汉子。
“考得不好吧?我可是考了95分!整整95分,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哦!”我只是“哦”了一声,再无其他。“你到底考了几分,我都告诉你了!”
“我肚子不舒服,去上个卫生间!”我实在是听不上去了,将试卷胡乱往口袋里一塞,去卫生间了。跑到那儿,莫名其妙大哭一场。
算了,回家吧。
一路上,多么希望雨愈下愈大,路愈走愈远,把这丑陋的试卷打湿,让这见鬼的试卷永无天日!
躺在床上,掏出一本书,有意无意地翻着,只有一句话吸引了我:“别和自己过不去,这样,只会是愈来愈痛苦。”
是啊,谅解自己,释放自己,活出美好,活出精彩!
释放自己作文3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的,也找不到那么多快乐,但是请不要陷入忧伤,放飞自己的心情,抬头看看;天空还是那样的蓝。放飞心情,多好的词。能把自己的心情放飞,又是多么快乐的事。
小的时候没有烦恼。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有着快乐的心情。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每天脚步匆匆,每天都有着该做的事情,该学的东西,生活也从此有了压力。只是,内心深处有一种想法始终不会改变,那是天天有份好心情。想要有好心情,就要懂得如何释放自己,放飞自己的心情。只有学会放飞心情,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正的解脱,才能使自己拥有一份好心情。
当你失败时,对自己说:“不要灰心,我还有机会!”当你失去心爱的东西时,对自己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当你心情低落时,对自己说:” 别伤心,别难过,周围还有许多关心我的人,至少有他们与我携手同过。”有人说,人的心如同一个杯子,杯里的水就是人的心事,水太多了,就会溢出。所以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到掉一些才行。心情也是一样,负荷太重了,就需要放纵一下。
只有放飞心情,才能使自己少一些烦恼,将微笑留在脸上,将痛苦一手抛开,你会发现好心情和你如影随形。人生不会总处于低潮,正如天空不会永远挂满雨滴。快乐是最重要的,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这样生活才会有意义,多姿多彩。人生原本短暂,为何要愁眉苦脸呢,要放飞自己的心情,随着自己的努力高飞。一个人,只要还有乐观的向往,还有一份放飞的好心情。
释放自己作文4人生总有许许多多的不如意,请记住拨开那根弦,你就可以弹奏出最美的乐章,所以请给自己一些释放的空间!——题记
小时候,我们天真无邪,无拘无束。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瞬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迈入初中,我们变得多愁善感,老师布置的作业更是满天飞。一串接一串的大道理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这时怀古之情也不禁油然而生……诗仙李白仰天长啸;脱颖孟浩然清新田园;古怪王羲之豪放不羁。每人释放方式各有千秋,我们也不例外……
学校系列规章制度使一盘散沙的我们有所忌惮,老师的“关心”让我们绞尽脑汁思考其中含义。就连同学之间的谈话都有所提防。似乎坐在教室里作业成堆,坐在寝室里千防万防……学校更是给了我们一种很独特的压抑感……
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释放的空间。
美丽的草原任我们大喊,广阔的大海任我们遨游,没错,大自然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我们释放的天堂。面对沉重的学习,老师的任务,学校的制度,家长的期望……似乎一切都是那么不尽人意,不留余地。
给自己一个释放的空间!
我们也许曾不约而同的想过:有任何不开心,淋着瓢泼大雨在操场奔跑,有任何不开心,写日记或找自己最信任的伙伴倾诉,有任何不开心,对着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然呐喊……
轻松解压 释放自己 篇3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是苛刻的。殊不知,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以及自己的过高要求……面对各种压力,是否有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呢?看看本期的作者们是怎么宣泄困惑与烦恼,怎样有效地给自己解压,进而从容地面对压力,获得心灵放松的。广大教师们,如果你们能从中受益,那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正视完美 追求适度
文/马永山 邓文圣
报载:暑假里,黄河边上一所市重点中学任教一年的女教师自杀了。黄河在呜咽,人们在叹息。“自觉得没脸面管理班上的学生……许多该做得来的题不会做,该讲得清的题不会讲,我觉得自己愧对教师这个称号……”泪痕点点的“遗言”似乎揭开了死因猜疑的面纱。
其实年轻人错了,错在漠视生命,错在轻然极端,更错在“人云亦云”自寻烦恼,执迷不悟,刻意追求“绝对的完美”。是的,传统角色定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塑造下一代的任务。教师应该是万能博士,什么都懂,是完美的化身。而学生是幼稚无知或知之不多的后生晚辈。教师同为血肉之躯,同为凡夫俗子。教师没有能把一切都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的点金神指;教师不是拯救一切的“观音菩萨”;事实上教师不可能是什么都懂。因此,社会、家长、学生一干人等,希望教师是无所不能的“全才”,那绝对是不切实际的,是唯心的空想。这不,如果有谁能一下子通晓所有“教育问题”,那么“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就不会传续几千年,至今仍被众人所推崇。更何况教师的工作具有其特殊性,他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认知能力有差异,气质性格有区别,需要师者“因材施教”各个击破,没有现成的模式好照搬,只能在借鉴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不会”,显现“无奈”也不稀奇。即使是追求教育技能本身的相对“完美”,比之其他工作都更为困难。
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也许听过,也许还有过相似的经历。有一个小孩叫刘昶(chang上声),由于“昶”字不常用,刚到任的班主任不认识,点名时有意跳了过去,最后问有谁没点到,他是想让学生自己来告诉他。哪知道这个法子已在刘昶身上多次被使用过,调皮的孩子突然想捉弄一下新老师,举手报告他叫“刘永”没点到名,其他同学听了知道他在开玩笑,笑了笑不了了之。老师却信以为真记住了他的名字“刘永”。一次,班上开公开课,老师想让“刘昶”回答问题,“刘永!”“刘永!”连喊几遍也没人应,老师大声喊道:“刘永你为什么不回答问题?”刘昶这才慢慢站起来说:“万老师,你是叫我吗?我不叫刘永,叫刘昶,地球人都知道呀。”课堂里“轰”的一声笑开了,万老师被弄了个脸红脖子粗,尴尬不已。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教学中讲不清,弄不懂甚至于不会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当正视完美,正视未知,正视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特点,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切实际的压力,不愤懑、不抑郁,不逃避、不极端。立足于“创造教育”的“高层”上,追求适度。
“适度”是一种哲学,一种洒脱,一种对人生的顿悟,“适度”的人是智慧的,“适度”会使人发现那一份独特的美以及难得的轻松与惬意。不过“凡事不可矫枉过正”,正视完美追求适度,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摆出一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无赖”架势。不畏压力遮望眼,善于化压力为动力,自强不息,在压力中学习,在压力中进取。不断进行“量”的积累,以换取一个个“质”变,在追求更高更强中成就您崇高的事业,才是最优的态度,成功的基石。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凤山教师新村)
别让老师的“命根子”成了“病根子”
文/姜德泉 张景广
人们常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许多的人并没有看到“分分分也是老师的命根”这一不正常现象。老师为什么这么在乎学生分数呢?那是因为对学校来说,学生分数与老师工资、职称、荣誉,甚至“末位淘汰”直接挂钩,是考核老师的最主要或唯一参数;对老师自身来说,事业上是否有成就主要就体现在所教学科的学生分数的高低上。于是,教师们也只有“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生得高分,才能在各种评审中得到肯定,才能体现出自己工作的能力。从表面上看,这种“唯分数论”对教师的考评似乎很科学很客观,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透过这个表象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单纯以学生分数给老师排名次的弊病是诸多的,他导致的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是师生“身心痛苦”的最大压力源。
教师们为了提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使自己的名次不排在其他老师的后面,许多教师不得不挖空心思提高学生分数。一旦通过正常努力达不到,教师之间就容易形成不正当竞争的风气,特别是同学科老师之间,明里不比,暗里较劲。老师与老师之间勾心斗角,互相戒备。带班想带好班,教书想教好学生,为评优、晋级等荣誉的得失,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去争取,老师之间的关系能不紧张吗?有的老师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在交流中弄拙藏巧,敝帚自珍;有的老师在别人教学成绩不如自己时,对人友好宽容,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则心理失衡,说话夹枪带棒,严重影响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团结。
以学生的分数给老师们排名次,虽能促进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但是将名次与老师切身利益挂钩,有的教师就置师德、师风于不顾,以作假来提高自己的成绩。有的学校为了使自己的名次不排在其他学校的后面,初一、初二时每班有六七十个学生,到了初三,老师想方设法让差生留级或转学,最后每班只剩下四五十人,这就是造成学生失学的主要原因;或把一个年级成绩好的集中在一个班,成为“重点”班,跟其他学校竞争名次。为了学校的名誉,有的老师鼓励学生撒谎,还美其名曰“善意的谎言”,这样受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教师作假、学校造假固然是跟教师本人、学校领导的思想素质有关,然而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不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吗?什么是培育这种不良现象的温床呢?
对大多数学校而言,评优和评职称都是稀缺资源,荣誉的背后是各种物质利益。面对僧多粥少,人人争夺的局面,评优和评职称弄不好就成为老师“忧”的源头,失去了评优和评职称的积极意义。如按分数排优,看似公平,实则忽略了老师、学生的差异性,造成不公平竞争;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固然可以受奖,但那些所教学生分数不高但确实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教育的该不该受奖?业绩突出者该奖,那么进步很大的老师该不该受鼓励?转化一个基础较差的班级,老师付出的心力并不比带“好”班考高分的老师少,此类老师要不要评优?如果评优评出的不是在教育上勤勤恳恳工作的教师,而只给那些善于在学生分数上做文章的教师,这就成为评优之“忧”了。
以学生分数给老师排名次的弊病对教师对教育发展都是致命的,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应引起重视。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一些对学校和教师有直接和实际影响的部门,要转变职能,变控制和管理为服务、指导和帮助;要为教师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尊重教师的权利、主体性地位和个体价值,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检查、评比;要切实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衡量教师业绩和教学水平的做法,我们在要求不以学生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的同时,必须同时做到学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从根本上消灭老师们的“病根子”,采取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科研让老师们领略到工作中的乐趣,努力变教师的压力为动力。同时,处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时代,教师自身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不断学习,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自己解放自己。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章丘枣园中学)
走出心灵的困境
文/李 贞
教学压力
王老师:半期考工作一结束,学校马上召集全体教师开会,看着主席台上各位领导全都一脸严肃的架势,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校长严厉的训斥音调比平时提高了几倍:“这次半期考,我们学校的成绩很差,你们怎么可以用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我们的学生、家长、社会呢?……初一(1)、(2)班语文平均分在县里排名倒数第二,与第一名平均分差15分,在初一段内排名第五,与第一名相差5.35分;优秀率在县里排名倒数第三,与第一名相差30.4%,段内排名第六,与第一名相差26.4%……难道你们不知道成绩就是学校的生命线吗?”教师们一个个呆若木鸡,我更是如坐针毡,耳朵嗡嗡作响、心理呯呯乱跳、脸红到脖子,恨不能找个洞钻进去。唉!没想到在学生及家长中有良好声誉的我,居然也落到了这种地步!更让我及所有教师难堪的是:学校从此便把大大小小考试科任教师的教学成绩打印出来,贴在学校公布栏上让学生监督。我的天呀,这对教师们来说是多大的压力呀!谁能保证每次都是第一名?谁能保证不会最后一名呢?学校唯分数论的做法,给教师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好多教师从此威信扫地、尊严不存。除此学校还规定:教学成果奖、年度考核等级、评优评先、岗位评聘……均与成绩挂钩。这种成绩至上的教育管理理念,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安全压力
李老师:最近常常梦见学生从高处摔下来,被吓醒后的我一身冷汗再也无法入睡,学生的安全问题让我诚惶诚恐、寝食难安。前几天,我班一个学生因参与赌博被父亲殴打,到校后羞愧难当一时想不开从教学楼二层跳下,幸好没有酿成很严重的后果。可这件事情被作为典型,理由是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及时发现学生不正常的情绪,没有及时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在安全问题上出了严重的事故。于是,从教育局到学校,大会小会的批;从局长到校长到年段长层层的训。为了吸取教训,学生扫地我陪着,他们擦玻璃我扶凳子,稍高的地方,我自己上;上课后3分钟内没见到学生到教室,我就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天到晚两眼紧盯着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每节课上必提安全问题,唯恐有所疏落。感觉学生的安全远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一心只盼学期结束,这样才能睡个安稳觉。
提职压力
张老师:我今年已40出头,教龄也已20多年,可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还没能评上,原因是硬杠不够——没有一个综合性的表彰,想想心理都赌得慌。学校评先都是采用投票的方式选举,我不善于交际,又不善于奉承,每次选举我的票数总是不断创历史新“低”,这两年还保持着0票的记录(自己一票也不好意思再投了)。现在,我连做梦都盼望着天上哪天能掉下一本先进证书砸在我的头上。
……
林林总总的压力,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来。那么老师们应该掌握哪些有效的快速的心理调适方法,让自己的心理健康快乐起来呢?
学会释放。当你感到不安或者有一点点压力时,你不妨稍作一点运动。做几个深呼吸,你也许会觉得你的坏心情被你呼出了体外;如果你遇到很不开心的事而百思不得其解时,也可来点小资情调:约上你的知己或者好朋友,去咖啡厅聊聊天,或去茶楼品品茶,或去歌厅OK几首,或去酒楼小酌几杯,刹那间,烟消云散,你也就快乐起来了;也可以去打球、登山、跑步、打沙袋(甚至你可以很“卑鄙”地将沙袋想像成让你不高兴的大坏蛋)……你的压力会伴随着汗液排出体外的。
学会放弃。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想追求的东西很多,实际上你能拥有的仅仅是你想拥有的一小部分而已。同样,教师们的先进、职称、提资等也不是你想有就能拥有的,如果你努力了还是无法得到,那么不妨试试“酸葡萄效应”:狐狸怎么努力也吃不到葡萄,就说那葡萄是酸的,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何况我们老师们还真能找到比“葡萄”(先进、职称、提资等)更好吃的东西——遍天下的“桃李”。所以我们只要取舍得当,快乐一定会永远陪伴着你的。
顺其自然。当你努力地去做好本职工作,你能想到的都认真的付诸行动了,那你就是天底下最尽职的教师了,那就问心无愧了,结果怎么样,就顺其自然吧。你大可不必再为此事去花脑筋,更不要作茧自缚——想像后果的严重性来吓自己,如果这样做,除了让自己不安以外将毫无价值。
如果以上方法,还是不能让你解除压力快乐起来,那也许这个单位不适合你,不妨换一个工作环境,也许就有一个崭新的自我。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城区办事处初级中学)
面对压力
——教师应该学会艺术地生活
文/张明佐
现在的教师累呀!既要响应上面的号召实施素质教育,又要考虑家长的期望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较好成绩;既要教育管理好学生,让学生成才,又要掌握好惩戒的尺度,避免负面影响;既要吃饭穿衣做有血有肉的人,又要按社会舆论要求当精神上的“神”。过度疲劳,极度缺觉,经常忧虑,一部分教师由此引发心理障碍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就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这种状况一时半会还不可能得到改变,所以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己要学会将压力疏导出来,要快乐地工作,艺术地生活。
好生活要好身体来享受,玩命没必要。
很多人强调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亟须全社会共同关注,其实首先应该关注的还是教师的身体健康。很难想象一个今天颈椎疼,明天咽喉疼的教师能在工作中有什么好心情。经常看到媒体在宣传某个先进人物时,说人家如何如何带病工作,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我说这是个误导,老师不必是战争年代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情况不可能有那么危急,所以没必要在讲台上扑通扑通倒下来。老师们应记住,身体吃不消时该休息就休息吧,千万不要带病工作,即使带病上课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
每天说一遍:“我是来享受生活的”。
我们是来享受生活的,不是来寻求烦恼的;我们是教育学生来的,不是来和学生生气的。针对在教师中较普遍存在的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老师们应该多反思,多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让烦恼多于欢乐呢?我为什么要生气上火呢?我如果因为学生的违纪或倒退的成绩而生气,不正表明我已经束手无策了吗?”教师,应该是与学生一同享受快乐,一同获得发展,一同期待未来的人,应该是最幸福的人。教书是享受,育人是享受,学校管理是享受,工作是享受,生活是享受,只要你能经常强化享受这根神经,你就能经常站在享受这个点上来寻找享受的理由,体会享受的快乐。其实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挺不错的,相对稳定,收入不低,寒暑假有充足的旅游时间。老师们,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找份好工作,难啊!当你发牢骚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还能干点什么来维持生计呢?
准确定位自己的能力,不要逞强好胜,自寻烦恼。
知识分子喜欢比较,也是看重比较的。由此就引出了许多比较对象,比奖金,比职称,比授课能力,比教学实绩。比,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压力——动力——前进,另一种则是压力——自卑——失望,也就是职业的枯竭感。其实教师是动脑子的职业,不是凭力气分高下,大家的教学能力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有人强一点,有人弱一点是正常的。只要你真正尽了力,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班级人均分落后一两分或比别人少拿了一些奖金而耿耿于怀、夜不能寐。你需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但你更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能力,别让攀比心理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别让心高气傲、逞强好胜迷失了自我。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要学会宣泄与转移压力。
教师是学过心理学的人,所以自己应时常看一看自身情绪有无不良反应。如果有反应过于敏感、情绪过于焦虑等现象,就应该考虑适当多休息一下,随时排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如果真的感觉问题严重的话就要积极的找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交流。有哲学家说:人既要能记忆,也要会遗忘。确实,在你遇到大压力时,一味地想,一味地紧张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反而陷自己于恐慌、焦虑之中。其实天是不会塌下来的,这时你应该考虑选择某种方式来消解精神上的压力。你不妨去体育馆酣畅淋漓地出一身汗,或者听一听自己钟情的音乐,再不然就到旷野中去散散步,喊上几嗓子。我敢保证,等你做完这些回来时,你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释放自己作文 篇4
生活在21世纪,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不敢释放也不知道怎么释放。压力就像一个盛满水的箱子不释放一些就会溢出来,就可能使有些人发生了心理的问题和扭曲。
而我一个不起眼的中学生也有不小压力,由于成绩时好时坏,我的.心理反差相当大,我的压力就像搭积木愈大越高。而我之前比较腼腆,不敢像其他男生那样大喊来解压,于是我开始运动,我疯狂的跑步,把最后一丝力气用尽后,我吐了口浊气,像把积压在胸口的尘土一吐而净,之后就感觉十分惬意,我相信肯定有和我从前一模一样的人,很腼腆,你可以去运动,让不开心随着汗水全部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