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关键词: 化学法 内膜 组织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痛经和不痛经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织及无内异症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OTR的表达情况, 分析OT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其与内异症疼痛的关系, 为内异症疼痛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 (内异症组) :收集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 年龄23~45岁, 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40例和其中10例在位子宫内膜。对照组:同期因卵巢良性肿瘤、宫颈CIN、子宫内膜息肉接受手术的患者, 年龄25~48岁, 术中行刮宫术, 术后病理证实为正常的子宫内膜共30例。

1.2 检测方法

检测异位内膜缩宫素受体水平:用兔抗人缩宫素受体抗体对异位内膜进行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 并进行显微照相。结果判断:全面观察每张切片, 400倍视野下随机选取5个具有代表意义的

注:表示内异症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P<0.05;表示内异症疼痛各组与无痛组比较, *P<0.05;表示内异症中、重度疼痛组与轻度疼痛组比较, #P<0.05;表示重度疼痛组与中度疼痛组比较, ☆P<0.05视野计数阳性细胞数后取其平均值, 阳性表达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胞膜上呈现棕黄色颗粒, 阴性细胞为兰染, 结果判断在双盲下进行, 每张切片由两名病理科医生分别计数。

2 结果

2.1 缩宫素受体 (OTR) 阳性表达的分布特点

缩宫素受体阳性染色位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细胞膜上, 深度不等为黄色-深棕黄色, 以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着色为主, 间质细胞不表达。

2.2 缩宫素受体 (OTR) 蛋白在3种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表1)

2.3 缩宫素受体 (OTR)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无痛经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缩宫素受体 (OTR) 在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3种不同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 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OTR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 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sylvia等报道OTR在腹膜内异症和巧克力囊肿的异位内膜中表达基本一致, 我们进一步研究OTR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通过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无疼痛及不同疼痛程度患者异位内膜OTR蛋白的表达发现, 疼痛组中的OT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痛组, 无痛组中的OTR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另外重度疼痛组中OTR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疼痛组, 中度疼痛组中OTR蛋白的表达高于轻度疼痛组, 轻度疼痛组中OTR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据此我们推测OTR过量表达主要通过对异位内膜生长微环境的影响促进异位内膜的增殖和转移, 加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1];同时OTR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 且与疼痛程度有相关性, 推测OTR可能通过肌肉收缩、前列腺素的释放以及粘连等方面, 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摘要:目的 探讨缩宫素受体 (OTR, oxytocin receptor)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Endo metriosis) 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法) 检测研究组, 其中包括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及其中10例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 和对照组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中OTR的表达, 比较不同组织中缩宫素受体 (OTR) 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 以及与痛经的关系。结果 缩宫素受体 (OTR)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组表达高于对照组,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组痛经者的表达高于非痛经者,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重度痛经者的表达高于轻度及中度痛经者。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患者缩宫素受体 (OTR) 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 而且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有关, 对缩宫素受体 (OTR) 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缩宫素受体,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

参考文献

[1] 朗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129~13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与促胃液素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先天性多发性肺囊肿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