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脏
心衰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 过程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现象。
又称心功能不全。正常血液循环的维持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以及足够的循环血量, 心脏排血功能正常而血管舒缩功能失常或循环血量不足所致的循环障碍, 虽亦可见心排血量减低, 但称为循环功能不全或周围循环衰竭。笔者近年来采用小剂量怡那林、倍他乐克、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10月间, 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 男40例, 女26例, 年龄66~83岁, 患者表现:感到疲劳、四肢无力、气短、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腹胀不适、右上腹有时疼痛、尿量减少、体重逐渐增加, 手、足等皮肤有紧绷感;心功能Ⅱ级10例, Ⅲ级38例, Ⅳ级18例。X线检测左心衰竭心影扩大36例, 肺门阴影增大56例, 急性肺水肿20例。将6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2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心功能一级 (心功能代偿期) 无症状, 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二级 (一度心功能不全) 较重体力活动则有症状, 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心功能三级 (二度心功能不全) 轻微体力活动即有明显症状, 休息后稍减轻, 体力活动大受限制;心功能四级 (三度心功能不全) 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亦有明显症状, 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功能Ⅱ级以下的患者只给予利尿、扩血管、解痉平喘、ASP等治疗, 心功能Ⅲ级时加用洋地黄类药物,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怡那林、倍他乐克、螺内酯, 剂量怡那林2.5mg/d, 倍他乐克6.25mg/d, 螺内酯20mg/d开始, 只要患者可以耐受, 逐渐增加药量至怡那林10mg/d, 倍他乐克25mg/d, 递增间期为1~2周, 若用药过程中出现SBP<90mm Hg, 血肌酐265.2μmo I/L, 血钾>5.5mmo I/L, 可以适当减量或延缓递增速度。
4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 心功能提高Ⅱ级, 有效2例患者, 心功能提高Ⅰ级, 有效率96.97%;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 有效11例, 有效率60.6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前后心排量、输血量、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分别为: (2.95±0.25) / (4.35±0.32) ; (37.5±0.34) / (62.7±0.56) ; (42%±3.6/) (58%±2.7) ; (18%±3.1) / (27%±1.2) ; (1.47±0.5) / (3.16±0.67) 。对照组治疗前后心排量、输血量、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分别为: (2.93±0.25) / (3.02±0.2138.1±0.25) / (45.2±0.23) ; (41%±2.5) / (47%±2.7) ; (19%±3.0) / (20%±1.0) ; (1.45±0.8) / (1.57±0.6) 。2组数字比较, 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且疗效远高于对照组。
5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不同病因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 心脏虽有足够的前负荷, 但由于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 导致搏血能力降低, 心脏排血量下降, 从而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心脏扩大, 心室收缩末容积增加, 射血分数下降, 肺循环与 (或) 体循环淤血, 以及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 发生功能障碍的心室不同, 临床表现亦不同, 左心衰竭的表现主要是肺瘀血、肺水肿所致,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体循环静脉瘀血及水肿所致。左心衰竭多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初期仅发生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 休息后可消失, 随着病情加重, 较轻的体力劳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 严重者休息时亦可出现。肺部有湿啰音, 多在两肺底部, 分布部位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可出现交替脉。可见原发心脏疾病的体征。X射线检查可见两肺云雾状阴影, 肺门呈蝶形, 肺叶间水肿。右心衰竭多继左侧心力衰竭而发生。出现右心衰竭后, 因右心室排血量减少, 肺充血减轻, 呼吸困难即减轻乃至缓解。多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肺郁血及肺动脉高压, 及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狭窄、心肌疾病等。三尖瓣狭窄使右心房排血阻力增加, 三尖瓣关闭不全均可致右心衰竭。单纯右心衰竭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主要病理变化为体循环及门脉循环郁血。上腹部胀痛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可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压痛, 此与腹腔内脏充血及肝脾充血有关。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较明显症状之一。肝颈返流征阳性。水肿是右心衰竭一个较晚的表现。水肿分布的部位受体位的影响。严重者可有胸水、腹水, 以右侧胸水多见。进展快速或长期的右心衰竭, 可出现黄疸伴转氨酶增高。长期右心衰竭可导致心原性肝硬变, 肿大的肝脏变硬、压痛, 肝颈返流征反不明显, 尚可见腹水。长期右心衰竭, 静脉血氧降低, 可有周围型紫绀。怡那林、倍他乐克、螺内酯联合应用, 可以发挥药力的协同作用, 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心功能和运动耐量,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住院率。
摘要:怡那林、倍他乐克、螺内酯联合应用, 可以发挥药力的协同作用, 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心功能和运动耐量,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住院率。
关键词:全心衰,联合用药,疗效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20~22.
相关文章:
中西医联合治疗白塞氏病45例临床疗效观察01-12
浅谈交际教学在成人英语教学的影响01-12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01-12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70例疗效观察01-12
电熨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疗效观察01-12
中西药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