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做自己最重要的作文

关键词:

叙述做自己最重要的作文(精选6篇)

篇1:叙述做自己最重要的作文

做自己最重要作文

初二那年,我们突然换了班主任,姓李。李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很有热情,也很有朝气,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我也觉得她与其他老师不一样,很欣赏她,同时更希望她能喜欢我。

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老师的宠儿,学习好,听话。老师说的话,我从来都是奉为金科玉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觉得我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可是,我隐隐觉得,新来的李老师不喜欢我。她曾经在班里用无比激昂的语调说:“同学们是新时代的学生,要有新时代的气息。不要做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同学只知道学习,不喜欢参加活动,也不喜欢交朋友,也没别的爱好,这样的人学习再好有什么用呢!”李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我发现同桌正在看我,我很心虚,好像老师是在特指我。

青春期的学生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和自尊,我暗下决心,不能成为李老师说的“书呆子”,要让她像别的老师一样喜欢我。接下来的两年里,我极尽所能地讨好李老师,这几乎成了我的生活目标。

我不再只闷头学习了,虽然那是我最舒服的姿态。我开始主动凑在人群里,和别人一起聊天,以显示我不是那种不喜欢交朋友的人。我还煞有介事地跟同学聊些政治书上的话题,然后探讨关于家国天下的大事,以显示我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当着李老师的面,我刻意表现自己,希望能引起她的注意,得到她的肯定。

可是,我所有的努力她好像都视而不见。有一次我去她的办公室,她用老师特有的语调对我说:“咱们班都是你考第一名吧?现在这个社会,光学习好没用,人要全面发展。有时学习好的学生反而没多大出息,人应该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我这个人呢,从来不偏爱学习好的同学,学习好不是多么有优越感的事……”我默默地听着。的确,同学们从来没有说过李老师偏爱,总说她能够一视同仁,所以她很受欢迎。不久后的.期中考试,我又考了第一名。那次我没有一点欣喜之感,反而觉得自己做错了事一般。

运动会的时候,李老师让我参加5000米长跑比赛。我心里虽然不情愿,但怕她会认为我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于是硬着头皮答应了。运动会上,我几乎是拼了命跑到终点的,虽然没得到好的名次,但已经是挑战了身体的极限了。比赛结束后,李老师淡淡地对我说:“你的体力不行,平时多锻炼,下次加把劲。”我的心顿时凉到了冰点。

那两年的时间,我用尽了所有的热情讨好李老师,希望她能喜欢我一点点。可是,她自始至终对我都是不冷不热的样子。那两年,我过得一点都不快乐。现在想来,那种感觉就像一份一厢情愿的爱,我付出再多,对方也视而不见。

终于熬到了毕业,我上了高中。到了一个新环境,我好像卸下重担一样,恢复了常态,再也不用讨好谁了。我的心智慢慢成熟了,也不再幼稚地去追求老师的喜欢。高中老师评价我,说我“勤奋隐忍,踏实稳重,身上有种要在沉默中爆发的力量。”我能感觉到,老师很欣赏我。

我也终于明白,我们,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别人喜欢你是缘分,不喜欢你也无妨,做自己最重要。

篇2:叙述做自己最重要的作文

很多人,总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既想要懂你的人,又不愿意去强融一些圈子。

无论怎么说,做自己最重要。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可能这些来来往往的关于感情的故事,从来都不是相同的人在陪你上演。可能有一些人只是路过,跟你打招呼闲聊几句,就匆匆散去,人生海海,你能来我已经很是感激。也有一些人固定的在你身边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这些人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的另一半,也有可能是你的子女,你的兄弟姐妹,或者是你的亲人朋友,你想啊,这世界这么大,我们这么小,可是这么小的几率我们却相遇了,并且成为了彼此生命里很不可或缺的一些人,我们怎么能不去珍惜。

篇3:让自己做重要的事

在西点军校的赛车训练课上, 教练说道:“在赛车时你可能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但最需要关心的一件事, 就是当车轮打滑时你要怎么办。”罗宾想:生活中不也一样吗, 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时我们还真不免会碰上无法掌握的状况呢!教练接着说道:“碰到这种情形, 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盯着你想去的方向, 可别像大多数人那样一心只想着车子别撞上栏杆。”

教练说完上述道理后, 对罗宾说:“现在我们要进行车轮打滑的反应实践训练。我这里有一台电脑, 按下其中一个按钮, 有一边车轮就会腾空, 造成车子失控而打滑。这时候你可别盯着路旁的栏杆, 要盯着希望车子驶去的方向。”“没问题, ”罗宾满怀自信地说道, “我明白您所讲的意思了。”

头一次驾着车出场, 罗宾一路上兴奋不已。接着, 教练按下了那个按钮, 车子便随之打滑并失控, 你知道此时罗宾的眼睛是盯着何处吗?一点没错, 就是路旁的栏杆!眼看着车子就要撞上去, 罗宾心里害怕得要命!心里不停地念叨:“别撞上, 别撞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教练迅速把他的头扳向左侧, 逼着他盯住要去的方向。虽然车子还是不时打滑, 罗宾也一直担心会撞上栏杆, 可就是被教练硬逼着只看车子应当去的方向。最后, 罗宾终于把目光转向前方, 方向盘也顺势转向。当训练结束时, 罗宾停好了车子, 重重地吐了口气, 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练的话:“盯着你想去的方向。”

篇4:黄菡:最重要的角色是做自己

她知性、睿智、温情、善意,以淡定从容的优雅成为众人眼中“完美妻子的标杆”,更成为众多寻爱男女心中最好的爱情导师。她就是黄菡,身兼教授、嘉宾、母亲、妻子等角色游刃有余且精彩纷呈,面对“2013女性传媒大奖榜样人物”荣誉,她说:“人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做自己。”

随遇而安没什么不好

《非诚勿扰》长期称霸全国收视冠军,除了主持人孟非火得一塌糊涂外,嘉宾主持黄菡也被全国亿万观众所认识和追捧。而黄菡的真正身份是南京大学社会系社会心理学博士,江苏省委党校教授、主任,无论是在正职还是“非诚”这个副业,黄菡的人生无疑令许多人羡慕。

对于别人眼中“顺风顺水”的人生,黄菡说,自己的人生不能算是一帆风顺,其实更多的是随遇而安。

1966年6月22日,黄菡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后来移居江苏。读中学时,黄菡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和历史,1984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她所报的大学全部都填选了这两个专业。但等到南京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来后,她却意外地被调到了当时自己完全不知是什么的社会学系。“既然这样,就去念吧。”等四年学下来后,黄菡却觉得:“这是我最应该选择的专业。”接下来,黄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2002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不多见的“女博士”。

那时候的黄菡没想过自己毕业后会从事教师行业。在学生时代,她曾设想过自己將来做的种种职业,但当时最不想做的就是老师。可念完博士面临就业时,由于各种原因,适合的工作并不那么好找,当江苏省委党校向她伸出橄榄枝时,她没过多考虑就选择去了。然而,一年的课讲下来,她又觉得老师是再适合自己不过的职业了。

“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现状,又善于在现状中聊以自我安慰的人。”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局,黄菡这样来为自己破解:“生活中,任何一种处境都是利弊参半的。没有什么一定是好的不好的,就在于你看到它的哪个部分。多看好的部分,你就不会怨天尤人,反而会收获更多。”

在青春期特别爱美的年纪里,黄菡也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样,曾为自己不完美的眉毛、牙齿、皮肤和身材焦虑过。“有时一觉醒来,短而硬的头发丑陋地翘着无法抚平,却又必须马上赶去上课,我真的认为全校的男生都会注意到我、嘲笑我,我将因此得不到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后来才真正懂得,生活有幸与不幸、得意与失意,但尽与上述无关。”

岁月流逝年龄渐长,面对女人们最担心的青春易逝,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黄菡说:“年轻的时候还真怕老,有时候难免要感叹岁月催人老,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愈来愈淡,内心已经接纳了岁月流逝的事实,自然规律,无法抗拒。”

除了授课、做节目,读书、旅游、做瑜伽、看电影都是黄菡平时的爱好。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没有对什么事情痴迷上瘾,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能接受。她说自己对生活的各种细节都充满了好奇,而对于人生的选择更多的是“随遇而安”。

也许,正是她对生命的不强求,对生活的随遇而安,才成就了她如今的成功。

知性睿智温善的“黄奶奶”

黄菡与《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十多年前,孟非是《走进直播室》的编导,而黄菡是策划组的成员,慢慢熟悉起来后,两人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

2010年6月,在全国已有影响正处风口浪尖上的《非诚勿扰》节目,为让现场观点的碰撞更加多元,与已有嘉宾乐嘉在年龄、性别上做到平衡,决定增加一位年龄稍长的女嘉宾“以正视听”。此前,黄菡和江苏卫视有过多次合作,做过一些节目的顾问和嘉宾,节目组觉得黄菡适应起来会更快一点,同时因为她和孟非是多年好友,于是邀请她加入。

然而,当《非诚勿扰》刚刚宣布要引入一位党校女教师做嘉宾时,许多人都担心会不会来一位刻板的“马列主义老太太”,黄菡的背景身份一下子成为观众们的热议话题。

其实,加入到孟非和乐嘉两个光头男人间,黄菡最初也感到非常“别扭”。初上节目的时候,因为她只看过一期节目,不了解节目和主持人的风格,甚至连最基本的流程都不熟悉,所以她话说得很少。然而,她刻意的低调却让观众很不买账,负面的声音非常多。

当时《非诚勿扰》官网做了一个调查,黄菡的支持率只有11%,而76%的观众则认为她“多余”、“太闷”。为了缓解舆论给自己带来的压力,黄菡刻意不去接触网上那些看法、评论,为自己做了一个心理保护。后来,她说,“其实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这个11%的支持率,而是我教的学生们。他们都是党政机关干部,有很多人问我怎么会去参加那样一档娱乐节目,做这个节目一年多以后,他们才慢慢接受了我这个嘉宾的角色。”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黄菡这样为自己解压:你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承受到一种他人的舆论,或者是社会环境的一种压力。我以为一个女人的坚强,或者说独立,是从这种周遭的喧嚣当中,能够分辨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下去。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勇敢和勇气的问题,做一种正确的选择坚持下去,它其实还包括了你自身对生活的智慧。

随着节目一期期录制播出,黄菡像是一位温柔的情感诊疗师,以其知性、睿智、善意、优雅的女性魅力渐渐地征服了观众,人们不再关注其“党校教师”这个身份标签,江湖舆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黄菡,称其为“女神”,公认其为“现代完美妻子的标杆”。

在节目中,黄菡总是能从最细腻的女性视角体察男女嘉宾的情感波动,她常常把苦口婆心的劝说挂在嘴上:“留一盏灯给别人,就是给自己留一个机会。”黄菡这样解释自己的做法:“我始终觉得,择偶双方都要互相宽容一些。”正因为此,黄菡得到了一个跟年龄不相称却显示黄菡台上角色特点的称号——“黄奶奶”,跟孟非的“孟爷爷”相呼应。

nlc202309031250

随着名气越来越响,有亲朋好友担心她的生活受到影响,她却一如既往地低调生活。“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上了电视后更多的人认识你了,名气更响了,甚至会把你当做名人来看,以为工作、生活可能受到特殊照顾。但我认为,这其实是个人角色把握的问题,就看你更喜欢、更在意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把自己当做老师看,始终就是老师,与平常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周有两天时间要去录制这个节目,仅此而已。”

成名后的黄菡仍然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因为家距离市区太远,每次去上课或是去电视台做节目,她通常由丈夫开车送到离家最近的车站,然后自己搭乘地铁。黄菡曾被细心的观众问道,她在节目里怎么总穿同一双鞋?她说,“事实上我共穿过三双。生活里,我当季所有的鞋不会超过三双。我翻过一本教女人如何获得幸福生活的书,说一个优雅的女人至少要有12条不同的丝巾。12条丝巾或许可以让这女人看起来优雅,但跟幸福,没关系。”

黄菡给予年轻女性的“幸福秘诀”是:“现代女性首先一定要自立,接受一定的教育,能够有独立的思想能力,有自己谋生的手段,还要愿意去工作,在工作上有责任感并且能获得肯定。另外一个就是要保持女人的特质。简单地说,就是做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可以信赖的女人。在婚姻和情感上,请相信幸福要与一个人一起创造,一起经营。”

幸福在于平衡有术

荧屏上,温和谦恭的黄菡是优雅女性的榜样;生活中,黄菡是个勇敢独立的女人,在现实生活里有着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黄菡的丈夫袁剑是大名鼎鼎的学者,曾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担任过《价值》杂志主笔、《董事会》杂志主编,现为独立评论人,在中国内地及海外华语主流媒体上发表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的政经评论。他出版的《奇迹的黄昏》等书被读者广泛追捧。

在黄菡的青葱岁月里,校园爱情是她记忆里最美好的回忆:“追我的人不算多,每个女生年轻的时候,都有几个人爱过。”在那个没有手机、网络的年代,写信是男生们追求她的唯一途径。“记得有个男孩写信给我说‘我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孩,你愿意听我的故事吗’,我则写信回绝了他:‘我觉得人生的故事是要相互交换的,但我的故事没有那么精彩。’”

“在大学时,和许多情窦初开的女孩一样,我对理想中的另一半也有一些‘硬性’标准,比如身高1米78,穿着黑色西装,北方理科男,年龄最好比我大3到5岁”,回忆起当年自己心中的择偶标准,黄菡爽朗地大笑起来,“事实上,等我遇到我先生的时候,他并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条,甚至连他的黑西装都是我帮忙买的。”

黄菡和袁剑是读研究生时的同学。“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穿着一件白衬衫,在三楼的露台上弹着吉他。这对于女孩是很有杀伤力的场景,我便觉得自己喜欢上他了。”于是她开始写信“倒追”:“我们一个班经常在一起组织活动,于是写信给他,耍了点小心思,先说学习上互相帮助,然后表白再慢慢在一起的。现在看起来,也挺俗套的。”

2013年6月2日上午,黄菡亮相南京凤凰书城,为丈夫袁剑的新书《大拐点》站台主持。在活动现场,黄菡一直夸老公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并让自己崇拜不已。

面对年轻人恋爱择偶的困惑,黄菡曾在微博中这样回应:“二十岁的时候,我以为结着丁香一样忧伤的林黛玉才是恋爱范儿——敏感、幽暗、对人非嗔即怨;过后明白了,生活不容易,无论男女,最好的婚姻伴侣是乐观、坚强、明朗的人,能够去建设生活。”

如今,黄菡和袁剑的女儿拾梦也是17岁的大姑娘了,成绩拔尖,前年中考时以677分高分考入南京一所重点高中,现正读高二。

拾梦上高中后,由于功课紧张,每天基本晚上十二点多后才能睡,而早晨不到六点钟就得起床。身为母亲的黄菡自然是心疼无比。可看到女儿“竟然还能在大部分日子里兴高采烈”,她又感到非常欣慰。

拾梦中考的三天,黄菡亦是前所未有的紧张,她不敢把焦虑表现出来,只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女儿的中考已经开始了。她出生到三岁,是我心最柔软的时候,面对那么个几乎毫无反抗能力的小东西,只能期望这世界再和善一些。现在,她强大了很多,至少不会懵懂到听凭一场考试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这些文字与其说是宽慰女儿,不如说是写给她自己听。

拾梦17岁生日的那天,恰值黄菡要录节目,她怕女儿失望,提前一天邀请女儿去饭店吃晚餐,为她庆祝生日。看着眼前的女儿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黄菡像所有的母亲一样既感到欣慰骄傲,又有淡淡的怅然失落。“想起十余年前,我出差刚回家又要出门,她哇哇大哭不让我走,后来不断打电话要我回家,我手机上有她18个未接电话……再后来她越来越独立,再后来她经常不接我的电话。现在常想的是,我该怎样避免离不开她。”

许多女性感慨职场和家庭间很难做到两全,黄菡对此有自己一番见解:“我从来不认为事业和家庭两者间是矛盾的,只要女性内心不把它们置于绝对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可调和的。自己的老公、父母、公婆,都是可以给自己提供支持的人。”

很多女孩非常头疼婆媳关系,对于如何搞定“婆婆”,黄菡深有体会:“我和我婆婆相处得挺好的。我的秘诀是别把婆婆当自己妈,可以试着把婆婆当成领导、上司那样对待,尊重、关心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有感情地尊重、有技巧地付出,这样婆媳关系也就和睦了。”

如今,黄菡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忙碌而充实,讲求平衡之道的她,身兼嘉宾、教授、母亲、妻子等数职,仍然游刃有余,这是因为她的“三三三原则”:“基本能够保证工作三分之一,《非诚勿扰》三分之一,在家三分之一。现在,我会每天打一个电话给女儿,不仅是谈一谈一天下来的感受,也是情感的需要。”

2014马年到来时,很多人许下“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升职”……的新年愿望,在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及新年愿望时,黄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想马上退休!”

“做嘉宾挺长时间了,也想有点别的新鲜事做一下,然后多出去转转看看,这也是我一直不变的一种向往。”黄菡已为自己制定好了2014年旅行计划,“今年肯定要去尼泊尔、不丹、老挝。”

“新一年我想抽出更多的时间回归主课——做科研,毕竟我是学校里的老师;想有一段安靜的时间看看书或者弄清楚自己喜欢的问题。眼下女儿正读高二,面临申请学校,在这一年要做很多准备,各种各样的考试还有社会实践,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她。”

2014年2月的一天,黄菡对女儿说过几天就是情人节了,女儿告诉她,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每一天,看见阳光和你都在,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

“嗯,这也是我想要的日子。南京今天没有阳光,但是有雪,还有一家人的启程,这也是我想要的日子。”黄菡如此回应。

编辑/纤手暖

篇5:做自己喜欢的事最重要散文

有读者问,“你每天更文,主题如何选定?我为什么觉着没有什么可写的,你怎么做到的?”

先要谢谢你,认为我写的还行,能看。不得不说,这两个问题我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也一直在困扰,只是没有向人说起,怕被人笑话。既然问起,实话实说。

说实话,即使我写了300多篇,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原因很简单,有两个重要的门槛始终难以逾越。一是读者感到有价值,二是自己认为有价值。当然,自己认为有价值是前提,先要过好自己这关。比如,全世界都在悼念伟大的科学家霍金逝世,是不是可以写一写。可以,也不可以。可以是建立在了解霍金生平基础上,至少看过霍金的书,了解霍金一生的成就。但是,如果对此没有强烈想要表达的愿望,就不要勉强去写,写也写不好。不可以也是基于这点,写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人,蹭个热点,一次可以,多了,就失去写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始终将内心的认可放在第一位。

你可以写写发生在身边的事。比如工作中遇到的人,生活中遇到的事,那些触动你的瞬间。上午,老婆微信问我,“和菜头有话要说吗?”接着发来霍金的链接。我想了想说,“不会。”她说,“打赌,谁输了谁看着对方吃木糠(一种甜点)。”“好,一言为定”。我知道,老婆输定了。

和菜头,是我非常喜欢的网络作家。他写作的视角独特,语言犀利,内心却温暖,充满柔情。他的作品很真实,像一位老朋友,在网络的另一头告诉你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得以窥见不曾见到梦到的风景。他的文字对我而言,无人可以代替。我喜欢他有血有肉的文字,不说教,不装蒜,更没有无病呻吟。当然希望看到他写关于霍金的文章,但我猜他不会,至少今天不会,因为那么多公众号发送霍金的消息,此时发文不是和菜头一贯风格。

你看,一位作者不但走进了读者的生活,还在改变读者的生活,文字的价值不能再用金钱和好坏衡量。这是我力求想要达到的境界。目前,我的写作能做到对自己真实,对自己有价值。当读者认为有价值的时候,自己的价值才能真的体现。所以主题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对自己有收获,有价值。

你提到的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当你真的写起来,一切问题都会消失。关键不在写什么,而在于写不写,是否有持续写下去的动作。始终停留在想写又不动手的准备阶段,自然满脑子都是困难,都是问题。一开始,可以写写日记,写写生活中的场景,问题会在写的过程中自动解决。正如肚子饿时,吃第一个包子没感觉,吃着吃着就吃撑了。

如果你留意写作方面的文章,每个作者都会告诉你多读多写,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多读比多写更重要,写是个耗散过程,或者叫作输出。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输出很难,当然也有例外。但阅读一定是基础。

头脑是个神奇的东西,你过去经历的那些事,遇到的那些人,都装在记忆里。当你想要提取他们的时候,头脑会出现曾经的场景,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总有一些事是我们不知道不明白的,从书本中寻找,看别人如何表达,如何描述。久而久之,那些别人的文字会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篇6:做好自己最重要作文

若不是玫瑰,就开不出艳丽的花朵;你若不是苹果树,就结不出美味的苹果。其实,你不必盲目模仿别人,做好自己最重要。这便是小橡树的故事给我的思考。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很早之前发生过的一件事。

前年运动会,我基本所有项目都参加了。这让老师很苦恼,一下课就找我谈话:“暖暖啊,你这样做也不是办法,好好想想你有什么长处,扬长避短才是一个好学生该做的。”每当这时,我总是闪烁其词,支支吾吾。

当我无比迷茫的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时,大家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没有一条用得上。呼啦圈队长啵啵扭动着柔软的腰肢,骄傲地说:“暖暖,你参加转呼啦圈吧!你看我多容易!”我摇了摇头,这种运动不适合我。跳绳队长绫罗又插嘴道:“还是跳绳简单,我一分钟能跳200多个呢!”前段时间才摔过一次跤,我可不想第二次粉碎性骨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提出回答,本来就迷茫的.我更找不着北了。

回家后,我把所有项目都试了一遍,一个也没有成功。正当我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妈妈却出了个锦囊妙计:“成立一个啦啦队吧!”

第二天,我就把所有项目推掉了,并开始召集体育不好的女生加入啦啦队。真是旗开得胜啊,连班花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运动会那天,啦啦队员们换上了漂亮的衣裙,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大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最重要的是平安范文 下一篇: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