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材料归档目录(共8篇)
篇1:团委材料归档目录
理学院团委归档材料规范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院(系)共青团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南理工团〔2008〕7号)文件要求,现将理学院团委归档材料规范制定如下,请团委各级学生组织遵照执行:
一、目录规范
凡理学院团委各级学生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一、二级目录号按照《指标体系归类》,三级目录归档时由办公室统一制定。字迹清晰美观,手写打印皆可。
二、内容规范
各级学生组织在开展活动时要有规划性、整体性,要将同一活动作为一件材料归档,不得分散归档。必须按照《中国共青团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委员会工作行为规范(试行)》第五章工作程序及规范要求,上交计划、总结及活动新闻报道,并视活动情况将重要内容的纸质材料归档,活动照片不得加入文档中,挑选优质照片,分开单独打印,标注照片说明。
三、材料文档设置
所有归档材料打印稿一律采用A4纸,页边距设置为上3.7cm,下3cm,左2.8cm,右2.6cm。段前空2格。标题采用宋体3号,加粗,居中,副标题采用楷体小4号,加粗,居中。一级标题采用汉字一、二、三,黑体,小4号,加粗;二级标题采用
(一)(二)
(三),楷体,小4号,加粗;三级标题采用数字1.2.3.,宋体,小4号,加粗;正文采用宋体,小4号,1.5倍行距。
四、时间要求
各级学生组织在活动结束后一周内要及时将材料(资料的电子版和文字版(含计划、过程情况、总结、新闻宣传、经费情况、发票等))整理后交主管部门主席审定后交办公室,办公室做最后审核。每学期末由办公室统一核定材料目录。
以上内容,由学院团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日
篇2:团委材料归档目录
(1)入党申请书;(2)申请入党人登记表;
(3)入党积极分子考试合格证(有效期2年);(4)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公示材料;(5)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票决汇总单;(6)《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7)自传材料;(8)思想汇报;
(9)团员推优考察表(学生)
(10)政审材料(包括函调单位提供的调查证明材料和所在支部根据政审结果撰写的综合性政审材料;
(11)《入党志愿书》;
篇3:团委材料归档目录
关键词:归档文件,目录著录,著录错误,业务水平
1 归档文件目录质量问题分析
归档文件目录不单是一种基本的检索工具, 更是档案整理工作成果的一部分。归档文件目录著录的标准和要求有其特殊性, 与我国在1983年颁发、1996年修订的《档案著录规则》所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有很大不同, 《档案著录规则》所规划的是档案电子检查工具。但两者也有很多相同点, 归档文件目录著录要素有文号、备注、题名、责任者、件号、页数和日期7个项目。在归档文件目录的著录过程中, 基层档案人员在题名、责任者、文号、时间等方面经常出现失误和错漏, 影响了文件归档工作的整体质量。
笔者选取了10个不同机关2007—2011年5个年度的归档文件目录, 并对其进行了质量统计分析。这些目录共计27 558条, 排除保管期限鉴定错误, 就著录错误进行统计, 共有2 133条著录错误, 占总条目的7.75%.其中, 责任者错误占20.13%, 文号错误占15.20%, 题名错误占59.93%, 日期错误占2.41%.题名、责任者、文号、日期等这几个项目在归档文件目录著录过程中会经常出现错误, 而核心要素题名错误最多。如果我们认清发生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重点纠正档案整理人员的著录错误, 就能有效提高归档文件目录著录质量和档案整理质量。
2 归档文件目录常见著录错误与规范
2.1 题名的著录错误与规范
题名又称标题、题目, 是归档文件要素的核心, 反映了归档文件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表达档案中心内容、形式特征, 并区别于另一档案的名称, 也是档案二次信息最重要的信息元素;为归档文件目录的必要著录项目, 是档案检索的重要途径, 是快速、高效检索档案的关键。在实际整理操作中, 题名著录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 题名中出现的“我省”“我市”“我镇”“我单位”“本单位”等含混不清的字眼没有改为具体的省、市、镇; (2) 文件题名有“通知”“函”“会议通知”“警告”“合同”“协议”等文种信息的, 没有根据其内容另拟题名附后; (3) 文件题名包含会议记录、年度计划总结、目标管理责任书、工作台账、各类报表、大事记等信息的, 没有标注所属年份; (4) 本单位或本单位人员未列在题名中的机构设置、任免文件、表彰文件、劳模名录、介绍信等, 也未在题名后将本单位和本单位人员列出。
2.2 责任者的著录错误与规范
责任者是指对档案内容负有责任的团体或个人, 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填写责任者使用全称或通用简称, 责任者多的, 可适当省略, 原文上没有的, 要经考证后补上。常见错误有: (1) 两个责任者以上连用的时候, 第二个或第三个前面没有哪一级政府的名称, 比如“市财政局、科技局”这种情况。 (2) 同一单位名称前后不统一, 上一条是“某市财政局”, 下一条是“市财政局”, 另有一条可能就是“财政局”。著录时, 应该用固定的名称。由于责任者栏目较小, 所以提倡用通用简称。 (3) 联合发文、责任书、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有两个或以上责任者的, 只列出一个。
2.3 文号的著录错误与规范
文件编号是文件制发过程中由制发机关、团体或个人赋予文件的顺序号。文件编号包括发文字号、科研试验报告流水号、标准规范类文件的统编号、图号等。文件编号常见错误有文件顺序号不是阿拉伯数字小写, 文件编号中间的小括号、中括号混用, 文件编号中间未写年份, 将不是文号的内容也著录在文号栏目中等。文件编号一般只有一个, 照原文著录即可。对于没有意义的代字所形成的文件编号, 包括两种情形:代字是总号的一律不予著录;只有文件顺序号第X号的, 著录时要删除。
2.4 时间的著录错误与规范
文件材料的时间著录相对容易, 不易产生错误, 文件形成时间以制发文件所形成的时间为准, 由8位数字组成, 年份4位, 月份2位, 日期2位, 例如“20130303”。一般来说, 哪一年的文件, 它的文件编号、文件形成时间、归档年份应该属于同一年份。但在实际中, 一份文件往往有多个时间特征, 包括成文日期、签发日期、批准日期、收文日期等。有的表式、台账等没有时间, 容易造成档案著录人员出错。著录时间项时, 应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 据以判断文件所属年份。对于计划、规划、总结、预决算、统计报表、表彰先进以及法规性文件等内容涉及不同年份的文件, 统一规定为按文件签发日期判定文件所属年份, 跨年份办结的文件以办结年份的日期著录。例如, 2013年形成的2012年工作总结, 应著录2013年;2012年制定、2013年生效的法律法规, 应著录2012年;2013-01收到的2012-12上级机关的批复, 应著录2012年;2013年制定的文件, 针对2012年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应著录2013年。
3 全面提高档案整理业务水平
归档文件目录是档案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质量是档案整理整体质量的综合反映。档案整理还有文件保管期限鉴定、文件清理装订、盖章、填写档号、装盒等工作内容, 提高归档文件目录的著录质量仅是提高档案整理质量的一项内容, 提高归档文件目录质量有赖于档案整理工作其他业务质量的提升。
3.1 归档文件的收集工作质量
归档文件收集齐全, 归档文件经系统整理后呈现出有机的逻辑关系, 在归档文件目录中著录的文件也条理、清晰、有序。
3.2 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
归档文件的题名、时间、责任者等要素齐全、正确、规范, 档案标引著录才能准确、规范。归档文件质量差, 时间、题名等缺失, 需要考证的内容多, 档案标引著录产生谬误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3 归档文件的价值鉴定质量
归档文件的一次鉴定是与档案整理同时进行的, 档案保管期限是作为档号流水编号的一个标准, 因此, 归档文件目录中档案价值鉴定是否准确不仅是归档目录质量的一个衡量要素, 更是档案整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档案人员要全面领悟和理解文件材料产生机关的职能流程, 归档文件收集、整理办法和档案标引著录工作系统要求。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力度, 及时将最新的指导思想、业务规范、整理技巧传达贯彻, 使本地区的档案工作与最新、最高标准保持一致。档案著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满足档案本身的保管需求、查档者的利用需求、档案工作者的管理需求, 只有提高档案著录质量, 才能确保档案信息著录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归档文件目录的著录是一个活动过程, 要准确捕获、分析、组织和记录用以确认、管理、查询和解释的归档文件材料、产生背景及生成文件的系统信息, 以形成对著录单位及其组成部分的准确表述, 保证著录信息的对应性、一致性。这个过程包括了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分析、对需储存档案线索的选择和对选择结果的记录。这个过程并不简单, 只有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才能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制作出优质的归档文件目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归档文件的目录著录中有题名著录错误、责任者著录错误和文号著录错误等问题, 我们要结合相应的规范来解决这类问题, 以提高归档文件整理的业务水平, 提高归档文件整理的质量, 保证归档文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银刚.填写归档文件目录应做到“三要”“三不要”[J].档案天地, 2002 (05) .
篇4:团委材料归档目录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人事档案;归档范围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existing rules of filingscop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nel archives in China, analyzed that the scope offil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nel archives lacks of authority、standardability、and guidance under existing rules, proposed principlesthat filing content of studentspersonnelarchives should link up with carders personnel archives、scope of filing of studentspersonnelarchives should be launched around students activities, etc, suggested that the scope of fil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nel archive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aspects, such as, admission materials、university materials、organization materials、abroad materials、and other materials.
Key words: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personnel archives; Scope of filing
学生人事档案,记述和反映学生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正确划分学生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科学管理学生人事档案,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选拔、录用人才服务的一项常规性基础工作。学生人事档案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历史上,既有学生档案之名,也有学生档案之实”,[1]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和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生人事档案应为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划分专门的高校学生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指导全国性高校学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1 高校学生人事档案材料归档范围的现行规定
1.1 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学生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的规定。目前我国没有制定全国性的学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办法,但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2008年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27号令)与国家教育委员会1989年10月10日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6号)相比,在原有归档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类档案。其第十五条关于高等学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第3款专门设定了学生类档案的归档范围“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培养的学历教育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 [2]这也是目前唯一能体现全国性的关于学生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的规定,但这一规定并没有说明是学生的人事档案,更没有说明学生类档案管理的最终去向。
1.2 省级政府部门关于学生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的规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不含港、澳、台),只有四川省教育厅于2007年颁布了《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川教[2007]26号),对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作出具体的规定,对全省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起了指导性作用。此外,有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关于学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只是沿用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没有新意。也有个别省印发了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文件,如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2013年印发的《关于规范我省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办指[2013]9号),但归档范围并不准确、完整。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与《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相比,增加了出国留学材料和有工作经历的个人人事档案材料。其第三章第十条把学生档案的归档范围分成十大类,具体为“第一类 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第二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三类 学生成绩卡(表)、授予学位决定、学籍异动材料;第四类 加入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或其他党派、团体等组织的材料;第五类 奖励材料(含三好学生,优秀党团员、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等登记表);第六类 处分材料(包括个人检查、调查报告、校级处分决定或免于、撤销处分的意见等);第七类 出国留学材料;第八类 学生入学及毕业体检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或免予执行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第九类 有工作经历的个人人事档案材料;第十类 其他可供学校及社会录用人才时参考的材料”。[3]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档案局印发的《江苏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苏教规〔2012〕5号)关于高校学生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作了详细的规定,与《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相比,学生人事档案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增加了高考档案材料,如体检表、高考报名登记表、志愿卡。此外,把学生人事细分为本专科生新生、本专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如“硕士毕业生档案归档材料主要包括: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研究生学位申请书、授予硕士学位决定、硕士毕业体检表、党团材料、奖惩材料等。博士毕业生档案归档材料主要包括: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书、毕业研究生登记表、研究生学位申请书、授予博士学位决定、博士毕业体检表、党团材料、奖惩材料等”。[4]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2013年印发的《关于规范我省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办指[2013]9号)规定高校毕业生归入档案的材料有八大类:(1)《毕业生登记表》;(2)学习成绩登记表;(3)奖惩情况;(4)学位授予证明;(5)入党(团)志愿书等;(6)毕业离校前体检结果;(7)《就业通知书》;(8)其他需要归档的材料。
1.3 校级关于学生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的规定。据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共计达到2845所,其中普通高校有2553所。这么多的高校中制定学生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的高校不足1/10,部属院校中主要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许多高校把学生人事档案按照其形成阶段来划分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包含三大方面:新生入学档案材料、在校期间形成的档案材料和毕业档案材料,如《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也有高校按照学生人事档案的内容划分,如《浙江大学学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把学生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细分为十六个大类:登记表、高考当前信息、各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籍材料、党团材料、军训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出国留学材料、体检材料、实习(社会实践)材料、资格证书材料、等级证书材料、就业通知书、助学贷款材料和其他可供学校及社会录用人才时参考的材料。
2 现有规定中归档范围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权威性。目前全国关于专门档案管理的文件并不缺少,如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印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国家档案局、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档发〔2012〕4号)等,但没有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规定。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办法》虽然增加了“学生类”档案,从其包含的内容来看,并没有完全反映学生在德、能、智、体等各种方面的活动。
2.2 缺少规范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增加了学生类档案,有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学生档案的管理办法或相关文件,许多高校也印发学生档案的管理文件,但并不规范。如《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学生类档案,其归档范围与教学类、科研类、党群类、行政类等类别的档案相比,显得不协调。因为其他类别的档案是由高校档案管理部门收集、保管和利用,而学生类档案是归档随人走,最终要转递到学生就业单位或人才市场。显然,学生类档案应该单独制定管理办法。《江苏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学生类档案作了明确的划分,提出“学生类档案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分为两种,一种是随学生毕业、就业而派遣的学生人事档案材料;另一种是由高校档案机构永久或定期保存的与教学、科研等活动相关的学籍类文件材料。两种学生类档案在归档范围、工作流程、管理模式与体制等方面应当区分开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前者作为高校专门档案管理,后者纳入高校综合档案管理”。
2.3 缺少指导性。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为749万左右。这么多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性文件,许多高校各自为政,学生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五花八门。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虽然增加了学生类档案,但归档范围并不全面,如学生实习(实践)材料、出国材料等都不在此列,尤其是毕业生重要的材料——《就业通知书》(或《就业报到证》)存根也明确在归档范围内。而《关于规范我省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表述与此相比并不一致,对全省高校而言,缺少执行力,没有指导价值。
3 学生档案归档范围确定的原则
3.1 学生人事档案归档的内容应与干部人事档案衔接。高校学生档案作为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归档的内容应与干部人事档案归档的要求相吻合。中共中央组织部2009年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把干部人事档案归档的类别划分为25大类,其中与高校学生档案有关的有10大类,分别是履历材料、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材料、党团组织材料、表彰奖励材料、涉纪涉法材料、出国(境)材料、健康材料和其他材料(毕业生就业报到证)。高校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应围绕这些类别展开。
3.2 学生人事档案归档的范围应围绕学生的各项活动而展开。高校学生人事档案反映的是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不仅记录其学习成绩,而且也记录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活动,全面而又真实地记录人才成长历程。高校学生人事档案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校各部门都有责任、有义务详尽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历程。现有的归档范围独自为政,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既不能涵盖其全貌,也不能使用人单位对学生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所以,当前应根据大学生(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工作的特点,补充、扩大高校学生档案归档范围。通过这些档案材料真实反映其个性化发展特征,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高校的各项管理服务,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服务。
4 学生档案归档范围的建议
根据《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文件的要求,建议高校学生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从五个方面考虑,入学材料和高考材料、大学(研究生)材料、组织材料、出国材料和其他材料。
4.1 入学材料。招收入学的本科生档案材料,一般应包括高中(职中、中专)学籍卡、高中(职中、中专)毕业生登记表、高考报名登记表、高考体检表、高考志愿表、高考成绩单等材料;招收入学的研究生除原有个人档案应有材料外,还应有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含录取为直接攻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登记表或在校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表、报考博士学位和单独考试的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家推荐表等材料。
4.2 大学(研究生)材料。这一部分材料是整个归档范围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材料:大学、硕士、博士等各学习阶段各类课程的学习成绩登记表等材料。二是学籍材料:各大学、硕士、博士等学习阶段退学、结业、肄业、休学、转学、保留入学资格、复学等变更材料(注:有些高校这两类材料合为学籍卡)。三是鉴定材料:组织上对学生本人的各种鉴定表等材料。四是实习(实践)材料:大学、硕士、博士等各学习阶段实习(实践)报告、总结及成绩等材料。五是毕业材料: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通知书(就业报到证)等材料。六是学位材料:各学习阶段学位申请、授予等材料(这部分材料有些高校与毕业生登记表合在一起,或者与学籍卡合二为一)。七是奖惩材料:在校期间获得各级表彰奖励的材料,包括获得三好学生(研究生)、优秀学生(研究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等荣誉称号的登记表,各类奖学金登记表及其他获奖评审证明材料;处分材料:在校期间违反校纪校规,触犯国家法律等形成的各类处分材料(警告以上处分材料)。八是体检材料:入学体检表、毕业体检表等材料。
4.3 组织材料。入党、入团的申请书、志愿书,自传、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政审材料、思想汇报,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党团组织建设上形成的其他材料;参加民主党派的申请书、登记表等材料。入团材料基本上在初中形成,也有少量学生的入团材料是在高中、大学阶段形成。入党材料最早在高中形成,大部分学生是在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形成。
4.4 出国材料。因公(私)出国(出境)审查表、备案表,在国(境)外学习、进修情况或鉴定等材料。
4.5 其他材料。入学前参加工作期间的工资、考核、职务(职称)、劳动合同等材料以及具有保存价值、应予归档的学生个人材料。
总之,要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把高校学生人事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准确、科学划分其归档范围,全面收集高校学生人事档案材料,追补缺失的档案材料,切实把反映高校学生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材料,及时收集归档,提升高校学生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本文为2014年度江苏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就业视角下高校学生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12)、2013年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科研课题《加强高校学生档案服务功能的研究》(项目编号:JSGDF201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9.
[2]教育部、国家档案局.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15-08-12].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8-09/12/content_16441222.htm
[3]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EB/OL].[2015-08-12]. http://archives.scu.edu.cn/detail.asp?id=627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档案局. 江苏省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15-08-12]. http://dangan.yzu.edu.cn/art/2012/9/3/art_5715_240680.html
篇5:团委材料归档目录
1.XXXXX效能监察项目立项申报表
2.江西省建材集团XXXXX效能监察项目批复文 3.XXXXX效能监察项目实施方案
4.江西省医药学校纪委 XXXXX项目效能监察通知书 5.江西省医药学校纪委XXXXX项目效能监察建议书 6.江西省医药学校纪委XXXXX项目文书送达回证 7.XXXXX效能监察项目文书送达回证 8.XXXXX效能监察项目整改回复函 9.其它佐证材料
篇6:团委材料归档目录
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5.07.21 14 004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4 号 关于印发《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省委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2005.07.22 18 005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5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如何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组织处理>等三个工作问答的通知》的通知 2005.07.25 33 006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7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08.31 7 007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8 号 关于转发《关于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13 9 008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9 号 关于印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探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23 9 第 1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 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9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同志在黄石、黄冈考察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时的讲话(摘要)》的通知 2005.11.14 8 010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5 号 关于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工作和进行 “回头看”的通知 2005.12.20 7 第 2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1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19 号 关于成立省委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的通知 2005.07.04 12 002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陈训秋、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的通知 2005.07.18 43 003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2 号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5.07.21 14 004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4 号 关于印发《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省委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2005.07.22 18 005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5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如何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组织处理>等三个工作问答的通知》的通知 2005.07.25 33 006 武
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7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08.31 7 007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8 号 关于转发《关于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13 9 008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9 号 关于印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探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23 9 第 1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 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9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同志在黄石、黄冈考察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时的讲话(摘要)》的通知 2005.11.14 8 010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5 号 关于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工作和进行 “回头看”的通知 2005.12.20 7 第 2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vv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1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19 号 关于成立省委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的通知 2005.07.04 12 002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陈训秋、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的通知 2005.07.18 43 003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2 号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5.07.21 14 004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4 号 关于印发《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省委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2005.07.22 18 005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5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如何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组织处理>等三个工作问答的通知》的通知 2005.07.25 33 006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7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08.31 7 007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8 号 关于转发《关于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13 9 008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9 号 关于印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保持共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探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23 9 第 1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 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9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同志在黄石、黄冈考察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时的讲话(摘要)》的通知 2005.11.14 8 010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5 号 关于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扩大整改成果工作和进行 “回头看”的通知 2005.12.20 7 第 2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1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19 号 关于成立省委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的通知 2005.07.04 12 002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陈训秋、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的通知 2005.07.18 43 003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2 号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5.07.21 14 004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4 号 关于印发《宋育英同志在全省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省委督导组和巡回督查组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2005.07.22 18 005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5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如何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组织处理>等三个工作问答的通知》的通知 2005.07.25 33 006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7 号 关于转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08.31 7 007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8 号 关于转发《关于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13 9 008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29 号 关于印发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探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05.10.23 9 第 1 页 机构 期限 2005 21 长期 归 档 文 件 目 录 类别:DQ 件号 责任者 文号 题名 日期 页数 备注 009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0 号 关于印发《俞正声同志在黄石、黄冈考察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时的讲话(摘要)》的通知 2005.11.14 8 010 武汉船院党办 鄂先组发 [2005]35 号 关于做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扩
篇7:案件归档目录
下面我简要说说审判阶段案件归档程序:
一、刑事案件
1、律师业务受理审批表;
2、风险告知书;
3、委托协议;
4、授权委托书;
5、收费凭证
6、起诉书、刑事自诉状、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刑事上诉状或刑事申诉状;
7、阅卷笔录或复制的卷宗材料、律师调查收集的证据;
8、律师会见被告人、委托人笔录;
9、证据目录
10、辩护律师收集或向法庭出示的相关材料
11、诉讼法律文书(
12、承办人提出的辩护或代理意见;
13、集体讨论记录;
14、出庭通知书;
15、庭审笔录;
16、辩护词或代理词;
17、裁定书、判决书;
18、办案小结;
19、质量反馈卡
二、民事案件
1、律师业务受理审批表;
2、风险告知书;
3、委托代理合同;
4、授权委托书;
5、收费凭证(本多出具发票的复印件);
6、民事诉状、民事上诉状或答辩状、反诉状等;
7、阅卷笔录;
8、律师会见当事人的谈话笔录;
9、证据目录
10、辩护律师收集或向法庭出示的相关材料
11、承办律师代理意见;
12、集体讨论记录;
13、出庭通知书;
14、庭审笔录;
15、代理词;
16、审判书、调解书;
17、办案小结;
篇8: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材料的整理探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材料;整理
作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件资料需要经过收集、整理、归档和编号等步骤,而按照科学的方法将散乱不堪、需要进行整理的文件资料集合成有规律的单位,使之为事业单位提供备查依据的过程就是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文件资料的整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大部分文件资料还未形成档案,也就是说,这一类文件资料并不能快速的被利用,可见,科学化的整理档案是提高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关键所在。
一、事业单位整理档案归档材料的意义
事业单位整理档案归档材料是一项专业技术性的工作,它能将杂乱的文件资料转为系统化材料。在进行整理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式,并充分考虑材料的形成时间、类型、重要程度以及来源等不同特点进行分门别类,随后再进行编号与装订,使档案成为有序体系,能够便于使用者使用检索功能。这项工作使得散乱的文件变得有序化、规范化,使得档案系统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能够凸显文件资料的核心成分,并最终能够被有效利用,实现文件资料的使用价值,因此,事业单位整理档案归档材料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归档与整理文件资料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鉴定文件资料的价值,并对其是否具有真实性进行确认。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部分的所有档案定期整理,整理的主要内容在于鉴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即按照保管年限的规定以及档案的历史价值、当前价值对现有档案的保存价值进行估量,若某档案仍然具有保存价值,则放置原位,若档案已丧失保存价值或已超出保管年限,则将其归在一处,经审批合格后再集中销毁,这样一来,档案部门留存的档案才能具有较高的质量。
二、事业单位整理档案归档材料的原则
1.做好档案整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无论是上级单位(或本级单位)发布的指示性文件,还是本级单位的编印的简报刊物定稿(或印本),从来源上看,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只有在保持文件来源关系的基础上,联系文件的形式、内容与时间,才能还原文件形成的过程、反映文件的 活动面貌、实现档案的价值。事业单位档案的形成是一项持久的过程,当中融入了很多前辈的心血,体现了他们的整理档案的劳动成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整理时,应当尽量避免拆卷整理,以减少对前辈档案成果的破坏,可以对前辈的档案进行研究,借鉴其分类方式与检索工具,如果发现前辈有整理不当出现严重错误的地方,可以采用业务指导方式纠正。
2.以有利于保管和利用为前提。在进行档案的有序化管理工作时,应当以保障档案的安全以及有利于保管和利用为前提。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已将档案的检索条目输入到了计算机中,极大地缩短了人工搜寻档案的的时间,并且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档案信息能实现科学分类与管理,即使是分散在不同类目中的同一问题或事由的档案信息也能在短时间内检索出来,这不仅使得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简单化,还有利于成套利用事由单位的档案。
3.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事业单位档案主要产生于事业单位各项学习活动中,该档案真实地还原了事业单位日常活动的面貌。由于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故整理档案中的文件资料时应保持事业单位的整体性并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即要做到以下三点内容:其一,维护活动资料(如活动请示文件、正式会议文件等)的整体性,保证活动资料的齐全;其二,维护文件自身完整性,重视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请示文件必须与批复文件相连、文件的附件不可缺失等;其三,在分类和排列文件时,应保持文件资料间的自然顺序,如会议的通知、报告、决议顺序以及重要文件的初稿、讨论稿、修改稿顺序不可更换。
三、事业单位整理档案归档材料的程序
1.分类材料。对档案信息的物理形态进行排架、保管及存放是指档案的实体分类。实体分类的第一层是对国家档案的宏观分类,这一层能够为建立各类各级档案室以及规划国家档案室财贸系统提供重要依据。实体分类的第二层区分档案室的全宗,而第三层则是对全宗内档案进行分类,这一环节参考了全宗内档案的形式、内容、时间及来源等内容,建立了系统化的卷宗。
2.整理材料。事业单位进行材料整理的步骤是将归档文件资料在系统化的作用下形成保管单位以便日后查阅,资料的整理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该工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息息相关,只有密切协调这两项工作,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严密性。如请示文件下必有批复文件,征求意见文件下必有讨论文件、定稿文件;合同文件下必有附加文件。补充协议;计划与总结文件都应当相对应,缺一不可,整理完材料后应当将处理结果与归档材料密切结合,无论哪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无法保证归档的完整,即无法保证档案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3.编目材料。归档文件并编制引导目录就是编目工作。在整理案卷内文件时,首先应标注案卷封面项目,归档文件目录主要包括日期、题名、文号、责任者、页数、件号以及备注七项内容。此外,标志档号也属于编目的内容之一,档号包括页号(卷内每页文件的顺序号)、件号(卷内文件的顺序号)、保管期限、案卷号(案卷排列的顺序号)或卷盒号、类目名称、全宗号等(每个全宗的指定代码),是档案实体管理编号的总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强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时代所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开展档案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在遵循归档材料整理相关原则的前提下系统化地整理材料,一方面,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备查依据,使档案归档材料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上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便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宏伟. 机关事业单位专门档案收集整理的特性[J]. 兰台内外,2013,05:33.
[2]谭爱屏. 事业单位档案归档材料的整理[J]. 黑龙江史志,2015,09:114.
[3]赵桂香.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的归档文件的整理[J]. 科技创新导报,2012,35:193.
[4]张杉杉. 对事业档案实施以“件”为单位归档的思考[J]. 黑龙江史志,2014,09:140.
相关文章:
建筑节能归档目录01-07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归档01-07
学校安全材料归档装盒目录01-07
接力课程教案集01-07
信息管理优势01-07
解读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1-07
绿化归档目录01-07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目录01-07
城建档案馆归档目录01-07
建筑资料归档目录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