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音乐美学思想论文提纲

关键词:

论文题目:荀子《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荀子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的集大成者,其著述《乐论》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音乐理论专著。《乐论》在继承孔孟儒家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展现了荀子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并对后世音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乐论》处于多重因素交织的时代背景之中,与儒家的孔孟论乐、墨子老庄的“非乐”思想关系密切,而且《乐论》本身也涉及到了乐与礼、乐与美善、乐与中和等关系的阐释,再加之学术界对《乐论》的研究尚且不尽充分,目前中国美学对于《乐论》还没有形成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美学观念。基于此,本文认为对于《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仍然有着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美学不断被重视和发展的今天,对《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对《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探讨,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荀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系统地阐述了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与孔孟、墨子老庄及先秦其他典籍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荀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第二章:重点分析《乐论》中音乐美学的审美层次,从乐与乐的感官层次、乐与情的情感层次以及乐与礼的社会层次作为分析视角,逐层递进展现音乐受之于耳,达之于心,再教之以礼的审美层次。第三章:阐述《乐论》音乐思想的功能,主要包括音乐伦理教化功能、王道政治功能和人格修养功能,以此对《乐论》的音乐审美功能形成整体的美学观照。第四章:探讨荀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试图通过对董仲舒、周敦颐和王守仁等音乐美学思想中所折射出的荀子音乐美学观的分析,展现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后世音乐美学中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荀子;乐论;美学;音乐

学科专业:文艺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荀子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礼乐并重

二、音乐教化观

三、尽善尽美

四、美感共同性

第二节 与墨道音乐美学思想的联系

一、“非乐”思想

二、“天籁”思想

第三节 对先秦其他典籍音乐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尚书》论乐

二、《左传》论乐

三、《周礼》论乐

第二章 《乐论》音乐思想的审美层次

第一节 感官层次:乐与乐

第二节 情感层次:乐与情

第三节 社会层次:乐与礼

一、礼之内涵

二、礼乐之关系

第三章 《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的功能

第一节 人格修养功能

一、荀子的理想人格

二、乐对理想人格形成的作用

第二节 伦理教化作用

第三节 王道政治功能

一、审乐知政、诗乐治国

二、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第四章 《乐论》对后世音乐美学影响

第一节 董仲舒“功成作乐”的音乐思想

第二节 周敦颐“声淡词善”的音乐思想

一、音乐本质论

二、音乐审美标准

三、音乐的政治社会功能

四、对作乐者的要求

第三节 王守仁“中和之德”的音乐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古代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 下一篇:当代建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