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 高职生如果想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高职院校学生要根据个性特征的不同, 在充分认识社会所需的基础上, 确立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结合职业要求, 采取有效的行动和措施, 并及时感知与专业或特长有关的环境变化、岗位需求情况, 结合自身情况, 在变化中寻求机会, 趋利避害, 适时的调整职业规划, 从而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作为学生工作者, 如何更有效的帮助和督促高职生制定和实施职业规划, 本文在对部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1 部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调查

为了引导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自我分析和职业评估, 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笔者对部分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1.1 自我认知主观性较强, 职业能力和专业倾向多元化

为了正确而充分的认识自我, 以便为自己量身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性格、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能力及专业领域倾向的问卷调查, 进行综合评估, 从而有的放矢的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培养专业素质。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1.1.1 大多数同学性格外向, 对应用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数据表明, 应用英语专业69.62%的学生是活泼、开朗型, 仍有26.42%的学生是内向型不善于与人交流。兴趣爱好中有4 8.1 0%的人喜欢英语的阅读和写作, 41.77%的人喜欢与人交流、善于沟通, 35.44%的同学对外贸感兴趣。由此可见, 学习这个专业的同学大多数是那些外向型、擅长与人交流沟通, 有一定的英语或中文阅读写作能力或对外贸感兴趣的同学,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自我认识没有经过客观调研或测评, 因此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性。

1.1.2 职业能力和专业倾向多元化

调查表明, 4 1.7 7%的同学倾向于公关、营销方面的工作, 其次有2 6.5 8%的选择了行政人员, 2 5%左右的同学选择了先从事技术后做管理。应用英语专业女生较多, 且大多数同学乐观、善于与人交流沟通, 所以大多数同学选择公关、营销或是行政方面的工作。在擅长的专业素质方面, 60.76%的同学选择了语言, 4 6.8 4%的同学选择了外贸, 37.97%的同学选择了文秘, 另有18.99%的同学选择了翻译, 可见, 应用英语专业的学生专业素质倾向是多元化的。

1.2 对客观形势认识不足, 对本专业的就业市场和发展前景缺乏自信

调查表明, 仅有2 6.5 8%经常关注本专业的市场变化情况, 而有7 3.4 1%的同学对市场信息掌握得较少, 大多数同学的市场信息来自于网络和学校的宣传, 这就表明大学生对市场信息的关注欠缺, 且了解途径单一, 了解的具体方法还不够。在本专业的就业市场和发展前景方面, 有4 0.5 1%的同学认为本专业市场不景气, 人才已达到饱和状态。

1.3 就业心态较为理性, 职业规划的目标趋向专业化、分散化

通过问卷调查, 部分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确立的情况如下:

(1) 就业心态较为理性。面对就业的压力, 5 6.9 6%的同学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 8 7.3 4%的人认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自身发展需要的, 仅有1 8.9 6%是为了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或是受同学影响人云亦云。理想抱负和就业的待遇是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的主要因素, 占6 7.0 9%。有的同学也参考了父母的意见, 但是仅有3.8%的同学马虎从众的选择自己的职业规划。由此可见, 大多数同学了解自己的就业动机, 且能够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围绕本专业的发展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 职业生涯目标趋向专业化、分散化。调查表明, 有6 3.2 9%的同学选择了从事外贸类的工作, 4 3.0 8%的同学选择了翻译、教师、文秘、助理等其它行业。绝大多数同学的职业取向是以所学专业为主, 把职业目标定位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和岗位上, 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职业目标倾向分散化, 缺乏职业方向性, 遍地开花, 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 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 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

1.4 部分同学缺乏学习激情, 职业准备普遍不足

调查表明, 有2 6.5 9%的同学缺乏学习激情, 安于现状, 做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在学习自主性较强的8 3.5 4%的同学中, 他们6 0%左右的同学认为认真学习知识, 提高人际关往的能力是最主要的, 但仅有51.9%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学校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缺乏学习主动性的26.59%的同学中, 有7.6%的人是在网吧游戏中浑浑噩噩地度过, 10.31%的同学时间则花在了交友玩乐上。

1.5 信息沟通渠道匮乏, 职业规划缺乏动态性

调查表明, 仅有1 7.7 2%的同学经常关注就业行情并依此进行调整自己的发展规划, 而6 2.0 5%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就业行情不太了解, 并希望能够有适当的了解渠道。有4 4.1 7%的同学是因自己兴趣和理想的改变或父母和亲戚的安排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由此可见, 多数学生虽然已经确立了职业规划目标, 但没有找到适当的渠道及时关注就业行情, 并适时的对职业规划做出调整。

2 做好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2.1 加强大学生职业测评体系建设, 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

自我认知是职业决策的首要环节, 它有时带有主观色彩。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虽然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都有了一定感性和经验上的认识, 但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因此, 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测评建设:一是积极开发适合学校情况的测评产品, 增加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或是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二是建立职能机构, 配备专任教师, 开设相关课程。三是建立一支专家型的教师测评队伍, 给测评对象以公正、科学的测评指导, 并给予正确的解读, 真正发挥出职业测评对职业规划的服务作用。四是为大学生提供职业交流沟通的平台。如利用高职院校企合作的优势, 提供学生与知名企业家交流的机会, 或建立校友社团, 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用人趋势, 加强业界同学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大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各种职业的区别之后, 就可以通过职业定位来确定一个或几个发展方向。

2.2 拓展信息沟通渠道, 引导学生由分散化职业倾向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

学校要结合社会实际, 如定期开展对人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的调研, 拓宽就业实习基地, 为在校生访谈毕业生提供机会等, 使学生准确掌握用人企业对人才规格和数量的具体要求, 了解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 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 了解劳动力市场及运作机制, 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面对职业倾向多元化的现象, 在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的同时, 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 竞争上岗”的观念, 要让学生认识到,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分散化的职业倾向并不能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增加筹码, 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 不仅使大学生疲于奔命, 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都增大, 社会需求的是一专多才, 一岗多能的复合人才,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重视的不仅是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团队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 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科学的规划。

2.3 引导和督促学生建立及实现阶段性目标, 全面提高职业能力和培养专业素质

部分大学生虽然确立了职业规划目标, 但缺乏学习热情, 没有积极行动, 一方面因为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因为他们缺乏学习动力, 他们普遍认识职业规划是三年以后的事, 他们感觉眼前无所事事。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把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分解、细化成阶段性目标;不仅如此, 还要根据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重点的不同制定出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等, 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动员学生端正态度, 积极行动。此外, 学生工作者要通过建立个人“成人成才”档案, 成立励志奖学金等手段, 及时的督促他们逐步的、有效的实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只有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学习时间和每一个实践机会, 才能为三年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4 建立适合各专业的高职生职业规划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保持职业规划目标实施过程中计划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 大学生在实施职业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不断依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定位, 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找出相应对策, 对职业生涯中的不和谐之处进行矫正。保持职业规划计划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统一, 这将提高整个职业规划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利于更快、更好地实现自我。有些大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就业行情, 岗位变动情况等客观原因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也有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 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 希望“一次规划, 终身受益”, 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 不愿舍弃, 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 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 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有鉴于此, 学生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在实施中去检验职业规划, 并且根据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 建立合理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帮助他们找出相应对策, 对职业生涯中的不和谐之处进行矫正。

摘要:近几年, 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大学生应该充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早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根据职业规划目标, 全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本文针对部分应用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的调查结果, 分析和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所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 吴薇.就业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 赵金秀, 朱慧.职业生涯指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7) .

[3] 陈浩凯, 万学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7.

[4] 施复兴, 黄锐.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探讨[J].十堰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0 (5) .

[5] 钱建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人民出版社, 2007, 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高职院校励志德育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