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皋市区范文
如皋人民的抗战精神与新时期如皋城市精神
“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征文”
如皋人民的抗战精神与新时期如皋城市精神
如皋蒋文祥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时长达14年之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6年为局部抗战;从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8年为全国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为保卫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保卫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伟大卫国战争,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使自1895年以来饱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苦的台湾重新回归中国,因此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想当年,面对侵华日军、降日伪军的包围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如皋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不怕牺牲,表现出了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成为当下我们在和平年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在大力弘扬如皋人民抗战精神的同时,更要努力践行新时期的如皋城市精神。可以说,相对于当年如皋人民的抗战精神来讲,“腾江越海,登高致远”的新时期如皋城市精神,既是最好的继承和发扬,更是非凡的超越与发展。
新时期如皋城市精神中的“高”、“远”二字,“高”是“崇高”、“远”是“远大”,这是对当年抗战时期如皋人民“矢志不渝、执着追求高远目标,誓把日寇驱逐出中国”这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想当年,抗战时期陈毅、粟裕之所以率领新四军力主东进,就是因为“这一地区原是红十四军的策源地,群众基础较好;黄桥地处如皋、泰兴、泰县三县中心,便于向通如海启地区发展。”他们明确提出要“在泰兴、靖江、如皋、南通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 [参见粟裕:《挺进苏北与黄桥决战》一文] 可以自豪地说,作为红十四军策源地和建军地的如皋,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亦或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曾经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土地革命时期,在如皋贲家巷建军的红十四军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央序列红军之
一、以如皋为中心的通如泰根据地亦是当时全国大小15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如皋军民的“火烧竹篱笆”,成为苏中地区反“清乡”斗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在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有三战发生在如皋境内,其中丁堰、林梓战斗和如黄路战斗被毛泽东作为作战范例,直接写进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一文 [参见《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93页]。这些都是如皋人民永远值得骄傲的光荣革命历史。
看今朝,就在当年红军将士和抗日军民洒下热血的这片热土上,如皋在沿江大开发以来的短短几年中,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发展速度持续领先,总量位次不断前移,综合实力晋位全国百强,多项指标名列南通第
一、全省前列。如皋的知名度、美誉度正在得到显著提升,“红色如皋”、“绿色如皋”、“长寿如皋”的城市名片靓丽夺目、精彩绝伦。叫响全国的中宣部表彰的由137名乡邮员铺就的“爱心邮路”遍布如皋城乡各地,凋谢在贵州苗岭山区的“支教玫瑰”、“爱心之花”铸就的“小亭精神”,更是为新时期的如皋城市精神增添了新的光彩。
新时期如皋城市精神中的“登”、“致”二字,“登”是“攀登”、“致”是“达到”,这是对当年抗战时期如皋人民“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一精神的发扬与光大。
想当年,从1938年3月如城沦陷,到1945年9月皋城解放,在那敌骑恣肆的艰苦岁月里,如皋人民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办枪械修理所,自制地雷手榴弹,发展抗日自卫武装,运用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突袭战、掏心战等作战形式,同敌人进行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次的英勇战斗。其中比较著名的战例除了“十团大战”以外还有:激战高明庄,歼敌加藤部;包围水洞口,拔掉伪据点;火烧竹篱笆,奋起反“清乡”;突袭东陶庄,实行反“扫荡”;袭击柴湾镇,捣毁伪区署;收复如皋城,活捉孟宪平。这一系列战斗,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看今朝,如皋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勇当江苏跨越发展的领先者,勇当江北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勇当苏中和谐发展的领头羊”的宏伟目标,通过努力正在成为现实。市领导决策层审时度势,顺时而动,又及时提出“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跨江争八强,开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新征程”,从而吹响了新的战斗号角。我们必须弘扬当年如皋人民的抗战精神,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向着“跨江争八强”新的目标努力前行、奋力攀登,进而实现如皋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
新时期如皋城市精神中的“腾”、“越”二字,“腾”是“腾飞”、“越”是“超越”,这是对当年抗战时期如皋人民“揭竿而起、敲江震海,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这一精神的超越与发展。
想当年,领导着包括如皋、南通、海门、启东、崇明等五县抗日斗争的中共如皋中心县委的建立,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如皋人民开展武装抗战、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新篇章。在如皋中心县委领导下,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教抗会、学抗会、抗日儿童团等各种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现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民众之中。如皋的人民武装自卫运动,成为当年苏中三分区人民抗日自卫武装斗争的模范。当年《江潮报》曾专门发表《民兵自卫模范》的社论,号召各县民兵向如皋学习。
看今朝,如皋人民在中共如皋市委领导下,正在书写腾江越海、跨江争雄的新篇章。在如火如荼的沿江高地上,昔日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平地崛起一座新港城。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巨臂飞扬、集装物流川流不息、万吨巨轮穿梭来往。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四通八达、一排排电杆纵横交错、一座座码头星罗棋布。如皋港一类口岸的开放、如皋海关的开通,大大縮短了如皋和世界的距离。“让如皋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如皋”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桥港时代”和“高铁时代”的到来,使得如皋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含发展潜力、最富发展竞争力的一块风水宝地。真是如皋如歌、如皋如诗、如皋如画。喜看今日如皋正以更加紧凑的节奏、更加便捷的渠道和更加高效的速度,在更大范围内、更宽领域中和更高层次上,联通五洲、走向世界,从而实现新的超越和新的腾飞。
(本文荣获如皋市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征文一等奖)
第二篇:如皋如歌
如皋市搬经中学 贾翔老师 扬子江奔腾你前进的足音;
雉水河鸣唱你开拓的乐章。
在这广袤的沃土上,我们引吭高歌——
如皋如歌…
旭日东升,古寺的钟声回荡古城悠久的文明;
夕阳西下,天边的余晖映衬老人和蔼的笑容。
在青苔斑驳的深巷里,寻找文字的痕迹——
如皋如歌…
冒董栖息的窗棂已是后人追忆的眼睛;
希文驻足的林苑融入令人景仰的心情。
在古琴台的回忆里,寻味悠久的琴声,默默沉吟—— 如皋如歌…
久别后的归来,我听到开拓者的号角,这声音比凤凰涅槃更有诗意; 归来后的久别,我记得建设者的身影,这形象比荷赛金奖更加珍贵。 是他们让废墟拥有了现代,让历史歌唱着永恒,仰天呼唤—— 如皋如歌…
绿荫下的修剪声浓缩了鬼斧神工的精致;
盆景旁的惊叹声评点了诗情画意的卓越。
用园丁的汗水研墨,谱写一曲新歌——
如皋如歌…
老人手中的针线穿引着历史的变迁;
儿童清脆的歌声歌唱起美好的未来。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按下快门,定格无数亮丽的风景—— 如皋如歌…
走在古城的深巷,仰望入云的高楼,鳞次栉比。
一路欢歌——如皋如歌…
第三篇:如皋中学 教学经验
第七周教学安排(10月15日一10 月21)
一、课时安排: 9节(4+5 节)
1、《滕王阁序》(含“滕王阁诗”) (4节)
2、《记念刘和珍君》(2节)
3、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2节)
3、《南通小题》语知讲评(1节)
二、早午读: 早读:
1、诵读《三百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每次至少一组)
2、默写好《兰亭集序》
3、背诵默写《滕王阁序》 午读:阅读议论文写作指导材料(周六中午)
三、晚自修:
1、做《随堂》之《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练习
2、做《南通小题》语知
第七周教学安排(10月15日一10 月21)
一、课时安排: 9节(4+5 节)
1、《滕王阁序》(含“滕王阁诗”) (4节)
2、《记念刘和珍君》(2节)
3、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
(2节)t、《南通小题》语知讲评(1节)
二、早午读: 早读:
1、诵读《三百阅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每次至少一组)
2、默写好《兰亭集序》
3、背诵默写《滕王阁序》 午读:阅读议论文写作指导材料(周六中午)
三、晚自修:
1、做《随堂》之《记念刘和珍君》相关练习
2、做《南通小题》语知
3、阅读、摘抄
四、下周准备:
1、教案、课件:《高祖本纪》
2、作文汇编(张丹丹)
3、语知回顾练习二(缪晓莉、袁洁挺)
(徐畏军)
五、假期作业:见群消息
3、阅读、摘抄(徐畏军)
四、下周准备:
1、教案、课件:《高祖本纪》
2、作文汇编(张丹丹)
3、语知回顾练习二(缪晓莉、袁洁挺)
五、假期作业:见群消息
第四篇:如皋花木大世界
如皋花木大世界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如皋市花木大世界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9月,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350亩,设有商贸、盆景、苗木、大树、综合五大功能区,共1160个摊位,出租率100%,是一个集花木种植交易、科研培训、园林设计施工、旅游观光、电子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花木交易市场。开业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江苏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江苏省花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现代花卉苗木科技园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花木大世界业主来自全国15个省(市),经营品种达1320多个。市场根据经营品种的地域特色,开辟了10个旅游景点:丹桂园、根雕馆、如派盆景园、君子兰园、山水盆景园、百花园等,个个园区风景如画、四季如春,令人顾盼不暇,流连忘返。
公司本着“打造一流管理、提供一流服务、营造一流环境,争创一流业绩”的经营管理理念,团结奋进、拼搏奉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花木大世界发展迅猛,2010年市场交易额达35.16亿元,带动周边2万多户苗农、花农,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每户年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
2011年计划投资12亿元,对现有交易市场进行改扩建,拟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创建如皋市花木百亿产业园。为致富花农,推进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
(摘自百度百科)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是如皋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重点工程、景点工程。总投资 6000 万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 1500 亩,建筑面积 30000 平方米,道路面积 64000 平方米。市场内部分为商业服务区、花卉盆景区、苗木区、大树区、散户区五大功能区域,共有摊位 1000 余个。市场集花木盆景生意交易,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园林施工、旅游观光、商务配套服务多功能于一体,是华东地区超大规模集约经营的综合性花木交易市场,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 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位于古城如皋的南隅,紧邻 204 国道,江海贯通,与宁通高速、沿海高速、新长铁路、南通机场构成了便捷的水、陆、空交错的立体交通体系。与邻近的苏中钢材市场、华东国际家具城等大型市场形成了新兴的产业带。 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设备齐全,服务一流。场内实现了道路、水、电、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六通”;市场管理实行分区负责制,落实到人,服务到户,配备智能化电子防盗监控;在行政服务上,“工商、税务、公安、林业、交通”五大职能部门联合办公。花木大世界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在生活服务上,超市、酒店、宾馆、洗浴、娱乐等一条龙服务;同时市场具有园林绿化二级施工资格证书,设有专业绿化实业公司,为进场业主拓宽了经营渠道。
2.公司历程:
如皋市花木大世界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9月,总投资6000
万元,注册资金588万元,占地350亩,固定建筑2万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1088个。
2003年3月18日市场正式开业,摊位出租率60%。同年8月创办《花木大世界报》。
2004年5月获得国家农发基金项目投资6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组建了绿化工程公司。7月注册登记如皋市花卉园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当年培训技工1000多人。2004年7月
公司建立党支部,9月建立工会和妇联组织。同年10月投资建立了如皋花木大世界网站。市场出租率达80%,成交额突破3亿元。
2005年公司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并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公司网站被确定为“省农业特色网站”。市场出租率达90%,成交额超过5亿元。被如皋市政府评为全市经济建设“十面红旗”和“优秀农业龙头”企业,被全国盆景协会吸收为常务理事单位。
2006年3月公司承办江苏省首届苗木交易会,暨省苗木商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省苗木商会副理事长单位。市场获“省级文明市场和省农业开发优秀奖”。当年市场出租率达100%,市场交易额突破10亿元。公司在苏北沭阳县投资兴建沭阳花木大世界。
2007年9月公司参与承办在如皋举行的省第五届园艺博览会。公司获绿化工程施工二级资质和古典园林施工三级资质。年工程施工量突破3000万元。公司注册资金增至2088万元。公司获省市级优秀农业龙头企业称号。申报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当年市场出租率达到100%,销售额达到15亿元。沭阳花木大世界正式开业,对外招商成功。同年,公司与中国移动建立手机农信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2008年7月参与筹建南通市花木商会,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被南通市政府确定为南通市花木产业集聚区。2008年7月组成如皋市卉森花木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60万元,初始社员68户。10月承办南通市“卉森杯”花卉园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成功,通过大赛,
如皋市晋级中级以上技工60多名。2008年“卉森”花木商标获南通市知名商标。
2009年3月公司与扬州大学联合申报省花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009年公司获“南通市和谐市场”荣誉称号,同时继续保持县、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当年市场销售额达到25亿元,出租率保持100%。
2010年8月公司与卉森花木专业合作社创办卉森花木商务网,同时建立省花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010年10月,公司论证组建花木产业集团,建立花木百亿产业园区。当年市场销售额达30亿元,绿化工程施工突破1亿元。同年,被省科技厅、财政厅授牌建立江苏省如皋市花卉苗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同时公司发起成立江苏省花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选为盟主。
2011年3月被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江苏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对现有交易市场进行改扩建,拟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加快发展如皋花木产业,改善市场交易经营环境,满足花农市场需求为宗旨,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城乡一体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努力打造高起点、全功能、苏北一流的具现代特色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花木(盆景)交易市场。
3.公司联系方式:
江苏如皋花木大世界,总投资6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500亩为交易市场,1000亩为生产基地,集花木盆景生产、交
易、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科技开发、园艺施工、配套服务、旅游观光等众功能于一体,共有种植、交易摊位1000余个,是江苏省乃至华东最大的综合性花木交易市场,规模之大跃居全国同类市场前列。电话:(0513)7770666 7770888
传真:(0513)7770777
邮编:226500
http://
E-mail:rugao@flowerschina.net
4.公司图片:见附件文件夹
另附:
如皋市卉森花木专业合作社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皋市花木大世界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于2008年7月18日。理事长吕剑鸣,执行监事田建林。成立初期有企业社员1户,农民社员77户。2009年6月25日新增农民社员77户,到目前为止,共有社员155户,成员出资总额65.5万元。合作社主要任务是组织成员从事花卉、苗木、大树、草坪、盆景(盆栽)的种植、销售及相关的技术培训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如皋市卉森花木专业合作社社员自有土地面积222.35亩,流转土地面积861亩,合计1083.35亩。一年来,合作社组织社员销售花木1050多万元。
如皋市卉森花木专业合作社本着“三服务两运作”的原则,即
为社员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依法运作、按章操作,实行按股分红、按销售额分红,上年按股分红3300元,按交易额分红17725元,有力地促进了如皋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繁荣了花木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2009年9月25日
第五篇: 有感如皋港区的腾飞
九万里风鹏正举,如皋港涛声诱人!5月12日我们一行来到如皋港参观学习,真实的见证了如皋港区的五年巨变,如皋腾飞的历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深深地思考着:在如皋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地区,如何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在如皋港这块贫瘠的土地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奋力爬坡到全面腾飞,从归根结底,取决于党心民心的高度凝聚,取决于市委市政府的运筹帷握,取决于港区的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一次次解放思想。
一、大思路决定大出路
多年来,如皋一直是南通发展的“小六子”,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面对这样的现实,如皋的出路在哪里?市委市政府面对这样的情况,毅然作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举措,提 出“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思路,定下了“一年大变,三年突变,五年巨变”的目标任务,短短五年,一座如港新城已初具规模,沿江开发如火如荼。引进外资,将如皋港打造成国际国内大资本集聚的“成本洼地”;激活民资,将如皋能人的力量发挥出来,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将如皋打造成“创业乐 土”。既有顶天立地的国内外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内生型小项目,这样如皋这架飞机就有了两个强有力的引擎,何愁如皋不能起飞? 思路决定出路,正是有了沿江大开发的大思路,才有了今日如皋经济社会腾飞的大出路,正是有了沿江开发的大思路,才有了撬动如皋经济社会腾飞的“小支点”。如皋人现在找到了自信和自身的优势,更在于如皋人找到了发展路径。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四大发展战略和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环境 打造、全民创业、沿江开发、新农村建设六大工作重点应运而生。
二、高效的服务推动大发展
在如皋港这块小小的土地上靠什么来聚集如此多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如皋为何成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最佳舞台,外来资金回报最高的成本洼地,先进技术充分应用的最好平台?答案只有一个,靠的是如皋市委市政府高超的执政能力, 营造出了服务发展的机制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才产生出聚集八方要素的强大磁力。
软环境用硬手腕抓,这一点如皋决不含糊。如皋市委市政府以务实、高效为本,模拟服务总公司运作,积极转变职能,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成立经济环境监察中心,着力查纠经济软环境中的存在问题,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为外来投资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
正是这些特有的服务形成了比较优势,成为支撑如皋港区跨越发展的基本因子。如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统筹整合,依靠科技进步,高效综合利用,实现高水平起步、链条式开发、集群化发展,从而把服务优势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优势。
三、大手笔成就大事业
做一番事业,没有思路不行,没有力度不行,没有全局观念,没有大开大合的气度也不行。如皋的五年巨变,更得益于大规划,得益于大手笔的气度。市委市政府以科学高效的新格局、新机制确保了沿江开发的大发展、大跨越,快速完善了以规划为龙头、以招商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中心、以搬迁为突破口的科学工作新格局,成就了五年巨变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