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国风俗礼仪(精选8篇)
篇1:英国风俗礼仪
1、吃饭、聊天交替进行
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2、付小费,不砍价
在英国餐馆里给小费是很普遍的,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通常在餐厅要按账单的10%左右支付。在英国的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自己收拾吃剩的东西,不能像在中国一样把残羹剩饭留在餐桌。中国人在买东西时都习惯讨价还价,而“砍价”在英国的商店和市场中却并不常见,即使是在地摊上。因为英国地摊上的东西价格已经很便宜,一般摊主都不会同意再降价。
3、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传统习俗
1 英国夏季的莫里斯舞
这个传统已经有5的历史了,起源于15世纪,一代一代的英国人将这个传统流传了下来!如果你也有幸正好遇上英国人在跳莫里斯舞,他们也是会邀请你叫入进来哦~
2 英国五朔节花柱舞
是的,英国人只要是个节日都要跳个舞啥的!五朔花柱舞在英国还有欧洲都很流行,一般来说,在英国,5月份,这个舞蹈就开始流行起来了。这个舞蹈起源于14世纪的威尔士。人们围着五朔节花柱跳舞是为了祈求丰收富足,也是给大家伙儿们聚在一起找了个绝佳的机会。十分有趣的庆祝方式哦~
3 英国春季的滚奶酪大赛
每年在格洛斯特的库珀山上,英国人都要进行滚奶酪大赛,是不是很奇怪啊~一般说来,这个比赛会在英国春季银行休假日里举行,这一天,英国人会追着9磅重的格洛斯特郡的奶酪滚下山!这个节日是为了庆祝冬季的结束!不得不说,英国人真会玩!
4 冬季的篝火之夜
烟花,篝火,火花和大量的苹果味太妃糖,这就是整个篝火之夜的主要内容。幸亏在17世纪的时候,盖伊·福克斯没有把国会大厦给炸了,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看的烟火可看了呀?
5 夏季威尔士的沼泽潜水铁人比赛
在英国,最奇怪的比赛应该是威尔士的沼泽潜水铁人比赛了,一般说来,这个比赛是在夏季举办,如果,小伙伴们要参加,那么最好是准备好湿式防寒衣,因为沼泽里还是蛮冷的!
6 威尔士康沃尔郡的投掷比赛
起源于凯尔特人的一个习俗,目前只在英国的康沃尔举办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一般都在二月份的第一个周日举办,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英国人会参加这个比赛,比赛优胜者可以获得5便士的奖励哦~
7 冬季苏格兰除夕
每年的12月31日晚上举行狂欢,开始这只是苏格兰人的节日,现在已经世界闻名啦!每年爱丁堡、格拉斯哥和阿伯丁等英国主要城市也会跟着一起狂欢。音乐,威士忌,接头派对,还有“Auld Lang Syne”,为了这气氛,小伙伴们也得来看看啊~
8 冬季苏格兰的彭斯晚宴
每年的1月25日,苏格兰人都会有举办彭斯晚宴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医生还有他的作品而开设的节日。小伙伴们不认识罗伯特彭斯的自觉去面壁吧!
9 夏至日巨石阵的庆祝日出
每年在夏至日,英国人都回去巨石阵举行庆祝活动。每年都会有大约4万人次会在夏至日前来巨石阵迎接日出!的夏至日在6月20日,周一,小伙伴们记得去看哦~人头攒动,不来你也会后悔滴哦~
篇2:英国风俗礼仪
01.拜访
如果你要去拜访一个英国人,需要提前约好时间,英国不太喜欢有朋友突然出现在自家门口。如果英国人说anytime,也不要选择半夜三更去打扰。进房间之后,男士要摘帽子,特别是去教堂,一定要记得摘掉。
02.交友
在英国,初次见面打招呼时,别总盯着英国人的眼睛看,对方会觉得不舒服。在正式场合中介绍两个人认识的时候,要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当两个人年龄、职位都差不多的时候,要把你更熟的朋友介绍给另一个人。还要注意的是,不能问女性的年龄。
03.送礼物
生日或者圣诞节的时候,英国人会与亲人朋友之间互送礼物。礼物不需挑太贵,用心就好。当英国人邀请你去家里做客时,最好带一盒巧克力、一瓶酒或者一束鲜花。04.用餐
如果有英国人邀请你到家里吃饭,也要提前了解一些用餐礼仪。比如:进了房间不要立马就坐,因为座位可能是主人定好的;左手拿叉右手拿刀;不要把胳膊肘放在桌子上,吃饱后把刀叉并排放在你的右侧等等。
05.守时
英国人一向守时,到了约定的时间人却不出现,是非常不礼貌的。就算你预计只迟到5分钟,也要记得提前电话通知对方。
06.幸运数字 “7”
“7”这个数字被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形容是一个完美的数字,所以如今大部分的西方国家都非常喜欢这个数字,代表着幸运和吉祥,英国也不例外。这就好比中国人特别喜欢“8”一样,因为这个数字分别代表着发财,有着很好的寓意。
07.刺穿蛋壳
在英国人吃完煮鸡蛋之后,会用勺子戳穿剩下的鸡蛋壳。因为他们认为吃剩的鸡蛋壳里通常会藏着小恶魔,如果不敲碎赶走恶魔的话,那么全家人都会有厄运。08.敲木桌可以防厄运
老一辈的中国人会在一句不吉利的话之后,说“呸呸呸”来赶走霉运。在英国,也有个办法来避免坏运气,那就是在说完一些事情的时候会立刻敲敲木桌。因为英国人相信小精灵住在树木里,所以敲木头的声音可以防止恶魔听到自己刚刚说出口的好运,从而防止厄运的到来。
09.伦敦塔上的乌鸦
乌鸦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认为是一种不祥之鸟,但是在英国恰恰相反。英国皇室认为乌鸦是宝贝,还有专门的保姆来照料。这是因为英国流传着一种传说:如果伦敦塔所有的大乌鸦离开的话,那么不列颠王国会崩溃。所以为了尊重古老的传说,现在的政府仍在塔内饲养乌鸦,相传只要塔里还有乌鸦,英格兰就不会受到侵略。
10.每月第一天早上说“兔子”
在英国的一些地方,人们相信兔子能够带来好运。如果在每个月的第一天说一声“兔子”,那么这个月就会有好运气。在英国的韦尔斯地区,人们还会用兔脚接触初生婴儿的全身,认为这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幸福。
风俗文化
1、吃饭、聊天交替进行
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2、付小费,不砍价
在英国餐馆里给小费是很普遍的,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通常在餐厅要按账单的10%左右支付。在英国的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自己收拾吃剩的东西,不能像在中国一样把残羹剩饭留在餐桌。中国人在买东西时都习惯讨价还价,而“砍价”在英国的商店和市场中却并不常见,即使是在地摊上。因为英国地摊上的东西价格已经很便宜,一般摊主都不会同意再降价。
3、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民俗风情
1、凡事情要预约
在英国的生活中与人交往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美容、配眼镜等。如需要取消预约时,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对方,否则可能须支付取消费。
2、社交从酒吧开始
篇3:英国风俗礼仪
一、英国人名习俗对习语的影响
英国的人名习俗是从用名字来代表自己开始的,根据语言的发展以及起源推测,人名也是通过理据来起名的。换句话说,在起名字的时候,受到人的性格、职业、外貌特征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英语的姓氏里,廋子被叫做Slim,矮子被叫做Short,高个子被叫做Long,白人被叫做White,黑人被叫做Black。除此之外,根据不同的职业作为姓氏的有:以打铁为职业的人姓Blacksmith,雕刻的人姓Carver,做面包的人姓Baker,专门从事做饭的人姓Cook,屠夫姓Butcher,以打猎为生的人姓Hunter等等,不一而足。英国人还特别喜欢用小动物来作为人名:那些好吃懒做的人喜欢叫他为猪Pigg,那些忙碌的人被叫为蜜蜂Bee,老实的人被叫为熊Bear,容易上当的人被叫为鸽子Pigeon,还有那些喜欢浮夸的人被叫为孔雀Peacock,性情温顺的人被叫为羔羊Lamb等等。
在英国风俗中,人名中出现习语主要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风俗习惯、民间传说里所有的人名;第二种是历史文化事件中所包含的典故,人们长时间的使用逐渐形成为习语。第一种情况里的习语里的人名不是指的特定的某个人,而是泛指一类人。举例来说,我们经常会看到的Jack,他不是指的杰克这个单独的人,而是指的一类普通人、男孩、男人等,在英国习语中,Jack in the water在水里的杰克,意为在码头打零工的人。Every Jack has his Jill.每个杰克都有他的吉尔。该谚语意为有情人终成眷属。除了杰克之外,还有许多人名习语,比如,习语Joe Bloggs乔布洛格斯,指的也是普通老百姓。
二、英国宠物习俗对习语的影响
对于宠物文化,这是地球上任何民族都会产生的现象,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文化。宠物文化有着十分明确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举例来说,英国同我国一样,人们都喜欢养狗。我国对于狗的看法通常都是厌恶的,往往比喻一个人很坏都是用狗来形容,然而,英国人大多数人对狗的看法都是充满着好感的,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在英国产生了远远超过中国的与狗相关的习语,除了少部分含有贬义外,大多数都是好的含义。在英国文化里,通常形容狗的习语有,clever dog含义是聪明的狗,其意为聪明伶俐的小孩或小伙;lucky dog字面意思为幸运的狗,其意为幸运的人;dead dog字面含义是死狗,其意为没有价值的东西或没用的人。还有与狗有关的动词习语有,work like a dog字面意思是像狗一样的工作,其意为拼命工作;dog one's step直译为像狗那样走路,其意指跟着某人走。
我们再来看猫,作为英国文化的宠物:猫,往往用来形容女人,我们经常看到的时装表演那些模特所走的台布就是猫步,英文单词为catwalk。猫同狗一样,也有不少习语,当形容人胆子小叫做fraidycat该词一般多被儿童所用。当形容人病的严重的时候用as sick as a cat。当我们比喻一个腼腆或胆怯的人的时候说,like a cat in a strange garret。
三、英国饮食习俗对习语的影响
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人类都要遵循民以食为天的原则。英国的饮食习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在英国主要的谷类作物是麦子,烘焙英国人的主食面包需要小麦,酿酒需要大麦,牲畜的饲料主要是燕麦。因此,饮食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与饮食有关的习语反映着英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通常所说的养家糊口在英国说earn one’s bread字面意思是赚自己的面包。我们所说的抢某人的饭碗在英语里是take (the) bread out of sb’s mouth字义是把面包从某人的嘴里拿走。牛油与面包一样,都是英国人不可或缺的生存事物,因此,关于黄油的习语也有许多,我们所说的谋生之道就是用的bread and butter转义过来的。big cheese的字面意思是大奶酪,而往往比喻成大官、大人物等大人物;而butter up基本含义是涂黄油,其意为过份恭维、讨好和巴结。hard cheese直接翻译成硬奶酪,其意为倒霉,这是由于好吃的奶酪通常都是松软的,而碰上硬奶酪就不好吃了。
英国人对茶(tea)有着特别的爱好,并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英国人喝茶通常都会加糖或者牛奶,但由于现代人担心变胖,所以喝起了什么都不加的清茶。在英国,随时随地都能喝茶,特别是在下午与晚上的时候,喝茶就更加普遍了。在下午4到5点的时间段内,下午茶(afternoon tea)和茶点(tea-cake)是英国人的传统饮茶习惯。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习语,高茶的英文high tea,是一种在黄昏时吃的正式茶点,也相当于简单的晚餐,通常是由一壶茶与一道热菜或三明治组成。因为英国人特别喜爱饮茶,所以,人们通常用cup of tea代表自己十分喜爱的东西。英国人也常用a storm in a teacup直译为茶杯里的风暴,表达大惊小怪或小题大做。
四、结论
一方水土一方人才,很多文化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且延续。文化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就如同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一样,英语习语形成于英国的风俗习惯,并在之后一直被沿用。很多习语可能我们并不了解,因为我们习惯不同。如果搬到我们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我们肯定会误解很深,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必定为交流服务。从这一意义上而言,了解英国风俗习惯就对我们学习英语习语有了莫大的帮助。
摘要:英国语言是人类在千锤百炼中逐渐形成的, 很多英语习语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然而, 英国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基本上为习语奠定了一个基础。本文分别从人名习俗、宠物习俗、饮食习俗三方面分别阐述了风俗习惯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希望对英语习语的了解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国风俗,英语习语,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楠.基于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习语学习影响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 2012 (01) .
[2]张静.历史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6) .
篇4:英国留学需了解的风俗礼仪等
衣着
英国人在穿戴上比较讲究,因此在会客、拜访或参加酒会、宴会、晚会时要穿西服打领带。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衬衫,但也得打领带。不过,他们很忌讳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
饮茶
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两块糖或加少许凉牛奶。在乡间盛行喝下午条,也称为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英国还有5时茶,是有钱阶层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5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送礼
在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有公司标志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拜年
英格兰人新年到别人家拜访时,必须携带一块煤,并且亲手把煤放进人家的炉子里,作为敬贺新年的礼品。同时还说一句祝福的话:“祝你家的煤炭,长燃不息。”(英伦)
高考后留学英国7问7答
当高考成绩照进现实,理想院校与你擦肩而过,你是否发现,英国始终为你的求学开着一扇窗?
现在申请英国大学还来得及吗?
答:高中生直接申请英国大学,难度较高,时间紧迫。一方面,需要学生提供雅思6分左右的语言成绩,对之前并无留学准备的学生来说,难度大,时间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申请的英国大学排名并不靠前,例如全英排名40-50位左右的大学,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对适应能力要求高。因此,建议高考生此时选择读Foundation(预科),而不是直申英国大学。
预料是什么?学什么?
答:预科是大学基础预备课程,是为那些未满足直接进入大学本科学位课程学习条件的国际学生设置的。基于中英教育体制的差别,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一般都需要先完成一年的大学预备课程并通过考试,再正式进入3年制本科课程的学习,预科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学习,二是专业课的学习。
国外预科好还是国内预科好?
答:国外预科和国内预科适合不同的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国外预科一般在大学里学习,院校可选择范围较厂泛,具有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环境和英式教学方式。但留学费用高昂,对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要求高。而且对学生的语言成绩有严格的要求,需达到雅思5.0-5.5分。
现在看来,学生如果想读国外预科,必须在7月初一次性考出合格的雅思成绩才来得及。而国内预科,则无需雅思成绩,可直接入读,时间机动灵活,并且是全外教师资。费用低,无需资金担保。毕业考试合格后,可直接申请英国17所名校。国内预科是一种平稳的过渡方式,只是这一年的生活环境是在中国。
预科的成绩可以申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吗?
答:一般情况下,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更看重英国高中产生的A-Level成绩,预科学生成绩申请难度很大。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可能。
预科都开设哪些专业?
答:在专业设置方面,国外预科与国内预科存在差异。国外预料如商科、工科、建筑、艺术等方向均有设置;国内预科目前主要商科、工科方向的课程。
国内预科难度大吗?能顺利通过吗?
答:由于各学生的语言基础、接受能力及学习速度存在差异,所以IFY预科入学前有严格的入学测试把关,在全外教教学之余,还特别设有中国老师一对一辅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成绩、转变学习方式,完成中式教育向英式教育的过渡。
预科课程结束后能申请到哪些学校?
答: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伯明翰大学、阿斯顿大学、布兰福德大学、肯特大学、金斯顿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等英国17所大学,100%的入读率。(芳菲)
高中生留学澳大利亚四种捷径
澳大利亚教育联盟指出,近年来,高中毕业生申请留学呈上升趋势,而且除传统的英美之外,有相当
部分人将目光投向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的学子去澳大利亚有以下四种升学方式供选择:
预科+本科
澳大利亚本科学习阶段接受国外高中毕业生入读大学前,要求他们必须读1年左右的预科。预科的课程设置是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内容加上一些选修课程,其具体内容与学生选择的专业相关。这类学制的课程对留学生来讲,相对压力较小。学生完成预科后,要参加考试,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原先选择的学校,同时得到一张预科证书。也有部分学生可根据考试成绩转入其他大学。对选择医科、法律、教育等专业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只能选择先读预科再升本科。澳大利亚大学本科阶段的学制一般是3年,也有4年、5年的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所以,选择这类学制的留学生的担保金以及实际花费比1+2课程的费用略高。
IBT文凭+本科
这种模式比预科+本科时间短,总体花费便宜,学制与专业设置上也比较灵活。对那些只定了学习大方向而对专业选择暂时不能做决定的学生很有利,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第一年学习的兴趣来定以后的专业。学完第一年拿到文凭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继续学习还是另谋出路。但这一模式要在一年内完成8门左右的大学课程,对于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压力很大。
直接进入本科
一般来说,非本国的高中毕业生不可以直接进入本科学习,如果在国内完成了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可以将这一年的课程视为预科阶段而免去预科。由于每个学校的入学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申请者的大学一年级成绩和学校来决定是否能减免预科,直接进入本科。但对一些已读到大二、大三或大专已经毕业的申请者来说,只要他们申请的课程与原就读的专业相同,他们可以提出申请减免本科阶段0.5-1.5年不等的学分。
读TAFE
对资金担保不是很充分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TAFE是澳大利亚当地公立性质的学院,政府每年会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因此学费相对便宜很多。一般完成2年的课程拿到TAFE文凭后,都能减免掉大学第一年的课程进入大学二年级。由于留学生签证类别上的不同,学生必须在完成学习后,在当地再次申请转换签证,继续读大学本科课程。因此在国内第一次申请签证时的保证金,只需要2年TAFE的学费加生活费。(钟华)
荷兰留学学校不同收费各异
作为欧洲西部最具活力、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荷兰的高等教育以其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和一流的教育质量闻名于世。
荷兰的面积不大,人口只有1570万,狭小的国内市场使荷兰经济一直具有强烈的国际取向,借助其欧洲门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荷兰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转口国。著名的跨国集团公司壳牌石油公司、联合利华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公司、飞利浦公司等就出自这里。
据介绍,目前,去荷兰留学在签证政策等方面并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但是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荷兰政府方面最近发生了
些变化,可能会波及些学校的财政,对申请奖学金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荷兰,英语的普及率虽然比不上英联邦国家,但是在非英语国家中荷兰的英语普及率却高达90%左右。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在荷兰生活和学习非常万便,对于硕士课程的申请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选择荷兰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合申请的专业
在环境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艺学和材料技术、水利工程等方面,荷兰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较适合理工科类学生申请,或者是海洋贸易、仓储运输等专业。从具体学校来看,莱顿大学在荷兰的综合排名是第一位的,该校的法律专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是对申请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录取率相对较低。该校的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很高,但是学费也很贵,几乎与英美国家的相关专业学费持平。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欧洲四大理工院校之一,在荷兰理工科教育中享有盛誉。这里理工专业齐全,并且有8个专业是荷兰唯一可以授予相应学位的大学。由于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在鹿特丹大学攻读海洋贸易或仓储运输等专业将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在荷兰的消费
荷兰的经济在欧洲属于中等偏上。一般学生一年的花费在10—12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生活消费就占到了4—6万元人民币。像洋葱、土豆一类的食品比较便宜,而蔬菜、水果等比较贵。当然,生活费的水平也与所在的城市或院校有关。例如莱顿大学位于莱顿,是大学城,没有自己的封闭校园,住宿费用和生活费用比较贵。代尔夫特大学位于代尔夫特,学生可以住在学校宿舍,并在食堂就餐,相对就要便宜许多。由于荷兰是典型的欧洲国家,所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繁荣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荷兰的四大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特列支。对在荷兰学习3—4年的学生,一定要选择位于大城市的院校,否则会非常被动。
学校不同收费各异
需要提醒申请学生注意的是荷兰不同的学校收费的差距很大。这是因为各学校获得的政府支持的教育经费不同。当然也不能说收费低的就是好学校,收费高的就不好。尽管有许多院校可供选择,但每个高校所提供的项目有所不同。有些学校的英文授课专业往往是该校的权威学科,所以应根据自己已确定的专业万向。另外还要看教学质量,不同的学校在相同领域的研究程度不同,有的专业对于学校来说是招牌,而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某个专业但只是为了达到合格综合性大学的最基本要求。所以,申请学生应通过浏览校方原始网站,了解所开设的课程、实习的时间段以及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可情况等做进一步选择。
注意专业与就业前景
篇5:浅谈英国传统婚礼文化和风俗习惯
英国,地处欧亚大陆西北,岛上气候温润,土地肥沃,芳草茵茵,溪流潺潺,极宜居住。英伦三岛原土著居民多为凯尔特人(现居住在苏格兰、爱尔兰岛),代表人物亚瑟、莫林,即电影《指环王》中的魔法师和石中剑的亚瑟王,其宗教多为天主教和清教。自公元4世纪,日耳曼人入主英格兰以来,先后成立了诺曼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都铎王朝(指环王中的文明时代),其宗教以基督教和国教为主。因此,凯尔特人后裔为主的苏格兰和日耳曼人后裔为主的英格兰虽在一岛之内,却是习俗殊异。
苏格兰的婚礼风俗延续着凯尔特人的特点,婚礼布置简洁、实用、朴素。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悠远的风笛、美丽的高地、清新的庄园、古老的城堡,还有那威士忌,格子裙,踢踏舞,牵着爱人的手,领着忠诚的牧羊犬,到青绿草地寻找三叶草……,苏格兰古老的传统符号随处可见。苏格兰婚礼上新娘服饰以白色长裙婚纱为主,手持素花,头戴纱巾,全身穿戴讲究“旧、新、借、蓝”四个字,即“传承、富有、友善、幸福和爱”。而新郎迎亲的亲友都会穿上十分隆重的以各自家族的苏格兰格子呢缝制成的整套高地传统服饰,白色小翻领衬衣、穿传统白色袜子,佩带毛皮袋和双刃短剑,新郎带暗红色领带,长者带黑色领结、青年人带浅灰、青色领带或领结。新娘在纽扣眼中插一束石楠花表示幸运,还在胳膊上戴上一块马蹄铁,希望能有好运,也可以是当新娘到达婚礼地点时,由小花童送上马蹄铁。婚礼仪式分为教堂、草坪、舞会,分别在早、午、晚举行。早上,风笛手吹奏悠扬的封底乐曲迎接来宾,然后再吹风笛请新娘和她的父亲参加婚礼仪式,仪式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主导,亲人宣誓并签订结婚证书。中午,在朋友的祝福下举行酒会,招待来访亲朋,晚上举行同乐会上人们可以尽情狂欢,直到奏响婚礼进行曲,这一切才宣告结束。苏格兰婚礼还使用的一种双耳小浅酒杯也很有民族特色,这种酒杯也被称为“钟情酒杯”(Loving cup)。在婚礼上,新娘在酒杯中斟满威士忌,然后依次把酒杯传递给家人和来宾,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这对新人结合的喜悦。传统的贵族婚礼上,还会使用很多银币,如新郎会向车外扔出许多银币,孩子们会去捡这些象征好运的银币,还有在新娘子的鞋里放银币等等,但这些已经逐渐不再使用。
英格兰婚礼.早在十六世纪直至十九世纪,婚姻大都承父母之命。新郎新娘几乎直到婚礼将至才认识对方。双方父母多在新郎与新娘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已经定下婚约。双方孩子依旧继续随自己的父母生活然后照例出席一次一次的筵席和节日庆典。1653年由克伦威尔的清教徒通过了《公证婚姻法》,法律要求公证婚姻婚礼在治安官员的监督下举行,并应首先陈述教堂记事薄上关于结婚预告已被公布的证明。若任何一方参与者少于二十一人,必须出示双亲赞同这场婚姻的证明。结婚庆典上新郎新娘十指紧扣着复述誓词,但他们被严禁使用戒指。1753年的《哈德维克法案》中规定,所有的婚礼,除了皇室家庭成员的婚礼以外,只有在发布了结婚通告或许可证后、只有早上八点到十二点、只能在英格兰国教的教堂或礼拜堂里、只能由英格兰国教牧师的见证。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证人而且登记薄也必须保管好。父母的支持也是必须的,除非结婚通告早已发布了。
今天,新娘和新娘都有他们的告别单身派对,他们将彩排除了晚餐以外的结婚典礼。如果新人在教堂举行婚礼,婚礼三周前的星期日他们的结婚预告将在教堂被大声宣读。但若新人出现在宣读现场则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婚礼按照传统多在中午举行,之后将是被称做“婚礼早餐”的正式午餐。婚礼邀请卡和美国的传统颇有几分类似,但很少有人会下大手笔制作精美的邀请卡。接受邀请的人一般不回复卡片,而是使用自己专用的答复卡。关于英格兰的婚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统,人们认为让扫烟囱的人在新娘步出教堂的时候亲吻新娘会给新人带来好运。其它的婚礼仪式和流程,和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经常见到的基本无异。如拍照,结婚典礼完成后人们立刻去教堂外拍照。如果正赶上老天爷下雨,就在教堂内拍照。拍照时,亲朋好友纷纷向新娘赠送结婚纪念品,有马蹄铁,有木匙,还有擀面杖,全都用丝带装饰着。英格人结婚要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英格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而戴头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品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
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为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一旦在教堂举行完仪式,新郎新娘从教堂里出来的时候,教堂要敲钟向新人祈福并驱除孽障,人们要向新人祝贺,这种祝贺不是亲吻、拥抱和握手,而是向他们撒五彩缤纷的纸屑。撒纸屑的习俗起源于撒麦粒。1491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携王后到布里斯托尔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面包师的妻子看到,于是她从窗子里向他们撒麦粒,并高呼:“欢迎你们,陛下!祝你们幸福、长寿。”这成为一段佳话,到16世纪时,这一习俗已广为流传,人们向新郎、新娘撒麦粒,有时还染各种颜色。麦粒象征着丰收和生活富裕,同时也祝贺新婚夫妇幸福长寿,子孙满堂。度蜜月也是英国各地青年结婚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把积蓄下来的钱用于旅游,而结婚后去旅游便称作度蜜月。这原是古代的习俗,在新婚之时一定要饮用一种用蜂蜜特制的饮料,用来象征家庭美满、爱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这种饮料从结婚开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个月称作蜜月了。
篇6:晋江结婚风俗礼仪
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男女自由恋爱,但大多数工作繁忙的新人还是选择相亲,相亲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委托没人到处打通是否有男/女到了适婚的年龄,一旦发现有合适的对象出现,委托方就会先去看一眼,若觉得满意,没人安排男女双方见面,见面的地点一般是在女方家中,而且男女双方的家中都会一同前往,称之“对看”。
探家风
如果相亲过程中双方和双方家中都满意,接下来女方和女方的家长和叔伯等亲戚一起前往男方家中“探家风”,了解男方家中的具体情况,回家够进行商讨,互相说出自己对男方的看法。
谈聘金和衫裤钱
如果女方觉得男方不错,就要开始进入谈聘金和衫裤钱的阶段,至于与晋江女孩结婚要多少礼金的问题,其实礼金的多少主要有男方的家庭条件决定,男方家庭条件好就多给些,男方家庭条件一般就少给些,只要女方的要求不是很过分,男方一般是会接受的,双方谈妥谈聘金和衫裤钱后,男方需要选择一个日子到女方家中系红包,系红包的意思就是先拿一些钱给女方父母,女方当事人还需要从这部分钱中取拿出一小部分,为自家兄弟姐妹买新衣服。
接亲
婚礼当天,男方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用于接亲,当新郎到达女方几门就时,女方家人要燃放鞭炮欢迎新郎,鞭炮燃放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中,当新郎见到新娘时,将手中的捧花送给新娘,接着跪拜女方家的祖先,拜完后,新人一同吃太平面,新娘必须比新郎吃得慢,吃完后新娘出门,女方家人燃放鞭炮,新娘出门时千万不能回头。
到达男方家
新娘到达男方家后,新人还需要再吃一碗太平面,代表着平安,新郎面中放有鸡头,新娘面中放有鸡翅膀,意味着新郎时一家之主,新娘是家中的贤内助,随后新人出发到婚宴酒店。
结婚流程
一.初识阶段
虽说现在提倡是自由恋爱,一般男女青年相对来说都比较开放,但还是很多人会选择“相亲”之路,所以这个时候媒人起到的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
二.发展阶段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三.确定阶段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一般到这个时候也就差不多,只要女方要求不是十分过分,一般男方都会会接受的,当然再讲聘金时候还会进行讨价还价的。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这些数字都是比较吉利的。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四、巩固阶段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五、婚礼阶段
喜宴结束后,很多地方也就没有什么事, 但是这边还有一个步骤,就是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就是你叫他们一声爸和妈就给到你手上。然后到了晚上夫妻同房前,两人还要同喝“合欢茶”,一般这个茶也是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这种就是代表着“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婚俗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bai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探家风。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3、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找日子,送日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5、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篇7:舟山风俗礼仪知识
1、 满橱满罐
年三十那天,每家每户要将水缸、米缸都备得满满的,意为“满橱满罐”,祈祷来年生活更加美满,吃用有余。
2、备年糕、“饭富”
定海旧俗,春节期间,到初五才能动用米缸;而且,春节期间还不能动刀。所以,要在年三十那天,蒸熟够吃三至五天的米饭,俗称“饭富”;女主人要切很多年糕、海蜇,备好新年里要用的食物。
3、关门点灯
旧时,在年三十那天,一天忙完之后关门,天亮前不能再打开。然后,在每个房间都要点上蜡烛或油灯。人们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4、 年夜饭
年三十晚,阖家团聚,长辈坐上位,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鱼是不能少的,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以前,定海人桌上的鱼品种很多,但至少要用一条完整的大黄鱼。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饭后,长辈开始给小辈分“压岁钱”。
5、迎灶神
定海人在年三十晚上,还要迎灶神。灶神从天庭禀报回来,灶台神龛贴上新的灶神像,供上年糕、年羹(年羹是用年糕切成片,加芋艿和萝卜起浆),供毕把年糕放在米缸上,谓“满米缸”。此后米缸封存,待初五才能启封。
6、 守岁
守岁,在旧时定海也称“照虚耗”,又称“守爹娘完善”,因为传说如果一连三年的年三十夜不睡觉,可修下世“爹娘完善”。除了在家中守岁之外,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庙宇庵堂坐夜守岁,祈祷菩萨保佑新年平安好运。
风俗礼仪
1、海龙王风俗与信仰
在嵊泗列岛,男女老幼皆知海龙王,崇仰海龙王。他们以为海是龙世界,嵊泗即为东海龙宫之所在,而自己则是海中蛟龙的传人。因为有了海龙王德信仰,因而龙崇拜、龙风俗也随之渗透到祖祖辈辈海岛渔民的思想意思、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渔民的龙敬畏之俗表现在渔民船头祭拜龙君仪式,往往是在海上遇到龙卷风、龙化水等奇异海况天象及灾难性气候时。
渔民的龙敬畏之俗,变现在渔船上的,还有一种形似就是挂龙旗。无论在茫茫大海的洋地上,还是碧波荡漾的港湾内,也能看到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龙旗。渔民的龙敬畏之俗,还表现在竭力保全自己所居住渔岛的山岙港门的“风水”中。颂龙舞龙扬龙威,这是从正面体现渔民的海龙王信仰,贯穿于渔民的生产、生活与文化娱乐中。
2、 世音风俗与信仰
嵊泗列岛渔民,都信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如果说,渔民对海龙王是敬奉兼有畏惧的话,那么,对观世音菩萨,则是全心全意的敬仰、崇爱、坚信无疑无惧。可谓东海渔民中影响最大、信仰最众的汉化了的菩萨,海上善神救星。“踏鳌镇海驮众生”和“佛灯引渡拯苦难”等传说。深入人心。观世音信仰,是渔民信仰风俗中最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俗。
3、天后风俗与信仰
在嵊泗列岛,你常可看到这样一种情景:朝向好,风水好的海湾渔岙,港内船帆桅樯,渔岙山腰上座立有玉殿玲珑的天后宫,风暴天,渔民摇橹驾船,相邀上岸,纷纷到天后宫燃烛焚香拜天地。嵊泗渔岛的天后信仰习俗,源自福建湄洲岛渔村的“妈祖”信仰。妈祖原名林默,她自幼聪慧,8岁从塾私读,10岁诵经礼佛,13岁修道练法。一次她与邻里姑娘们窥井照镜,忽见一神仙捧符箓拥井而上,授予林默,从此她学会通灵变法,法力日渐神通。林默在16岁的一天梦见父兄渡海舟覆,熊掌遇难身亡,父亲奄奄一息,她不顾海上风狂浪急,一往无前的前去营救,救起父亲,找到了兄长的尸体。此事之后,她更把拯救海难为己任,学会了变草为杉木的法术,每逢渔夫船工或商贾在海上遇难,她就赶紧拔草抛海,普济生灵。在宋雍熙四年(987年)重阳节,林默在湄山峰顶羽化飞升于茫茫海天。从此后,渔夫船工经常可以看到林默姑娘着红衣翱翔在海天,护佑着航海人。嵊泗渔民称妈祖为“天后娘娘”或“娘娘菩萨”,称妈祖庙为“天后宫”。[云游网整理]
在嵊泗列岛天后宫几乎岛岛皆有。在诸多天后宫中,数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间的小洋山天后宫最古老。规模最大的要数嵊山岛上,箱子岙右上方陈钱山脚的天后宫。
年俗活动
1、挂年糕
将蒸熟的年糕切成小段,挂到各个地方:筷子、扫帚、拖把、秤钩、犁、耖、耙、箩等器具上。意思是慰劳这些辛苦工作一年的器具,期盼来年“顺顺流流,年年有余,万事平安”。 在这一天,老鼠可以正大光明地出来吃这些年糕。
2、打果树
篇8:英国风俗礼仪
男女双方布置展容, 准备宴席, 安排认识, 侧重考虑接送嫁妆。
早晨, 男方请有功之臣——冰翁吃饭, 上午冰翁带男方捏制好的面塑娃娃 (象征男亲家的孙男女, 女亲家的甥男女) 到女方带长命锁, 锁洋有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数量不等, 根据家庭经济而定。冰翁在女方家吃午餐, 下午随嫁妆一行回到男方家。女方的嫁妆一行由礼房带队开衣箱, 冰翁及随行人员一路上鞭炮轰鸣, 好一派热闹景象, 行至男方家门附近, 双方鞭炮齐响, 遥相呼应, 相互联络。男方接回女方的嫁妆要在插屏前展现一阵子。然后, 由礼房先生带领新郎到长命镜前揭起镜帘一瞥, 即可看见新娘的音容笑貌。长命镜由新郎亲自抢回洞房, 其它嫁妆由开箱人开箱, 男方礼房同新郎家人对照清单一一核对, 方可全部搬回洞房, 钥匙暂由新郎母亲保管。
女方一行贵客来后先待茶, 期间由新郎父亲亲自为他们看茶, 客套数言, 畅谈片刻, 便可安排就餐。坐定后, 新郎父为贵客斟酒满盅, 照礼进行。餐毕, 女方开箱人认识男方爷奶父母, 要给见面礼 (多少临时商定) 客套数言, 女方来客便辞别而去。晚饭后, 双方都由四名全范男女为新郎捏岁岁饺子, 数量比岁数多几个, 捏单不捏双, 意思是祝愿他们长命百岁、白头到老。
二、嫁娶当日 (良辰吉日)
嫁娶拂晓, 新郎新娘都是鸡鸣起床, 穿好衣服便开始在盘中抓大钱, 迷信的说法是抓得越多, 以后挣得越多。
早餐, 新郎新娘陪家人吃家宴。举婚后同家人一块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 因此头天晚上新郎新娘有意跟父母睡在同一个炕上, 感受双亲的温馨。与此同时, 冰翁由男方安排一席美餐款待。牵线搭桥劳苦功高, 真是深情难忘。旧时有种说法, 当三次介绍人, 即可长生不老, 这也是对介绍人的一种鼓励。嫁娶启程前, 双方礼房各自落实迎亲人员、送客, 男方一般是哥哥放炮, 双方打灯笼的人一般是外甥。若本族中没有, 则在亲戚中选定, 因此为“上客”, 嫁娶到了对方, 谁都不敢小瞧。送客中的下书人, 一般是新娘的哥弟, 也属上客, 这些人按旧礼包裹都和其他人有别。
新郎启程, 先在插屏前披红戴花穿皮鞋戴手套, 然后由礼房引导踩四脚 (左上右下, 先青龙后白虎, 最后面向插屏示礼 (鞠躬) 方可上车、上轿。上轿时应向四方示礼 (鞠躬) 坐车轿内) 。男方迎亲回门是根据吉日喜神方向, 按既定路线返回家门口进行的一种仪式 (邀鸡蛋、龙凤饼、喝红糖水、照镜整容、开“开心锁”) , 办理完毕便径直娶亲。新娘上轿时, 由哥哥抱上, 鞭炮引路至车轿内坐定 (意思是哥哥抱妹妹, 好活一辈子) 。上轿后朝前抛一个掰开的馍馍, 下车轿时朝后抛一个掰开的馍馍, 旨在打点亲事途中的不详之物。娶亲回来, 新娘下车轿要“四色礼”或“下车钱”, 在车轿上坐一会, 名曰:“坐富”, 四色礼、下车前兑现才下车, 真是:坐富、坐富, 坐一会就富了。女方送客、待茶、就餐的同时, 礼房可顺便将包裹之事处理妥当。下书人给喜烟一盒, 喜钱6 元, 其他人统一给喜烟一盒, 喜钱5 元, 此标准在东南塬通行。
晚上的合欢席, 兄弟妯娌陪坐, 最好是成双成对。
三、嫁娶次日
男方迎亲家, 女方请新郎。女亲家到男亲家后, 有男亲家看茶。茶毕, 礼房引女亲家看新房, 目的主要看婚前商定聘礼是否到位, 有无为难之事。
女亲家就餐, 由新郎的老亲, 舅舅、姑父、姨夫陪坐。上菜安座后, 男亲家斟酒满盅, 按旧礼, 每上一个菜, 亲家先分菜给其他人, 方可动筷品尝, 厨师叩喜、加菜女亲家掏尝份, 现在在餐前一并处理, 即点到为止。女亲家餐罢, 两亲家座谈。一个说:“俺家闺女欠教养, 望亲家担待。”另一个说:“儿子从小娇生惯养, 不懂礼体, 愿你们指教。”女亲家同女儿走前, 男亲家要把女亲家礼品对调一样, 礼房要把女亲家陪客的包裹办理妥当。喜娘辞别婆家, 应同所在的亲属, 包括公婆在内, 一一告别, 言谈举动要留个好印象。女亲家走后, 礼房安排冰翁、新郎应邀赴宴, 厨礼房喜烟、喜糖、尝份、亲家礼品, 如果有老亲家, 礼品准备两份, 以及对方面上散发的喜烟喜糖, 冰翁的备用钱一并备齐, 即可让新郎、冰翁启程赴宴。冰翁、新郎到女方后, 等待已久的一伙年轻人、小孩子一拥而上, 争抢着要喜烟、喜糖, 人人有份, 待认亲、午餐之后一并处理。认亲就餐最好保证新人衣冠整洁, 女方认亲同男方大致相同, 有所区别的是认亲始终总是新郎一人, 站立插屏前, 且多数亲戚当日辞行, 为扩大新郎认亲面, 当日女方即可进行进行认亲仪式。
婚期过后, 两亲家还有一次慎重往来, 即确定是“四来六走”还是“十来十去”现在多数是“四来六走”。从此, 新郎新娘双方来去就随便了。
摘要:晋中平遥东泉是平遥东南塬风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无论是历史古迹还是风土人情, 都极具文化价值。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老人的方式调查东泉婚事礼仪对当地人生活习惯、行为道德的影响, 对提升、发掘、认识晋中风俗习惯、深入研究山西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