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薪资高居榜首(共3篇)
篇1:外企薪资高居榜首
贵阳:销售精英短缺 服务人才高居需求榜首
新华网贵阳2月9日专电(记者李惊亚)日前,贵阳市人才市场对贵阳2010年1月份的人才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企业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营销、服务类人才短缺,而技工、广告企划等专业依然供不应求。
据贵阳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1月,在招聘单位中,民营、个体企业招聘占78%。市场营销、服务、技工、广告企划等专业供不应求;而法律、外语、计算机、行政管理等专业就业竞争激烈,形势不容乐观。
据了解,今年1月份,招聘营销、服务人才的单位数和拟招聘人数同比均有大幅增长,招聘单位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招聘岗位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拟招聘人数是去年同期的4倍。服务业、餐饮业、百货、酒店、副食果品类企业服务人员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存在销售精英短缺的现象。
据该负责人分析,在未来两三年之内,贵阳市服务、营销类高层次人才短缺的`局面恐怕难以有效缓解。
在贵阳,还出现了几个职位争抢一个高级技工的局面。原因除了企业对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外,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技工人数不足,也是导致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主要因素。该负责人建议,多渠道就业、全方位推荐应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
篇2:外企薪资高居榜首
过去一年, 全省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二, 创新绩效则排在全国首位。全省加快实现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给型转变, 技术自给率上升到65.3%, 对外技术依存度降至34.7%。
科技投入继续增长。预计2011年全省研发经费达1000亿元, 占GDP比重上升至1.85%, 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研发人员达38万人, 比上年增加3.5万人。广东获得国家各类科技经费突破40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专利产出稳步增长。2011年1—11月, 广东发明专利申请44742件, 授权16604件, 分别增长28.6%和31%, 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和第1位。全省专利密度位居全国第一,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八年高居全国榜首, 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广东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方面, 也继续取得好成绩。全省有34项/人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以广东为第一完成单位及完成人的获奖项目有16项/人。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 为历年之最。
广东继2010年首批引进11个创新科研团队后, 2011年又引进20个创新科研团队, 汇聚了150多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团队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欧盟笛卡尔奖获得者各1名, 以及两院院士8名, “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共17名。这两批引进的创新科研团队, 为广东带来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 一批创新成果有望在2—3年内实现产业化, 预计产生数千亿元的产值。
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已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21家, 其中国家级高新区9家, 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11年, 全省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5万亿元, 增长约20%。另外, 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400多家, 规模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达3.4万亿元, 增长17%。
篇3:空调投诉高居家电类榜首
空调投诉高源于产品结构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空调投诉16295件,受理电视投诉14445件,虽然与2010年相比,空调、电视投诉数量都有所下降,但仍然位列家电类前两名。相比,冰箱、洗衣机产品受到的投诉分别为7524件和6153件,均不到空调、电视投诉的一半。另外,根据中消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产品投诉中,除营销合同外(占比为10.3%),质量问题依然是投诉重点(占比为50.2%),而根据中消协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全国消费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空调质量投诉主要集中在制冷效果不好、噪音大、面板开裂等问题。
对此,奥维咨询研究学院院长张彦斌认为,电视投诉多主要与产业发展状况有关。目前,彩电领域正在从传统CRT时代向平板时代过渡。在过渡过程中,一部分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故障率高,同时转型期产品也容易出现技术上的问题。
空调投诉多,则主要与产品结构有关。“在所有家电类产品中,只有空调属于半成品,需要专业安装人员。空调‘三分产品七分安装’就说明了这一特性。在安装过程中,如果遇到好的安装工,产品会发挥出最佳性能,但如果遇到的安装工不专业或不熟练,产品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空调制冷剂泄漏、内外机安装管对接不好、接线接错等问题。相比而言,冰箱、洗衣机投诉较少,因为冰箱和洗衣机产品都在生产线上一步完成了。”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空调行业竞争激烈,为降低成本,在选材上可能会出现减少钢板厚度或铜管厚度现象,而这势必会影响面板质量和制冷效果。而在制造工艺上,空调既有室内机又有室外机,这也涉及到内外机匹配问题。
加强三四级市场质量管控
据了解,在空调产品所有投诉中,来自三四级市场的指控比一二级市场更多。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三四级市场,一二级空调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质量和安装上的要求都比较严格。但是在三四级和农村市场空调产品仍处于普及型阶段。企业往往认为在这一市场,消费者对空调品质要求不高,所以家电下乡期间,广大农村市场成为一二级市场淘汰产品的处理所。
“在三四级和农村市场,由于消费者更看重价格,这就造成企业对三四级市场有一种误区,认为三四级市场消费者对产品外观和品质要求不高,所以企业针对三四级市场推出的特价机比一二级市场多,在选材上,相对也有主观意识。另外,三四级市场安装维修机制差,经销商一般多为夫妻店,安装工很多都是找亲属来做,安装质量难以保障。”张彦斌认为,正因为如此,企业更应该加强在三四级市场的质量管控。
“目前,空调在一二级市场主要是更新换代需求,未来三四级市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抓住三四级市场将会促进整个行业的销量增长。如果企业对三四级市场质量不重视,三四级市场的口碑传播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另外产品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成本更高。所以企业加强在三四级市场的质量管控迫在眉睫,同时也需要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安装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相关文章:
开展百日安全活动总结02-17
学校百日安全活动总结02-17
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02-17
汛期百日安全活动总结02-17
百日安全活动计划02-17
学校百日安全活动方案02-17
加油站防雪预案演练02-17
百日安全工作活动总结02-17
党员知识主持词02-17
安全杯知识抢答赛主持词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