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只有合理挖掘或注入思政元素,才能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奥尔夫音乐小金鱼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奥尔夫音乐小金鱼教案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蚂蚁
1、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精神。
2、通过道具、肢体、律动、演奏等,熟悉儿谣节拍和节奏。
音乐碟一张、木条人手一份、木鱼、碰铃、铃鼓、蛙鸣筒
(幼儿进入活动室找个位置坐好)打招呼
师:我是甘老师 幼:我是xxx
师:坐姿好的声音一定好听,试试
出示挂图,边讲边问:小蚂蚁能搭成舞台吗?经讨论得出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
听音乐,小蚂蚁是怎样团结合作的?老师跟随音乐边做搬、抬等动作
问:小蚂蚁用几种方法搬木材?
幼儿A做推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
幼儿B做堆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好朋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鼓励幼儿找朋友抱一抱。
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木材和蚂蚁做游戏
问:拉、推、堆的动作怎么做?幼儿纷纷尝试
问:小蚂蚁在哪里?大木材在哪里?
游戏一段后,音乐间奏时老师说:真是太累了、洗洗脸、喝喝水,你们想不想交换一下,小蚂蚁、大木材在哪里?
师:有三角形、圆形的房顶,还有什么形状的房顶?
出示木条,这些是搭舞台的材料,强调合作,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问:你手里是几块?谁手里多了,赶快送回来,每个人一块木材多了小蚂蚁搬不动。
(1)搬木材:一边念语词一边做动作,间奏时放松檫汗。
(2)引导幼儿多说其它的办法:幼儿说了扛、滚、拿、抬、顶,表扬幼儿:给自己拍拍手
(3)提供乐器让幼儿想象它们像什么?当幼儿说像甘蔗或羊肉串时,老师引导:你们拿去快吃,拿两个吃饱点等。
(4)任务:说一个字,小乐器就敲一声,老师一边念幼儿一遍敲,第二遍跟着音乐敲,这时老师指挥幼儿念敲
(5)评价幼儿的乐器伴奏。
1、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的棒。原因是老师引导得好,每一句引导语都恰到好处。如:在讲故事时,引导幼儿蚂蚁搭舞台需要合作,理出: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幼儿学蚂蚁搬木材的经验不足,老师引导幼儿说出了许多办法。
2、在设计上,老师设计了单人、双人等方式进行游戏让幼儿理解各种动作,更好的体会音乐。
3、这个活动在合作、谦让、包容中形成了一个大舞台,充分体现了奥尔夫全人教育的理念。
第二篇: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小落叶的节奏舞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节奏练习-小落叶的节奏舞
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2、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准备:十六宫格、小落叶的图片若干,呼啦圈六个。
过程:
一、幼儿进场,要求幼儿的脚步随音乐的变化而迅速改变师:秋天到了,小树叶们从树上落了下来,跟着秋风姐姐跳起了舞。
l、听,风越吹越慢了,我们该怎么飞呢?
2、哟,风又大了,我们该怎么飞呢?
3、真累,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二、理解并学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1、小树叶长得真漂亮,有几片小树叶也想飞上来玩一玩,你看,这片大树叶“*”的一声,就飞到天上去了。这片小树叶也想上来,可它有点害怕,于是又找了一片小树叶,两个人“**”两声也飞到了天上。
提问:
A、大树叶是怎么飞上来的?(*)我们把大树叶飞上来的节奏叫一拍。
B、小树叶是怎么飞上来的?(**)小树叶很灵活,所以一下子就飞上来了。
C、一共有几片小树叶飞上来呢?(2片)我们把一片小树叶飞上去的节奏叫半拍,用手来拍拍看。
2、大树叶和小树叶飞上去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用手拍一拍。原来,树叶们呆在一起,就是一句好听的节奏了。(幼儿练习用手拍节奏)
3、落叶的节奏还会变呢!看,把他们的位置换一下,就变成什么样的节奏了?
4、谁能上来让落叶变成不一样的节奏呢?(请个别幼儿变换节奏,其余幼儿练习)
三、游戏:小落叶回家
l、师:秋风姐姐带来了六间小房子(呼啦圈),你们想不想进来作客?不过一间房里最多只能站两片小树叶。现在我们一起唱歌(歌曲附后),被秋风姐姐点到的小树叶就可以飘到小房子里了。(游戏第一遍)提问:这间小房子里有几片小树叶?应该怎么拍?那间小房子里有几片小树叶?应该怎么拍?
2、原来:小树叶站在房子里,也是一句好听的节奏。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3、你们想不想也变成节奏?谁来当秋风姐姐?(游戏第二次)
四、认识十六宫格,学拍并创编十六宫格中的节奏
l、师:小树叶们快回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要举行舞蹈比赛,请小树叶们编一个好看的舞蹈。怎么编呢?秋风接姐姐编了一个,你看:(出示十六宫格如图一)
a、一片大树叶表示什么?
b、一片小树叶表示什么?
c、空白的地方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节奏
a、这么多的格子连起来,就是小落叶的舞蹈了,我们从红色格子开始来拍拍看
b、加点音乐好不好?跳舞没有音乐可不行。
c、参加比赛光用手可不行,我们让脚也动起来!
d、跳得真棒,要是再整齐一点就好了。
e、你们这么有本事,我也有本事。你看,让我的小格子翻个身,从绿色格子开始,就变成不一样的舞蹈了,我们再来跳跳看。师:原来,从不同颜色的格子起拍,节奏会变得不一样。
3、师:风姐姐的舞蹈编好了,你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呢!看,那边地上有许多小树叶,你们六人一组,商量一下,编一个好看的舞蹈来跳跳看。(请幼儿合作,将树叶贴到十六宫格纸上,并商量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出不同的节奏。)
4、师:小落叶们,把你们的舞蹈带过来!
A、这是哪组编的?谁来跳给大家看一下?(请一位幼儿跳)
B、这是谁编的舞蹈?(请几位幼儿同时跳)
C、这又是谁编的?(请这组幼儿一起跳)
5、师:每一组小落叶都编得这么好看,到底谁去参加比赛呢?这样吧,我们把这三个舞蹈连起来一起去参加比赛。第一段用什么动作表示?第二段?第三段?(全体幼儿把三段舞蹈连起来跳)
五、师:森林里的舞蹈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小落叶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听音乐出活动室)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小青蛙找老婆
音乐活动《小青蛙找老婆》
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
2、尝试利用拍打身体的方式进行固定节拍的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乌龟、公鸡、青蛙图。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去郊游。(根据音乐有节奏的踏步和拍打身体部位的律动)
1、来到了池塘边。听,有谁在叫啊?(青蛙)
2、青蛙看上去怎么样啊(伤心、难过)
3、伤心难过的青蛙拿着花想去干什么呢?(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出小青蛙娶老婆、
二、青蛙找老婆的过程。(了解歌曲内容,学习歌曲中的对话。)
1、青蛙到底想干嘛,我们来听一听他唱的。(播放歌曲第一段)
2、青蛙会找谁做老婆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3、青蛙找到了谁?青蛙认识它吗?乌龟愿意做它的老婆吗?乌龟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引出乌龟之后,让幼儿自由讨论乌龟和青蛙之间的对话,乌龟愿意嫁给青蛙吗?并逐渐引到歌词上来。) (第二次、第三次由于歌词差不多,很容易引起幼儿的疲惫,所以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同时加入青蛙先生在找老婆的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开始一直找不到,心情很低落的唱,后来精神抖擞的找终于找到了老婆,这些细节的处理重点是让情节的发展显得自然真实,从而让幼儿在学习反复的相同内容时依旧保持兴趣。)
复习歌曲: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告诉青蛙小姐好吗?(这一环节既起到了完整欣赏歌曲的作用,也让情节显得不突兀)
三、动物们欢庆青蛙找到老婆。(肢体节奏配乐)
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用身体的一种动作来表示每种动物,注意动作的节拍。
2、配乐演唱歌曲并做相应的动作,教师利用图谱引导幼儿表演。
(这个环节是复习歌曲,考虑到孩子在椅子上已经坐了一会了,再加上又是复习,所以加入了帮动物创编最合适的动作,边做动作边唱歌,能再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四、举行婚礼(简单创编的歌曲复习)
哇,青蛙先生找到老婆了,我们帮他们办个中西结合的美妙婚礼吧!(随着婚礼进行曲的奏响,走来了多个新娘。)
幼儿分两组,一组表演青蛙先生,一组表演新娘(根据红盖头出现的不同动物演唱不同的回答,有前面已经熟练了歌曲,所以不需要语言,直接加入演唱中就可以。)
五、 结束部分
师:青蛙先生找到了它的青蛙新娘了,我们一起去喝他们的喜酒吧。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 小老鼠和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 教学个案
第一课 《小老鼠和小花猫》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根据童谣内容进行简单的肢体律动。
2、掌握乐器的正确演奏方式,感受乐曲中节奏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音乐《嘉禾舞曲》
小猫、老鼠的卡片。
响棒 教学过程:
1、进场
音乐《嘉禾舞曲》表演
孩子们,天黑了,我们都闭上眼睛睡觉吧。
1)太阳公公出来喽!幼儿起床、伸懒腰、穿衣(袜子、裤子、外衣、鞋子)。
2)挤牙膏刷牙、洗脸、扎辫子女、梳头男。
3)背书包上幼儿园
(一次下位)
2、 童谣
1)介绍动物
孩子们,今天我们小一班来了两位小动物要和我们大家一起上课,猜猜看,是谁来了。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小老鼠)互相问好。吱吱吱,小朋友们,下午好。(小老鼠,下午好!),好了,小朋友们,猜猜看另一位小动物是谁?(小花猫)要是猜不出来 就“喵喵”
2)练童谣
孩子们,今天小老鼠和小花猫来到了我们班做客,开心吗?
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则故事呢,仔细地听听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小花猫可聪明了,他把这个故事啊变成了一首童谣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童谣吧,(动作教学)
4)卡片游戏
孩子们,小老鼠和小花猫今天啊 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他们的同伴,他们要来找你做好朋友喽,快把眼睛用小手蒙起来,要不啊 他们会害羞的。
请小朋友们把卡片拿在手上,我们来一起和它们玩一个音乐游戏。 小花猫、小花猫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在这里。 小老鼠、小老鼠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在这里。
5)乐器演奏(可站立)
请小朋友们再次把小眼睛蒙起来,又有东西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朋友喽! 跟我一起说:“响棒”
6)拍手演奏(即兴演奏)
孩子们,响棒它累了,被收走了,怎么办了 开动你的脑筋,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演奏呢?
7)结束
第五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行进小乐队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ABA结构以及乐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大胆想象,在A、A′段创编打鼓吹号的动作,在B段创编玩具兵操练的动作。
活动材料: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玩具兵图片、和三段音乐匹配的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旋律。
1.请你听一首乐曲,听完了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完整欣赏一遍)
2.觉得很快乐、很开心,你脸上的表情会怎样?(出示笑脸)
3.现在我们来给他穿衣服,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可以给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出示上身)
4.听了刚才这首乐曲,你觉得脚可以做什么动作?(出示脚的动作)
二、介绍乐曲名称、内容、结构。
1.刚才这首乐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耶塞尔写的。
2.这首乐曲讲的是有一个魔法师,他有一个玩具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兵。有一天,玩具箱里忽然响起了大鼓、号角的声音。玩具兵们一个个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走出来到操场上去操练。操练结束,大鼓号角又响起来了,玩具兵们向玩具箱走去,魔法师用力挥动魔术棒,“嘭”的一声,玩具兵们都不动了。
3.我就是那个有法术的魔法师,我除了会变出许多玩具兵,我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会给音乐画画,现在我把这个魔法教给你们,请你们伸出手跟我一起画画。——(第二次完整欣赏一遍)
4.看!我们画的画像什么?
5.从图上看,这首乐曲一共分几段?哪两段相同?
三、分段欣赏。
(一)欣赏B段。
1.过渡:看来,你们已经把我的这个魔法学会了,看!接下来我还要变魔法,我这里有一根神奇的魔杖,现在我要把你们都变成玩具兵,我说“变变变”,念到最后一个“变”,你们赶紧就把自己变成一个玩具兵,你想变成什么玩具兵就用一个动作告诉大家。
2.教师转动魔杖:变变变!
3.啊!你是**玩具兵,你做的很神气。谁和他是一样的?还有谁和他是不一样的?你是什么玩具兵?(请幼儿上来表演)
4.好玩吗?我们再来变一次!不过我有个要求:这一次请你变出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玩具兵。
5.呀,你现在是**玩具兵,你是**玩具兵。这么多的玩具兵,你们都来操练吧!你操练时会怎样神气的走?试试看!**玩具兵你是怎样操练的?(个别幼儿做动作。)
6.好,现在你们都要听魔法师的指挥,我说开始后,你们一起操练——(B一遍。教师哼唱自编的操练歌词,速度偏慢)
7.真不错,现在,我们再来操练一次,这一次要比刚才那一遍更神气、并加快一些速度。(跟着录音机音乐第二遍练习,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8.刚才我们听的玩具兵操练的音乐是第几段音乐?(师点一遍完整音乐。假如幼儿反映不大,在去掉两个乐句后,轻轻哼唱。)
9.我这儿有三张图片,你觉得哪张图表示玩具兵在操练,就把它贴在第二段上。
(二)欣赏A段和A′段。
1.现在,我们来听听你第一段音乐,仔细听,里面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A一遍。)
2.你们会听着音乐做吹号、打鼓、走路的动作吗?——(请幼儿在座位上练习,用小手在腿上练习走。A一遍。)
3.现在玩具兵起立,我们找个空地方听着音乐练习打鼓、吹号和走路,注意不要和别人相撞。
4.师:表演得真神气。听,大鼓号角声又响起来了,玩具兵要走玩具箱了,魔法师挥动魔杖,“嘭”玩具兵都不动了。——(A′段一遍幼儿坐位表演,最后摆一造型。)
5.看,这儿还有两张图片,哪一张表示玩具走出玩具箱,哪一张表示玩具兵要走回玩具箱?(请幼儿摆图)
四、完整欣赏。
1.谁来告诉我刚才我们听的乐曲叫什么名字?它一共有几段?哪两段是相同的?
2.现在我们就来玩这个玩具兵和魔法师的游戏。你们做玩具兵,我来做魔法师。当最后魔法师用力挥动魔杖时,玩具兵都不能动哦!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相关文章:
3月12日奥尔夫音乐活动01-23
一年级下学期绘本故事推荐01-23
奥尔夫音乐大海的波浪01-23
海南之旅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01-23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教案01-23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奥尔夫火车舞》01-23
奥尔夫音乐教案:听味道和小星星01-23
奥尔夫音乐小红帽教案01-23
澳大利亚考察邀请函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