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财务收支 辅助工具 审计 计算机

1 引言

审计人员通过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 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等状况进行有效审计。当前, 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手段, 并且已经朝着多元管理领域发展。在税收征管审计中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可以进一步拓展电算法的覆盖范围, 实现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审计工作, 促进会计电算法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持续稳定运转。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必要性;第二,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第三,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

2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促进税收征管审计的现代化发展

在计算机技术的全面普及与广泛应用下, 其被纳入信息管理与交流领域中, 随着电算法的快速发展及有效运用, 以往采用的税收征管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具体需求, 所以必须尽快创新税收征管审计方法手段, 促进税收征管审计工作向现代化方向迅速发展, 进而强化税收征管审计工作效率。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税收征管审计的经济指标、经济状况等进行定量分析, 并准确计算得出有关货币价值, 由于这些计算过程较为繁复, 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能够对该过程进行简化, 加快税收征管审计的现代化进程。

2.2 有助于规范税收征管审计

在税收征管审计中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对审计工作具有较好的规范作用,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及效率。税收征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高低、审计部门管理能力高低均决定了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税收征管审计覆盖面较广, 具有各种配套的法规、政策文件, 审计内容较为繁复, 实际工作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审计资料的查询。将计算机辅助审计与税收征管审计有机结合, 有助于科学规范组织审计资料, 保障审计资料的及时有效查找, 采用现代化的考核与审计软件准确计算各项目情况, 在确保税收征管审计工作高效性的同时, 还保证了审计资料的综合收集与优化整理。

2.3 有助于完善税收征管审计流程及审计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完善税收征管审计流程和审计方式, 税收征管审计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创新税收征管审计模式, 不仅要实现规范的审计工作, 还必须保证审计工作的稳定有序运行。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还能进一步扩大税收征管审计的涉及面, 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 使得税收征管审计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充实。推动税收征管审计工作向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等管理方向迈进。

3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

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不仅创新了审计方式, 还加快了审计改革力度, 虽然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发展时间不长, 但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计算机技术在税收征管审计各环节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1 信息统计和检索

计算机具有存贮容量大、计算精准及时等特点且可实现远程联网, 难过保证审计资料的综合高效收集、整理及传递,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实现预期的审计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制度、审计准则等数据库, 在及时获取高价值的宏观审计信息的同时, 还为审计人员的检索提供了较大便捷。

3.2 文件处理

当前, 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文字与图形处理中, 通过字处理软件或者表处理软件能够强化整体工作效率。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编写审计报告, 把编写初稿置于磁盘中存储, 以便后续及时整改、增减文字。在打印审计报告过程中, 应结合实际需求用黑体字打印关键的文字段, 以便相关人员查看。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顺利完成审计通知书、审计计划等资料。

3.3 通过计算机直接检查、核对各种审计数据, 确立数据的精准性

按照具体的审计需求来研发相应的审计软件, 从而深入分析与有效处理各种审计数据。根据审计软件的适用领域, 存在通用与专用两种审计软件类型。当前, 我国已经根据各个行业、各个审计项目研发了诸多的适用软件。通用审计软件主要涉及了访问文件、数据查询、抽样、分析预测等环节, 通过审计软件开展审计检查, 有助于审计人员在电算化系统审计中迅速了解和掌握以机读形式存贮的审计数据。倘若审计对象的电算化程度高, 那么通过审计软件来检查审计数据能够缩短审计时间, 减少审计费用。随着审计软件的广泛应用, 创新了电算化系统审计, 同时审计软件具有操作便捷性、功能多元化等特点, 有效缓解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4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

4.1 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

计算机辅助审计注重对人进行有效管理, 不断提高人的能力水平,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 强化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 促进审计人员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运转进程。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审计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 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确保审计工作健康稳定前行。在测试水平不高的培训活动中, 主要对审计软件进行一番介绍, 进而实现效率高的应用模式, 保障审计质量, 对于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 应详细介绍相关数据库, 以保证审计人员在数据库中及时查询需要的资料信息。

4.2 构建涵盖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风险评价机制

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到税收征管审计中, 首先应准确评价与判断审计软件的内在风险隐患, 并检查审计资料是否健全完善。在核算审计具体的税务过程中, 应细致分析并了解总体系统, 因前期录入与自动汇总环节的正确率较高, 所以可重点抽取税种, 并严格根据国家确立的税率进行计算, 严格复核审计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开展相关审核工作,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实际审计中, 还应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对不合理的审查数据加以修改, 有效规避核算风险, 从而保障审计的高质量及实效性。

4.3 实现多元化数据来源渠道

计算机辅助审计以数据为基础, 如果缺乏电子数据, 那么计算机辅助审计将是空白。税收征管审计将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基础数据, 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提高其适应持续更新的信息系统的能力。除此之外, 认真分析并比对工商部门、土地部门等各部门的实际业务数据和税收征管数据, 找出审计疑点, 构建科学完善的数据模型。

4.4 将审计思路与计算机语言紧密联系起来

审计思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点, 而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够将审计思路有效落实。只有获得精准可靠的审计思路, 才能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目的的实现提供重要指导。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种税收政策, 明确税收数据与外部数据间的关联性, 将审计思路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变为审计疑点, 突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整体效用。

4.5 强化信息安全性

由于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所以审计人员必须注重对网络安全风险的有效防范。首先, 加强网络建设和设备维护。其次, 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清晰划分相关作业人员的职责权限。最后, 科学设置异地备份系统, 及时进行数据备份, 从而在信息存储系统中发挥容灾备份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审计成果涉及了漏征、漏管、土地使用税等税收审计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审计人员及时查找审计问题提供了帮助, 审计过程中, 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单位的具体数据格式, 分析各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外部审计数据与审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从而推动税收征管审计的深化发展。

摘要:计算机辅助审计为税收征管审计工作提供了诸多便捷, 加快了税收征管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变革进程, 所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应用已成为必然, 本文据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税收征管审计,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志美.计算机辅助审计在财政审计中的应用[J].经济, 2017 (3) .

[2] 刘显旭.地方税收征管审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3] 陈辉瑜.浅谈税收征管计算机审计方法[J].商情, 2016 (27) .

[4] 陈怡.地税联网审计的困境分析[J].审计月刊, 2015 (4) .

[5] 富永林, 索远.灵宝市税收征管审计成果显著[J].理财 (市场版) , 2016 (10) .

[6] 黄东峰, 买卫华.浅析计算机软件在地税税收审计中的应用[J].经济视野, 2014 (19)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和web技术辅助自主学习的应用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