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1.1 城市交通压力过大
当前, 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但是城市化的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中, 例如北京、伤害、广州等地, 交通压力非常大, 以至于影响到城市的发展。造成城市交通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增加, 各种交通工具, 你如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灯数不胜数, 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 导致城市交通的压力过大, 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并且大多数交通方式都集中在地面上, 这种单一扥交通领域, 与多样的交通工具方式之间产生矛盾, 致使城市中经常出现堵车现象。
1.2 交通占地面积较窄
当前, 随着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 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也增加了人们的出行率, 出行距离也大大增加, 因此就造成了很大的交通量。但是, 在当前的交通状况之下, 难以承受如此庞大的压力, 所以就比较容易造成交通的拥堵现象, 反而会对人们的出行造成影响。这中现象也会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并且, 由于道路空间是有限的, 在一些城市中, 甚至出现交通通道混乱的情况, 出现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在通道的使用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 路边车辆随意停放, 应当到交通的通畅。
1.3 城市土地利用不均衡
对当前的一些城市进行分析, 发现会在城市中心出现人口密集的情况, 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比较频繁, 从而造成的交通压力更大。虽然政府已经做出努力, 加强对旧区的改造和新区的建设情况, 目的是为了有效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但是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仍然会有交通问题的出现, 影响到城市交通的发展。
2 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理论
土地利用是造成出行活动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在城市中, 土地的利用活动不断对货物与人的交通需求产生刺激作用, 从而大大的增加交通系统的符合, 以至于影响到交通功能与效率, 甚至造成下降。而从另一方面来讲, 城市中的交通不仅可以促进人活着物的流动, 而且也会对土地的可达性产生影响, 对土地的利用状况的改变产生促进作用, 甚至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产生影响。
然而, 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 却促使人们对于土地的更加高强度的开发, 这就会大大增加出行需求, 也对城市交通设施的要求更高, 从而促进交通设施的改善。此外, 当前人们在对地区的物理人力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 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但是这种正反馈现象却不会一直无限循环下去, 这主要是因为当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就无法将其同行能力进一步改进。所以, 如果某一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超过该地区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后, 就会使得该地出现道路拥挤的情况, 降低土地开发的可达性, 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的措施
3.1 加强规划编制前瞻性、整体性、可操作性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中, 所有的规划成果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 在以满足规划管理为原则的基础上, 将轨道交通的详细规划的基本控制要求进一步的落实。然后再逐步的、有重点的对土地的利用加以引导, 使其得到合理的改造或者是开发。
3.2 提倡站点腹地的多功能复合开发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 通常会有一些站点腹地, 而这些腹地则大多都是以商务、办公或者是居住为主。因此, 可以鼓励个站点依据自身的地点特色, 开发旅游或者是文化功能。并且在站点腹地中, 公共空间的规模不能够小于用地的5%;在建筑空间中, 应当加强与轨道交通的站点以及出入口设计的有效结合, 充分利用轨道站点地下、地面的关系, 从而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
3.3 注重站点腹地的集中、集约利用
对于站点腹地的用地强度应当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 以站点腹地为中心点, 沿着腹地外围逐步的降低开发强度, 从而达到土地利用集约化的目的, 对整个区域的开发量进行平衡;在轨道交通的影响范围内会有大量绿地存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站点周边空间的品质。然而, 也会对站点周边的可开发土地数量、就业岗位以及人口等围绕站点的聚集度降低, 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 需要对周边可开发地块的开发容量适度的降低。
3.4 提升站点的交通可达性
要紧抓轨道交通建设这一良好的契机, 对沿线的公交、道路以及步行网络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为各个站点创造便捷高效的条件, 最大程度上引导公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从而设计出舒适、安全、便利的路径, 与站点相连接;对于站点腹地的地下空间要进行统一的规划, 要密切与站点之间的连接, 在规划的过程中, 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充分考虑, 以满足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
3.5 联合幵发实现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良性互动
在轨道交通沿线范围中, 土地所有者是最主要的受益对象, 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降低地产展。商在轨道交通中所获取的利益, 将利益还原给轨道交通企业。与此
同时, 还可以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对交通规划和用地规划进行完善, 从而大大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的收入。
4 结束语
当前, 在交通工程的组成中, 轨道交通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并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要注重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合理开发方式, 完善外部的建设环境, 健全相关法律规则, 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 大大促进城市的发
摘要:当前,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过快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产生, 如交通拥堵现象、环境恶化现象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任务越来越繁重, 对于轨道的交通选址, 线路规划, 以及周边土地的开发方面还需做进一步设计。基于此, 文章就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进行简要的分析, 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与交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效果反馈
参考文献
[1] 刘捷, 王琛, 胡献鸽, 周唯青, 沈威豪.宁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综合效用与优化方案研究——基于TOD模式[J].经营管理者, 2015, 02:178.
[2] 刘志刚.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与土地综合开发的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师, 2015, 08:66-67.
[3] 中共柳州市委讲师团周思妍.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综合开发的建议[N].柳州日报, 2015-12-23004.
相关文章:
宁波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信息平台探索与研究02-05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02-05
医疗保险基金02-05
轨道交通信号闭塞系统02-05
城市信号系统轨道交通论文02-05
轨道交通质量安全控制02-05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与调度策略分析02-05
天津大学02-05
轨道信号与控制专业论文题目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