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澳门土话的歇后语

关键词: 理念 营销

有趣的澳门土话的歇后语(共4篇)

篇1:有趣的澳门土话的歇后语

有趣的关于澳门土话的歇后语

001:绊倒趴在粪池边----离死(屎)

002:《三字经》倒着念----人性狗(苟)

003:坐着火箭登天----直线上升

004:嘴巴上挂笼嘴----吃不开

005:钻在水道眼里叹息-----低声下气

006:猪油倒进水缸里----昏(荤)啦

007:白玻璃瓶装清水----看透了

008:坐车不买票----白搭

009:作家的书包----里面大有文章

010:左脚穿着右脚鞋----错打错处来

011:祖坟上长棵酸枣树----尽出带刺子货

012: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013:罢鸡钻草垛-----顾头不顾尾

014:战场上用兵-----虚虚实实

015:做大衣柜不安拉手----抠门

016:总统府的客人----有来头

017:辗转没有轴----玩不转

018: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019:桌子上唱大戏-----摆布不开

020: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021:重锤掉在钢板上----落地有声

022:众人的马,公家的驴----谁爱骑谁骑

023: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024:棕树的一生----任人千刀万剐

025:自由市场的.买卖----讨价还价

026:摘到果子捧伤腿----得不偿失

027:斋公吃羊肉----开洋(羊)荤

028:专往肥肉上贴膘----势力眼

029:拽着树叶打滴溜----险乎得很

030:葬瓶里的骨灰----是不自由的鬼

031:针眼里看天----一孔之见

032:竹子做篱笆----结缘(圆)

033:喻巴狗舔脚跟----亲的不是地方

034:浴室里的灯----模模糊糊

035: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036:野猪头做贡物----虚情假意

037:玉石娃妹----宝贝蛋儿

038:终身当会计----一长期打算

039:中药店的揩桌书----尝尽了甜酸苦辣

040:珍珠没眼儿----瞎宝贝

041:侦察员破案----暗中活动

042:做了皇帝想成仙----心高

043:液水锅煮寿星----老熟人

044:掖着个孙悟空----憋出个猴来

045:朱德的扁担----有名有姓

046:栽完树就想乘凉----性太急

047:夜莺配鹦鹉----正合适

048:早晨的露水----见不得阳光

049:遭驴拉重协----够喘的了

050:蚱蜢碰上鸡----在劫难逃

051:炸油饼的卖冰棍----冷热结合

052:猪向前拱,鸡往后刨---各有各的门道

053:坐船去坐车回----不走老路

054: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055:织布不用梭子----就靠吹

056:音乐队演出----各吹各的号

057:用煤油灯炒豆子----胡来

058:庸担上睡觉----想得宽

059: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060:知县跌粪坑----赃(脏)官

061: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062:宝剑出鞘----锋芒毕露

063:嘴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064:钻子头上加钢针----好厉害

065:被虫子咬过的果实----未老先衰

066:芝庶地里的老鼠----吃香

067:招帚颠倒竖----没大没小

068:纸做的雨伞----不顶用;不顶事

069:粥锅里煮蚯蚓----糊涂虫

070: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耳旁风

071: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图

072:阅览室里看报纸----大有文章

073:睁眼瞎看告示----两眼墨黑

074:阵拷的徒弟----好睡

075:桌子缝里舔芝麻----穷相毕露

076:靶场上练瞄准---睁只眼闭只眼

077:自行车走田坝----得过且过

078:砖墙上钉图钉----挤不进去

079: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080: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

篇2:有趣的澳门土话的歇后语

鼓楼前光饼--抢面

食马屎--诈癫

一嘴食胡椒--胡溜溜(很会撒谎)

鼓楼顶掏时辰牌--挨时度曰(消极怠工)

有锣有鼓--有乇对(比喻互相配合、呼应)

猪肝保郎(搽抹)粉--伪装

扁担拍倒--一字平

一把米摔墙上--毛(没)一粒家(粘)粒(比喻毫不相干、毫无关系)

芋菩拍保长--差半长

猴戴帽--伓像人形

和尚寺借篦梳--找错门

相拍--算了拍

船里老鼠--堵(赌)里找食

鼎边糊--一炆(米浆从锅边均匀地倒过)就熟

半瞑(夜)拉屎--野(很)特(值)

道士收花彩--假客气

金胡蝇--屎腹

虎婆奶收生婆饲囝--十死九无活

借钱放债--假有钱

无尾虼蚤--伓好讨(难寻找)

郎机炮拍隻隻--无够本(不够本钱)

拍破破了其的热水壶--无胆

篇3:澳门的市内交通

土地如此狭小, 人口如此密集, 那么澳门的市内交通状况如何呢?

澳门的街道很狭窄, 夹在林立的高楼与各式店铺之间, 道路更显得拥挤。本来就不宽的马路旁, 还要密密麻麻地停放一排排私人轿车和摩托车, 可行驶的路面也仅是一车之宽。许多地方的人行道很窄, 刚可容一人通过;若遇对面来人, 需侧身方可擦肩而过。更有一些地方, 人行道只有单向一侧, 仅用一条黄线与行车道分隔。

在这样的条件下, 澳门的市内交通应当十分拥塞。但恰恰相反, 我所见到的澳门, 却是车行其路, 人行其道, 交通顺畅, 几无堵塞。联想到北京、广州等城市的交通拥挤不堪的状况, 倒让我感到有点迷惑不解了。

经过观察, 澳门的交通顺畅不难找到答案。

其一, 澳门大部分地段均为单向行驶, 基本上是一条路走到底。单向行驶的最大好处, 是因会车而造成的车速减慢、阻塞乃至撞车的几率降为零, 使驾驶员开起车来比较轻松, 也容易提高车速。由于车速高、阻塞少, 因而保证了整个城市交通网的顺畅。

其二, 得益于良好的公共交通设施。澳门的私家车很多, 但这并未妨碍公共交通的发展。澳门的公共巴士公司有两家——澳巴与新福利, 同时在澳门运营。澳门的巴士与香港不同:在香港, 大巴与双层大巴唱主角;在澳门, 则基本上都是中巴。这种中巴, 可乘坐20多人, 设施先进、窗明椅净, 还备有空调, 十分舒适快捷。在澳门半岛内行驶, 只需投入2.5元澳门硬币 (全部采用无人售票) , 到路环、凼仔也只需3~5元澳门币。

其三, 得益于良好的出租车服务。公共巴士和出租车都属于公共交通工具, 都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澳门的出租车整齐统一, 一般车身前部为黑色, 车身后部为白色, 黑白相间, 极为醒目。出租车数量很多, 票价也很便宜。我乘坐过几次出租车, 价钱不贵, 比如从葡京到望夏一带, 车费也不过十几元澳门币, 与内地出租车车费差别不大。由于出租车行业竞争激烈, 许多出租车驾驶员都注重良好的服务, 再加上澳门是不夜城, 出租车通宵运营, 也是众多外地游客首选的交通工具。

其四, 得益于市民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在澳门, 很少见到交通警察与巡警车。交叉路口, 都以交通信号灯为指示, 行人和车辆都循规蹈矩, 不越雷池半步。行人在横穿马路时, 必定待绿灯放行灯亮起时才通过。即使马路上无车辆行驶, 行人也会自觉在红灯前止步, 等待绿灯亮起, 所以, 澳门虽然车多人多, 但各行其道, 互不干扰, 使交通顺畅得以保证。

篇4:活化石的湖州土话

土话的用词用语不仅承载着一方小土地上的人文历史,它更是维系着世代人们的乡情、亲情、民族之情。唐代贺知章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就道出了乡音的凝聚作用。一个人一旦在异国他乡的公众场所,一听到自小熟悉的乡音,那种他乡遇故知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分外亲切。有个感人的例子:战争时期,某次战斗前,上级为防意外、下达了不得随意沿途停车施救的命令。但是,有一个驾驶员违反了命令,他的理由是:“我听到伤员说了我们家乡的土话,他一定不是敌人。”这就是乡音的价值。

前几年,有识之士提出了保留并研究方言的意见,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许多电台、电视台也播送、播放了用方言传播的节目,许多地方小学教小朋友学当地土话。这说明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延续地方的人文遗产,如果失去了方言的支撑,想保持一地的民俗风情那也是不可能的。

我是北京的满族人,从军队转业到浙江湖州已经几十年了。起初,我以一种好奇的心情听着吴侬软语,一段时间以后听懂了,就被像蚕丝一样柔软缠绵的语言表达词汇所迷醉。慢慢地,我不仅会说吴语,而且还把它们用在了文学创作中,觉得不用方言土话就刻画不出人物的生动性格和地域风情。就这样,我也有意识地记录、收集、整理、考订起来,用十年的积累编著了《湖州土话》一书。我做的,仅仅是把湖州人嘴里说出来的东西变成文字,然后再还给湖州人。让湖州的文化历史上第一次有这样一本书,算我没白喝了这么多年的苕溪水、顾渚茶。

乡音土话和血缘一样是有根有源的。从远古的《诗》“风、雅、颂”里所采之“风”,到今天的土话,我在考订探源中并不感到有时空上的隔阂,它们是语言中的活化石。但考订工作常常没有现成参考书可查,只有像蚂蚁一样在仔细寻找各类书籍中有些微的发现叼取。只是土话收集还有一个问题是,用土话发音不一定找得出相应贴切来表达的文字,它仅仅是一个当地的土音。其中也许以前的古音韵中有,现在早作废了,写出来没人认识;再是以前就有人自己杜撰了一个字来代替那个音,现在也用不着而作废了。像俞平伯的一首诗:“虎阜山门小土宜,伊勿倒悦儿痴。惹人嫌絮津津谷,夕照车厢散学时。”这个是两个“或”字一正一倒重叠在一起的怪字,念作“拨”,湖州土话说“拨勿灵清”的“拨”,意思是说不明白、弄不清爽、与常理颠倒。

类似的怪字在湖州土话中还很多,如“囥”,读音“炕”,意思是藏起来;,形容女子好,就是今天的土话“赞”“崭”;,读音“吊”,意思是缝起来;,读音“额”,意思是嫌多了、减去一点,说成“脱点”,湖州长兴旧有“荡头”地名。老辈的人说,凡土话都会有一个字表示。这说明吴越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深厚。

土话之“土”,也包括很不雅的粗俗字眼和词汇。但土话也有极雅致的。像湖州土话把虾说成“弯转”。可考其出典竟是形容像古代女子发髻上的弯簪。因为活虾出水时很像弯的透亮的润玉簪子。只是后来叫成了“弯转”。这些在今天日常生活中还广泛口头使用。我忠实地加以收录,因为这是一方人在一方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本原,它也不会轻易更改或消失。

方言土话在情歌山歌中用得最广泛。老百姓即兴唱出的都是不加修饰的心声情思。他们用直接、生动和巧妙的谐音对抗着宋元以来的封建礼教。明代冯梦龙在《山歌》中收集的一首:“姐听情歌正在床上打昏哆(打呼噜),蓦得(突然)鸡叫又是五更头。世上官员只有钦天监第一无见识,你做闰年闰月为啥不做闰的五更头。”她骂掌管历法时辰的官员,把希望自己能和情哥多呆一会儿的心情表达得细微深刻。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澳门特区一般监督制度的探究与启示 下一篇:高三时评类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