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管理论文提纲

关键词: 积极探索 公共服务 供给 社会公众

论文题目: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促使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水平日益提升,对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解决公共服务供给瓶颈,各级政府积极探索通过公共服务收费弥补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力图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然而,伴随公共服务收费的持续增加,部分公共服务收费定价不合理、收费管理不合规等问题频发,如何规范公共服务收费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作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规范公共服务收费、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关键举措,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蓬勃开展的同时,财政收入绩效评价进展却相对缓慢,作为财政收入绩效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更是鲜受关注。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如何建立?怎样设立具体指标和权重才能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收费改革?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并结合实践案例加以应用。公共服务收费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单位凭借其公共权力,根据受益原则向公共服务特定受益者征收的费用。本文将公共服务收费的范围限于使用费,而非规费,是针对特定受益者收取的服务使用费。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则是以公共服务收费为评价对象,遵循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合理的指标构建对公共服务收费全过程做出尽可能全面的评价。本文基于治理、财政、经济和社会四个视角构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四视角选取的理论依据在于:从根本上讲,良好的公共服务收费是在遵从基本良治原则的前提下,对适合收费的公共服务进行合理定价和为其融资(筹资财政资金)问题。在权力层面上,公共服务收费是政府合理运用公共权力,引导、规范和维护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求,因此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应考察在公共服务收费中公共权力的合理使用,由此形成治理视角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在资源层面上,公共服务收费以合理价格提供满足公众偏好的公共服务为目的,关注服务融资与合理定价两个核心问题。服务融资是为适合收费的公共服务筹措资金,合理定价则是促进稀缺资源有效率地配置与充分利用。同时,考虑到公共服务的特殊性质,在“谁受益,谁缴费”原则的基础上,公共服务收费还应考虑低收入者的负担能力,以确保社会平等。基于此,服务融资、合理定价与社会公平也应成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内容,本文由此形成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财政视角、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基于治理视角,良好的公共服务收费理应满足良治的五项基本原则——法定授权、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和公众参与,这也就构成了治理视角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基于财政视角,公共服务收费应满足政府为公共服务筹措足够资金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收入充足性、稳定性和自主性作为评价对象;基于经济视角,公共服务收费依据稀缺资源有效率地配置和使用关注的两类效率: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配置效率关注收费价格影响下公共服务供求均衡问题,运营效率关注收费价格影响下的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比,由此以供求均衡和性价比作为评价对象;基于社会视角,公共服务收费应考虑低收入者的支付能力,并以此作为平等性的主要评价内容。基于权力观和资源观的相互关联,确定治理视角是财政、经济、社会视角的前提约束,并由此得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目的就是在基本良治原则的约束与引导下,达成经济、财政和社会的绩效目标。在治理、财政、经济和社会四个视角下,依据公共服务收费的共性,设计绩效指标体系。(1)治理视角,选择法定授权、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和公众参与作为评价对象,这是基于五个评价对象体现了良治的核心价值。选取收费程序法治化、问责信息、问责解释、收费机构透明、收费账目透明、收费程序透明和收费结果透明等作为评价指标;(2)财政视角选择收入充足性、稳定性和自主性作为评价对象,基于这是政府为公共服务筹措足够资金必然要遵循的原则。选取必要成本、非必要成本、收费内容稳定性、收费机构稳定性、付费方式稳定性、财务方面自主性和行政方面自主性等作为评价指标;(3)经济视角选择供求均衡和性价比作为评价对象,这是基于经济视角主要遵循稀缺资源效率配置原则,资源配置与使用关注两类效率: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供求均衡关注配置效率,性价比关注运营效率。选取总量、结构、市场化、高峰拥挤程度、外部成本衡量和专家打分等作为评价指标;(4)社会视角选择平等性作为评价对象,以低收入者支付能力为评价视角,确定政治决策、了解受益程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本文基于502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MOS分析法完成绩效评价四视角的合理性检验,以验证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四个视角及其指标选取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引入治理视角、财政视角、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具备合理性,治理视角对财政视角、经济视角、社会视角存在中介效应,继而验证了理论部分提出的:财政、经济、社会视角的绩效指标要在良治原则的约束下构建。使用德菲尔法完成指标之间的重要性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完成评价视角、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最终综合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权重和熵值法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最后,运用模糊评价法量化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结果显示,整体评分介于重要和相当重要之间,该评价体系合理。本文在共性评价指标框架下,以公路收费为例,设计具体可行的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以验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对其他行业的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提供借鉴。首先是基于治理视角、财政视角、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选取公路通行能力完成比例、偿债能力、服务收费收入比、收费机构经营期限、收费实征率、公布目标群体投诉率等评分指标,完成高速公路收费绩效评价的个性评分指标体系构建,划分具体的评分标准;其次是基于规范性和典型性原则,选取北京兴延高速公路进行案例应用。结果显示,北京兴延高速公路收费绩效评价得分65.98分,其中经济视角得分相对较好,治理视角、财政视角、社会视角得分相对偏低。基于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现状、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案例应用遇到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提出相关建议:(1)明确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主体责任。具体内容为:设立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发挥社会公众在绩效评价中的积极作用、适度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2)完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为:把基本良治原则融入绩效评价体系、注重考量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改进服务融资和补贴机制;(3)完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配套制度建设。具体内容为:加快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立法工作、加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本文具体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从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争议和武英高速公路闲置的背景入手,明确公共服务收费的研究意义。梳理现有文献,明晰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价值判断标准、视角选择和计量方法,并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现状。通过梳理我国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现状,总结我国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主体缺失。主要表现为:(1)政府各部门绩效评价职责不清。(2)绩效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有限。(3)缺乏第三方绩效评价。二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失。主要表现为:(1)缺乏对政府部门公共权力运用的指标考量。(2)缺乏对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水平的指标考量。三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工作缺失法制保障和组织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1)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2)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缺失统一的组织管理。第三章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基于公共服务收费以及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概念界定,明晰采取公共服务收费的原因以及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目的和价值判断标准,明确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四个视角的建立根植于公共服务收费的“权力观”和“资源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四视角的理论依据、评价内容和内在关联等。第四章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基于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四视角展开细化研究,完成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考虑到不同公共服务性质的差别,其绩效评价指标不尽相同,因此本章主要聚焦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中的共性指标选取。第五章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检验。在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选取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明确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进而验证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第六章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案例应用。以高速公路收费为例,完成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的构建,并运用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完成北京兴延高速公路收费绩效评价的案例应用,以充分检验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的适用性。第七章是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相关建议。本文依据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现状、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案例应用遇到的问题,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配套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明确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主体责任、完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配套制度建设。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当前相关文献大多采用相对单一的视角,以“3E”(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作为最终的绩效评价标准,与财务审查和审计绩效概念进行等同。相比之下,本文基于公共服务收费的核心问题:良好的公共服务收费是在遵从基本良治原则的前提下,对适合收费的公共服务进行合理定价和为其融资(筹资财政资金)问题,延伸出治理、财政、经济和社会等四个视角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内容,进而构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加以案例运用。特别是治理视角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基于良治原则形成法定授权、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与公众参与等评价内容,考察公共服务收费过程中政府公共权力的合理使用,这有别于传统绩效评价的单一视角分析。第二,研究方法创新。本文用AMOS分析法研究了评价视角、评价对象对绩效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评价视角之间和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使用德菲尔法对评价视角、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判断,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确定评价视角、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价法量化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由此,通过实证方法对绩效评价四视角构建的合理性、指标重要性如何确定以及这样建立评价体系是否合理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基于权力观和资源观确定治理、财政、经济和社会四个评价视角。治理视角依据公共治理理论,遵循基本良治原则,确定法定授权、受托责任、透明度、预见性和公众参与为评价对象;财政视角依据委托—代理理论,遵循财政收入原则,确定收入充足性、稳定性和自主性为评价对象;经济视角依据公共定价基本原理,遵循资源效率配置原则,确定供求平衡和性价比为评价对象;社会视角依据现代发展理论,遵循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确定平等性为评价对象,然后根据评价对象确定评价指标。最后依据评价指标设计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对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旨在为公共服务收费权力运用、服务融资和合理定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建立公共服务收费共性指标评价体系,虽然以北京兴延高速公路为例设计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但是其他公共服务类型却未能涉及。虽然公共服务收费在权力运用、服务融资和定价等方面存在共性,高速公路收费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收费还是有所区别,因此设计的评价体系要体现异质性。不同公共服务收费面对的收费对象和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各地区和各层级的政府收费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遵从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不同行业、部门收费人员在共性评价体系框架指导下,根据部门自身特点,根据共性评价指标设计出适合本部门的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对权重做适当修改,以满足本部门的需求和实现行业目标。

关键词: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治理视角;财政视角;经济视角;社会视角

学科专业:财政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视角选择

1.2.3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计量方法梳理

1.2.4 国外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文献梳理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现状

2.1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总体现状

2.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主体缺失

2.2.1 政府各部门绩效评价职责不清

2.2.2 绩效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有限

2.2.3 缺乏第三方绩效评价

2.3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失

2.3.1 缺乏对政府部门公共权力运用的指标考量

2.3.2 缺乏对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水平的指标考量

2.4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工作缺失法制保障和组织管理体系

2.4.1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工作缺失统一的法律法规

2.4.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缺失统一的组织管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3.1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概念界定

3.1.1 公共服务收费

3.1.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

3.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价值判断

3.2.1 基于权力观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

3.2.2 基于资源观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

3.3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四个视角

3.3.1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治理视角

3.3.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财政视角

3.3.3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经济视角

3.3.4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社会视角

3.4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四视角的内在关联

3.4.1 治理视角优先于财政、经济和社会视角

3.4.2 财政、经济和社会视角约束治理视角

3.4.3 财政、经济和社会三视角相辅相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4.1 治理视角的指标构建

4.1.1 评价对象

4.1.2 评价指标

4.2 财政视角的指标构建

4.2.1 评价对象

4.2.2 评价指标

4.3 经济视角的指标构建

4.3.1 评价对象

4.3.2 评价指标

4.4 社会视角的指标构建

4.4.1 评价对象

4.4.2 评价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检验

5.1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四视角的合理性检验

5.1.1 研究假设

5.1.2 研究设计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5.2.1 评价视角的重要性判断与权重设计

5.2.2 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判断与权重设计

5.2.3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判断与权重设计

5.3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体系的案例应用

6.1 基于高速公路收费绩效评价的个性评分指标体系构建

6.1.1 治理视角的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

6.1.2 财政视角的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

6.1.3 经济视角的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

6.1.4 社会视角的个性评分指标和评分标准

6.2 北京兴延高速公路收费绩效评价的案例应用

6.2.1 北京兴延高速公路收费案例概况

6.2.2 北京兴延高速公路收费案例指标数据

6.2.3 北京兴延高速公路收费的总体绩效评价

6.3 案例总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相关建议

7.1 明确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主体责任

7.1.1 设立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

7.1.2 发挥社会公众在绩效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7.1.3 适度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

7.2 完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7.2.1 把基本良治原则融入绩效评价体系

7.2.2 注重考量公共服务收费定价

7.2.3 改进服务融资和补贴机制

7.3 完善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配套制度建设

7.3.1 加快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立法工作

7.3.2 加强公共服务收费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1 财政部和地方非税收入法规及其法律位阶

附录2 财政绩效评价法律及其法律位阶

附录3 调查问卷

附录4 北京高速公路收费依据的法律及其位阶

附录5 北京市兴延高速服务、举报电话统计

附录6 北京兴延高速交通事故统计表

附录7 北京兴延高速法律诉讼情况

附录8 兴延高速特许经营期车辆通行费收入

附录9 兴延高速公路评估交通量对比表

附录10 兴延高速特许经营期车辆通行费经营成本

附录11 评价视角、评价对象的信度检验结果

附录12 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附录13 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附录14 外部变量对评价视角和评价对象的差异分析结果

附录15 专家自评和打分结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浙江省运营高速公路覆盖型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及致塌机理 下一篇:试论加强高速公路企业财务治理提升运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