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对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为晚期肝病, 拉米夫定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1], 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 YMDD变异率增加, 乙型肝炎病毒 (H B V) 耐药可致病情反弹。阿德福韦酯能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 而且对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也有明显抑制作用。我们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所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2~65岁。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血清DNA值均>1.0×105copies/m L, 所有患者ALT>1倍正常上限值, TBIL>17.1umol/L, 白蛋白/球蛋白<1。使用拉米夫定治疗 (12~30) 个月, 平均21个月。病情反弹指经拉米夫定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 表现为血清HBV DNA值<1.0×103copies/m L, 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 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减少或消失, 在此以后患者继续服药却出现HBV DNA复阳 (1.0×105copies/m L) , 肝炎活动, 肝功能失代偿并达到上述入选条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入选患者血清进行HBV DNA检测, 同时对YMDD变异的M位点的变异进行检测, 证实发生YMDD变异。患者分为阿德福韦酯组20例, 拉米夫定组20例, 2组年龄、性别、病情及血清HBV DN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根据病情给予护肝、利尿剂、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对症、支持和防治各种并发症等治疗。阿德福韦酯组:在拉米夫定100mg/d和阿德福韦酯10mg/d, 每日1次, 口服。联合治疗3个月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 疗程12个月以上;拉米夫定组: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d共12个月以上。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以及3、6、1 2个血清N B V D N A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用t检验;率的比用χ2检验。

2 结果

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治疗6、12个月时, 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肝炎指标逐渐改善, ALT、AST逐渐复常;HBV DNA定量逐渐下降, 与拉米夫定组同期治疗比较差异显著。拉米夫定组4例患者一度出现腹水、肝功能反复。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治疗6、12个月时,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患者血清ALT复常率, HBV DNA阴转率逐渐升高, 与拉米夫定组同期治疗比较差异显著。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现与使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相关肾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患者耐受性良好。

3 讨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已属肝病晚期,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5年生存率仅14%[2], 此期患者已错失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 但许多研究证实, 此时抗病毒虽不能完全逆转肝病的病理改变, 但通过抑制病毒复制, 仍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改善肝脏生化指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在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期间, 可以发生YMDD变异, HBD耐药突变可致病情反弹, 极少数患者还会出现病情恶化, 特别是肝脏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本文对40例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2种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12个月结果显示:阿德福韦酯组肝功能ALT、AST、HBV DNA的改善显著优于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组ALT、AST、HBV DNA改善不明显, 个别病例出现反复。拉米夫定对耐药病毒株的敏感性下降, 但仍然维持对野生株的敏感性。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变异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且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呈时间依赖性, 治疗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另外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耐药基因位点无交叉, 其在前两年内的耐药突变的发生率低, 无严重不良反应。故对肝硬化, 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拉米夫定耐药后, 建议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 (各20例) , 阿德福韦酯组:拉米夫定100mg/d和阿德福韦酯10mg/d联合治疗3个月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拉米夫定组: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00mg/d治疗, 疗程1年以上。2组在保肝基础治疗上无差异。结果 治疗12个月时结果显示, 阿德福韦酯组肝功能ALT、AST改善优于拉米夫定组 (t分别为2.98、5.63, P<0.01) , 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 (χ2=21.98, P<0.01) 。结论 阿德福韦酯组对YMDD变异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较拉米夫定疗效显著,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YMDD变异,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8~18.

[2] 陈翠英, 刘晓平, 戴二黑, 等.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5, 8:2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探讨 下一篇: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