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03常用灭火器使用方法(共6篇)
篇1:安全教案-03常用灭火器使用方法
常用灭火器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知道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
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它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物质的火灾,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灭火器:
一、干粉灭火器:
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充装。
2、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3、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8kg射程为5m,时间12秒。(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
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
推车式使用方法:同干粉推车一样。
三、1211灭火器
1、“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剂。灭火时不污染物品,不留痕迹,特别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它的灭火原理也是抑制连烧的连锁反应,也适宜于扑救油类火灾。
使用时要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即有药剂喷出。使用时灭火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它的射程较近,喷射时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扫射,向前推进,要注意防止回头复燃。
“1211”灭火器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氮气压力,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药剂重量、压力,药剂重量若减少10%时,应重新充气、灌药。
“1211”推车灭火器使用方法:同干粉。
2、“1211”灭火器,1kg有效射程2.5m,2-3kg射程3.5m,4kg射程4.5m,时间为8秒。“1211”推车有效射程:25kg射程8m,时间20秒,40kg射程8m,时间25秒。
四、泡沫灭火器
1、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它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泡沫推车使用:先将推车推到火源近处展直喷射胶管,将推车筒体稍向上活动,转开手轮,扳直阀门手柄,手把和筒体立即触地,将喷枪头直对火源根部周围覆盖重点火源。
2、泡沫MP6m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时间35秒;65L的射程9m,时间150秒左右。
3、清水灭火器喷出主要是水,作用与酸碱灭火器相同,使用时不用颠倒筒身,先取下安全帽,然后用力打击凸头,就有水从喷嘴喷出。它主要是冷却作用,只能扑救一般固体火灾(如:竹木、纺织品等),不能扑救液体及电器火灾。
篇2:安全教案-03常用灭火器使用方法
① 使用前要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② 然后除掉铅封
③ 拔掉保险销
④ 左手握着喷管
⑤ 右手提着压把
⑥ 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摆,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二、无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① 使用前要将瓶体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② 然后除掉铅封或钥匙
③ 拔掉保险销
④ 左手端着瓶底,右手抓着压把
⑤ 然后对着火苗根部压下压把进行灭火
篇3:常用工艺安全分析方法比选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HAZOP) 主要是应用系统的分析方法, 将所有相关的关键词结合在一起, 对工艺装置进行查找, 发现任何潜在的风险, 并将结果用列表的方式记录下来。
优势
HAZOP是一种目前应用非常广泛、频繁的分析工具, 其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整个工艺装置存在的风险识别非常全面, 几乎涵盖了工艺装置可能的各种异常工况;
2.能够从整个或局部工艺系统角度出发, 考虑前后流程的因果关系, 深入、系统地分析存在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及整改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结合单位实际安全需求, 通过与设计单位详细的讨论和研究, 制定最优工艺方案, 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4.帮助工艺技术人员加深对工艺系统的认识;
5.分析报告可以为操作文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等的编写提供指导;
6.提出的整改建议可以应用于相同工艺装置的初步设计, 提高设计质量。
局限性
HAZOP分析方法能够很全面地对整个工艺的风险进行查找和分析, 但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小组成员的工艺素养直接决定了分析质量。HAZOP分析方法对工艺系统涉及的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岗位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任何一个岗位人员不能胜任分析要求, 都有可能导致风险分析的遗漏;
2.前期准备资料要求相对苛刻, 必须要有相对较为完整的工艺和工艺流程图;
3.只能从整个工艺角度, 前后连贯查找工艺风险, 对于具体的单体设备, 尤其是关键设备, 不能进行详细的风险分析,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或措施;
4.只针对工艺装置和操作程序, 对装置系统以外的情况, 如装置间的安全距离、厂内交通安全等状况无法进行分析;
5.分析程序、组织相对比较繁琐, 耗时较长。
适用范围
HAZOP分析的最佳应用时期是在工艺装置的初步设计阶段, 但从装置运行初期、运行过程中及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工艺变更, 直至装置报废各阶段也都可使用该方法。对于操作程序, 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分析。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方法 (FMEA) 是一种“事前行为”, 既在工艺设备设计、制造的过程中, 使用该方法分析所有元件的失效影响, 从而列出故障部位和故障机理, 进行整改或风险削减。
优势
FMEA基本方法是从系统中的元件故障或失效状态进行分析, 逐次归纳到子系统和系统, 从而有助于查找和消除各类风险。该方法优势主要包括:
1.可以有效确定设备零部件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 预测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 从源头上防止设备事故事件的发生;
2.指导设备操作规程和检维修规程的编写, 明确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通过有效细致的分析, 可以为设备预防性维修和预知性维修提供参考标准, 可以验证设备设计的正确性, 从而指导设备零部件的优选;
4.分析结果可作为培训教材, 让操作人员更加深入了解设备结构和运行原理, 及时发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局限性
FMEA对设备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安全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该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单体设备, 且设备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2.无法从整个工艺系统角度进行工艺风险分析;
3.该方法只是针对整套工艺风险分析的补充和完善;
4.不考虑“人因”和系统各单元间的相互影响;
5.对设计依据不做质疑;
6.采用此方法的过程中, 某些风险值较低的风险因素有可能因为风险值运算关系, 被人为逆转, 从而出现较大的风险偏差。
适用范围
该方法最佳应用时机是在工艺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用以改进设备设计, 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在设备使用过程中, 也可使用本方法进行分析。同时, 该方法也广泛应用于系统可靠性分析。
故障树分析与事件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 (FTA) 与事件树 (ETA) 都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 其用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事件树分析是采用归纳法, 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 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
优势
FTA和ETA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主要优势包括:
1.分析直观、明了, 思路清晰, 逻辑性较强;
2.既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
3.为单位制度完善、标准修订提供依据。
局限性
此两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须先应用头脑风暴或其他分析方法寻找顶上事件 (初始事件) 或潜在风险;
2.分析结果受制于顶上事件 (初始事件) 或潜在风险定位是否准确, 各顶上事件 (初始事件) 与风险之间相对独立, 分析结果或存在较大偏差;
3.分析重点只针对特定事件, 分析结果最终都可归结为管理原因、制度缺陷或人为原因, 其整改措施在具体事件中针对性还有待加强;
4.对分析人员的生产运行经验和工艺技术素养要求相对较高。
适用范围
故障树分析与事件树分析方法可在工艺系统设计、风险评价时使用, 对于特定事件或事故事件的调查应用效果最好。
保护层分析
保护层分析 (LOPA) 是一种半定量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 用于确定发现的危险场景的危险程度, 定量计算危害发生的概率, 已有保护层的保护能力及失效概率, 如果发现保护措施不足, 可以推算出需要的保护措施的等级。
优势
LOPA较之其他定量分析方法, 工作量较少, 并且通过提供事故场景, 将风险分析结果与其允许界限相比较, 很容易确定现有安全措施的适用性和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安全措施。其优势主要包括:
1.基于更加严格的标准、文件资料和相对明确的后果数据, 风险分析结果比之定性分析更加可靠;
2.有利于确定更为精确的原因及后果, 提高场景识别;
3.若采用一致的LOPA分析方法和风险标准, LOPA分析结果可用于工艺装置与工艺装置之间、工艺系统与工艺系统之间的风险对比;
4.有效排除不必要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5.提供一致的、相对较为简单的构架来分析装置的风险水平, 提高危害分析效率和评估效率, 花费时间较少;
6.分析结果可作为培训教材, 引导员工在操作、维护时关注哪些防护措施。
局限性
LOPA的局限性主要包括:
1.需依靠定性分析结果确定初始事件和安全措施;
2.对于简单或低风险的顶上事件, 应用LOPA可能过于复杂, 但对于非常复杂的系统, LOPA又不满足风险分析需求;
3.不适用于重大危险后果的评估, 不适用于2个保护层同时动作才有效防护的场景, 也不适用于无独立保护层的场景;
4.不适用于失效频率大于1次/年的保护层;
5.仪表安全等级大于等于3时, 不适合采用此方法。
适用性
篇4:常用消防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右手拖着压把,左手拖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4.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5.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八米的地方喷射,并不断前进,兜围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
篇5:常用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就近取灭火器一手提灭火器,另一手拔掉保险栓,上下摇动数下,站在火势上风3-4米处。紧握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向前推进,直到火灭为止。
2、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使用消防栓时首先关掉所有灭火现场的电源,打开消火栓的玻璃门,按下手动报警器按钮,与之相连的水泵结合会自动加压,接好水带枪后(打开水阀门后由于水的压力较大,要将水枪头抱平)朝火场直射,直到火灭为止。
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使局部温度到达(红色)68℃时喷淋头上玻璃管会自动破裂喷水灭火。
4、感烟探测器自动报警系统
篇6:实验室常用的灭火方法
·冷却灭火法
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
相关文章:
商会中秋联谊会致辞02-19
落实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工作部署02-19
松烟镇关于落实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意见02-19
土豆片白菜汤诗歌02-19
惠安山霞中学开展落实安全教育和管理02-19
常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02-19
托妮莫里森02-19
Db4o02-19
电子商务常用安全技术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