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启示

关键词: 次贷

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破坏程度之深,令人始料不及。许多经济专家将其称为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海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减少本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面对各行各业的波动甚至衰退,国人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其实,分析美国的金融危机,研究其特点、成因、根源,我们会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备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笔者将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三点深刻启示,阐述之。

1 政府宏观有效调控政策是避免金融危机之基本良策

关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人都知道,“9·11”事件之后,为了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政策造成原材料价格疯涨,经济生产不堪重负,导致资金链断裂、虚假泡沫破灭,最终次贷危机这根导火索终于引爆了震惊全球的金融危机。

显而易见,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出了问题,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在经济学上,市场有管不了的事、管不好的事,此所谓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调控,政府调控无效就叫政府失灵(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美国的政府失灵与其政策决策机制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是金融寡头或利益集团的“守夜人”,代表着极少数大资本家的利益,其做出的决策、采取的政策往往是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因为政府的干预存在着上述缺陷,所以让政府干预成为替代市场的主导力量,其结果只能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自然失灵,爆发经济危机成为必然。反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宏观调控就不存在上述缺陷。改革开放30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6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的审慎、灵活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的成就就是强有力的证明,“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这一点我们抱有充分的信心。”(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之根本方略

面对国际市场这碗“深水”,面对金融危机这个“魔兽”,中国的怎么办?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理论武器、实战方略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深入分析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会发现: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对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的冲击较大,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较少;对没有知识产权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冲击较大,对具有自主品牌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冲击较少;对外贸出口型企业冲击较大,对本土内贸型企业冲击较少。(《南方日报》)显然,这种冲击虽然对眼前的经济发展带来某些影响,但从实质和长远看,有利于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提升产业结构等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事实上,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推动技术进步、推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换代革命的内在的强大的动力,没有经济危机的压力和动力我们今天可能仍然停留在油灯照明、马车运输、用长矛大刀对抗洋枪洋炮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只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扩大内需解除后顾之忧;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要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中来谋划,我们就一定能抓住机遇,乘风破浪,在新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有所作为、开拓进取、发展壮大。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解决金融危机之根本途径

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系统分析一下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及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必然的结果;始作俑者仍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首先透视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1929年那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美国全民疯狂地爆炒股票,导致股票市场泡沫破裂进而引发旷日持久的经济大萧条;再看1857年那次经济危机。1857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对铁路过分投机形成的又一次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最后审视美国自1783年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屡次(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 89 0年、1 9 0 0年、1 9 0 7年、1 9 2 0年至1 9 2 1年、1929年至1933年、1937年至1938年、1948年至1949年、1957年至1958年、1969年至1970年、1974年至1975年、1980年至1982年、1990年至1991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频率极高,其中1857年和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是世界性的,是世界上历次经济危机中对资本主义国家重创最深的危机。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与不可避免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所引起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追求剩余价值为最高目的的生产,不可避免地造成生产与消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比例破坏,造成商品实现困难,并且在资本不能按一定的利润率增殖时引起生产停滞,经济倒退,从而周期性地酿成危机。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经济危机仅仅靠国家政府的强制干预政策只能防范一时,而不能防范一世,根本的是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化解必须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问题,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之,即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科学论断,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具有的基本特征恰恰是解决金融危机的关键问题。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一定能解决金融危机这一市场经济痼疾。

摘要:分析美国的金融危机,研究其特点、成因、根源,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备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政府宏观有效调控政策是避免金融危机之基本良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之根本方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解决金融危机之根本途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美国基金会的税法规制及其启示 下一篇: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