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事业 引言 农村 扶贫

1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 农村扶贫事业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农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高效运行是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持续推进, 必须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切实地提升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

2 中国农村财政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其一, 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任务较重。首先, 中国农村贫困现象仍旧十分严重, 其次, 贫困的标准较低, 隐形贫困人口较多。再次, 返贫现象十分严重。

其二, 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量与庞大的贫困人数相比相形见绌, 对中国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导致脱贫速度较为缓慢。

其三, 扶贫目标偏离。首先, 在扶贫项目的审批过程中, 重视大项目的思想使得小规模的贫困人口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其次, 财政部门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缺乏合理性。再次, 贫困群体的识别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四, 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资金到位延迟以及漏出现象严重两个方面。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存在困难, 一方面是扶贫项目以及扶贫资金的监管存在缺陷。

3 影响中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效率的问题分析

3.1 扶贫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

(1) 纯支农性的扶贫理念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高效运行是极其不利的。当前阶段, 中国许多地区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的过程中会刻意地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 导致资金大部分都投入三农项目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运用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问题, 但是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效率十分低下, 这就导致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在三农项目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这种纯支农性质的扶贫理念严重阻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导致持续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 经济指标考核理念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高效运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当前阶段, 中国政府对农村扶贫事业绩效考核的标准就是农民的纯收入, 这就导致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为了获得较好的政绩, 会将扶贫资金应用于经济领域, 这就导致扶贫工作的开展浮于表面, 无法有效地解决导致贫困的根本性问题, 从而使得扶贫工作的成效并不显著。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2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农村扶贫资金投资管理职责的划分存在严重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各级政府在投资管理方面的责任与权力的划分却存在严重的失衡, 这既导致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存在严重的混乱, 从而对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例如, 中国农村扶贫事业的管理权限存在着交叉的情况, 许多部门都对扶贫事业具备一定的管理权限, 这就导致扶贫项目的重复性申报现象时有发生。

(2) 对扶贫资金的运行过程缺乏必要的管理。当前阶段, 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在扶贫申报之后, 对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却缺乏有效的管理。这就导致许多项目因缺乏一定维护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中国地方政府对扶贫资金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 使得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规模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导致扶贫资金的管理质量普遍偏低。同时, 政府对扶贫资金的实际运用过程同样缺乏有效的控制, 导致虚报以及瞒报的现象十分严重。

3.3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的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中国地方政府对扶贫资金运用效能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监督。财政扶贫资金的运用目标多为普通农民, 这就导致扶贫资金的规划化运用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而加大了政府对扶贫资金运行效果的监督难度, 许多常规性的监管手段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这就导致扶贫资金的实际运用途径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2)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都缺乏完善的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效果监督体系, 许多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效果管理部门, 只能将工作交给当地的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这就导致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效果的监督工作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落实。虽然上述部门在财政扶贫资金运用监督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 但是该部门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职责, 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忽视, 无法实现针对全过程的监管和控制。因此, 完善的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监督体系以及奖惩机制的构建刻不容缓。

4 提高中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

4.1 建立完善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制度

(1) 立法机构应该加强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各级立法机关应该对农村扶贫立法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结合资金运行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对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 同时充分地调动中国地方政府对农村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为中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高效运用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

(2) 中国地方政府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农村扶贫组织机构的协调组织能力。针对农村扶贫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政府应该通过相应制度的建立对政府的力量进行合理的配置, 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 从而实现扶贫工作开展的效率。对于多个部门职权存在交叉的问题, 地方政府应该对各级政府的工作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 推动政府体制的改革, 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4.2 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运行流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1) 地方政府负责扶贫工作的相关部门应该对制度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要对主管部门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申请以及审批流程进行适当的简化, 剔除不必要的部分。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扶贫资金申请手续烦琐的问题, 同样也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同时, 政府要采取审批流程透明化的方式对扶贫资金的运用效能进行有效的监督, 通过高效的收支管理促进扶贫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2) 地方政府扶贫主管部门要对扶贫资金的运用方向进行优化。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充分领会中央政府的政策精神, 结合当地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对扶贫资金的运用方向进行合理的安排。扶贫主管部门不能将资金的运用限制在三农项目上, 要适当地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地提升扶贫对象的生活条件。同时, 政府还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 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除了发展农业以外, 政府还可以引导农民适当的发展其他产业, 促进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4.3 构建完善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用监督体系

(1) 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全过程的监督。这就要对监管部门在保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程序正确的基础上加强对资金运用的实质性管理。对此, 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要对资金的拨付、运用方向等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审计部门对资金的运行进行现场审计, 保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实质性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避免违法乱违规以及侵占挪用扶贫资金等情况的发生。

(2) 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监督体系。对此, 中国地方政府应该建立面向社会的监督体系以及奖惩机制,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促进扶贫资金的有效运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扶贫资金的使用者应该在资金到位之后将相关的信息面向社会进行公开, 通过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扶贫资金的高效使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的过程中, 影响其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理念的陈旧、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制度存在不足等几个方面, 对此, 中国地方政府应该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扶贫工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促进中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高效运行, 推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要: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中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中国设立了专项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 但是资金的运行效率却一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对中国长效化的扶贫机制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 为了提升中国人民的整体经济水平,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地提升中国农村财政扶贫额资金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效率,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国起.财政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2] 高杨.山东省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职校美术与企业 下一篇:提高运行效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