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早期大肠癌的预后明显好于进展期大肠癌, 其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 如何提高早癌的诊断率, 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不断进展, 内镜对大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共行结肠镜检查2910例, 检出大肠癌86例, 其中早期癌9例, 现具体分析如下。
1性别及年龄
男52例, 女34例, 男女之比为1.5∶1, 年龄最大83岁, 最小28岁, 平均年龄63岁。60岁及以上者共49例 (56.98%) , 36~59岁共31例 (36.05%) , 35岁及以下患者6例 (6.98%) 。
2临床症状及体征
便血25例, 腹胀、腹痛21例, 大便习性改变24例, 腹部包块10例, 里急后重感10例, 贫血8例。
3发病部位
直肠34例 (39.54%) , 乙状结肠23例 (26.74%) , 回盲部12例 (13.95%) , 升结肠8例 (9.30%) , 降结肠5例 (5.81%) , 横结肠4例 (4.65%) 。
4临床分期
Dukes A期9例, B期32例, C期和D期45例。
5病理分类
管状腺癌31例 (36.05%) , 乳头状腺癌21例 (24.42%) , 绒毛管状腺癌16例 (18.60%) , 低分化腺癌8例 (9.30%) , 黏液细胞癌5例 (5.81%) , 印戒细胞癌3例 (3.49%) , 未分化癌2例 (2.33%) 。
6讨论
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 一旦确诊多属中晚期, 本组病历多于中晚期确诊, 其中除患者本人对结直肠癌缺乏认识外, 因医务人员的失误造成的误诊也有发生, 本组病例曾被误诊为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结石。大肠癌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
如何早期诊断大肠癌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大便潜血、血清标记物或钡灌肠等难以检出早期病变, 内镜是发现早期病变的唯一手段, 肠镜能观察整个大肠和末端回肠的粘膜情况, 并同时活检, 因而易于发现大肠多部位病变、微小病变。但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应用常规内镜技术难以发现肠道微小病变, 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不断进展, 内镜下粘膜染色技术、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镜下肿瘤性病变的腺管开口分型、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大肠癌。内镜下粘膜染色技术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的边界及表面结构, 有利于内镜下初步诊断病变性质, 已证明其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生率。放大结肠镜能了解病变肉眼形态, 发育样式, 有无凹陷和范围, 而且能接近病灶观察其微小构造, 并进行隐窝的具体分型, 使肿瘤侵犯程度的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染色内镜常配合放大内镜使用, 可以更准确的判断腺管开口的类型。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显示肿瘤侵犯的层次, 同时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能准确判断早期、进展期大肠癌的浸润深度, 是诊断大肠粘膜下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
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治疗方法有多种, 其目的是将病变组织去除并防止扩散与复发。以往多采用高频电灼、激光或氩等离子体凝固技术等方法, 但只能收集变性坏死和脱落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无法判断根治程度。目前常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 EMR) 或内镜黏膜下剥离 (endoscopic submusal dissection, ESD) , 其能有效地切除大块肿瘤组织, 已取得与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已获得内镜专家的普遍认可并在国内逐渐推广。早期大肠癌中粘膜内癌是内镜下治疗的适应证, 而粘膜下癌由于癌浸润至黏膜下层, 淋巴结转移概率增加, 被认为是内镜下治疗的相对适应证, 在内镜下快速、简便、准确地判断哪些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完全切除, 可用超声内镜来判断其浸润深度, 亦可用简便易行的黏膜下注射法, 判定有无“非抬举征”, 如果阳性则为粘膜下层深层浸润, 说明肿瘤可能已浸润至黏膜下层深层或肌层, 导致病变不能与肌层分离, 已不适宜行内镜下治疗。我院选择了3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 通过粘膜下注射法, 观察非抬举征阴性, 判断为早期癌变, 行EMR治疗, 证明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生存质量高。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对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行结肠镜检查2910例患者中86例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 女34例, 男女之比为1.5∶1, 男女之比为1.5∶1, 平均年龄63岁, 癌变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多见, 以中晚期癌为多, 临床上以血便为主要表现, 直肠及乙状结肠发生率最高, 组织学以腺癌为主, 内镜检查在诊断大肠癌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法, 对诊断和治疗大肠癌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大肠癌,内镜,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 RiesL, MelbertD, KrapchoM, et al.SEER Cancer StatisticsRe-view, 1975-2004.Bethesda, MD: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7.
[2] SaclaridesTT.Transanal endoscopicmicrosurgery[J].Semin Colon RectalSurg, 2005, 16:20~25.
[3] 张英辉, 盛剑秋, 晨智敏, 等.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临床评价[J].胃肠病学, 2007, 12 (1) ∶5~8.
相关文章: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94例临床观察02-15
盲肠憩室炎25例诊治分析02-15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62例临床观察02-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临床体会02-15
成人风疹45例临床分析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