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临床治疗对此类患者来说非常重要[1], 但是有效的护理对患者康复也至关重要, 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观察其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 以上患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 (ISFC/WHO) 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小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神经类症状、颈椎疾病所引起的胸痛等患者;排除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 男34例, 女24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为 (64.4±8.6) 岁, 合并有高血压14例, 高脂血症11例, 糖尿病8例。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4例, 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为 (63.1±9.1) 岁, 合并有高血压15例, 高脂血症10例, 糖尿病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注: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或者相似治疗, 给予抗心肌缺血、抗凝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同时给予降脂药物,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根据患者血压血糖情况, 给予控制血压血糖对症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护理工作人员要有人性化护理观念,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要懂得尊重患者的人格、个人隐私、生命价值。在进行试验前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内涵、内容和必要性等方面学习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认识。 (2) 建立人性化护理环境。在患者病房摆放绿色植物, 更换窗帘为淡绿色等, 在墙壁上悬挂景色宜人的风景画, 改变以前病房的单调布置, 如果在节假日可进行适当装饰增加喜庆气氛, 让患者感觉到在家的感觉, 对病房不产生陌生感, 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高温馨、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3) 应用人性化的护理程序。患者入院时, 相关护理人员把患者护送到病房, 向患者讲解医院病房须知, 并向患者介绍其主治医生、主管护士等。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有耐心的回答和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健康教育, 要经常巡视, 有问必答, 在患者勉强保持镇静, 动作要有序, 要有条不紊, 使患者对医院人员产生信任。在住院期间, 要安慰患者,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要向患者说明, 嘱咐患者如何配合, 尽量征得患者同意再行操作, 态度不可蛮横粗暴, 要耐心细致。要加强和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及时给予安慰和缓解, 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组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 干预时间为14d。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数字式疼痛评定法 (NRS)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胸痛疼痛程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2组患者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胸痛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表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 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精神、生理和情感等方面服务,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要求, 充分体现患者知情权、选择权、保密权和享用权。也就是在护理过程中, 给予患者以人性化照顾, 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呈舒适状态[2~3]。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言语要规范、表情和蔼、态度温柔, 要给患者创造温馨、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 在护理操作时体现患者知情权和享用权, 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在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 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患者胸痛疼痛程度得到缓解, 说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 缓解患者胸痛程度,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2组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14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数字式疼痛评定法 (NRS)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胸痛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 缓解患者胸痛程度,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东杰.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1) :198~199.
[2] 魏欣, 晏妮.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 :73~75.
[3] 任金梅, 余可斐, 谭莉.心内科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8) :1814~1815.
相关文章:
重度低血钾23例临床治疗分析02-21
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实践探索——以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为例02-21
乙酰肝素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低分子量肝素干预治疗02-21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02-21
两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成本-效果分析02-21
虚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