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中毒的急救

关键词: 我院 急诊科 患者

沼气中毒的急救(精选十篇)

沼气中毒的急救 篇1

1排出毒物

1.1催吐

阿朴吗啡皮下或肌肉注射0.08mg/kg;用温浓盐水或芥子末水灌胃。

1.2洗胃

插入胃导管, 先用生理盐水灌洗, 后可在灌洗液中加入活性炭或其他能阻止毒物吸收的物质, 如2%碳酸氢钠可使多种生物碱沉淀, 0.2%~0.5%硫酸铜溶液用于无机磷中毒。选用药物可根据毒物性质而定。

1.3缓泻

若摄入毒物不超过6h, 可对犬进行导泻, 一般多用硫酸钠或硫酸镁等盐类泻剂, 一般不可用油类泻药, 因为许多毒物能溶于油中, 反而增加毒物的吸收。

2阻止吸收

2.1吸附剂

常用活性炭、木炭粉、滑石粉, 活性炭具有多孔性及很大的表面积, 除氰化物外, 其他化学物质均能被吸收。

2.2黏浆剂

包括淀粉、牛奶、蛋清等, 它们能在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一层薄膜, 阻止毒物的吸收。

3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

当犬严重中毒, 应采用支持疗法, 维持中毒犬的生命, 用对症疗法来缓解中毒的某些严重症状, 维持犬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3.1维持呼吸技能

可使用呼吸兴奋剂, 如尼可刹米, 吸入氧气效果更佳。

3.2缓解兴奋与疼痛

可用正统计镇痛剂。

3.3制止惊厥与痉挛

可静脉注射巴比妥类, 但对呼吸困难中毒犬禁用。

3.4治疗休克

可采取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和给予血管扩张药, 如异丙肾上腺素等。

3.5调节心脏功能

可应用强心药, 维护心脏功能。

4特效药物

4.1有机磷中毒

用解磷定、氯磷定, 同时用硫酸阿托品。

4.2亚硝酸盐中毒

静脉注射1%~2%的美蓝溶液, 或用1%的甲苯胺溶液。

4.3氢氰酸中毒

静脉注射亚硝酸钠或美蓝溶液, 同时静脉注射10%~20%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4.4砷、汞、铅等金属中毒

沼气中毒怎么办 篇2

人体一旦吸入沼气,轻则头晕恶心,重则昏迷死亡,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在危及关头不但能自救,还可以救人,那么,沼气中毒怎么办呢?来看下面:

一、什么是沼气中毒?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氮、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甲烷(CH4)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池塘、煤矿(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

当人吸入沼气过多时,有毒气体经肺泡进入血液,很快与体内红细胞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缺氧血症,同时还能抑制呼吸,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

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氧气含量下降,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二、沼气中毒的表现:

中毒较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

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

中度中毒者可见面部潮红,心跳加快,出汗较多。

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

重度中毒者病情比较险恶,如出现深度昏迷,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等。

这类病人如抢救不及时,会因呼吸道麻痹而死亡。

有些病人虽经抢救脱险,也难免留下健忘及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三、沼气中毒怎么办?

1.迅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氧防护面罩),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并“向120”呼救。

2、同时注意保暖,以防发生受凉和继发感染。

3、对轻度中毒病人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根据情况服用去痛片、利眠宁等药。

4、中度中毒病人,应给刺激刺激手法,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5、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

呼吸困难应输氧,有条件的地方及早用高压氧治疗。

尽快将患者送入医院接受治疗。

注意:发现有肺水肿者,不准做人工呼吸,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万不得已时与病人间隔以数层水湿的纱布。

四、遇到沼气怎么办?自我防护措施:

1、当你发现这个有毒的气体泄露以后,马上就要撤离现场,最好是到一个通风的地方。

2、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最好是用湿毛巾或者是戴一个湿的口罩,这样就是避免吸取过多的有害气体。

3、因为有毒的气体是对眼睛都有刺激性,所以一定要戴一个塑料薄膜或者透明的这种保鲜膜,把眼睛密封好,这样来脱离现场,可能会减少眼睛和口鼻的这种刺激。

五、通风是预防沼气中毒最有效方法:

排水设施维护作业时,掌握安全防护知识,沼气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1、在清理沼气池时,提前两天打开沼气的出料、进料口和气门,让停留在沼气池中的沼气通过空气流通彻底散逸,让作业空间充满新鲜空气,这是防止沼气中毒最有效的办法。

2、下池操作不必过急,时间不宜过长,如感到不舒服应立即出池,离开沼源。

3、作业的工人进入以前应检测有害气体,要戴上洁净湿润的口罩,必要时应戴防毒面罩。

作业人员工作时,应在场外安排两个监护人员。

如何预防沼气中毒 篇3

沼气是怎样使人中毒的呢?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氮、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它无色、无味。所以不易被人发觉。当人吸入沼气过多时,有毒气体经肺泡进入血液,很快与体内红细胞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缺氧血症,同时还能抑制呼吸。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

发生沼气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注意保暖。以防发生受凉和继发感染。对轻度中毒病人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根据情况服用去痛片、利眠中等药。中度中毒病人,应给予氧气吸入;精神好的病人可喝些浓茶和少量白酒,以兴奋中枢神经。对昏迷病人可以用强刺激手法,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草乌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篇4

关键词:草乌中毒,急救,护理,心电监护

草乌属毛茛科植物, 全株有毒, 其有毒成分为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毒性强, 口服3~4 m g即可致死亡, 乌头碱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先兴奋后麻痹, 并直接作用于心肌, 由此可引起迷走神经中枢兴奋, 出现心律失常, 如不及时抢救, 会因心脏麻痹而死亡[1]。在农村, 常用草乌泡酒饮用或生吃草乌治疗风湿病达到止痛功效而发生急性中毒。我科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草乌中毒患者18例, 现将其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15例, 女3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29岁。

均因腰腿痛或肩关节痛而服用草乌炮制的药酒出现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为轻度到重度, 病程3 d~7 d.

1.2 临床表现均于服后15 m in~60 m in出现口、舌及四肢麻木, 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1.3 典型病例介绍患者, 男, 57岁, 右肩关节疼痛8年。

以自服中草药 (草乌、五灵子、威灵仙各10 g加入250 m L水煎) 30 m in后, 感口、舌、四肢麻木伴恶心、呕吐、腹胀、胸闷气紧, 随后出现人事不省, 呼吸困难, 口唇紫绀, 小便失禁, 大汗淋漓, 由家属急送我院抢救。查体:体温正常, H R 198次/m in, R28次/m in, BP 0/0 m m H g (1 m m H g=0.133 kPa) ;意识不清,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0.3 cm, 对光反射存在, 全身皮肤湿冷、紫绀, 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心电图显示: (1) 室性心动过速; (2) 频发房性早搏, SpO282%.立即予洗胃、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升压, 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及静脉输注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药物及抗感染治疗, 由大胃管注入解毒剂, 促进毒物的排泄。2 h后患者意识转清, 自主呼吸恢复, 血压回升, SpO295%, 但仍为室性心律, H R 208次/m in, 配合同步电除颤, 人工胸部按压, 于7 h后窦性心律恢复。7 d后病情稳定出院, 3个月后回访无后遗症。

2 急救措施及护理

2.1 详细询问中毒物的名称,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

面色及精神状态, 了解毒物的药理特性, 有针对性地做好抢救准备。

2.2 快速建立静脉通路。

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 予大血管处置18号留置针。1条静脉通路予快速补液、抗休克治疗、输入果糖、谷胱甘肽、奥美拉唑、甘露醇及能量合剂;另1条静脉通路静脉推注解毒剂、升压药及其他抢救药品。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吸净口鼻分泌物, 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同时请麻醉科医师行气管插管, 接PN-2000型呼吸机辅助通气。

2.3 及时进行洗胃。

请麻醉医师进行气管插管的同时置入大胃管, 以便进行洗胃。因乌头碱中毒经胃肠道迅速吸收, 洗胃可消除残余毒素, 减轻毒性反应。

2.4 心电监护与护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心电监护和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 洗胃、用药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 以及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详细做好记录。同时, 予阿托品1 m g静脉注射q1/2 h×3次, 利多卡因50 m g静脉注射q1/6 h×3次, N S 24 m L+胺碘酮300 m g微量泵静脉注射, 速度为6 m L/h, N S 32 m L+多巴胺180 m g微量泵静脉注射, 速度依血压调整。地西泮10 m g静脉注射。

2.5 室性心动过速无好转, H R 208次/m in.

请心内科医生会诊:予同步电除颤100 J、150 J共6次, 人工胸外按压共3次。抢救7 h后室性心动过速恢复。中草药 (生姜、生干草、银花各15 g加入1 200 m L水煎) 由大胃管灌入, 每次300 m L, 2 h1次, 促进毒物的排泄。

2.6 心理护理。

由于发病突然, 病情危重, 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 有明显的恐惧和焦虑表现。医务人员应态度和蔼, 体贴关心患者, 主动热情, 客观地向家属解释草乌的药理特性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和抢救方法, 解除思想顾虑, 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积极治疗, 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2.7 健康宣教。

向患者宣传药物的性能及炮制方法, 剂量不宜过大;要煎煮3 h~4 h使乌头碱全部破坏后方能使用, 服用此类药物时不宜饮酒, 以免加重中毒。

3 讨论

3.1 乌头碱 (川乌、草乌) 为毛茛科植物, 其主根为草乌, 次根为附子。

其药性辛、苦、热、大毒, 功能祛风散寒, 温经止痛, 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疼痛, 抗风湿。乌头碱主要有毒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 口服0.2 m g即可中毒, 3~5 m g或20~50 m L乌头酊即可致死[2]。

3.2 草乌的毒理作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先兴奋后麻痹[2];

产生强烈的兴奋迷走神经作用, 抑制窦房结及传导系统导致心率缓慢和传导阻滞;乌头碱可直接毒害心肌, 产生中毒性心肌炎, 心肌兴奋性增高[2,3], 产生逸博心率、室性早搏、阵发性室速, 甚至产生心源性休克及心室纤颤。

3.3 重度急性草乌中毒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口、舌、四肢麻木, 恶心呕吐, 意识不清, 呼吸微弱, 血压测不到, 脉搏细弱。

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 房性早搏抢救时应积极扩容抗休克治疗, 建立2条静脉通路;患者呼吸肌痉挛, 导致窒息, 立即予气管插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机 (PN-2000型) 辅助通气, 维持呼吸至关重要。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是草乌致死的主要原因, 胺碘酮能抑制草乌引发的心律失常, 积极配合同步电除颤、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恢复窦性心律[4]。心电监测对发现心律失常, 判断药物的治疗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 草乌中毒患者病情危急, 医护人员应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抢救技术, 争分夺秒、及时有效地纠正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的室速及早予以电复律治疗, 正确使用阿托品胺碘酮, 做好心电监护, 合理使用综合性治疗, 医护人员要紧密配合,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顺年.药物中毒救治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296-297.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46-847.

[3]上海医科大学编.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702.

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 篇5

(1)经皮引起的中毒: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裤,迅速用温水冲洗干净,或用

肥皂水冲洗(敌百虫除外,因它遇碱后会变为更毒的敌敌畏),或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被污染的皮肤。若眼内溅入农药,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20次以上,然后滴入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疼痛加剧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吸入引起中毒:立即将中毒者带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解开衣

领、腰带,保持呼吸畅通,除去假牙,注意保暖,严重者送医院抢救。

(3)经口引起的中毒:应及早引吐、洗胃、导泻或对症使用解毒剂。在中毒者

昏迷不醒时,不得引吐。引吐:引吐是排出毒物很重要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四种:第一种,先给中毒者喝200~400毫升水,然后用干净手指或筷子等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第二种,用1%硫酸铜液每5分钟一匙,连用3次。第三种,用浓盐水、肥皂水引吐。第四种,用中药胆矾3克、瓜蒂3克碾成细末一次冲服。第五种,砷中毒时可用鲜羊血引吐。引吐必须在患者的神志清醒时采用,人昏迷时绝不能采用,以免因呕吐物进入气管等造成危险,呕吐物必须留下来以备检查用。洗胃:引吐后应早、快、彻底的进行洗胃,这是减少毒物在人体内存留的有效措施,洗胃前要去除假牙,根据不同农药选用不同的洗胃液。

若神志尚清醒者,自服洗胃剂;神志不清者,应先插气管导管,以保持呼吸道畅通,要防胃内物倒流入气管,在呼吸停止时,可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抽搐者应先控制抽搐后再进行洗胃。

服用腐蚀性农药的不宜采用洗胃,引吐后,口服蛋清和氢氧化铝胶、牛奶,以保护胃粘膜。

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救治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4例。对照组中19例为有机磷中毒, 5例为其他中毒;45岁以下18例, 45岁以上6例;农村17例, 城镇7例;女19例, 男5例;观察组中18例为有机磷中毒, 6例为其他中毒;45岁以下19例, 45岁以上5例;农村18例, 城镇6例;女18例, 男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 未实施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 具体急救措施如下: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要及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包括中毒原因、中毒剂量等, 根据相关资料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实施自救[3]。出动急救车, 急诊医师携带急救器材, 包括洗胃机等, 医师与患者家属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情, 指导患者家属继续实施自救, 包括为患者脱去受药物污染衣服, 处理农药, 避免再次吞服, 为患者实施催吐措施。医师到达现场要及时检查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中毒情况, 为患者实施急救措施。例如:服农药患者要以洗胃机洗胃处理, 先抽取患者胃内的食物后, 注入洗胃液, 注入量与回抽量保持一致, 防止回抽与注入不等引起合并症。洗胃时, 医师要及时为患者改变体位, 以提高洗胃的效果。同时,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应用利尿剂、导泻剂等, 再配合阿托品和碘解磷定等药物治疗, 为患者吸氧治疗等再将其送至医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包括ICU住院时间、阿托品及碘解磷定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有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等[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和碘解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呼吸衰竭, 1例中间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8.3%;对照组发生10例呼吸衰竭, 3例中间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5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 我国急性农药中毒事件逐年增高, 农药中毒病死率占10%。而院前急救也成为医院服务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抢救模式通过对抢救程序不断的改良, 最大限度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抢救质量, 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对农药中毒患者实施院前抢救, 可以帮助患者在中毒初期实施催吐, 第一时间排出胃内大量的毒物, 尽可能减少对有机磷农药的吸收, 减轻中毒的浓度。患者家属为患者催吐过程中, 应为患者脱去污染衣物, 防止患者皮肤受到污染或呼吸道对毒物吸收, 转运过程中, 通过反复洗胃, 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等, 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经验, 为患者入院前急救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式, 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4例。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 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有机磷中毒

参考文献

[1]李声平.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14, 20 (12) :2273-2274.

[2]王增民, 吕云霞, 崔同军, 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 :106-107.

[3]陈建春, 张磊, 廖云华, 等.2551例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3) :714-717.

8例氨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篇7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30min后到达我院急诊科, 其中男5例、女3例, 年龄最大8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3, 事发地居住4例、过路行人4例。

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因吸入氨气后不同程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呛咳、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心慌、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伴有恐怖感及皮肤烧灼症状。其中某男, 住院号032653、77岁, 口唇发绀, 呼吸急促,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查体:体温36.0℃, 脉搏64次/分, 血压139/84mm Hg, 呼吸22次/分, 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 口唇轻度紫绀, 声音嘶哑、舌体黏膜脱落并有少许出血点, 咽部出血点广泛融合成片, 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强心利尿, 并给与加酒精去泡沫给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经对症支持治疗、防治感染等一系列治疗与护理措施, 患者症状缓解并收住院, 其余7名患者症状较轻予以急诊留观。经综合治疗护理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后复查胸片无异常改变。

2 急救措施

2.1 对症处理

患者入院后脱去污染衣物, 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 至少15min, 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h点眼一次, 结膜充血明显者以维生素C注射液0.5ml作球结膜下中和注射, 眼部水肿明显者, 使用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交替使用;皮肤烧灼者, 立即用清水、3%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消除再灼伤;咽部刺激症状者, 予以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2次/日, 喉片含化消除咽喉部不适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

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同时根据心电监测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给予个体化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瞳孔等变化, 做到正确评估病症程度。

2.3 预防肺水肿

评估本组病例, 有一名患者出现肺水肿征象, 立即采用肺水肿救治预案, (1) 吸氧。早期给予加酒精去泡沫给氧 (氧气以30%酒精滤过, 4~6L/min) , 症状减轻后给予低流量吸氧。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祛痰剂雾化吸入, 给予生理盐水150ml加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滴, 缓解支气管痉挛, 降低气道阻力。 (3) 早期、短程、足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 (4)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每日不超过1500ml。

3 讨论

3.1 氨气是一种无色带有稻草气味的刺激性剧毒气体, 300mg/m3可导致闪电式死亡。

主要制毒作用为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 损害呼吸道粘膜, 造成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由于氨中毒发生快, 对成批患者应迅速采取抢救措施, 本组病例接到通知后立即汇报医院领导, 取得了各个部门的配合和人力支援, 保证了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患者到诊后急救人员沉着冷静, 分工有序, 忙而不乱进行救治, 是本组病例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3.2 氨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肺水肿, 所以预防和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关键。

氨气为高水溶性刺激性气体, 在水中溶解度大, 在眼和上呼吸道的潮湿组织表面很快溶解, 形成碱类物质, 产生速发的、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发生皮肤灼伤、角膜溃疡、喉头水肿、化学性肺水肿、继发ARDS。高浓度时可引发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因此现场急救要争分夺秒, 尽可能减少伤员在毒物中的暴露时间, 切断进一步损伤。本组病例通过病情评估, 及时发现肺水肿征象的患者, 给予积极救治, 患者预后良好。

3.3 液态氮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 发生泄漏时, 由液相变为气相, 液氨会迅速气化, 体积迅速扩大, 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态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

在泄露初期, 由于液态的部分蒸发, 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 氨气随风漂移, 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现场抢救时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做好宣教工作, 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防止发生灾害。

摘要:2009年8月5日我市一制药集团发生氨气泄漏造成群体急性氨气中毒。我科收治8名患者, 经紧急救治全部恢复健康, 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氨气中毒,急性肺水肿,急救

参考文献

[1]黄少清, 周玉淑, 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81-187.

8例氨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篇8

关键词:氨气中毒,急性肺水肿,急救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30min后到达我院急诊科, 其中男5例、女3例, 年龄最大8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3, 事发地居住4例、过路行人4例。

1.2 临床表现

8例患者因吸入氨气后不同程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呛咳、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心慌、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伴有恐怖感及皮肤烧灼症状。其中某男, 住院号032653、77岁, 口唇发绀, 呼吸急促,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查体:体温36.0℃, 脉搏64次/分, 血压139/84mm Hg, 呼吸22次/分, 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 口唇轻度紫绀, 声音嘶哑、舌体黏膜脱落并有少许出血点, 咽部出血点广泛融合成片, 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强心利尿, 并给与加酒精去泡沫给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 经对症支持治疗、防治感染等一系列治疗与护理措施, 患者症状缓解并收住院, 其余7名患者症状较轻予以急诊留观。经综合治疗护理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后复查胸片无异常改变。

2 急救措施

2.1 对症处理

患者入院后脱去污染衣物, 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 至少15min, 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h点眼一次, 结膜充血明显者以维生素C注射液0.5ml作球结膜下中和注射, 眼部水肿明显者, 使用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交替使用;皮肤烧灼者, 立即用清水、3%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消除再灼伤;咽部刺激症状者, 予以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2次/日, 喉片含化消除咽喉部不适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

2.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同时根据心电监测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给予个体化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瞳孔等变化, 做到正确评估病症程度。

2.3 预防肺水肿

评估本组病例, 有一名患者出现肺水肿征象, 立即采用肺水肿救治预案, (1) 吸氧。早期给予加酒精去泡沫给氧 (氧气以30%酒精滤过, 4~6L/min) , 症状减轻后给予低流量吸氧。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祛痰剂雾化吸入, 给予生理盐水150ml加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滴, 缓解支气管痉挛, 降低气道阻力。 (3) 早期、短程、足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 (4)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每日不超过1500ml。

3 讨论

3.1氨气是一种无色带有稻草气味的刺激性剧毒气体, 300mg/m3可导致闪电式死亡。主要制毒作用为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 损害呼吸道粘膜, 造成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由于氨中毒发生快, 对成批患者应迅速采取抢救措施, 本组病例接到通知后立即汇报医院领导, 取得了各个部门的配合和人力支援, 保证了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患者到诊后急救人员沉着冷静, 分工有序, 忙而不乱进行救治, 是本组病例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3.2氨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肺水肿, 所以预防和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关键。氨气为高水溶性刺激性气体, 在水中溶解度大, 在眼和上呼吸道的潮湿组织表面很快溶解, 形成碱类物质, 产生速发的、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发生皮肤灼伤、角膜溃疡、喉头水肿、化学性肺水肿、继发ARDS。高浓度时可引发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因此现场急救要争分夺秒, 尽可能减少伤员在毒物中的暴露时间, 切断进一步损伤。本组病例通过病情评估, 及时发现肺水肿征象的患者, 给予积极救治, 患者预后良好。

3.3液态氮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 发生泄漏时, 由液相变为气相, 液氨会迅速气化, 体积迅速扩大, 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态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露初期, 由于液态的部分蒸发, 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 氨气随风漂移, 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现场抢救时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做好宣教工作, 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防止发生灾害。

参考文献

[1]黄少清, 周玉淑, 刘仁树.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81-187.

家畜中毒性疾病的急救措施 篇9

1 促进毒物的排除, 减少吸收

1.1 洗胃、催吐或清洗皮肤

洗胃、催吐或清洗皮肤, 适用于中毒时间较短, 毒物在胃内一般不超过4h。

1.1.1 洗胃

适用于单胃动物。应选用内径较大的胃管, 常用生理盐水、清洁温水或0.2%~0.5%活性炭悬液, 当病因已确定为砷化物、有毒植物的生物碱、氰化物或无机磷时, 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但如果是有机磷农药类中毒, 不能应用高锰酸钾洗胃。

1.1.2 催吐

适用于犬、猫和猪。常用的催吐剂有:阿朴吗啡、吐根糖浆和硫酸铜 (猪0.5~2.0g、犬0.1~0.5g内服) 。下列情况禁用催吐:吃入腐蚀性毒物 (酚、酸、氨水等) ;吃入石油蒸馏物 (汽油、煤油等) ;病畜呈昏迷状态或缺乏咳嗽反射时 (中枢抑制) ;抽搐与惊厥症状尚未被控制时。

1.1.3 清除皮肤上的毒物

可用大量清洁水充分清洗, 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清洁剂, 必要时应将部分被毛剪去。脂溶性毒物可先用酒精或肥皂水擦洗, 但不能使面积扩大。禁用煤油。

另外, 对于反刍动物中毒的急救, 可考虑施行瘤胃切开术, 除去瘤胃中的有毒物质。

1.2 缓泻或灌肠

缓泻或灌肠, 适用于中毒时间较长, 大部分毒物已进入肠管时。

1.2.1 缓泻

一般应选盐类泻剂, 因能增加肠内渗透压, 可阻止毒物的吸收, 排毒的效果较好, 故常选用硫酸钠 (最好不用硫酸镁, 因发生中毒时, 肠管受到损伤, 容易吸收镁离子, 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并配伍木炭末或另灌淀粉浆, 以吸附毒物, 保护胃肠黏膜, 阻止毒物吸收。因油类泻剂有溶解某些毒物和促进吸收的作用, 故应禁用。但食盐和升汞中毒时不能应用盐类泻剂。

1.2.2 灌肠

为促进肠蠕动, 加速毒物的排除, 在应用泻剂的同时, 可用温水深部灌肠。灌肠对小家畜, 特别是猪疗效较好。

1.3 泻血和利尿

当毒物已吸收入血时, 应根据病畜的体质施行放血或内服利尿素, 但大量放血后, 应进行补液, 如等渗葡萄糖、复方氯化钠溶液等。

2 应用解毒剂

在毒物性质未明确之前, 可采用通用解毒剂;当毒物种类已经或大体明确时可采用一般解毒剂和特效解毒剂。

2.1 通用解毒剂

通用解毒剂:活性炭或木炭末2份, 氧化镁1份, 鞣酸1份, 混合均匀。马、牛100~150g, 猪、羊20~40g, 加水适量内服。活性炭或木炭末能吸附大量生物碱、汞、砷等;氧化镁可中和酸类毒物;鞣酸可中和碱类毒物, 特别是沉淀多种生物碱、某些甙类和重金属盐类。因此, 通用解毒剂对一般毒物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2.2 一般解毒剂

指毒物在未被胃肠吸收时使用的解毒剂, 包括中和解毒、沉淀解毒和氧化解毒。

2.2.1 中和解毒

由于中和作用, 而达到解毒目的。碱类中毒时可用稀盐酸或常醋;酸类中毒时可用氧化镁、石灰水上清液、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尽量不用碳酸氢钠, 因为遇酸产生二氧化碳容易使胃肠穿孔。

2.2.2 沉淀解毒

如各种生物碱以及铅、铜、锌、汞、砷等重金属盐类中毒, 可灌服鞣酸10~20g或10%蛋白水或牛乳1000~2000mL, 使生成不溶性化合物而沉淀。鞣酸与毒物所形成的沉淀物在消化道内能被分解, 毒物可再被吸收, 故应用鞣酸解毒后, 应随即投给泻剂或洗胃, 以使沉淀物迅速排除。氟化物或草酸盐中毒时, 可用钙剂, 使之生成氟化钙或草酸钙而沉淀。

2.2.3 氧化解毒

如亚硝酸盐、氢氰酸和某些生物碱中毒时, 可用0.1%高锰酸钾液洗胃、内服或灌肠。因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 能使毒物氧化, 而达到解毒目的。

2.3 特效解毒剂

对某一种或某一类毒物呈现特效解毒作用的药剂, 称为特效解毒剂。如亚硝酸盐中毒时可用美兰、甲苯胺兰、维生素C等制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可用胆碱酯酶复活剂 (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等) ;砷中毒时用二巯基丙醇等;氟乙酰胺中毒时用解氟灵即乙酰胺;抗凝血杀鼠药中毒时用维生素K等。其用量和用法详见各有关中毒病的治疗说明。

3 维护全身机能及对症疗法

为稀释毒物和促进毒物排出, 增强肝脏解毒机能, 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纠正脱水时应注意补钾。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 我院共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6例。其中, 男46例, 女54例;年龄最大70岁, 最小16岁, 平均30岁。98例口服农药中毒, 2例皮肤接触农药中毒;经积极抢救成功101例, 死亡5例。根据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分析标准, 轻度中毒31例, 中度中毒29例, 重度中毒40例。

2 急诊急救

2.1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

首要的是制止毒液继续被吸收, 口服者应迅速彻底洗胃, 常用2%~5%碳酸氢钠溶液、稀肥皂水或清水洗胃, 反复冲洗至无特殊蒜臭味为止, 无条件洗胃的, 可使其饮大量洗胃液、再对其催吐, 方法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后及咽后壁引起剧烈呕吐。必须注意敌百虫中毒时忌用碱性洗胃液, 硫代硫酸酯类忌用高锰酸钾液洗胃。

2.2 经上述急救后应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抢救治疗。

2.3 住院后的治疗

中毒患者可单独应用阿托品, 中度及重度中毒时合并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并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

3 注意事项

3.1 防止全身用药过量引起阿托品中毒

瞳孔扩大、心动过速、尿潴留、体温升高、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等。如发生阿托品中毒时应立即停药, 症状严重者可应用毛果芸香碱或新斯的明等药拮抗阿托品的作用。

3.2 较长时间大剂量应用阿托品可引起阿托品依赖现象

表现为阿托品减量或停用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出汗、腹痛、呕吐等类似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一旦发生此现象, 应逐渐减量至停药。

3.3 口服者及早彻底洗胃, 适量应用阿托品, 勿过早停药

恢复期避免过早活动;症状消退后继续观察2~3d, 防止出现病情反复。严重中毒恢复期作心电图监护, 及时治疗心律失常, 以防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死亡。

3.4 在用药过程中, 要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

要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熟悉阿托品化的征象、中毒表现, 特别注意观察反跳的先兆, 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胸闷、烦躁、瞳孔缩小、升高的体温突降、出汗 (尤前额鼻尖) 等。中毒后2~7d, 中毒后症状明显缓解的恢复期或停药后要提高警惕,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反跳发生, 特别是乐果、敌敌畏中毒要认真对待。急性中毒患者, 临床症状消失, 病情稳定后观察3~5d, 对重症或低毒性乐果中毒, 应延长治疗观察时间。

3.5 血浆置换

我院对有机磷中毒的病人, 经常采取血浆置换, 而且治愈也比较高。根据中毒程度进行血浆置换, 可有效防止中毒的进一步加深。在血浆置换过程中, 血流速度不可过快, 随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微循环不良不能进行血浆置换者, 采用少量多次输全血或新鲜血浆, 提高酶的活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纠正内环境失衡, 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毒素有抵抗作用。

4 结语

对于恢复期的患者:避免诱发因素,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语言、表情、行为。关心、安慰、开导患者, 使之保持情绪稳定, 配合治疗, 避免精神刺激。同时加强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 做好饮食指导。对洗胃后患者禁食24~48h后可进流质饮食, 首次进食后病情无变化, 可逐渐增加进食量, 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不可过早下床活动。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总之, 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患者及时抢救治疗, 对挽救患者生命有一定的作用。对与恢复期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有助于他们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 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的综合护理, 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 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急诊抢救处理, 对病人进行系统性救护。结果 22例病人经急诊医疗护理后, 18例转重症监护病房救治, 4例病人死亡。结论 正确合理使用药物, 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能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也为后续的成功治疗奠定了基础。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沼气池的建设范文 下一篇:电梯使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