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指数(精选四篇)
成本指数 篇1
Carmichael认为财务困境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 具体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以及资金不足四种形式。而Deakin将财务困境公司界定为:“仅包括已经经历破产、无力偿债或为债权人利益而进行清算的公司”。本文认为前者的观点是比较合理的, 因为财务困境与破产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先后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 不能混淆两者的概念。
通常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包括直接困境成本和间接困境成本。直接困境成本包括由于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使清算延期导致的实物资产的损耗, 在破产过程中发生的法律、会计费用和咨询成本等其他职业性费用, 以及管理层进行破产行政管理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的机会成本, 同时包括由于公司破产而引发的技术优势、投资机会、人力资本的丧失等无形资产的损失。直接财务困境成本起源于不同权益主体之间由于不断重复的博弈、谈判所引起的交易成本, 因此在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必定会发生。然而财务困境其实是一个逐步的动态过程, 从一般来说对于多数企业的财务困境发生在企业的破产之前一个阶段, 处在财务困境中的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就可能会导致破产, 但是由于财务困境对企业有一定的正激励效应, 困境公司会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率、或通过重组等手段走出困境, 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壳”的紧缺, 因此真正破产的企业很少, 直接困境成本的计量就存在困难, 本文不将直接成本纳入考虑范围。
间接困境成本主要是由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信息被披露所引起的声誉受损导致的机会成本, 包括客户的不信任导致的销售和盈利损失和供应商签约的减少引起的成本上升、市场份额和投资机会的减少, 由于外部融资的难度加大所引起的筹资成本的上升等, 以及经理人应对困境所采取的投机性行为或自保的行为等短期化行为对公司总价值所带来的损害。由于间接财务困境成本在企业发生困境前后都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很可观的潜在影响, 是陷入困境的企业发生的主要困境成本, 因此,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财务困境间接成本的研究上。
奥特曼认为间接破产成本并非局限于那些实际破产的企业, 只要企业存在很高的破产概率, 即使企业未破产, 也会招致可观的间接破产成本。所以对于财务困境成本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那些实际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 只要企业资本结构中有负债融资的存在, 财务困境的所产生的间接成本都会对企业价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 将研究样本局限在实际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 这种情况下很难区分企业销售和盈利的下降 (即处于经济困境) 究竟是财务困境造成的, 还是前者本身导致了财务困境的发生, 这里的经济困境界定为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前后其所在的行业平均业绩处于下滑阶段, 行业销售增长率为负值。
欧普勒和逖特曼在这方面的研究设计就避免了这种因果关系倒置的情况, 他们将企业样本限定在行业下滑阶段的财务困境企业, 研究高负债企业相对于低负债企业在行业经历经济困境的业绩变化, 他们的发现是:当行业经历经济困境时, 高负债企业相对于采取保守融资策略的同行业竞争对手损失了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这样的设计就消除了经济困境和财务困境对企业价值的交叉影响, 同时也支持了财务困境成本的存在及其对企业业绩影响的显著性。
二、预期财务困境成本指数构建
其一, 间接财务困境成本度量标准界定。根据上面的理论分析, 为了消除经济困境和财务困境对企业业绩的交叉影响, 按照欧普勒和逖特曼的设计思路, 本文同样将同行业中未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按经历行业经济困境和财务杠杆的高低进行划分, 在行业经历经济困境时会引起整个行业的的经营业绩的变化, 在此用低财务杠杆组与高财务杠杆组的经营业绩变化的差额来度量财务困境间接成本。
章之旺等认为应该选择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来度量公司业绩, 主要出于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 虽然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通常用ROE和ROA这两个指标来度量公司财务业绩, 但是相对于主营业务利润来说, 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利润构成中的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和投资收益来进行盈余管理, 粉饰报表。另一方面, 主营业务利润更能反映企业基本的、持续的盈利能力。考虑到财务困境对财务杠杆的内生性影响 (即因为陷入财务困境导致企业净权益减少, 从而使财务杠杆提高) 对研究的干扰, 本文选择业绩度量期间之前一年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基准来消除这种内生性影响。
其二, 运用回归分析法对间接财务困境成本进行测算。奥特曼 (1984) 首次运用回归技术和证券分析师两种预测估计方法对财务困境 (破产) 的间接成本进行计量。他选择了破产的12家零售企业和7家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 先计算预期盈利, 通过对企业破产前三年内期望利润与实际利润之差来计量间接破产成本。但是Altman考察的是实际破产的企业, 因此不能避免上述经济困境对财务困境外部性影响, 以及财务困境对财务杠杆的内生性影响。本文对预期间接财务困境成本的计量同样采用回归的方法计算, 借鉴章之旺、吴世农 (2005) 建立的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来检验并且测算出财务困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模型中的因变量Perf表示公司业绩, 以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他们选取的解释变量包括:经济困境哑变量Distress, 高财务杠杆哑变量Hlev, 经济困境哑变量与财务杠杆哑变量的交叉项Distress×Hlev。该交乘项用来考察当行业经济不景气时使用高杠杆的企业是否比采取保守融资策略的企业业绩更差, 也即消除了经济困境的影响之后, 财务困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另外模型设置以下三个对公司业绩变化存在可能影响的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 (asset) (企业账面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度量) , 用以消除样本的规模差异对业绩差异的影响;盈利性 (Profit) 、资本性投资比例 (I/K) 。
首先将高低财务杠杆公司经济困境期间的解释变量的实际数值代入函数, 便得到各自的经营业绩变化Perfh, i、Perf L, i。可得第i年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
其中IFDCi表示企业第i期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 Perfh, i表示高杠杆组第i期的经营业绩, Perf L, i表示低杠杆组第i期的经营业绩。
其三, 间接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的计算。为了将上述各期间接财务困境成本转换成预期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应该按无风险利率对PRRFi进行折现。因此对于 (2) 中的间接财务困境成本计算公式就修正为下式, 其中t表示企业经历经济困境的年份:
其四, 预期财务困境成本指数。直接财务困境成本的测算简单明了, 只需通过企业的破产记录把破产期间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加总即得, 况且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紧缺, 破产的企业很少, 直接财务困境成本可以不计入困境成本的计量, 因此财务困境成本就等于间接财务困境成本。用预期财务困境成本乘以公司债务违约的历史概率即为本文构建的指数。
以上的EFDCI (expected fiancial distress costs index) 表示预期财务困境指数;财务困境概率p是由企业债务违约的历史概率得出, 由于系统性财务困境风险的存在, 经过风险调整之后的财务困境概率应该大于历史概率。
三、预期财务困境成本指数构建目的
以MM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权衡理论, 把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看成是在税收利益和债务困境成本之间相互权衡的结果, 并将财务困境成本、代理成本看成是与破产成本同等性质的、需要从企业价值中抵减的项目。依据权衡理论, 在企业做出资本结构决策时要考虑负债的税盾效应, 同时更要考虑存在困境预期的企业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加其困境成本的预期现值也随之增加, 即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财务困境成本, 所以本文的指数预期可以为企业资本结构的决策起到一定指示作用。
根据现有的文献关于财务困境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表明公司的特征因素会影响到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 包括企业的托宾Q值、资产质量及其担保价值、公司治理特征和股权结构、产品独特性、资产专用性等。同时有研究表明负债率越高的企业, 在困境期内将损失越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固定资产比重越高, 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应越低, 基于这种关系表明本文指数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公司治理决策中能作为最优财务结构决策的最要变量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章之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的定量分析——基于1998~2002年度ST公司的实证研究》,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2]章之旺、吴世农:《经济困境、财务困境与公司业绩—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财经研究》2005年第5期。
[3]吕长江、韩慧博:《财务困境、财务困境间接成本与公司业绩》, 《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3期。
抄底宜选指数基金分批建仓探底成本 篇2
市场最近一段时间的持续暴跌,让许多基民寝食难安。有些基民担心投资亏损,犹豫着要不要“撤退”;而有些新基民则心痒难耐,揣摩着是否已经到了抄底良机。上周五,上证综指创出了3357.23点的新低,随后在蓝筹股的集体发力下开始反弹,并收于3580.15点。此时会是“抄底”良机吗?如果要抄底,基民如何操作?我们来听听基金分析师们的意见。
专家意见
市场未稳不宜抄底
日前,记者就市场未来走势咨询了一些基金分析师,他们多数认为,目前大盘风险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释放,但市场仍然弥漫着悲观情绪,不排除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基金买卖网首席基金分析师任瞳认为,最近市场下跌有些非理性。但是大小非解禁后,从产业资本角度出发可能会被认为目前市场仍然高估,如果不看好市场或短期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因素刺激,市场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因此,建议投资者现在不要抄底,待市场稳定再说。
有一位基金经理还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劝告投资者:“下跌的股票、基金就像一把降落中的小刀,谁都想抓住刀把,可是一不小心就会抓到刀刃上。怎么办呢?还是等到小刀落稳了,晃上几晃,这个时候再去抓最稳妥。”
如若抄底
分批建仓摊低成本
对于目前市场是否见底,还有部分业内人士及“激进”的投资者认为,目前大盘短期内已经经过了两次探底,即使现在不是最底,也是接近底,总要有冒险“抓刀把”的人。对于此类投资者,基金分析师建议,不妨考虑以分批建仓的.方式来尝试抄底。
具体来讲,就是可模拟一些股市高手的建仓方式,以“正三角形”的方式往下买进筹码。投资者可将准备投资的所有本金分成几份,当第一次买进基金筹码之后,如果这只基金的净值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基”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当净值回升时则需逐渐减少买进的数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开始买得不多,越跌就买得越多,拉低了总体申购成本。
策略A
抄底宜选指数基金
如果投资者非要抄底,任瞳建议用指数基金。因为在前期下跌过程中,指数基金为了拟合标的指数,不得不保持90%以上的高仓位。如果市场出现反弹,高仓位的基金则占有优势。指数型基金存在进一步攀升的可能。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张剑辉也持相同观点,具体到抄底的指数基金产品,他倾向于上证50和深证100。“因为下阶段,大市值的股票相对于中小市值股票的超额收益将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股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由于指数型基金多是被动跟踪相应指数,波动的幅度会更大一些。因此,今年投资指数基金,不适合全仓买入,应该和主动型基金做一个配置,并且目前分批建仓指数基金比较适合那些有一定股市操作经验、对股市趋势有一定感觉的投资者。
策略B
建仓做好品种配置
在目前的市况下,对于想要捕捉市场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在分批建仓的同时更要做好基金品种的配置。从大类基金资产来看,浦银安盛基金认为,60%的股票型新基金加40%的债券型基金的组合,是布局基金投资的一个较好选择。而如果选择以股票型基金品种,分析师建议,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考虑选择新基金。
成本支撑乏力 化纤指数波动 篇3
薄型面料销售增加织厂开机基本稳定
从目前盛泽市场面料销售情况看,薄型仿真丝面料需求仍较好,成交品种集中在雪纺系列面料;而中厚型面料的需求也局部开始上升,经编金丝绒面料近期需求较大,主要用于制作运动服、瑜伽服等,部分商户反映近期从淘宝网上的订单较多,染厂、印花厂为赶制物美价廉的淘宝订单,业务繁忙。此外,烫金、绣花、打孔等外观独特的品种市场需求也表现不错。其他仿真丝类面料购买不旺,如花瑶、高丝宝色丁等市场供大于求。
里料方面,近期盛泽地区局部尼丝纺报价下调,主要是受到原料价格走低,以及部分库存偏高的拖累。比如190T尼丝纺含税报价在3.7~3.75元/米,较前期下调0.02~0.03元/米。另外受到原料价格下跌,需求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今日盛泽地区局部涤塔夫报价有部分优惠成交,比如276T胆布部分优惠至1.9元/米,不过厂家表示该价位暂时限量销售,起订量万米以上。
织机开机方面,开机率局部也有下调的现象,目前盛泽地区喷水、喷气织机开机率为7成,局部喷气开机稍有提升。此外,染厂、印花厂的业务表现较好,开机多在8成以上。库存方面,本期盛泽地区织造库存为33天,主要是近期部分市场货加工商开始低价抛售库存,以及染厂和印花厂消化大量坯布,由此转移了1~2天库存。
原料价格弱势盘整涤丝市场行情趋弱
从上游原料市场行情来看,本期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现大幅走跌局面;主要是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长等导致能源产品的需求前景受到压制以及宏观利空消息的影响。截至4月5日,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主力原油合约收于每桶92.70美元,这是主力合约3月21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加上之前两个交易日的连续大幅下跌,原油价格本期以来累计下跌4.7%,是油价过去5期以来的首次下跌。而受需求疲软的带动,本期上游原料PTA现货市场行情也是延续弱势盘整格局。截至4月3日,其中内盘市场持货商报盘价格下滑至7800~7850元/吨左右;外盘市场我国台湾地区货源报价下滑至1050~1060美元/吨附近,韩国货报盘价格则集中在1040~1050美元/吨左右。
本期涤丝市场行情延续弱势盘整,市场主流涤丝厂家报价重心大稳小动。截至4月3日,其中盛泽一主流熔体涤丝大厂报价有光FDY 47D/36F现金价在13600元/吨,有光FDY 75D/72F现金价在13100元/吨;半光FDY 45D/24F现金价报13800元/吨;另外DTY 75D/72F现金报价在15200元/吨,DTY 150D/144F现金报价在13400元/吨。太仓市场一主流涤丝大厂产品报价趋于稳定,现其POY 75D/72F报价则集中在11600元/吨,POY 150D/144F报价集中在10600元/吨。浙江地区萧山一主流POY厂报价走跌,现POY85D/36F报价在11100元/吨,140D/36F在10550元/吨。
丝绸指数微幅攀升供需关系走向高端
蚕茧丝绸类产品方面,从过年以来内销绸增加,蚕丝被热销,带动价格和景气连续上升2个月。而外贸进出口订单成交难接,服饰已经开始订货生产,微升属于正常。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还有小的升值,成为一个利好因素。
纺织基本面上,今年1~2月出口同比较大幅度增加。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42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4.1个百分点。预期今年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悉,在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加强、品牌效應初显等有利因素下,今年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出口增速8.3个百分点。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475万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同比增长14.2%。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国内缫丝加工生产能力增长过快,造成产能过剩,煤电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走高是茧丝价格高位的诱因,茧丝绸行业处在高价成本、高端生产、高端需求的“三高”时代。
成本指数 篇4
许多企业都在实施“低成本战略”[1],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企业,走成本效益型发展道路。如何确定低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关键在于成本预测。进行成本预测已经有很多方法。刘子先[2]等将工程领域预测控制思想引入成本控制,以小波神经网络为模型预测算法,CUSUM控制图作为成本预测控制律,建立了成本预测控制模型;戚安邦[3]从挣值分析角度研究成本预测;AKINTOYE A S[4]应用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技术预测工程项目总成本,并进行风险分析;裘喜芸[5]从一元线形回归预测、GM(1,1)模型灰色预测、组合预测三种方法分析了成本预测问题。他们各有特点,能很好地对成本预测。
而一个工程由很多单位工程组成,一个单位工程由很多单项工程组成,一个单项工程由很多分部工程组成,一个分部工程涉及多个分项工程,各个子目粗细不一样,因此需要预测的精度也不一样,所以在成本预测时应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大致的划分。本文首先以现行国家定额子目划分的粗细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层次划分,然后以各层次为基础对成本预测建立趋势模型。最后以土方开挖为例子,对某公司十年来施工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对该公司成本进行预测。
1 对工程项目进行层次划分
工程规模不同,工程子目划分粗细不同,所需测算精度也不同。所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层次划分,从细到粗进行测算,然后汇总,与整体预测比较,这样能够缩小子目与子目之间的间隙,提高预测精度。对现在的建设项目按照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指标的子目进行划分,以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从细到粗的原则对建设项目进行层次划分。首先将建设工程分为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然后将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定额子目按层次划分,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将预算、概算、估算划分为层次1~层次8;按照定额子目的性质把定额子目划分到每一个层次。
2 趋势模型的建立
趋势模型法[6]又称趋势曲线分析法或曲线拟合法,即用曲线近似描述事物发展趋势,主要特点为:首先根据事物发展过程及趋势作出科学的系统分析并发现其变化发展趋势,然后采用某种函数对这种趋势进行刻画,再经过一系列数学推导及参数修正,得到相应公式,从而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模型如下式:
其中:Yi为预测对象;ε为预测误差;f(t,θ)可根据不同情况或假设采取不同形式;θ为某些待定参数。变换为指数趋势模型:
其中:Y为观测变量;a,b为模型参数,t为变量;
式(1)中θ是待定参数,需要做出估计。将观测数据(ti,Yi),i=1,2,…,N代入式(1),有:
εi称为残差;选择误差函数:
作为评价的标准,式(5)中的θ可以由线性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待估参数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对非线性模型可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6]。但有些非线性模型可经过线性化处理后化为线性模型,从而可用最小二乘法处理。
设经过线性化处理后的模型为:
根据上式得到θi的估计值,有:
对指数趋势模型(1),线性化处理后变换为下式:
即:G(Y)=ln Y,X(t)=t,θ0=lna,θt=b
若模型对于θ分布是线性的,且假定ε-N(0,εi2),则可以对预测值E[YN+t]的均值区间作出估计。对于直线趋势模型,有:
此处:
其中:tα/2(N-2)是自由度为N-2的t分布在置信水平为tα/2下的临界值。
3 算例分析
某公司1996~2005年,开挖100m3土方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取对数后如表1。
对表1中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线形回归分析,输出的结果如表2。
在表2中,1 106.881埸(3.542,3.557),-46.042埸(-0.25,-0.23)。所以各参数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为:
预测方程为yi=34.8133·e-0.24ti
拟合平方和:SE=0.045
取α=0.05,查表得t0.025(8)=3.355,采用式(12)预测的预测值,将以95%的概率落在区间
其中所以Yt关于的预测值的区间估计为:
4 结论
本文采用指数趋势模型预测方法,丰富了成本预测算法,提供了新思路。本方法比较简单也较方便;但对后期预测,计算结果呈较快态势增长,主要是由于前期数据过少,实际规律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本方法应用于成本预测时,只适用于那些资质比较老的大型施工企业。但指数趋势模型预测作为一种新预测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在实施“低成本战略”市场环境下,各种成本预测方法层出不穷。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把工程项目进行从粗到细的层次划分;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算法——指数趋势模型算法,对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进行预测;最后,以一个算例对该模型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指数趋势模型,工程成本预测,层次划分
参考文献
[1]程红:《对企业开展成本预测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6(3):123。
[2]刘子先、武立玮、姬升启:《一种面向成本预测控制的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6(12):140-143。
[3]戚安邦:《挣值分析中项目完工成本预测方法的问题与出路》[J];《预测》2004(2):143~147。
[4]AKINTOYE A S,MACLEOD M J.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J].Intern J Proj Manag,1997,15(1):31~38.
[5]裘喜芸:《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预测及管理方案决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7):39~59。
相关文章:
因素指数01-12
创业指数01-12
变异指数01-12
季节指数01-12
基于创业板指数预测值的政策建议探究01-12
股票指数预测01-12
《指数与指数函数》练习题及答案01-12
货币指数01-12
上证指数股票预测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