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分析

关键词: 下肢 超声 影像 动脉

为了总结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临床意义,该研究把2014年1月一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病人设置成实验组,再同期选择2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者超声影像进行仔细观察,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病人设置成实验组,男女之间的比例是17:11,年纪在32~80岁之间,其平均年纪约(62±3.22)岁。同期选择2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女之间的比例是15:13,年纪在34~83岁之间,其平均年纪约(60±2.7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以及性别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对比。

1.2 方法

①本院所用超声仪器是飞利浦公司所生产,其型号是HD11。该诊断仪的探头频率在7~10 MHz之间。

②取病人平卧位或者是俯卧位,对其双侧股总动脉、足背动脉、股浅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腘动脉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对其血管内径进行准确测量。

③给予病人官腔状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进行准确测量,查看管腔是否存在着闭塞、狭窄等症状。

④以诊断仪对机体管腔中彩色血流的实际充盈状态进行观察,并查看其血流频谱的具体变化情况。假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于1 mm,同时机体管腔血流处于通畅状态,且充盈状况良好,其频谱也呈现出相对规则的三相波表明正常。假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或者是1 mm,同时机体管腔血流处于凹凸不平状,不但存在着斑块,同时其管腔也触笔闭塞状,或者是狭窄状则代表存在着病变[1,2]。

1.3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该组研究数据,通过表示计量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较之对照组病患,实验组病患下肢动脉硬化出现闭塞、斑块以及狭窄等症状的发病率相对偏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整体发生率相对偏高,其中又以2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等并发症最为常见。当机体出现上述症状之后,极易出现糖尿病坏疽或者是糖尿病足等病症,同时糖尿病下肢截肢整体发病率约是正常人的8倍左右,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上糖尿病病人残疾、病死的根本性诱发因素之一[3]。

该次研究实践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两组病人中的诊断效果存在着差异,发现实验组病人下肢动脉硬化出现闭塞、斑块以及狭窄等症状的发病率均相对偏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超声诊断在非创伤性、操作便捷性以及重复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优势,能够及早发现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为其接受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与研究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方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2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病人,设置成实验组;同期选择2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对两者超声影像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两组病人血流特征、管壁特征以及官腔特征等。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病患相比较,实验组病患下肢动脉硬化出现闭塞、斑块以及狭窄等症状的发病率相对偏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影像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建议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

参考文献

[1] 李薇玢,吕清,谢明星,等.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状态下心肌灌注特点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8):655-658.

[2] 陈和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90-91.

[3] 沈洁,尹立雪,陆景,等.超声血流向量成像评价糖尿病前期左心室舒张期流场状态[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2):93-9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下肢骨折术后预防静脉血栓的方法 下一篇: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