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系统研究

关键词: 提上 前言 煤矿安全 培训

一、前言

在吸取了众多的事故教训之后, 煤矿安全培训在煤炭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作为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煤矿安全培训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提上重要日程,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安委[2012]10号) 明确提出:“加强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为响应国家安全培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号召, 提高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规范档案管理流程, 实现培训信息共享, 探索煤矿安全培训内在的发展规律, 同时也为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凭证”, 结合云南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实际, 云南煤矿安全技术中心开发了云南煤矿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系统。

二、国内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结合, 使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已经普遍运用了各种新技术来管理和利用档案。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利用方面, 美国无疑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紧随美国之后,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也先后着手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西方国家发达的电脑网络, 使得档案通过网络共享成为现实。许多公共档案馆或专门档案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公众可以在网站上实现在线查档、实时浏览、远程传送等等功能。

2002年11月, 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档发[2002]18号) , 《纲要》对“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作了专门部署, 具体明确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建设要求。2005年12月,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审议通过了《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 (简称“金档工程”) 作为“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正式启动。2010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对国内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出了总体性的指导意见。但煤矿安全培训档案信息化方面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全行业大部分仍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档案管理。虽然部分地区也进行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尝试, 但仍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保存层面上, 远远没有发挥煤矿安全培训电子信息档案的核心价值。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主要研究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的档案采集、档案查询、档案管理以及数据分析, 开发出一套涵盖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业务流程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因此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为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 需要实现自定义工作流程及自定义工作表单的功能。

2.设计一套可靠的安全机制。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档案虽然不是机密性文件资料, 但牵涉到职工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以及职工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问题, 就需要设计一套安全机制, 用以确保数据传输、存储的安全。首先要研究系统的安全隐患, 从硬件因素、软件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提高数据库的数据检索效率。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档案业务数据具有非常庞大的数据量, 系统要保证在海量数据库中快速检索出所要的数据。

4.大数据分析及“人”的安全评估。加强对煤矿安全培训档案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和大数据的深度分析, 可以探索研究煤矿安全培训内在发展规律, 实现对安全生产中不安全“人”的因素进行科学预测、评估、预警。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云南煤矿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系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关于煤矿安全培训的有关规定, 深入煤矿企业调研, 构建起符合煤矿安全培训实际需要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

1. 问卷调查法。

针对煤矿从业人员、煤矿生产企业、培训机构、政府监管部门进行调研, 了解目前煤矿安全培训档案信息化的不足, 收集实践性的反馈意见, 完善和发挥档案信息再利用的价值。

2. 文献法。

利用法律法规、期刊、图书资料、网络等对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 促使研究充分借鉴并且能够超越国内已有的研究, 探索出煤矿安全培训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代表性煤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追踪调查研究, 建立数据评估模型, 并对此进行定性分析。

(二) 技术路线。

系统应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档案的采集、查询、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 符合国家和云南省煤矿安全培训管理的规定, 满足各培训机构培训工作需要, 并保证使用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性、方便性、实用性和安全性。

1. 系统采用B/S架构, 可以在Intranet/Internet中运行, 系统安装部署简单, 使用方便, 只要计算机上有IE浏览器, 即可登录本系统。

2. 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 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3. 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 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4. 采用高性价比和易维护的MS SQL SERVER数据库。

5. 能够自动采集ODBCORALCEDB2等主流数据库的数据。

6. 能在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上运行。

7. 工作流过程定义和工作表单定义采用XML的过程定义语言结合关系数据库来实现。

8.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 采用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建立人的安全行为数学模型。

五、系统的构成

系统由煤矿安全培训综合类档案子系统、培训教学业务档案子系统、教学管理档案子系统、证书管理档案子系统构成。如下图1。

(一) 综合类档案子系统。

主要对国家安全培训规定、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培训的文件、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机构的各种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和培训数据统计、分析

资料以及培训工作总结等进行管理。

(二) 培训教学业务档案子系统。

主要对教学计划审批表、开班通知、考勤表、教案、教学计划执行表、听课评议表、教学情况调查表、培训情况分析表、培训有效性评估表、培训质量反馈表等进行管理。

(三) 教学管理档案子系统。主要对各安全培训机构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和学员的档案进行管理。

(四) 证书管理档案子系统。包括信息录入、证件制作、证件修改变更、办证审批、发证登记等。

六、结语

经过多次测试, 云南煤矿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该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不仅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增加了数据统计、分析的方便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培训机构和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同时还满足了煤矿安全培训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对档案数据的科学分析和预测, 最终建立覆盖云南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评估模型, 做到量化分析, 科学预测, 实时预警, 彻底破解以往对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无法科学分析和管理的难题。这在全国都有示范推广作用, 必将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

摘要:作为煤矿安全培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训档案管理正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云南煤矿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系统是一套涵盖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业务流程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立足满足煤矿安全培训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实现在安全生产决策和事故调查处理中充分发挥培训档案作用的目的。文章就该系统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模块功能实现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安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游疆来, 柏桦, 李学发.国内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报告[R].北京, 2010.

[2] 崔静, 韩海涛, 曹宇.中美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比较研究[J].兰台世界, 2012 (2) .

[3] 丁宝康, 董健全.数据库实用教程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6.

[4] 沙金, 贾玉锋.Power Builder 9.0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 下一篇:生产系统优化下煤矿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