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火应急预案(通用8篇)
篇1:铁路防火应急预案
中铁xxx局x公司xx客专项目部
应急灭火救援预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xxx局集团第x工程公司 xx客运专线工程项目部三工区
二○一○年五月五日 中铁xxx局x公司津秦客专项目部
应急灭火救援预案
为提高我工区防火灾防爆炸水平,高效有序地做好火灾发生后的抢险救灾工作,最低限度地减轻火灾对人员的伤害和材料设施的损失,确保安全生产的目标,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工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编制依据
为响应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关于对危爆物品和施工营房安全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易燃易爆化物品消防监督管理体制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我中铁xxx局x公司所在xxx专项目部三工区的防火防爆实际进行编制。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加强防火防爆减灾工作的领导,三工区成立应急灭火抢险工作领导指挥部,下设工作办公室和工作组。
1、应急灭火抢险工作指挥部组成:(1)指挥长:xxx 职责:全面负责本合同段火灾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的决定。
(2)副指挥长:xxx 职责:负责指挥事故的现场救援、调查处理和善后等工作。(3)成 员:a b c d 职责:协助指挥做好现场救援、抢险和善后工作。
2、应急灭火抢险工作指挥部职责:
(1)迅速到达火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设法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尽早向局指挥部、总监办汇报情况;(3)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小组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医疗、消防、公安等机构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认真执行指挥部的有关批示;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3、应急灭火抢险工作指挥部下设各组具体职责:
⑴、工作办公室:平时工作设在综合办公司,应急抢险指挥中心设在安质部。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小组的决策,指导和下达任务;掌握险情及险情动态;拟定应急灭火抢险临时条令、命令;协调解决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接待上级和外地来公司抢险人员等项工作。
⑵、安全保障组:由安质部负责,职责是负责编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救援预案》、《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后恢复运行。
⑶、后勤服务组: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职责是做好药品、医疗设备准备和临时治疗点的准备;受灾抢险时按公司指挥系统的统一安排,进行伤员医治、转移和登记工作。负责做好抢险队伍的后勤供给工作,备好一定的食品,尽可能保证一线抢险职工的正常就餐,保证抢险任务顺利完成。⑷、物资供应组:由物质部人员组成。职责是备足灭火抢险物资和设备,并建立台帐,专项专人保管;搞好灾后抢险工程使用的物资供应;建立健全防火防爆物资管理制度。
⑸、交通运输组:由综合办公司下属小车班人员组成。职责是对车辆状况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车辆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做好值班车辆和备用车辆的安排,随时待命待发;火灾后紧急调度车辆,保证指挥系统和抢险用车的统一调配;确保抢险人员、物资的运送和伤员救护。
⑹、技术组:由工程技术部人员组成。职责是组织应急灭火抢险队伍,火灾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赶赴事故现场拟定抢修方案,通过一切手段,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三、灭火应急措施
1、项目部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架桥队成立义务消防队(以下简称消防队)。消防队员应掌握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和消防器材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2、各消防队队长负责落实在相关场所布置各类消防器材,由安全员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性,任何人不得随意挪用消防器材。
3、安全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仓库、生活区、办公区的防火、防爆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切实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易燃易爆物品应放置在专门场所,分类分库存放,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5、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仓库应有隔热降温及通风措施,并设置防爆型通风排气装置;仓库的一切电气设施应符合防爆安全规范要求,管理员每天下班前应切断电源,方可离开;仓库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管理人员应熟知易燃易爆物品特性、运输和管理储存方法。
6、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装卸作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易燃易爆化物品消防监督管理体制办法》中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7、危险品仓库内如要动火检修,必须执行审批制度,不得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内进行明火及产生火花的作业。
8、工地要设置报警电话并在有关场所张贴悬挂,公布于众,消防报警电话“119”。
9、和业主、当地消防部门加强联系,必要时请求地方救援。
四、灾情报告制度及程序
1、三工区工地现场发生火灾等事故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应急灭火抢险指挥部报告。若发生重特大事故,指挥部应按规定报告局指挥部、119消防队、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20急救中心。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如下:
(1)三工区灭火应急抢险指挥部: 项目经理:xxx 15xxxxx8018 常务副经理:xxx 15xxxxx2088(2)局集团总指挥部: 指挥长: xxxxxxx-xxx(办)副指挥长: xxxxxxx-xxx(办)安质部: xxxxxxx-xxxx(办)(3)消防:
汉沽消防支队:xxx-xxxxxxx 清河农场公安消防支队:xxx-xxxxxxx(4)医院:
汉沽医院:xxx-xxxxxxx(办)
xxx-xxxxxxx(办)
急救中心: 120
2、受灾施工队必须在12小时内写出事故局面报告,逐级上报。
3、报告内容:火灾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区已采用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事故现场情况、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后,部门应及时进行补报。
五、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参改
若发生火灾,抢险结束后由灭火应急救援组指挥长组织技术、安全职能部门和相关施工队队长进行总结,通过调查,对薄弱环节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六、该预案报公司安质部和局指挥部备案。
中铁xxx局x公司xx客专项目部
二○一○年五月五日
篇2:铁路防火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火灾防范工作方针,严格落实公司安全防火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得到迅速、果断地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电气防火(防爆)安全规程及火灾扑救、逃生基本知识,制定本应急预案。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火灾防范应急工作的处置。3.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及时扑救、重点防护、及时报警。4.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1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
4.1.2成立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4.1.3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4.1.3.1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做好防火安全工作。4.1.3.2负责开展防火安全教育、灭火器材配置等防火工作的检查,督促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和火灾隐患的整改。
4.1.3.3负责组织开展灭火技能训练和预案演练,提高自救灭火能力。4.1.3.4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指挥和组织力量进行火灾扑救和抢险。4.1.3.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灭火工作,保护火灾现场,并协助调查火灾事故原因和事故分析。5.火灾防范重点部位
重点部位为机房、库房、档案室、财务室、化验室、食堂、办公室、中控室、自动化控制间等。6.应急救援预案 6.1办公场所火灾 6.1.1办公场所火灾预防
6.1.1.1严禁使用明火取暖、烧()、焚烧废纸等物品; 6.1.1.2严禁乱拉临时电源、明线接电。
6.1.1.3办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器、电视、灯具等电器做到随用随关,及时断电。
6.1.1.4重点部位的部门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以及防火割断装置,部门负责人要加强日常防火管理。
6.1.1.5确保用于灭火的()源畅通。6.2办公场所火灾应急救援 6.2.1火势刚起,有能力扑灭时
6.2.1.1现场火势刚起时,各部门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灭火前必须先切断蔓延材料,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灭火方法。6.2.1.2油料等起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或采用隔离法灭火源不宜用()救; 6.2.1.3办公电脑等电气设备起火时,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事故。
6.2.1.4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采用“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与火源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停止。6.2.1.5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不得留有暗火,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并将具体情况报告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以便进行事故整改和防范。
6.2.2火势猛,无力扑灭时
6.2.2.1现场火险扑救时,判断准确,当不能马上扑灭的或无力扑灭的要立即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并立即将情况报告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6.2.2.2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对火灾附近区域所有人员进行疏通,要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确保人身安全。各科室负责清点本部门职工,对缺失人员应立即查找去处,及时报告。
6.2.2.3在消防队到现场后,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并协助消防部门做好火灾扑救工作。
6.2.2.4现场抢险组救出伤员,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或运送伤员至最近距离的医院。现场抢救组要向120救护中心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6.3电气火灾(含电气爆炸)应急救援 6.3.1电气火灾事故预防
6.3.1.1为了防止(****)厂电气火灾(含电气爆炸)事故的发生,中控室、高低压配电间、自动化控制间等禁止使用明火设备及在工作中可能产生高温、高热的设备器材。
6.3.1.2运行中的电动机,由于外壳温度较高,附近禁止摆放易燃易爆物品。6.3.1.3严格按照各类电气操作规程的规定,巡视检查各种设备、线路以及电缆接头等,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6.3.1.4当班人员在巡视检查中如果发现有焦糊味或其它异味、异响,要引起高度警惕,应查找异味的来源,直到弄清楚为止,及时进行火灾隐患处置和报告。6.3.1.5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发生过热现象,各电气设备应保持通风良好。6.3.2电气火灾应急救援
6.3.2.1当电气火灾发生时,火情第一发现人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冷静,并迅速立即通知厂部领导及当班的相关人员。
6.3.2.2当班的班组长承担在()厂抢险组或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未到达之前的灭火自救、设备抢险的临时指挥任务,并根据现场情况拔打“119”火警电话求救,清楚描述火情现场情况和具体位置,必要时派员接应。6.3.2.3()厂厂部或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接到火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由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伤员救护、设备物资抢险、现场警戒、秩序维护等工作。
6.3.2.4灭火抢险自救时,应立即切断发生火灾部位的电源,然后进行救火。切断电源时应有选择,尽量局部断电,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夜间断电救火应启用临时照明措施。
6.3.2.5 当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来不及断电,或因生产需要和其他原因不能断电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带电灭火。
6.3.2.6在消防队到现场后,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供电气设备、情况,并协助消防部门做好火灾扑救工作。7.火灾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7.1火灾扑灭后,部门应立即将人员伤亡和物品、设备、设施损失情况向火灾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7.2火灾防范领导小组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对受损设备、设施尽快修复,并投入生产使用。7.3做好医疗救护善后处理,包括医疗经费的提供、受伤人员的住院安排与护理以及以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工作等;
7.4火灾防范领导小组调查火灾发生原因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并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7.5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8.附则
篇3:铁路防火应急预案
天津站位于天津市中心, 东至李公楼立交桥, 西至五经路, 南至海河, 北至新开路, 是最主要的城市交通枢纽。以铁路天津站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 站前广场建筑主要以办公、公建为主, 西南侧建有龙门大厦, 在天津站西侧出站口处设有公交首末站;站后广场以住宅为主, 在天津站西北侧设有公交首末站和长途汽车站。
该枢纽工程后广场总建筑面积约23.5×104 m2, 主要包括新建城际天津站站场、站房 (地上、地下部分) 、城际站台、地铁2、3、9号三条线、既有天津站改造及公交车场、停车楼。其中, 城际地上、地下站房建筑面积约3.4×104 m2, 规划的城际铁路自西向东由后广场通过, 其高架站房在天津站后广场既有子站房北侧, 城际站房与天津站既有站房衔接。
天津站后广场地下主体工程共4层。其中地下一层为交通层, 设置有公共大厅、城际车站的进出站厅、商业用房、设备用房以及出租车停车场等功能区;地下二层为地铁2、3、9号三条线共用的站厅层;地下三层为2、9号线的站台层及3号线设备层;地下四层为3号线的站台层。
地铁2、3号线和9号线 (津滨轻轨二期) 交汇于天津站后广场地下的西北侧。2号线布置在新兆路下;9号线位于2号线的南侧平行紧贴布置。2、9号线在同一标高, 两站的中心里程相同。3号线位于2、9号线的西侧, 在其下方穿过, 站中心靠近2号线布置, 形成L型换乘方式。
天津站后广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体量大、功能复杂, 国铁地下进出站厅、前后广场联系通道以及地下一层公共区, 三者各自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 但分区间未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 且地下一层商业区防火分区37、地下一层出租车等候区防火分区38和地下一层至地下四层的公共区部分防火分区45面积均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该研究在分析该交通枢纽各功能区域火灾危险性和结合以往性能化设计经验的基础上, 给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笔者运用CFD软件模拟计算, 论证其在现有消防设施布置下的火灾安全性。
2消防安全目标、分析方法及性能判据
根据天津站后广场地下交通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其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主要安全目标为: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应满足人员在火灾环境下能安全疏散到建筑的室内外安全区域。一般有以下两种分析方法:
(1) 通过与我国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进行对比分析;
(2) 利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方法, 通过数值分析计算方法确定。
3火灾场景设置
通过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各功能区域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 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火灾案例和原因的调查,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曾做过的行李火灾试验、服装火灾试验以及国外做过的汽车和地铁列车火灾试验为分析基础, 考虑受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制的火灾, 确定各功能区域的火灾初期增长系数, 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各功能区域的火灾规模。在该交通枢纽的防火分区37、38和45的相关位置设置典型的火源, 研究其在火灾条件下的火灾和烟气发展及蔓延特性, 设定火灾场景如表1所示。
4火灾烟气运动模拟
4.1 物理模型的建立
计算区域网格的划分将直接影响模拟的精度, 网格划分得越小, 模拟计算的精度会越高, 但同时所需要的计算时间也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如果网格划分得过大, 尽管可以大大缩短计算时间, 但计算的精度可能无法得到保证。由于FDS在建模时, 只能建立矩形模型, 因此, 对于地下枢纽内下沉广场等圆弧模型, 采用以折线代替弧线的处理方式。图2为天津站交通枢纽所建立模型的轮廓。
4.2 可用疏散时间TASET及其主要影响参数
可用疏散时间TASET是指从火灾发生到火灾发展到致使建筑内某个区域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 通常是指在安全出口附近的区域某个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参数首先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烟气层高度、对流热、能见度和一氧化碳浓度等。根据国外有关机构对人体耐受能力的测试研究数据, 该研究确定的人员安全性能判据如表2所示, 以下各判据中最先达到危险的时间作为人员可用疏散时间。
4.3 模拟计算结果
通过FDS模拟各火灾场景下烟气运动过程, 计算火灾产生的烟气温度、辐射热和环境能见度等因素达到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 得出人员可用疏散时间TASET, 如表3所示。
5人员疏散过程模拟
该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涵盖了国铁、城际铁路、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 换乘线路较多, 建筑内人员相对密集。另外, 该交通枢纽规模较大, 总建筑面积约为23.5×104 m2, 地下共有4层, 深约30 m, 同时涵盖了3条地铁线路的站台层、站厅层以及地下交通换乘大厅, 功能复杂且相互立体交叉, 给人员疏散带来较大困难。
火灾发生后, 并不是所有人员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 人员必需疏散时间TRSET一般包括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探测时间Td、预动时间TR和疏散行动时间TM。
在实际疏散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员疏散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人员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人员的警惕性和觉悟能力、人体的行为活动能力、消防安全疏散指示设施情况和模拟软件的准确性等。因此, 通常将模拟计算得到的疏散行动时间TM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 (通常取值为1.2~1.5) , 该研究将其取为1.5, 则人员必需疏散时间TRSET可按公式 (1) 计算。
TRSET=TA+TR+1.5×TM (1)
针对设定火灾场景所对应的6个设定疏散场景, 该研究采用网络节点式人员疏散模型EVACNET4模拟设定疏散场景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行动时间TM。设定建筑物内将人员水平行走的速度确定为1.0 m/s, 沿楼梯向上行走的速度确定为0.63 m/s, 建模采用每个时间段为1 s, 进行分时间段模拟计算。
按照各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以及规定的人员数量折算系数进行建模计算, 人群离开各层楼梯的时间也就是该层人员最后疏散出去的时间, 这个时间只是人员的疏散行动时间, 不包括疏散时的准备时间。根据本交通枢纽内火灾报警系统类型和人员分布特征, 该研究确定报警系统探测时间和人员预动时间分别为60 s和60 s。各楼层不同防火分区的必需疏散时间TRSET见表4所示。
通过比较火灾模拟得到的人员可用疏散时间和人员安全疏散模拟得到的人员必须疏散时间可知, 研究中所设定的所有疏散场景中,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正常启动的情况下, 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均可安全疏散。
6火灾应急预案
根据模拟结果可知, 在设定的火灾场景条件下, 天津站交通枢纽建筑中人员能够安全疏散。但在人员实际疏散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如人员对火灾警报的反应、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行为等, 有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因此, 为了确保人员在实际火灾情况下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 枢纽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消防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结合计算机模拟结果, 给出站厅或站台火灾情况下的应急程序:
(1) 行车值班员在发现火灾后, 首先向行调站厅报告发生火灾, 要求停止本站的列车服务, 通知值班站长并报119、120、车站派出所;其次通过广播通知车站所有员工, 并宣布执行紧急疏散计划, 同时将进出闸机设置为紧急模式状态;若火灾发生在某安全出口附近, 则通过广播通知乘客从其余安全出口出站。
(2) 值班站长接到行车值班员的报警后, 应立刻担负起“事故处理主任”的责任, 到现场了解火灾情况, 并组织灭火、及时疏散乘客;若火势无法控制, 在确保乘客全部安全撤离后, 组织车站员工撤离车站。
(3) 客运值班员应立刻赶到站控室协助行车值班员, 负责与环调联络, 若中央级不能实现时, 按环调的指示操作BAS或EMCS, 并听从值班站长指挥参加救援工作。
(4) 厅巡或票厅值班员在接到报警后, 立刻关停扶梯, 指引乘客疏散出站, 并立即投入灭火工作;如火势封住某端出入口, 则组织乘客从另一端出入口疏散。
(5) 票厅值班员立即停止售票, 并收好票款、车票, 锁好门窗, 在站厅疏散乘客。
(6) 站台岗位职工在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组织站台乘客疏散, 并参与灭火救援工作。
(7) 司机接到列车运行前方车站发生火灾的通知后, 如在车站则立即按行调指示扣车, 并做好乘客广播;如在区间则立即将自动开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 按行调指示不停车通过该车站;进站时发现车站火灾, 应立即将自动开门开关置于手动位置, 不开客室门动车驶离火车站, 并在动车后报行调。
7结束语
通过烟气模拟及人员疏散模拟计算可知, 商业区内的安全通道内在加压送风量为10 000 m3/h的情况下, 在13 min内能阻止烟气进入安全通道;地下公共区及商业区的镂空吊顶的镂空率不小于20%, 防烟分区在边界处的隔墙砌筑到顶板, 且挡烟垂壁宜下降至距地面2.3 m的高度等情况下, 人员的安全疏散可以得到保证, 该研究给出的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案可行。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运用最新的防火技术和消防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建筑设计, 强调的是建筑物消防设计的整体安全水平。在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过程中, 应注明火灾位置、火灾初期增长速率、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以及人员荷载等各部分参数设置的原因, 这些参数是进行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同时, 业主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这些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编制消防应急预案, 并根据消防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使建筑内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对火灾进行处理, 其他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有序的安全疏散, 确保建筑内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摘要:通过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所存在的主要消防问题进行分析, 确定其性能化设计目标并设置了火灾场景, 采用CFD方法对其进行了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模拟计算分析, 最终提出了保证该交通枢纽消防安全的强化措施和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建议。
关键词:交通枢纽,性能化防火设计,人员疏散,消防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倪照鹏, 阚强.正确认识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与评估[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 23 (4) :324-327.
[2]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006.
[3]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S], 2003.
[4]霍然, 胡源, 李元洲, 等.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9.
[5]范维澄, 孙金华, 陆守香, 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6]R John, 程远平.小汽车火灾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31 (6) :557-560.
篇4:病友出游应急预案
高血糖症
如出现口干、口渴、尿多时,应监测血糖,任何时候发现血糖高于16.7mmol/L,应咨询医生(火车站和机场一般都有医务室)或就近求医,按医嘱调整降糖药。高血糖症还可引起机体失水,神志清楚并能吞咽者应补充无糖饮料(如矿泉水)。部分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时并无口渴多饮,而是渴感减退,因此不能仅根据口渴饮水,应根据天气、出汗量、尿量综合评定。在温度较高或空气干燥的地区旅游应补充适量水分,以免发生脱水甚至高渗昏迷。多数糖尿病病友需每日饮1500毫升左右的水,分多次饮用,每次200毫升左右,一次饮用大量白开水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坚持控制饮食,如果大吃大喝,不忌甜食和含糖饮料,必然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此外,旅途中兴奋、紧张、刺激等情绪,降糖药不足或漏服等均不利于高血糖的控制。
低血糖症
如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视物模糊、昏昏欲睡,甚至不省人事等任何反常的表现,均应测定血糖。血糖低于正常且能吞咽者立即口服含糖饮料及食物;昏迷者侧卧,肌注胰高血糖素,送就近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不可喂食;不可注射胰岛素。如无条件监测血糖可先按低血糖症处理,15分钟内未恢复者应送医院。白天活动量大时,睡前应监测血糖,如睡前血糖低于6.0mmol/L,应少量加餐,以防夜间低血糖。低血糖症的发生与旅途中误餐或延迟进餐、活动量较平时加大、降糖药剂量未及时调整或应用不当(如胰岛素下肢部位注射使吸收加快)等有关。
心脑血管急症
如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呼吸困难、嘴唇发紫、手足发冷发绀、头晕、头痛、晕厥等不寻常表现,或测脉搏发现脉搏不规则、过快或过慢、强弱不等,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者,应立即休息,有条件者吸氧,胸闷、胸痛症状在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内未缓解时,必须就近求医,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中止旅行。
下肢与足部损伤
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身体缺少活动,可出现下肢麻木、肿胀。因此,乘车时应定时活动下肢,常变换体位,或站或走或坐,也可进行下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远足或者登山容易引起运动损伤,需特别注意保护踝关节和足部。穿合适的鞋袜;每天检查双脚,如有擦伤或水疱应及时处理;检查鞋内有无砂石之类的异物;每天洗脚后用尿素软膏均匀地涂抹在脚背、脚底、脚后跟,但不要抹在趾缝间,保持趾缝干燥,防止引起皮肤破损而导致糖尿病足等。
春天使人充满欢乐、向往和希望,江河解冻、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大地绽绿,让我们走进春天,成为大自然的伙伴。
篇5:隧道防火应急预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安全事故应急能力,验证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检验和提高应急队伍的熟练程度及实际技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的按照项目部预定的方案实施,迅速及时有效的救助伤员,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伤害和降低财产损失。我部拟于 月 日在梁台隧道进口举行隧道火灾应急逃生的演练。
二、演练任务
本次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的演练任务是:隧道内发生火情,及时启动《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刘宝平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在最短时间内,赴现场应急抢救,采取安全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最后完成演练的目的。
三、演练原则
本次演练遵循如下原则:
1、以人为本、先救命后救肢原则。2.统一领导、分项负责原则。3.反应迅捷、措施果断原则。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原则。
四、演练简介
本次演练模拟的现场场景为梁台隧道进口左洞,二衬工班一员工在使用电焊时,不慎将电焊花火掉在防水板上,引燃防水板,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洞内施工人员进行疏散、灭火,并拉起警戒线对现场进行隔离,预案小组成员如何履行职责,最后达到演练目的。
五、演练组织
在项目经理刘宝平的领导下,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应急总指挥: 项目经理 刘宝平电话:*** 应急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 苏文超 电话:*** 急救小组
组长:王锁杰 电话 *** 组员:试验室人员
车辆:长城哈佛 车牌号:陕AC52P8 抢险小组
组长:郭宏军 电话 *** 组员:梁台隧道进口施工队所有人员 机械:装载机一台、挖掘机一台 后勤保障组:
组长林岁卫、席连何 电话 *** 组员:机材部和拌合站人员。保卫疏导小组
组长:王乃战、韩龙涛 电话***、*** 组员: 工程部、安全部人员 通讯小组
组长:黄小静 电话 *** 组员:综合办公室人员 事故调查分析小组 组长:耿召召、张亚军 电话 ***、*** 组员:合同部、财务部、质检部人员 摄影:张亚军 电话 *** 救护车: 120急救中心
2.邀请观摩的有关部门领导: ⑴ 管理处有关部门领导 ⑵工作组有关部门领导
六、演练时间 1.预演时间:
七、演练预备工作
(一)召开演练预备工作会议:会议由项目经理刘宝平主持,时间定于4月中旬,地点定于经理部会议室,参加人员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相关部门领导、项目部安全员。
(二)会议内容
项目经理刘宝平通报本次演练工作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及五个小组的分工。1.演练小组分工
1.1项目经理刘宝平(演练总指挥)负责:(1)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2)事故现场所有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3)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1.2六名应急小组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各项协调工作,保证抢险救助工作顺利进行,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1)通讯小组组长:负责通讯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小组成员赶往事故现场,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对外应答工作。
(2)抢险小组组长:负责抢险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对现场所有用电设备进行排查,根据情况,下达停电命令及停电范围。
(3)保卫疏导小组组长:负责保卫疏导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小组其他成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保证救援通道的安全畅通。
(4)急救小组组长:负责急救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对伤员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协助救护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
(5)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抢险物资和车辆调配及抢险人员的食宿和交通安排。
(6)事故调查小组组长:负责事故调查小组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其他成员,对事故引发的原因及责任人进行调查取证、做好调查记录、签字确认等工作。2.六个应急小组的演练职责
(1)通讯小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与吴起县人民医院联系,并通知各施工队负责人,管好本队员工,不得到事故现场围观等。
(2)抢险小组: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检查,至配电房拉闸断电,对现场所有用电设备进行检查。
(3)保卫疏导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隔离、保证救援通道畅通、疏散人员。
(4)急救小组:迅速组织人员赶往事故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救护车赶到后负责将伤者送上车。
(5)后勤保障组:迅速调配车辆,将抢险物资运送到现场。(6)事故调查组:对引发事故的原因及责任人进行调查取证、做好调查记录、签认工作。
八、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准备
1、项目部在开工前编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立了抢险组、急救小组、保卫疏导组、通讯小组、事故调查组,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急救小组成员已经经过培训掌握了急救基本知识。
2、根据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准备了抢救物资:指挥车一辆、救护车一辆、担架一副、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器材若干、警戒隔离带、灭火器、手灯、袖标(总指挥1只、急救组9只、保卫疏导5只、通讯组6只、抢险组5只、事故调查5只)等。并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工作服等。
3、由安全员向项目所有人员通报,各施工队的负责人加强对自己管段的管理,给员工说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确定项目经理刘宝平为应急演练总指挥,全权负责指挥演练,各施工队队队长负责本队各班组的工作安排,保证演练中不影响施工工作的正常运行。防止现场参演人员误进危险区域发生意外。
5、演练场地布置:领导观演台桌椅布置、现场音箱布置、拍摄人员安排、解说人员安排、各小组组长通讯器材(喊话小喇叭或对讲机)。
6、准备警戒带或三角彩旗(用于对演练的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7、演练人员预演
(1)参演人员培训:计划在演练前对所有参演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交底工作,熟悉各小组、各成员职责和演练的具体工作。
(2)防护用品佩戴方法:如安全帽要扣好帽带、穿好反光背心等,指导作业人员的正确佩戴。
九、演练
演练内容
1、工作安排
二衬工班安排工人甲、乙、丙等三人挂设防水板,并对三人进行了安全交底:作业时注意安全,防止电焊火花引燃防水板,防止高空坠落,有情况随时报告。
此时隧道内人员设置六名,其中掌子面3名,防水板施工3名,掌子面人员使用逃生通道。
2、事故发生
挂设防水板过程中,工人甲不小心将防水板引燃。工人丙经过该处时,发现防水板被引燃,正在冒烟,遂大声喊道“着火了,着火了”(现场用废油桶做一个火源)
3、接警
正在附近巡查的专职安全员陈星听到喊声后,知道出事了,遂马上吹响警报,对洞内施工人员大声喊道“全体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沿安全通道迅速撤离至洞外”。边喊边给项目经理刘宝平打电话:“梁台隧道进口左洞电焊时不小心将防水板引燃,已组织人员撤离现场,无人员伤亡,有情况随时向您汇报。”(安全通道两头提前栽两根钢筋,用小彩旗隔离,设置在隧道的左侧,洞内端放置水盆一个,口罩若干,逃生人员将口罩浸湿后,佩戴逃出洞外)
项目经理刘宝平接到电话,决定立即启动《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立即用电话通知:
(1)抢险组组长:防水板着火,立即按《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要求带领抢险组人员,赶到事故地点,进行检查落实,有情况随时报告。(所有抢险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口罩、袖标,携带灭火器,乘坐装载机进洞救援,演习前,培训其使用灭火器。抢险前,切断二衬到掌子面段的电源,抢险人员六人中配备两个工作灯)
(2)急救组组长:防水板着火,立即按《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要求带领急救组成员赶往事故地点,有情况随时报告。(所有急救人员必须佩带袖标,携带担架、氧气枕,应急车使用隧道队的小面包车,便于抬担架上车。设置一名昏迷人员,及时给其吸氧,并送上救护车)
(3)通讯组组长:防水板着火,立即按《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要求带领通讯组成员赶往事故地点,有情况随时报告。带领通讯组成员,组织车辆,准备抢救伤员,与吴起县人民医院联系,通知他们准备接受伤员,通知各施工队负责人,管好自己的人,不要在事故地点围观,作业工作全部停止,待抢险组检查后,再做决定。落实情况随时报告。
(4)保卫疏导组组长:防水板着火,立即按《隧道逃生应急预案》要求,带领保卫疏导组成员赶往事故地点,拉警戒带进行隔离,封锁事故现场,指挥交通,保证救援通道畅通,并派人到303省道接应救护车,如有办公车辆,令其在侯岔桥头直接带救护车回现场。禁止其他人员靠近事故现场,落实情况随时报告。
(所有保卫疏导人员必须穿制服,洞内两名疏导,洞外两名封锁,降下洞口栏杆。隧道便道口一人封锁,拦截陌生人、车辆)
4、抢救(通知完毕9:20)
项目经理刘宝平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管理处张处长汇报:“梁台隧道进口左洞防水板着火,施工人员已安全撤离,正在灭火,有情况随时向您汇报。”
张处长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安全工程师刘工:“梁台隧道进口左洞防水板着火,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项目各应急小组在现场向总指挥刘宝平报告:
抢险组组长:本组人员携带抢险设备已全部到达现场,洞内人员全部撤出。
总指挥刘宝平指示:立即组织灭火,随时报告。
急救小组组长:本组人员携带医疗器械已全部到达事故现场,已准备救援车一辆,随时调用。
总指挥刘宝平指示:现场待命,随时报告。
通讯小组组长:本组成员全部到达现场。已与吴起县人民医院联系,随时准备接受伤员;已通知各施工队队长,管好自己人,不要到事故现场围观,用电作业全部停止,待抢险组检查后,再作决定。
总指挥刘宝平指示:将救援车开往事故处,做好送伤员准备。
保卫疏导小组组长:现场已封闭,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洞内,由陈星等人负责现场警戒隔离,正在进行人员疏导。
总指挥刘宝平指示:加强警戒,禁止其他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对外来探询的人员,不要做任何回答。
抢险组组长:洞内明火已扑灭。
总指挥刘宝平指示:继续观察,有情况随时报告。
5、善后
总指挥继续布置下一步工作
保护现场,何时拆除隔离带听候指令;专职安全员陈星组织人员立即对现场内所有工作面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合格后方能施工;张亚军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将事故经过和处理结果报管理处和集团公司,并随时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由项目经理刘宝平宣布本次《隧道火灾逃生应急预案》演练结束
十、对演练效果进行讲评
参加演习人员到观礼台前集合,对演练进行讲评。
1、项目经理刘宝平对本次演练进行讲评总结。
2、管理处领导讲话。
十一、演练事故处理
1.事故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2.办公室编写 “隧道防水板起火”处理报告,报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处理”意见。3.办公室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负责监督落实。4.办公室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对本次“事故”进行处理,并将“事故报告”上报管理处和集团公司。
十二、应急演练评审
办公室对本次演练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文件报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批示。评审的内容:本次演练是否达到应急预案的目的;应急救援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救援队伍实际操作技能是否熟练;是否需要增加或局部修改方案。
十三、演习要求
1、各领导及部门应认真学习演练内容,积极参加预演和演练。
2、各施工队要认真组织学习,熟悉演练器材的使用和相关救援任务。
3、在演练中各级人员、专业队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4、项目全体员工现场观摩,提高安全意识,了解应急救援知识。
5、各施工队负责做好演练期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十四、演习总结
整个演练过程共用时二小时,演练很成功,达到了本次演练的
目的。
篇6:防火应急预案
1、罪犯纵火
2、电源起火
3、意外失火
二、现场处置方案
1、发现火情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和分管领导和部门电话。
2、立即切断电源,撤离易燃、易爆物品,打开所有出口通道。
3、使用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器材,奋力灭火。
4、抢救受伤人员,重要财产:如现金、贵重物品、帐册等。
5、保护现场,维护秩序,防止外人趁火打劫。
三、救援行动方案
单位干部职工发现火情或接到报警通知时,应尽快赶赴现场,立即组织人员实施扑救。若纵火罪犯未离开现场的,应采取以下措施:
1、应给予制服。
2、罪犯逃跑的,不要追击,记住其主要特征,及逃逸方向,交通工具的车种、车型、颜色、牌号等。做好现场保护,同时迅速报告案情,协助破案。
四、人员分工
1、受灾部位由保卫科人员负责切断电源,抢救财产及现场维护。
2、火灾第一发现人当不能及时扑灭火势,负责报警并立即报告领导及时组织人员扑救,实施应急措施。
3、办公室在紧急事故发生时,应作为快速反应救援力量,在接到报警通知时,要立即组织人员直赴现场,奋力扑灭火灾。
4、灾情现场的施救指挥员,由现场班子成员负责指挥,如班子成员不在场,由火灾发生主管部门负责人指挥,如负责人不在场,由在场的党员干部或工龄长者负责指挥。
5、所有干部职工在接到单位灾情通知时,应无条件立刻赶到受灾地点,服从现场指挥,全力参加灭火救灾工作。
五、注意事项
1、当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应奋力抢救,特别是现金、档案卷宗等贵重货物,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篇7:防火火灾应急预案
2 、在开窗通风的同时,要保持泄漏区域内电器设备的原有状态,避免开关电器,以防引起爆炸,如开灯(不论是拉线式还是按钮式)、开排风扇、开抽油烟机和打电话(不论是座机还是手机)等,以免产生电火花和电弧,引燃和引爆可燃气体。
3 、如果检查发现不是因燃器用具的开关未关闭或软管破损等明显原因造成的可燃气体泄漏,就要立即通知物业部门进行检修。
4 、如果是刚回家就闻到非常浓的.可燃气异味,要迅速大声喊叫,用最快方式通知周围邻居“有可燃气泄漏了”,好让大家注意熄灭明火,避免开关电器。同时,要离开泄漏区,在可燃气浓度较低的地方迅速打电话给119,并说明是哪种可燃气泄漏。
相信如果居民都能严格作到以上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就能最大限度避免自己家中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爆燃的悲剧了。
火灾发生后,心中不要慌,保持头脑冷静。
1、打119报警,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求助;
2、疏散家中老人、儿童到安全处;
3、切断家中电源;
4、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现有条件灭火,疏散物品,切勿贪恋财物;
篇8:铁路防火应急预案
在武广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 研究识别了全线接触网生存环境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或故障灾难风险, 结合灾难风险指标分析, 实施了经济技术允许范围内的有效抗灾能力分析和优化加强技术方案的设计。
1.1 抗风灾
武广高速铁路的接触网设计充分参考国际结构荷载计算的可靠度理论体系。在设计中采用了GB50009-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D.5.3全国基本风压图, 按照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采用50年一遇的结构计算基本风压, 同时分区段考虑高路堤、桥梁及明显强风地带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修正系数。参照EN50119修订版的条文选用了接触网结构荷载计算用的风振系数, 确保全线H型钢支柱、隧道吊柱、腕臂结构等的抗风能力。腕臂结构采用腕臂支撑、定位器防风拉线等抗风设计方案。隧道内设计风速根据国际高速铁路测试数据进行选用, 确定了预埋槽道基础的抗振抗风设计方案。在接触网最重要且相对薄弱、事故后恢复困难的锚段关节区、道岔区, 仿效风灾较为严重的英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采用双H型钢柱代替单杆双腕臂方案, 分散了风载对支柱的扭矩作用, 使事故恢复能力成倍提高。
风灾情况下, 通过全线设置防灾监控系统, 对照接触网的设计风偏和挠度检算等, 采用最大运行风速30 m/s的基本条件进行正常、限速或暂时停运等多种应对预案, 以保证安全。工程的系统设计参照EN50119规定, 支柱基础等结构设计满足在接触线导高处的运行风荷载产生的挠度不大于25 mm, 是国际上目前可采用的最高设计标准。同时在锚段关节、道岔等关键定位设计中检算导线最大风偏, 确保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运行时的可靠取流。
1.2 抗冰雪灾害
根据全国气象条件调查, 充分考虑类似2008年冰雪灾害致使导线覆冰等情况, 接触网的结构强度设计能够满足应对冰雪灾害要求。
针对冰雪引起的绝缘器件短路、导线上覆冰对受流运行的影响, 增加相应的溶冰措施。如在变电所设置溶冰加热装置, 通过馈线加热接触网, 在天窗时间或冰雪严重时定期进行溶冰。在绝缘器件设备 (如分段绝缘器、开关设备等) 处设置喷洒溶冰介质的设备, 定期溶冰, 保护绝缘器件性能。
武广高速铁路中部地处湖南省, 空气湿度较大且冬季气温在0℃以下, 是冰雪灾害易发地区, 需要在运用中重点检测。
1.3 防异物侵入灾害
在防跨线桥高空坠物、交叉跨越防断线等方面, 可在承力索表面加设由中压高性能聚合绝缘材料制造的裸线包卷绝缘管。
1.4 抗地震及水灾
接触网的基础、结构和设备设计应考虑所处环境的地震烈度, 同时预留可靠度系数在水灾情况下的荷载要求, 确保在灾难时机车不运行的情况下, 接触网尽可能不发生结构大面积坍塌, 便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投入运营。
1.5 抗火灾
火灾较易在铁路隧道中发生, 参照欧洲铁路联盟TSI SRT相关条款的强制性规定, 接触网在设计中预留了未来我国铁路运输向国际化接轨的技术条件, 确保火灾情况下接触网系统断电和安全救援, 设计锚段关节为:长度大于900 m的隧道口处, 有条件时尽量设置绝缘锚段关节;长度大于6 km的隧道内及隧道群区段, 每隔6 km设一处绝缘关节;长度大于2 km的隧道口处增设半锚段的过渡区, 隧道洞口内设置无补偿下锚, 隧道外设置全补偿下锚。
所有绝缘锚段关节配套设置纳入远动系统带接地的电动隔离开关。同时, 隧道内接触网吊柱支持结构的基础采用在二次衬砌中预埋槽道基础, 槽道为钢材质, 满足火灾时可持续经受近1 h的1 200℃高温灼烧的设计要求, 在高温时不会散发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有毒气体。同时确保在火灾情况下, 接触网主体结构不坍塌, 不引起隧道衬砌结构破坏, 便于紧急救援中人员疏导, 有利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投入运营。
1.6 抗雷电灾害
武广高速铁路韶关以南地段是雷电相对集中地区, 高架线路暴露在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时, 雷电侵害可能性较大。
为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 加强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电的侵害能力, 在加大绝缘爬距的基础上, 下列重点位置设置氧化锌避雷器。
(1) 供电线上网处。
(2) 雷害多发地区正线锚段关节处、电分相关节处。
(3) 雷害多发地区长度1 km及以上桥梁每一锚段关节处。
(4) 长度2 km及以上隧道、高架站房、封顶式雨棚站区的两端。
1.7 抗闪络故障灾难的接地保护设计
接触网接地与通信信号等专业共用接地体, 接入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根据施工图设置保护线或回流线 (通过扼流圈) 与钢轨的全并联或/及与综合地线相连, 有效降低钢轨电位, 保证人身安全。通过综合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设计方法, 满足EN50122欧洲标准, 可大大减小雷电、短路、过电压故障时对设备的损害。
1.8 鸟类防护设计
武广高速铁路穿越鄂湘粤三省, 沿线自然景区和森林区较多, 风景优美, 鸟语花香。鸟类对接触网的危害主要是在接触网27.5 kV带电体和接地体间构建鸟巢, 其次是鸟类飞越跨线建筑物时, 可能造成27.5 kV接触网对其他结构物的闪络短路灾难。同时, 对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生存安全也构成巨大威胁。为此, 武广高速铁路采取如下设计方案。
(1) 对接触网支持装置结构进行优化, 避免提供鸟类栖息所需的具有一定外形的结构或场地。优化支柱、肩架、设备托架、硬横梁等结构, 如采取在支柱顶端设置AF线肩架、对开关托架间距进行优化等措施。
(2) 遵循EN50122-1的接地防护标准, 结合综合接地系统方案, 提出在接触网受电弓接地保护区域内的桥梁、隧道、无砟轨道、声屏障、站台、跨线建筑物等预留闪络保护接地网的技术方案, 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避免鸟类飞过可能造成的闪络大电流故障, 引起跨线建筑物被烧毁。
2 避免接触网在灾难中断网的应急预案
2.1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的供电分段优化
武广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为提高抗灾能力, 设计在事故或自然灾害发生时, 通过供电分段的技术优化, 尽可能缩短事故范围, 具备部分反行条件, 增加抢修上线通道。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渡线间设反行关节、站线与正线分束分段、分相尽可能远离车站咽喉、具备反行和抢修条件、隧道增加接地开关和绝缘分段关节、全线开关纳入远动控制等。
2.2 加强接触网灾难情况下的抢修能力
电气化铁路建设质量和运行速度的提高, 对供电抢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应尽快提升供电抢修装备现代化水平, 将供电抢修能力建设纳入铁路救援体系建设中。建立供电故障抢修信息管理系统, 增加现场视频装置, 便于抢修指挥与决策。完善供电抢修预案和手段, 接触网抢修列车配置到供电段。在每个车站设置或预留接触网工区或抢修条件, 接触网工区配备2台接触网作业车。建议各铁路局结合硬件条件预留、配备抢修力量和救援装备, 适当增加抢修备品备件, 保证抢修人员配备到位并定期加强技术培训。
2.3 提高供电外部电源可靠性和电力线跨越铁路电网的安全性
(1) 积极协调电力部门, 抓紧出台确保铁路供电运行安全的技术政策和措施。
(2) 提高地方电力跨越线架设标准和供电电源的可靠性。牵引变电所要具备2路独立的外部电源, 实现真正意义的双电源, 并优先提供220 kV电源。
(3) 提高跨越线的安全可靠性。10 kV及以下等级的线路全部改由电缆穿越铁路线;35 kV及以上等级的线路可采用电缆穿越, 或采取增大线径、减小跨距、提高杆塔高度和强度等措施。
(4) 积极采取跨越线防护措施。在大跨越线路的接触网上方加强采用隧洞式防护措施, 避免跨越线断线造成严重后果。
3 结束语
武广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所采取的防灾技术措施, 主要是针对风灾、火灾等意外灾害的加强措施。在正常运营模式下, 如在电气分相的中性区域, 机车等操控模式不当或机车不断电自动过分相的不当使用时, 也可能引发牵引供电不同电气分相间的相间短路, 进而可能导致接触网塌网等严重事故。因此, 还需结合列控等新技术新设备, 研究探索不同专业间的协同作业对接或机电联控组织措施, 共同杜绝或减少事故、灾害的发生或不良影响, 共同实现高速接触网系统技术性能优良, 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作为无备用的重要设施, 应满足动车组安全运行需要, 并适应高速度、高密度、大功率的供电能力要求;满足双列动车组联挂高速运行情况下, 双弓取流时良好的弓网动态接触关系;满足免维护、少检修、抵御自然环境侵害的安全可靠要求。武广高速铁路采用基于高速接触网系统SiFCAT350方案的抗灾能力设计, 吸纳国内外抗灾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改良措施, 参照最新国际技术标准, 重点借鉴德国、荷兰和日本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GB50009—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2008
[2]European Communities.TSI SRT Safety for Railway Tunnel[S], 2006
[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SiFCAT350工程技术研究[R], 2005
相关文章:
小学防火安全应急预案01-10
酒店防火预案范文01-10
消防安全防火预案01-10
学校安全防火紧急疏散预案01-10
银行防火预案范文01-10
学校防火防盗安全预案01-10
学校防火安全应急预案01-10
冬季防火安全应急预案01-10
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应急预案01-10
护林防火员职责范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