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家(精选四篇)
我要回家 篇1
在《呼啸山庄》中, 作家以“梦”作为一种叙述形式来组织作品, 足见女作家驾驭题材的功力和魅力。小说开篇还没向读者交代“从前有一户人家’之前, 一个外来的房客洛克伍德就做起了荒唐的乱梦。这个游离于情节之外的恶梦有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意义。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梦中第一叙述者洛克伍德作为画眉山庄的租户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要回的是哪个“家”?是呼啸山庄呢, 还是画眉山庄?笔者就此争论, 进行浅析。
1 叙述者洛克乌德的梦
在小说的前三章, 读者透过局外人洛克伍德的眼睛了解了呼啸山庄的一切。他到呼啸山庄去找希思克利夫并租住画眉山庄, 在呼啸山庄受到主人一家不友好的接待, 他目睹了主人的冷漠, 并因此而生病卧床不起, 外边风雪交加, 他也正为噩梦所扰。在梦中“我以为是到了早晨,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约瑟夫当向导。路上的雪有几尺深……他说我没有一根这样的拐杖就进不了家门……”[1]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梦的元素本身并不重要, 他们不是梦者原有的思想, 只是一种替代。梦就是由这些元素组合而成。通过对这些梦的元素的自由联想, 使替代观念进入意识之内, 再由这些观念推导出隐藏在背后的原来的本意。需要强调的是:梦的元素本身和自由联想所产生的替代的观念都可以称为意识的, 而隐藏在背后需要唤醒的本意则属于“潜意识”。潜意识指的是没有知觉、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是潜伏在意识之下的思想, 其意义相当于遗忘等过失行为背后的隐蔽意义。
此梦中有两个重要的元素:“我”和“家”。为了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本意, 有必要分析这个梦的起因。洛克伍德在做梦之前, 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是其做此梦的诱因。1) 洛克乌德夜宿凯瑟琳曾住过的房间, 仆人奇拉却告诉他“主人对她领我去安歇的那个房间存有奇怪念头, 从不乐意让任何人住在里面。”[2]这说明了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之间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浪漫爱情。2) 洛克伍德的一瞥眼光, 看到了当年卡瑟琳独个儿伏在窗台上刻划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字迹:“卡瑟琳·欧肖”——卡瑟琳·希克厉”——“卡瑟琳·林敦’。这几个翻翻复复变化着的名字, 形象地把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的最隐蔽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了。3) 洛克乌德在山庄过夜, 无意翻到涂写在书本上的一页“日记”, 那歪歪斜斜、还未成形的字体分明出于一只小手。二十四年前的一件旧事:一个星期日晚上, 她和希思克利夫冒着雨, 奔过荒原, 闯进了画眉田庄……。所有这些原因导致洛克伍德做了一系列荒唐的梦。
洛克伍德为什么梦见自己走在回家的路上呢?为什么又让约瑟夫当向导?没有拐杖怎么又进不了家门呢?他对此一无所知, 而且不肯多做联想。可是就是从这些很少的联想中, 已足够用来发现梦的隐意了。
洛克伍德“倒回床上睡着了, 哎呀, 也许是这倒霉的茶和坏脾气的原因!此外还有什么能使我度过如此恐怖的一夜?”, “几乎还没有忘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 我就开始做梦了, 我以为是到了早晨,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3]等结合起来看, 这些都属于梦的替代, 是梦的伪装。梦中的好多元素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替代物。释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潜意识的思想, 发现梦幻元素的替代观念。这个梦中梦者“我——洛克伍德”在做梦之前阅读了凯瑟琳的“日记”, “‘少爷, 快来啊!凯蒂小姐撕掉了《救世之盔》的书皮, 希思克利夫用脚使劲踩《走向毁灭的广阔道路》的第一部分!你要他们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啊!”。[4]这个性格倔强的小女孩已经给他留下了初步的印象。梦就是做梦者日常经验在心理上的反应, 为了满足进一步了解凯瑟琳的愿望, 他做起梦来, 借幻觉经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因此, 此梦中做梦者“我——洛克伍德”实质就是“凯瑟琳”伪装的替代品。以此为线索, 发现隐藏在梦中的潜意识思想。洛克伍德向希思克利夫租住了画眉山庄, 他是画眉山庄的租户, 在梦中“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儿的“家”显然是指“画眉山庄”了。画眉山庄对于凯瑟琳就是“天堂”。那梦的真正隐意是:“凯瑟琳”自己走在回“天堂”的路上。为什么让约瑟夫当向导呢?因为他对圣经十分虔诚, 是典型的基督徒。为什么洛克伍德在梦中“进不了家门”呢?这说明“凯瑟琳”永远也到不了“天堂”, 因为天堂 (画眉山庄) 不是她的家, 她的家究竟是哪个呢?洛克伍德的第二场梦找到了答案。
洛克乌德刚从一个噩梦中惊醒过来, 紧接着又堕入了另一个噩梦。当他躺在那橡木的套间里刚一合上眼, 噩梦便来临了。在梦中, 他看到凯瑟琳苍白的脸孔靠在外边的窗玻璃上, 她把一只小手伸进打破的窗玻璃, 要求进屋来。正如洛克乌德所说, 他“却碰着了一只冰凉小手的手指头!”凯瑟琳哀叫着:“让我进去——让我进去!”“二十年啦, 我已经做了二十年的流浪人啦!”[5]凯瑟琳的鬼魂出现在洛克乌德的梦中, 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第二场梦境, 它是第一场梦的延续。这场梦进一步澄清了隐藏在梦背后的本意, 揭示了梦的潜意识思想。
凯瑟琳为什么在梦中要苦苦哀叫“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一个无家可归的游魂, 一个迷路的孩子为什么要祈求回家并迫切地希望回到呼啸山庄呢?更令人费解的是, 希斯克厉夫听完洛克乌德叙说的噩梦, 进行了一桩迷信活动“进来吧!进来吧!”他上了床, 扭开窗子, 一边开窗, 一边涌出压抑不住的热泪, “凯蒂, 来吧!啊, 来呀——再来一次!啊!我的心爱的!这回听我的话吧。凯蒂。最后一次!”[6]所有的这些都揭示了什么呢?
这场梦境充分揭示了呼啸山庄才是凯瑟琳梦寐以求的“家”。因为这个远离尘世的呼啸山庄才是她的精神家园和最终的灵魂归所。她渴望回到“家”中, 死后成了孤魂还迫切盼望回到呼啸山庄, 渴望与恋人在精神上的完全认同与合一。希斯克厉夫知道那个迷路的孩子就是凯瑟琳的鬼魂, 希望这幽灵回到她渴望已久的呼啸山庄, 因为这里的石楠天然生成, 这里的空气纯洁自由, 这里的天空和大地苍茫辽阔, 这里可以容纳任何思想的狂放不羁, 唯有这里才能摆脱俗世的一切羁绊, 实现他们美好的愿望。呼啸山庄是现实中喜悦的源泉, 他们对呼啸山庄有着狂热的迷恋, 在精神上他们已成为两个不可分开的统一体。
2 人物凯瑟琳的梦
无独有偶的是这一情节在凯瑟琳的梦中也得到了呼应, 化作凯瑟琳向耐莉倾吐的心声。“我只是想说, 天堂似乎不是我的家, 我哭得心都要碎了, 想回到这个世界。天使们愤怒极了, 把我扔出来, 抛在荒原中心, 呼啸山庄的高顶上, 在那儿我快乐地哭醒了。这就能解释我的秘密, 以及我的不快乐。正如我不适合在天堂一样, 我也不适合嫁给埃德加·林顿...”[7]
天使们为什么要把凯瑟琳扔出来, 抛在荒原的中心呢?
那是因为凯瑟琳倔强叛逆、桀骜不驯的性格使其得不到上帝的保护。凯瑟琳第一次侧面登场是通过房客洛克伍德翻阅她的旧书。“这是一本圣经, 印的是细长字体, 散发出浓重的霉味……凯瑟琳的图书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它们破旧的状态表明被充分使用过了, 虽然读的不十分得当, 几乎每一章都有钢笔写的评注, 密密麻麻占满了页边的空白……我看到一张我的朋友约瑟夫的漫画像——画的粗糙, 但很有力度...”[8]凯瑟琳在圣经上乱涂乱画, 对基督徒约瑟夫极不尊重, 更甚的是“我可不吃这一套, 哗啦一把拎起那部破书 (指圣经) 的封皮, 就扔进狗窝里, 一边还诅咒说我讨厌圣经。”[9]《圣经》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它是基督教的经典, 它在西方1000多年的传播历史使其成为欧美及各民族的文化积淀。凯瑟琳对《圣经》极为不敬, 从而得不到上帝的保护。只能遭受被天使们从天堂扔出来的厄运。“天堂”不是她的家。
凯瑟琳选择嫁给了埃德加·林顿, 那画眉山庄就是她的婆家, 她自己为什么说“天堂——画眉山庄”不是她的“家”呢?
那是因为希思克利夫在她的生命里消失了。对心灵的背叛让凯瑟琳重新又回到了孤独中。在画眉山庄得到的幸福不是她真正向往的幸福, 那种生活带给她的欢乐是有限的。无论她试着努力地沉浸在丈夫带给的幸福之中, 她的内心世界始终是孤独的, 埃德加不可能到达她的灵魂深处, 他俩不属于同一世界, 只有希思克利夫才是他的同一体。在凯瑟琳最后的发狂之际, 她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的妻子”, “一个从原来的世界被放逐出来的人”[10], 画眉山庄或天堂并不是她灵魂想要的归宿。
凯瑟琳向丁耐莉陈述的梦中, 我们从凯瑟琳的身上看到希思克里夫的影子。凯瑟琳同希思克里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着风暴般强烈的感情、他们喜欢在旷野上无拘无束地奔跑, 他们向往自由。呼啸山庄孕育滋养着他们孤傲不羁的灵魂、痴迷的爱情迷恋和对现实的疯狂, 直到死去前她才发现自由的呼啸山庄才是她想要回的家。
3 作者艾米莉的宗教观
作者艾米莉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 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思想的熏陶。在父亲的影响下, 她常常思考上帝和灵魂问题、善恶问题以及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因为在现实人性中她很少看到善, 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 只有依靠对上帝的信念来获得解脱。但是在她的作品中, 由于艾米丽自身的叛逆性格和对19世纪英国现实的不满, 更多的是对上帝的怀疑和对宗教的叛逆。这种思想在《呼啸山庄》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少年时代, 他们过着粗野的生活。凯瑟琳在圣经上乱涂乱画, 希思克利夫敢把“圣书”踩在脚下, 扔进狗窝;他们摆脱了一切宗教观念和世俗道德的束缚。他们的灵魂未受基督之光烛照, 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体现了那种没有上帝, 没有天堂的习俗准则。
艾米丽个性孤独倔强, 落落寡合, 但她始终热爱自然, 苦恋故乡约克郡的荒原。因为在那儿她度过了自己短促、凄凉的一生。这个人迹罕至、风雨如晦的地方对于艾米莉有无限的魅力:“在她眼中, 最幽暗的石楠丛会开放出比玫瑰还要娇艳的花;在她心里, 浅灰色的山坡上一处黑沉沉的溪谷, 会变成人间的乐园。她在荒凉寂寥的处所找到许多开怀的乐趣”。她热爱自然, 渴求回归自然, 因为人生充满了苦难, 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觅得慰安, 灵魂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到归宿, 心灵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获得自由, 生与死在自然中同一, 虽死犹生, 灵魂不灭, 这种宗教思想体现在《呼啸山庄》中。小说第十二章中凯瑟琳对耐莉明确地讲了自己死后不要葬在教堂墓地, 而要葬在大自然中的要求, 希斯克厉夫临死前也指示耐莉把他葬在卡瑟琳的墓旁, 实现了自已归返大自然的愿望。艾米莉若隐若现地向我们透露她的宗教观:人死了, 灵魂还在——不是在地狱, 也不是在天堂, 而是在太自然中游荡。大自然才是最值得留恋的。《呼啸山庄》最后的结尾也许和开头的梦境有内在的呼应:有人看到, 两个幽灵像一对散步的情侣, 出没在山庄附近的原野上、山脚下、那个飘了近二十年的幽灵终于找到了她的归宿。
4 结束语
一切不朽的文学名著, 它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最根本的奥秘和底蕴就在于它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这才是永恒的!《呼啸山庄》也不例外。尤其梦境的描写对剖析文学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以梦为切入点,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指导下, 对叙述者洛克伍德的梦, 人物凯瑟琳的梦及作者艾米丽的宗教观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从而揭露了梦的潜意识思想, 剖析了作品中主人公“我要回家”的深刻含义, 这对深刻理解《呼啸山庄》是有意义的。
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的代表作, 也是她的惊世之作, 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 是因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写作技巧。该文拟以“梦”为切入点,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为指导, 从叙述者洛克伍德的梦、人物凯瑟琳的梦及作者艾米丽的宗教观这三个方面研究《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我要回家”的深刻涵义。
关键词:《呼啸山庄》,梦境,我要回家,写作技巧,研究
参考文献
[1]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2]埃米利·勃朗特.呼啸山庄[M].方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3]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4]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7.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诗歌我要回家看看 篇2
那青青的山岗
那蓝蓝的高天
那静静的夜晚
那片蛙声不断的大池塘
那片捉过迷藏的芦苇荡
那袅袅升起得炊烟
那苦苦等待的泪眼
城市楼房
淹没了我的回忆
灯火辉煌
暗淡了我的向往
再热闹繁华也驱不散我心头的那丝孤单
再成就辉煌也抹不去我心中的那缕凄凉
和对家这深深的眷恋 清纯的思念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我常常依栏吟唱
把酒言欢
但怎能代替我回家的渴望?
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
我要回我的家
我要回家/请你帮忙 篇3
不带楚楚去商场吧,没人看他;带他去吧,自己又不能专心购物。不知道您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的?
分头行动
我女儿才1岁7个月,虽然每次逛商店她都挺高兴的,但我们也有烦恼。因为一到商店,她就不要我们抱了,自己到处乱跑。我们既要买东西,又要照顾她,常常顾此失彼。后来,我和爱人决定分工合作。到商店后,一个人负
责采购物品,另一个照看孩子,陪孩子到她感兴趣的地方如玩具柜等去走一走。然后,在约好的地方汇合。这样,每一个人在购物的过程中只需要负责一件事,既可以把孩子照顾好,大人也不会过于劳神。
湖南株洲曾文献
让小表姐来陪伴
我儿子今年5岁,他有个14岁的小表姐特别喜欢他,因为和我们家住得很近,所以小表姐常常过来和儿子一起做游戏,给儿子讲故事,教儿子画画、数数、背儿歌等等。
有时候周末我要外出购物,不方便带儿子时,就请小表姐来帮忙。临走前,我会准备一些零食、玩具等,让他们有吃有玩,并嘱咐他们:“大人不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开始,我出
去的时间都不太长,并且也请人去试着敲门,看看他们有没有听我的话。结果两个孩子做得很好。慢慢地,我就能放心地在外面多逗留一会儿了。
每次购物回来,我都会给孩子们带一些小礼物。他们见到礼物,会乐得相互击拳,发出“哇”的欢呼声,而我也会由衷地高兴。
安徽界首柳新
看望老人时抽空购物
以前,我们上街购物总是带孩子一起去,但每次都会搞得孩子不高兴,我们也很累,后来,我们决定改变一下方式。
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去孩子的奶奶家或姥姥家。老人一个星期没见孙子,总会想尽办法款待,孩子也和老人玩得十分融洽。吃过午饭,老人和孩子都会睡一会儿午觉,我和爱人就利用这段时间放心地出去购物。有时候出去的时间稍长,也只需老人帮我们带一两个小时,不至于太过劳累。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三口再提着大包小包一起回家。
这样,一个周末过去,我们看望老人和购物两件事都没有耽误,自己也轻松了许多。
上海程静仪
你给妈妈挑的鞋真好看
我也曾遇到过像楚楚父母那样的尴尬。一次,我采用下面的方法让5岁半的儿子陪我逛了近两个小时的商场,儿子不但没有哭闹,而且兴致勃勃。出发前,我和先生跟儿子商量:“帆帆,今天妈妈要去商店买鞋,你能不能帮妈妈挑选一下。”儿子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在商场里,来到卖鞋的柜台前,每试一双,我都征求儿子的意见:“妈妈穿这双鞋好看吗?”“这双怎么样?”儿子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很有兴致地评论着……就这样,我的鞋买好了,儿子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回到家里,我逢人便说,这双鞋是儿子帮我挑的。大家也都夸:“真好看!”
从此以后,每次逛街购物,凡是儿子能参与意见的,我们都尽量采纳他的建议。这样,儿子不再把逛商场看成只是大人的事情,而多了一份自己是家庭小主人的自豪感。
安徽合肥杨航
你想要点什么
以前,我儿子觉得自己是陪我们逛街,因此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们每次在逛街购物的过程中都留出陪儿子活动的时间,如带他去书店挑选一两本自己喜欢的童书,到玩具柜台挑一个好玩的玩具,或干脆去商厦的游乐场所玩上一会儿……
逛街有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儿子的兴致明显提高了。有时候我们因为太忙而隔了一段时间没有去购物,儿子就会提醒我们:妈妈,咱们又该买东西了吧!
福建邵武陈红芳
带上一两件喜爱的玩具
很多时候,大人逛街要购买的东西确实让孩子提不起兴致,可这些物品又往往是不得不买的家庭必需品。看着孩子在一旁无所事事的样子,家长也很着急。
有一次,我带2岁半的女儿去买她的衣服,可能是已经逛了一会儿,孩子有些疲劳了,试衣时怎么都不肯合作。刚巧童装附近就是玩具柜台,我带女儿过去挑了一个她喜爱的布娃娃。她手里拿着布娃娃全神贯注地玩耍,再也没有哭闹,甚至当我拽着她的小手试衣服时,她都没有理会。结果这次购物行动比以往都顺利。
从此以后,每次要去带孩子购物时,我都会给孩子带上一两件她喜欢的玩具,孩子有了事情做,便不再吵着要回家了。
湖南长沙郭利
超市里的童书
我4岁的女儿非常喜欢看书,给她买书在她看来是最大的奖励。
带着孩子购物,我一般会去一些购物环境比较好的大型超市,这样的超市里都有图书专柜。每次我都带着女儿先去挑一两本童书,然后,把女儿放在购物车的小座位上,她专心致志地看书,我专心致志地购物。等到我把要买的东西挑选齐了,女儿的书也翻得差不多了。如果这本书她真的喜欢,我们就把书一起买下来;如果经过大致翻阅,女儿觉得不够满意,我们就把书再放回去。
这样,女儿在购物的过程中有了自己可做的事情,不至于急着要回家,同时也节省了我们挑书的时间,真是一举两得。
北京朝阳施鸽
一路游戏一路逛
既然孩子觉得购物是一个很无聊的过程,我们只要让这个过程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有很多游戏可以做,孩子就会有兴趣了。
每次我们全家去购物时都会一边逛一边和孩子抓住机会做各种游戏。
如走路的时候,我4岁的儿子最爱做的游戏就是“拎水壶”:儿子把胳膊向上弯起,我和爱人分别托起他的两个胳膊肘,孩子再把腿蜷起来。就这样,一把“小水壶”就被拎起来了。
商场里的地面一般都比较光滑,有时候我们会拉着儿子的手向前滑行,儿子把这叫滑“旱冰”。
上楼梯时,有时我们会不乘扶手梯,而进行全家爬楼比赛,看谁爬得快。每次我和爱人都尽量让孩子当冠军。
购置服装需要试衣时,我们把这项活动命名为“变魔术”:妈妈走进试衣间,一会儿再出来,咦,衣服变样了,真好玩。有时候,我们还会故意做出各种怪样,逗得儿子十分开心。轮到给儿子买衣服时,他也会勇敢地进试衣间变一变。
这样一路做游戏一路逛下来,每次逛街活动结束时,我们都会觉得意犹未尽。
云南昆明刘亚莉
有了孩子后,二人的快乐、休闲的购物时光不复存在了。你必须得安排好购物的主次顺序,不可能像以往那样漫无目的地只为闲逛;你必须得速战速决,不可能清早就出家门,一直逛到天黑才回来;你必须得选择好的购物环境,不可能在一个周日带着孩子去一个正在因打折而闹得人山人海的商场。也许你正逛得兴趣盎然,可孩子却在那里说他饿了、渴了,甚至要撒尿了……
我要回家作文 篇4
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可是,现在我们不得不举家搬迁,背井离乡。半个月之前,我的爷爷,也就是我们家族的首领,召集全族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要我们在十天之内迁出黄河,各奔东西,自谋生路。这不是要把我们这个大家庭给拆散吗?爸爸、妈妈、叔叔、伯伯们什么也没说,但脸色都很凝重。之后,爷爷就指挥大家进进出出地搬东西了。
我十分不理解,一把拉住爷爷:“爷爷,我不要走,我不要离开你们。”爷爷长长地叹了口气:“唉,孩子,我也舍不得你呀,可我们实在是住不下去了呀。你没觉得这几年来河里的水越来越脏,越来越臭了吗?长此以往,整个家族都会遭受灭绝之灾啊……”还没说完,他便剧烈地咳嗽起来。我连忙给他捶背。“没用了,”爷爷喘了口气说,“前几天,我出去寻找食物,可游遍了方圆几十里也没有寻到一点食物,河里又是泥沙又是垃圾,还看见你的几个兄弟姐妹已经饿死了,漂浮在水面上……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但你们还年轻,趁早搬走,兴许还有一条生路啊!”
我咬紧了嘴唇,说:“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以前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爷爷又是一声长叹:“全是人类造的孽呀!听我爷爷的爷爷讲,几千年前,这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如果从天上往下看,水色碧蓝,天空的云彩倒影清晰。这儿的水清澈而甘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我们鱼类也生活得很好。当时的‘黄河鲤鱼’闻名天下,我们家族很是兴旺。然而,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人类这些年来却忘恩负义,为了一己之利,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致使黄河中的泥沙越来越多,河床每年都要上升很多。可怕的事情还不止这些,人类还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制造出好多有害物质,并在我们的家乡大量排放,搞得这里乌烟瘴气,我们已经生活不下去了呀……”
相关文章: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我要做好孩子阅读存折作文01-11
农村小学教务工作总结01-11
我要上年会活动主持01-11
描写冬至趣事的作文八年级01-11
安全生命演讲发言稿01-11
我要开花作文01-11
我要毕业了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01-11
我要学01-11
产品外观设计个人简历01-11
小班语言活动——我要上车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