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浸润, 文化育人”是我校近年来深化“明礼善行, 德润人生”办学理念的思想目标。隆化六小将“争做品德高尚, 做事认真, 勇挑重担的人”作为育人目标, 形成“站好, 走好, 人人争好”的校训, 以国学经典为精神价值支撑, “经典浸润, 文化育人”为宗旨, 弘扬校训的精神。
一、国学经典活动纷繁, 检验文化育人的成果
文化的概念纷繁复杂, 但最终表现为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学校在检验文化育人的过程中, 以一年一度的“六一”艺术节作为检验文化育人效果和展现文化育人成果的重要形式。
(一) “背一背”比赛活动。
检验班级利用晨会、午读和课前3分钟开展“诵一诵”的成果, 以年级为单位, 背诵国学诗文, 多者 (集体和个人) 授予“国学诗文”咏读章。
(二) “讲一讲”比赛活动。
《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偷光》、《头悬梁椎刺骨》、《程门立雪》、《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就是生动、有形的教人做人的故事。学校根据计划, 班级平时开展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在准备、讲、听时, 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熏陶。这样, “经典”的引领作用就自然发挥出来了。
(三) “演一演”比赛活动。
在“六一”艺术节,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文娱表演活动, 让学生大胆地将经典故事精心改编成剧本, 搬上舞台进行表演, 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又使学生接受了“经典”的教育, 演者身临其境, 观者投入其中, 润物细无声。
(四) “唱一唱”活动。
学生都喜欢唱歌, 一方面学校组织音乐教师教唱谷建芬老师谱写的20首新学堂歌;另一方面学校将学生喜欢的歌曲的词改为“经典”内容, 让学生传唱, 在唱中引领自己。
(五) “玩一玩”活动。
是指在游戏时诵读经典。传统的“丢手绢”、“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小学生们百玩不厌。为让传统经典与游戏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他们自主选择节奏感较强的《三字经》、《弟子规》、《四书》、《论语》等篇目, 合上节拍, 课间边游戏边背诵, 使单调乏味的背诵变得趣味无穷。学生乐此不疲, 受益匪浅。
(六) “画一画”活动。
孩子们学习的许多国学经典诗文文美, 意蕴更美, 《锄禾》、《静夜思》更是孩子们信手拈来的绘画创作题材。学校每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诗文绘画比赛, 孩子们在学习领会经典的同时, 在绘画创作的想象空间自由翱翔, 情趣也得到浸润和升华。
二、国学经典凸显礼仪, 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
仪式是秩序的象征, 同时也是文化的再现, 升旗仪式的庄严性是仪式文化的突出特征。升国旗、奏国歌是所有仪式中最具爱国主义意义和价值的文化, 对于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从来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把升国旗和国旗下的讲话作为提升文化育人境界、彰显礼仪特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从国旗班人员的选拔到训练, 从升旗过程设计到国旗下讲话的选题, 从升旗仪式中的列队、静候、致注目礼、国旗下的讲话到检查出勤, 以一套完整的制度, 保证仪式的庄严性, 并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密切联系学校育人实际, 每周一个主题, 由学校课题组的老师轮流拟稿主讲, 将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团结奋进, 和谐友善, 包容宽厚, 诚信报恩, 勤俭朴实, 尊老爱幼, 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有机统一在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升华中, 实施在各班组建的红领巾礼仪队、环保小卫士、小交警护路队等学生社团中。师生的个人人格在集体人格的塑造中得到塑造, 学校文化在庄严的仪式中得到升华。并捍卫“今天我以隆化六小为荣, 明天隆化六校以我为荣”的愿景不动摇。
三、国学经典亲子诵读, 拓展文化育人的空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要激发家长读经典的热情。部分家长不爱看书学习, 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带给学生很多负面影响, 有学生脏话连篇的, 有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 有个性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 种种不良习惯让家长和老师伤透脑筋。为改变这一现状, 学校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 成立家长学校, 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 实施家校联系制度, 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利用家访、网络、通讯、书信等形式倡导家长读经典, 激励学生当好家长的老师, 每天回家能坚持30分钟课外阅读, 在阅读和积累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评价, 填写“每周阅读调查表“和家长交流经典阅读体会。通过亲子品读的形式带动家长, 让家长感受经典带给孩子的变化, 亲身体会孩子的知礼明义的益处, 通过学生来影响家人, 再通过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提高孩子读经典受教育的实效, 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气象, 同时也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我教爸妈学名句”、“我教母亲学论语”等活动的开展, 将家长吸引到新课程改革中来, 他们不仅和孩子一起背诵, 提高文化素养, 还提高家教水平。
伴着“经典浸润, 文化育人”的育人氛围, 学校本着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寻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以创建文明礼仪特色学校为契机, 以“国学教育”为依托, 把“建设优雅的校园, 塑造儒雅的教师, 培育文雅的学生”作为工作目标, 教育学生“立君子品、树圣贤德、做有德人”, 很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奋力创建文明礼仪特色学校, 逐步形成“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人生”的学校特色文化。
摘要:本文从“国学经典装点校园, 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国学经典进入课堂, 打造文化育人课程平台;国学经典活动纷繁, 检验文化育人的成果;国学经典凸显礼仪, 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国学经典亲子诵读, 拓展文化育人的空间。”五个方面阐释了南川隆化六小本着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寻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逐步形成“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人生”的学校特色文化。
关键词:国学经典,现代文明,特色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齐勇《关于“国学热”的思考》
[2] 百度文章廖芮平《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相关文章:
“营改增”下企业纳税筹划与管理02-07
构建研究生三维立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02-07
对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某高职院校为例02-07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实践探索——以曲阜师范大学易班工作建设为例02-07
百尺河小学“探索家乡文化,拓宽育人渠道”活动课程总结02-07
探索少先队活动形式发挥农村少队育人优势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