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常见疾病 趋势 糖尿病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2型糖尿病(T2DM)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导致的多系统损伤,多器官慢性病变、器官功能减退等症状,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病发率和病死率比较高。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一般采用胰岛素强化疗法进行治疗,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不良反应有待观察,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安全性强,该院为了研究其效果和安全性,2013年3月—2014年11月间特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5~75对,平均年龄(51.25±0.56)岁;病程均<24个月,所有患者的病情、症状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为8.2~12.8 mmol/L,餐后2h血糖为(2 hPG)11.7~16.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5%;所有患者均没使用其他降糖药和胰岛素,患者均没有妊娠期糖尿病、重要脏器病变以及其他的不良嗜好等,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方面差异性不大,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嘱咐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不能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之前抽取患者静脉血差FPG、2 hPG、HbAlc。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患者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初始量为0.5 U/kg,随后几天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做适当的调整,每次注射总剂量<1.0 U/kg。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随后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患者FPG控制在4.5~7.0 mmol/L,2 hPG控制在5~10 mmol/L,HbAlc控制在7.0 mg/dL以下。治疗期间认真记录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额次数,12后进行各个指标的复查。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检查患者FPG、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等。低血糖症:患者血糖水平<3.9 mmol/L。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糖代谢指标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l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lc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其他指标分析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9.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6.1%,其中有3例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

3 讨论

2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相关细胞受损造成的,此病危害性比较大,发病率比较高,一般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一般使用口服降糖药,市场上降糖药片比较多,大师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能长期使用。

目前、临床上提倡2型糖尿病的治疗使用地特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是美国FDA新推出的一种新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它具有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而且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据有关研究显示,地特胰岛素在体内作用变异性比较小,持续时间长、药学曲线平稳,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低,能够持久发挥降糖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门冬胰岛素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将人胰岛素氨基酸链B28位的脯氨酸由天门冬氨酸替代所制备,门冬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葡萄糖吸收、抑制肝糖元,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在患者餐前注射,能够快速满足患者就餐时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的稳定需要,有效改善餐后血糖峰与餐后胰岛素的吸收峰,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漂移,降低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HbAlc能够反映患者近期血糖水平,是临床上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C肽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能够反映β细胞功能,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FPG、2 hPG、HbAlc等指标的检测与观察能够明确的了解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安全治疗的进行。

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不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使患者血糖控制的额相关达标率更显著,而且治疗简单易行,能够达到长期平稳的药物作用,避免药物治疗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血糖波动风险。该研究中,经过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lc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没有1例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对照组有3例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这充分说明了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高血糖,维持患者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且减少低血糖症状的发生,能够更加安全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摘要: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门冬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空腹血糖及其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及其达标率、静脉餐后2 h血糖及其达标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个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水平,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利用。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郑悦,陈耀.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疗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54-55.

[2] 蒙光义,庞家莲,王冬晓,等.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估[J].海南医学,2014(12):1732-1733.

[3] 金都.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18):196-197.

[4] 许华,戚继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12DM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1,51(51):87-88.

[5] 杨文英.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依从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156-15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46例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普通胰岛素与诺和力治疗的效果对照 下一篇:2型糖尿病门诊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