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棘手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精选十篇)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1
1 归因理论研究
作为说明和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心理学理论, 归因理论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 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 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 哲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原因。他将先前哲学家原因学说总结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而首先对原因知觉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归因理论基本原理和思想的是海德。1958年, 海德从通俗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来解决生活中人们找出事件的原因;他也提出人们经常使用的两个原则, 即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归因问题的研究蓬勃发展, 不少心理学家将毕生的经历贡献给了这个领域, 使这个领域的研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引人注意, 最终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课题。1972年韦纳与同事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提出了行为成败的六个原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及其他因素, 同时按个人因素的性质, 分别纳入了三个向度之内即控制点、稳定性与可控性。韦纳的情绪和动机的归因理论主要是针对教育实践并从教育实践中引申出来的。而后在教育心理学中, 研究者开始关心和研究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的归因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行为的。很多教育家也对习得者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比如考文格顿和阿木利奇研究归因时提出, 学生总是以有助于维持其能力知觉的方式从事活动的。又如, 费什等人在研究中发现, 学生为了维持他们能力知觉会选择自己确信能够成功并较少努力的人物, 等等。
2 学习策略理论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举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习策略的研究日趋兴盛, 首先进入这一领域的是加拿大的Naiman、美国Rubin、Tedesc和Frohlicho等人。他们对于善学语言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探索, 使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1994年, Rod Ellis列举了5种不同的策略定义, 指出了他们的分歧, 并列举了八个特点。Huang和Van Naersson比较了20个高分者与20个低分者使用策略, Abraham和Vann也做了比较, Ellis指出虽然结果有一定出入, 但大多数研究者同意善于学习者与不善学习者的五大差异。1990年文秋芳的博士论文“学生可控因素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式对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研究。王文宇撰写硕士论文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词汇的策略。华中理工大学承担的社科项目研究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策略, 对500多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发表论文。目前国内对于归因理论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调查尚匮乏, 也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者的研究重点。
3 针对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策略情况调查
本项目组成员采用本课题组自行编制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分4个维度11个小项目69个问题分别测试我校大学生英语的四种学习策略情况:认知策略 (1-17题) 、元认知策略 (18-35题) 、资源管理策略 (36-63题) 、创新策略 (64-69题) ;问卷采用五分制里克特量表的形式, 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97, 效标效度为0.8537。分析后, 我们研究出学生对不同策略模块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 (P<0.01) , 从高到低以此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创新策略, 其中创新策略得分只有2.34。
通过统计结果, 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不很令人满意, 有些能力掌握还未达到及格标准, 而且对不同功能模块的应用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掌握最好的是元认知策略, 而创新策略的运用最差, 从而反映出尽管我校学生有一定计划、调节学习过程内容的能力, 但对于时间管理能力、努力程度, 尤其是创新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4 教师教学实践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指出:“理论离不开应用的。从历史发展来看, 理论都是以应用为基础, 理论是由应用发展而来的, 因为应用上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故研究心理科学者应把这根植在应用上。”针对我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目前的学习策略状况, 我校负责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的老师应做出以下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学习策略的引导:
4.1 将PBL教学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哈佛大学流传一句话:“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低下, 在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让学生的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减弱,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任务。比如, 新视野教程第四单元课文《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教师就可以设计好表格, 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说明各国的通讯情况。
4.2 创设情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供平台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具有某种情绪色彩的、创设生动仿真的场景, 来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 来帮助学生对教材和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 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 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学习中的建构和任务, 而且还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和自我激发的能力。比如, 小班口语授课关于健康单元,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关于暴力单元,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施暴者、受害者及双方家长和校方的扮演;关于电影的单元, 学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而关于音乐的单元,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办一期英文歌曲的中国好声音选秀。
4.3 将主题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堂
主题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目的, 通过设立主题为课程方式, 通过教师的教授,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能力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框架, 涉及全新的探索过程, 来获取自由且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教师在确立主题的时候, 要注意与时代相关, 让学生能有兴趣, 同时也容易控制学生进步方向。同时, 教师要在备课期间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包括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 在主题的引导下, 如何让学生在各个阶段得到各种英语能力的锻炼, 是教师要考虑的内容。因为主题教学法的备课任务量比较大, 建议相关教师可以组成教学小组集体备课, 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完整, 如果设计合理, 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资源管理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选择。比如, 在英语美文赏析课程, 教师可以设立各种主题, 比如爱情, 人生选择, 友谊等等, 每节课一个主题, 而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 课堂上除了欣赏教师准备的著名作家的作品, 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做演讲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自己欣赏的作品介绍。
4.4 加强网络环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与引导
网络资源的共享及无限化教学时空的配合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及师生交流提供优质高端的平台。通过对学习策略问卷的总结, 我们得知学生的资源管理分数偏低, 其中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努力管理和多向互动。通过网络平台, 教师可以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英语资料传播, 并可在材料上加以补充说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网络学习平台注册学号进行学习, 学习的进度和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监控, 为了督促学生教师也可以将网络自主学习的分数归于平时成绩一部分;学生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些学习心得, 同组同学可以通过平台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留言探讨, 完成小组人物, 不同班级和系别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英语知识。
5 总结
研究归因理论下的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与教师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资源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归因理论的引导, 我们不断地探索学生的心理和学习习惯, 相信只要凭借着我们的信念与坚持, 尽管道路很曲折, 我们也一定会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等人才。
参考文献:
摘要:该文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全面调查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英语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策略、遇到学业困难时的心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用归因理论分析学生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及心态与学生选择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通过英语学习策略问卷 (包括五个维度:内隐策略、听读写策略、元认知策、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 来分析学习策略与英语能力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完善教学方法引导正确地选择学习策略。
关键词:归因理论,学习策略,非英语专业本科
参考文献
[1]David H.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Becker J.Conceptualizing mind and consciousness:using constructivist ideas to transcend the physical bind[J].Human Development, 2008 (51) .
文科生留学选择什么专业好 篇2
现在去美国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很多的文科生也会选择去美国读书,成就自己的梦想,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回国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这些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可是文科生赴美留学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呢?一起来看一下!
一、TESOL
这是英语专业及中文专业学生最常申请的一个专业,也是最对口的。TESOL的全称是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也就是英语语言学里常说的二语习得,主要研究如何教授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学习英语。这个专业比较看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即托福成绩(尤其是口语),对GRE成绩无特殊要求,个别学校甚至不需要考GRE。总体申请难度不是很高,如果有一些英语教学相关的工作经验的话,对申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商科
商科不仅是英语、中文专业的学生转专业申请的首选目标,也是其他专业学生的优先选择,因此申请的竞争会比较激烈。尽管申请商科对学生的本科背景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如果没有辅修学位或很强的数学背景,就尽量避免申请会计、金融这样对背景要求很高的专业,可以考虑申请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MBA等方向。申请商科的过程中,工作经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尽可能积累相关行业或岗位的工作或者实习经历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金融、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大多市场营销和酒店管理都接受GMAT成绩,而不是GRE,所以初步确定申请目标时要考虑清楚,以免造成准备了GMAT,最后确发现可选专业很少的尴尬。
三、传媒专业
传媒是很多立志成为传媒人的学生感兴趣的方向,通常传媒方向有新闻、大众传播、公共关系、广告等多个分支。英语专业和中文专业可以申请除广告设计外的其他传媒专业(因为广告设计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不过目前国内很多传媒的本科生也集中申请这几个方向的研究生。所以英语和中文专业的同学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积累相关行业的实习经验、研究经历等。传媒专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GRE和托福都需要考到一个优秀的分数才行,有些传媒牛校对托福的要求甚至超过了110。此外,多数学校也会要求提供Writing Sample。
四、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是相对偏重理论研究的一个专业,比较看重申请者的研究能力和工作实习经验。在申请教育学专业时,除了要有GRE和TOEFL成绩外,更看重是否有相关论文、课题(对申请PHD的同学更重要),有些学校会要求在申请时提交教育学方向的Writing Sample。
五、MPA/MPP专业
MPA和MPP是一个近年来才被中国学生注意的专业,它们主要研究社会公共领域及政府管理、政策制定方面的问题,申请时对于本科专业背景限制很小,所以除英语和中文专业外,还有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申请。这个专业的特点是分支方向比较多,英语和中文专业的同学尽量避免金融管理、经济管理、环境管理等需要一定背景且申请较难的方向即可。对口的实习或者工作经验对于申请非常有帮助,比如非盈利组织(GO)、政府机构等。
六、语言学
语言学方向比较偏向于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语言学史、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等。语言学对申请者的背景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需要一个相对优秀的语言分数,尤其是GRE的verbal部分和IBT,这两个分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录取或者奖学金。语言学在申请时,有些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提供一篇语言学相关的writing sample,以此来检验同学们的学术水平。
七、法律专业
理科生选择专业的策略 篇3
A.一本考生——分析位次
李强,男生,重庆巴蜀中学学生,普通工薪家庭,高考成绩高出重本线100分,数理化很好,个人期望成为一名工程师,父母希望小孩未来能有一个稳定、高薪的工作,不一定要回四川和重庆工作。小强期望成为一名工程师,因此首先应重点考虑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电气、采矿、动力、土建等。由于父母期望稳定、高薪,那么对行业的选择来说,应优先考虑特殊行业:电力行业,所以专业选择的优先顺序应为热能与动力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因此,根据当年各学校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及学科评价与分数框定的排序结果为——
小强的冒险方案(高风险)为: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航空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土木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热动
保守方案(低风险)为:
重庆大学:电气、土木、建筑学
中南大学:采矿、冶金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土木
最后根据风险控制与风险承担的能力,采取不同的一二三志愿组合策略确定填报方案。
冒险填报:A志愿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保险填报:A志愿为重庆大学或中南大学。
必须指出的是,在平行志愿中,北航、哈工大、同济大学都在该生的考虑范围之内,由于优先考虑专业,所以A志愿考虑上述三所大学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个风险指的是录取不了上述好学校的好专业,满足不了该生的行业及职业规划目标。所以该生采取了稳妥的志愿填报方案,优先选择专业,其次考虑学校的名气,该生最终被重庆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录取。这个案例告诉大家:一本以上的考生主要利用分析位次的方法填报平行志愿。
B.二本考生——参考线差
谢川,2013年重庆考生,505分,普通家庭,低于重点线15分,个人和家庭均希望填报一个好的专业,有好的收入。
首先同学们要明白,二本考生主要参考线差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而线差指的是考生比某个批次线高或者低的分数差,比如该案例中的考生成绩高出重庆二本线43分,低于重庆一本线15分。以重庆市二本为例,重庆市的二本是顺序志愿,即非平行志愿,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是学校录取的第一标准。对于顺序志愿,我们要明确几点:①只要是顺序志愿录取规则,任何学校都有可能出现很低的分数,外地院校比本地院校出现低分数的可能|生更大;②第二、三、四志愿和征集志愿录取的剩余名额中,只有少量的优质院校和专业,所以考生尽量不考虑非第一志愿录取或者征集志愿录取;③本地优质二本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往往很高,一般在重点线下15分左右;④本地所有院校的优质专业录取分数一般接近重点线;⑤外地院校的分数几乎都有严重的大小年现象,随机概率很高。
因此,所有二本考生必须重视第一志愿,并且在分数未达到距重点线15分以内的情况下,不建议考生填报本地二本院校。以重庆和四川为例,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这四所院校的好专业几乎都投放到一本,二本不再投放指标,二本投放的指标往往是这些院校不太好的专业、非王牌专业。四川地区的二本院校如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年年都接近重点线10分左右。
鉴于这个案例中考生的分数情况,该生将眼光锁定在了外地院校,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把地质类、石油类、土木建筑类专业锁定为自己最适合的专业类群。在进行地域选择及行业取舍后,该生将长春工程学院作为第一志愿,且最终被长春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录取。
C.三本考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三本院校最重要的功能是教学,因此三本院校的行业属性相对较弱,来院校招聘的单位行业性也不是太强。所以对考生来说,如果要选择三本院校,在分数没有太多优势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例如理科生可选择三本院校的采矿工程或者石油工程。当然,稀缺专业在整个三本院校的投放指标中是非常少的,所以考生必须对自己的分数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就能较快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三本院校。另外,和公办院校相比,三本院校的科研实力较弱,因此选择任何一个专业,大多数三本院校的实力是差不多的,考生应尽量参考学校的地域对相关专业的需求。
这里还要提醒三本考生关注一些二本院校在三本投放的少量指标,比如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三本有少量不错的专业投档,这些名额都是非常不错的二本考生备用名额(如果二本填报的学校专业风险比较大,那么一些二本院校的三本专业就是非常好的保底指标了),因为这些院校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其二本甚至一本的专业都是一样的。这些公办院校的三本指标除了毕业证上的专业标识有一点不同(一般加“应用技术本科”),学费贵一点(一般在15000元)外,不论就业、培养都和一本、二本考生的情况一样。当然,如果要填报二本院校的三本专业,原则上要求考生的分数高于二本线5分左右,一股低于二本线很难被公办院校的王牌三本专业录取。
D.专科考生——选择王牌专业
首先,专科考生一定要选择专科学校的王牌专业,而不要选择普通专业,因为专科学校是公立院校,开设时间久远,培养实力十分雄厚,并且拥有良好的行业影响力,尤其是专科学校的王牌专业,不论是就业还是收入,很多都高于本科毕业生。
其次,专科考生应重点考虑一些优质本科院校在专科投放的指标,例如重庆交通大学招收工程造价与土木工程专业。这些专业的教学老师和重点批次专业的教学老师几乎是同一批,且培养环境优于普通专科学校,同时也有利于专科学生专升本,为将来考研做准备。除此之外,这些专业的就业也是十分有保障的。
再次,大多数一批次专科学校都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这是专科大学生就业比本科毕业生有优势的核心因素,比如,整个理工科专科学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行业:电力系统、建筑工程、普通机械制造、航空制造、计算机。因此,专科一批次层次的考生在对自己的行业进行准确规划后,根据分数数据库选择填报对象,这样填报志愿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录取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另外,专科二批次属于民办专科,录取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和风险,一些分数不太高的考生有可能拿到几十封录取通知书,发通知书的学校就是民办专科学校,这些学校的本质是企业,自然录取没有任何风险。
最后要提醒大家,对于三本线以上、二本线以下的理科考生,应重点考虑填报专科学校而不是三本学校。
理科女生填报志愿的策略
对于大多数工科行业来说,女生的劣势是比较明显的,因此理科女生填报志愿时也应遵循行业优先的原则。首先最适合女生的行业是教育系统,一些成绩优异的理科女生可以坚持读到博士,因为高校女教师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在整个社会都是比较高的。如果想尽快工作,那么像北京邮电大学这类高校则是理科女生最优的选择,因为北邮的学生基本都能进入三大通信运营商工作,收入高,工作也不辛苦。当然,如果成绩达不到北邮这样的水平,那么石油系统便是女生的另一个优选。这类男生特别多的行业,学相关专业的女生反而是单位哄抢的对象,并且不用担心工作会很艰苦,因为这类单位招收的相关专业的女生一般会安排在管理岗位工作,并非一线生产部门。
高校文科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策略探析 篇4
一、当前文科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毕业论文按照教学计划都安排在第四学年,即便不少高校在第七学期就开始了毕业论文的选题及资料准备工作,但毕业论文的写作及修改大都是在第八学期完成的。在第八学期,学生既要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又有就业实习的要求,所以学生投注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及精力明显不足,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毕业论文的时间紧迫,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如人意,甚至出现一些仓促过关的现象。同时,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也使学生从第四学年开始四处求职,一些找到工作的学生甚至提前到单位实习, 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安心完成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2. 毕业论文选题模式不尽合理
毕业论文的选题,一直是个较难管理的环节。学生选题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教师提供选题、学生根据选题选择指导教师。其影响是有些题目很受学生欢迎,往往有很多学生选择,而理一些论性较强的题目则没有学生选,于是学院出面协调,对有些题目进行硬性分配,这就势必造成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论文题目不感兴趣,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还有些学校则实行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的模式。学生带着选题或者不带选题选择某一指导教师。对有选题的学生,教师仅对其写作方法做些指导; 对没有选题的学生,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兴趣点,给出选题建议,学生进行思考后最终确定选题。
比较两种选题模式,不难发现,第二种模式较为灵活,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尊重,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的自主选题只是一种良好的想法而已,自身的知识系统及能力都无法使毕业论文的目的得到实现,往往是毕业论文写到一半时,才发现自己驾驭不了论文题目,于是中途换题,搞得十分慌张。同时,指导教师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也不是十分了解,有些还未曾谋过面,学生各科的学业成绩也不能在教师的网络系统中查询,故而对指导教师来说,有些学生也是十分陌生的,学生自带的选题和自己为学生设计的选题是否合适,都还需要最终的结果来说明。
3.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方法不够科学
文科类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性。以笔者所在的中文系为例,虽然也确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其中涉及“学习与工作态度”“选题的价值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水平与设计能力”“论文撰写质量”“学术水平与创新”“答辩效果”等七项,但也只能大致反映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往往根据只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给定成绩。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生成过程中,这种不科学的现象就更明显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中,指导教师的评阅成绩占40% , 除指导教师以外的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占30% ,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占30% 。这个比例看似很公平,但在现实中因为时间的短暂,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只能在与学生接触的几分钟内打出成绩。而在这几分钟内给出的成绩中,印象分的因素占比很重,故而学生论文的总成绩就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真实情况,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辛苦努力得不到承认而感到郁闷,一部分学生又因为自己的投机成功而自鸣得意。成绩评价的标杆失衡,也会使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论文的整体质量。
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策略
1. 保证毕业论文在较为充足的时间内完成
如前所述,可将学生毕业论文的时间适当提前,可从第三学年就开始毕业设计工作,逐步完成选题、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到第四学年的上学期,还有些专业课程需要学习,学生可将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和专业课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时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如此, 当繁忙的大四下期来临时,学生的毕业论文就不会与工作实习相冲突。
2. 抓好选题环节,提高选题质量
文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偏于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不大,很容易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再加上大多数毕业生以就业为目标,很难静下心来研究理论问题,毕业论文的质量堪忧。
若是在论文的选题环节,就考虑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选题,为学生量身定制选题,学生会因为兴趣的导引,而主动参与论文的准备与写作,从而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如根据现在学生大多喜欢上网的特点,可为他们设计关于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的选题,既能照顾学生的兴趣,也能将课本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同时,出于学生就业的目的,也可结合学生的就业倾向或就业实际设计选题,如一个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找到了某酒店,签下了就业协议,并已在酒店实习。指导教师就可为其设计“酒店服务用语的语言研究” 的选题。
最后,毕业论文的选题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表现出对某问题的强烈兴趣,指导教师亦可为之设计选题满足其愿望。同时,指导教师若有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研项目,也可从中设计些选题让毕业生来做,这样,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其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将大有裨益。
3. 对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要科学化和系统化
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各个高校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大都从论文选题的质量、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完成论文的态度与纪律等、论文成果的质量、答辩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采取量化的方法,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作出评价。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标准出台之前,这个评价体系也能反映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些真实情况,只要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及答辩小组认真审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能力就能得到恰当的评价。为使答辩当场给出的成绩客观公正,答辩小组成员应预先审查该组学生的毕业论文, 给出一个初步的成绩,再结合答辩现场的答辩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
摘要:随着本科生就业形势的加剧,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呈现出滑坡的现象。如何统筹管理高校文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成为高校教师团体颇感棘手的问题。对高校文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5
以下对几所典型院校做相关介绍:
哥伦比亚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大学的物流专业设在工业工程系,偏重分析和研究。Columbia University (NY) 专门有Engineering Management Systems的专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物流,供应链以及预算管理的分析领域,非常偏重于利用工程学的方法以及随即模型的建立对物流和供应链进行研究和分析;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也在工程学院的工业工程系里,专门有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的方向。
而麻省理工和密歇根州立物流管理设在商学院下: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物流和供应链专业设在 Sloa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里面,System Design andManagement Program就专门有supply chain的方向。另外,在PHD的研究方向中,专门有operation management的方向以及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专门从事物流以及供应链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制造业和交通领域的物流和供应链研究。MIT的Sloan商学院是全美最著名的商学院之一,申请难度非常大。需要注意的是,MIT的物流主要偏重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比较适合工科背景的申请者,或者在制造业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而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road) 商学院提供的Master of Science in Logistics学位,主要偏重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战略规划上面,要求申请者至少要有2年工作经验。比较适合在国内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文科背景的申请者。
下面就来看一下文科物流管理专业美国留学发展方向。
1、从自营物流进入到现代物流体系,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而完成物流业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快速及时目标和低成本目标。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快速化和精确化。同时对外担当第三方物流的的角色,除了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第三利润收入,更好地发挥了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使得企业获得飞跃的发展。
2、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自建物流系统也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企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来说,企业自身核心职能的发挥就要受到一定的削弱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建立能有效避免这一点。根据美国田纳西州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大多数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作业成本可降低62%。而目前,在我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以后作业成本只能降低28%。上升的空间还很大。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6
顶岗,顾名思义,是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从事生产性劳动,实习就是让学生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事宜,熟悉工作流程,为以后正式工作做准备。各类高职学院在安排高职生离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了有益的、带有开创性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高职生特别是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走不出的困境,它关系到我国整个高职教育的成败,必须引起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
顶岗实习自开展以来,就全国总体状况看,工科生做得较文科生好,文科类特别是财经类专业、文秘类专业“顶岗实习”拓展不开,甚至面临失败。主要原因是此类专业企业提供的对口岗位有限,而且涉及到商业秘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学校出于“一厢情愿”,企业只是走走过场,履行形式罢了,造成学生的顶岗实习出现如下状况:
1.岗位不对口,万金油式的顶岗实习
调查发现,大学生实习岗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推销员、市场推广、行政文秘、营业员和技术维护等。极大部分学生实习的方式仅限于观摩和学习,谈不上教育性实习,至多就是打打粗工,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仅有7%。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实习单位唯恐躲避不及。如会计专业,很少有企业愿意让实习生接触账目;而文秘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去整理卫生和端茶递水,形象好一点的,到门厅当迎宾小姐的大有人在。笔者对2006级36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的问卷调查发现:30%的人评价自己在做“机械体力劳作”,如文件装订、打字等;27%的人说“无法完成企业规定的销售任务”;20%的人称自己是“廉价劳动力”;90%的实习生觉得实习岗位不能发挥自己所长,实习中运用到的知识,主要是英语和普通计算机操作。这种把顶岗实习的学生当勤杂工、万金油式的实习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违背了顶岗实习的初衷。
2.实习单位不稳定,游击队式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基地,游击队式的,打一枪换个地方的作法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突出地表现在:实习单位的选择没有提前找好,有了实习任务临时与实习单位联系,更有甚者为了应付检查,头脑一热,随便编一个实习任务,随便应付一下,这就是典型的“四无”实习,即:无实习目的、无实习计划、无实习要求、更无所谓实习结果。表现在实习单位方面,少数顶岗单位事先根本没有接受实习生的意愿,迫于面子,才极不情愿地接受毕业生顶岗,所以没有考虑安排实习教师,更没有考虑培训计划,这样的顶岗实习是典型的凑合行为。
3.依赖中介机构,贩卖式的顶岗实习
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专业方向更新较快,专业教师教学偏重,联系实习单位的时间少而又少,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介绍实习单位。笔者了解到,80%的文科类专业都是这么做的,这些中介不是从学生专业出发,也不是从学校角度去考虑,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介绍毕业生到单位顶岗,从中得到中介费,信誉好的中介机构接受学校委托还能找到专业基本对口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让学生顶岗实习,绝大多数就是收了中介费,随便找几家用人单位,有的甚至将学生像商品一样,倒卖好几次,学生意见大,家长有反映,社会反响更强烈。
4.只有形式没有效果的顶岗实习
由于学校与实训单位存在貌合神离的现状,导致学生的顶岗实习出现如下恶性循环:重视实习形式,而忽视实习效果,不管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的,只要学生参与了,把相关的实习表格填写完毕,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就算实习任务完成了;考核内容单一,仅对实习生某一方面进行考核,如只对实习项目或实习结果进行考核,而没有对实习生的实习思想、实习过程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没有真实性;评价方法简单,没有班组的考评和实习生之间相互评议,甚至没有实习单位的意见。
二、走出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困境的策略选择
从以上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来看,追根求源,是因为学校没有自己稳定的、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实习基地,因此导致学生顶岗实习流于形式,从而引起对学生顶岗期间的松散管理。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欲走出目前的瓶颈,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方式
解决学生的顶岗实习,关键的一步棋是搞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融合。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1.“前校后厂”合作式
学校可以利用一些大型企业将接收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作为形象工程,以期通过社会效应获得政府或社会在其他方面的支持,或欲将市场细分渗透到学校,以求得天时地利人和等心理,学校可给他们提供场地,企业单位可以将其一条生产线、一个营业部或其他生产、经营性的实体安排在学校,由企业派责任人或承包人负责日常的管理与经营,学校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工人或其他方便,实行自负盈亏,但该公司的大部分岗位必须由教师和实习生来顶岗。如文科类开办金融机构、实习超市、会计服务公司、宾馆招待所、旅行社。工科类则可开服装制造业、机电业、制冷与维修、信息处理等公司。学校不花钱或少花钱解决了学生和教师的顶岗实习,企业又得到了来自于政府和学校的各项优惠和便利,实现校企双赢。
2.“校外实习”协作式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实践和就业等问题的根本出路。学校可根据现有专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有目的、分步骤地选择企业信誉良好、专业对口、企业实力雄厚、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知名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接收并负责管理学生的顶岗位实习。笔者所在学院作为江苏省经贸类流通服务业的牵头人,2004年成立了“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并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与“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南京中央商场、南京新百、苏宁电器集团、苏果超市”等一大批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的大型商贸企业,以及与作为常务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的许多兄弟院校达成共建实训基地共识,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协作关系。
3.“订单式”合作式
“订单式”合作式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合作方一般是大型企业,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校按其要求培养所需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学生在入校时即与企业签定就业协议,在校二年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最后一年由协议单位安排顶岗位实习,实行半工半读。该模式要求学校与企业有广泛和长期的合作历史,而且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校企互信互认、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利用各种资源与相关企业建立广泛的、多层面、多层次的紧密合作。
4.“实体公司”轮换式
彻底解决文科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最好途径是学校自己成立实体公司与校内实训基地融合为一体,老师首先成为各部门的负责人,对外承接并开展实际业务,对内轮换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完全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笔者所在的学院会计系正在筹建将日常教学与实训、培训、专业业务开展融为一体的“会计集团教学公司”,解决了困扰我院多年来的财经类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两张皮的难关。不仅比较好地解决了实训、实践条件不足、顶岗实习岗位欠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教师深入企业,深入实习基地,成为行业专家,进入行业前沿,占据行业制高点,将专业岗位变化、技术升级融入行业发展中,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健全和落实对实习基地和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抓好学生的顶岗实习,第二步棋是健全和落实对实习基地和实习生的督导和考核制度。
1.建立巡回制度,与实习单位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建立巡回督导制度,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学生离校到生产一线顶岗实习,一般安排6~12个月,这个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很长,没有精心组织和管理,是很容易出大问题的。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急躁情绪,心理落差,工作辛苦疲劳,以及生活、操作安全、生活安全,工种调换等等问题,都需要巡回老师及时沟通、协调。
2.完善考核机制,实行双向评价,强化评价效果
由于生产实习的特殊性,许多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对学生实习的考核比较粗放,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顶岗实习的考核可采用平时监控与期末答辩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其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评定,对考核不及格者应要求其重修该顶岗实习实践性环节。对顶岗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未获指导教师认可的、顶岗实习期间发生重大错误被企业劝退的、实际实习天数不足规定天数的80%的、《顶岗实习记录本》记录内容不足1/2的,直接取消其考核资格,责其重修,以加强考核的严肃性。
顶岗实习考核体系,可以从实习记录、企业鉴定、学校鉴定三方面,按3:3:4的权重进行。对实习日志及周小结,要求做到认真及时、真实全面地完成平时记录的填写,对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等内容及时总结。该项由指导教师依据平时检查的情况进行考核。企业鉴定包含企业方平时的考核意见和实习期末给出的考核等。考核人可以是生产管理部门或者学生的师傅。学校鉴定是针对学生实习任务书中要求完成的专业课题及班组管理小论文进行答辩式考核。由顶岗实习考核小组具体操作,其组织方式类似毕业答辩,但可更侧重于学生的叙述,且答辩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宜太大。通过答辩可以很明显地考察出顶岗实习的优劣。这样考核,虽然难度要大一些,步骤要多一些,过程也要复杂一些,但考核的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壮国桢.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
[2]邱川弘.建设实训基地的要素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6).
[3]张绍明.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标准和实习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
[4]谢家的.强化毕业生实习管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J].科技资讯,2006(11).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7
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必须用英语而不是母语汉语完成毕业论文。由于学生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 更多的问题体现在了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
毕业论文 (设计)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写作态度不端正不积极
毕业论文 (设计) 的撰写是严肃的学术研究和探讨过程, 写作过程自始至终需要本着严肃认真, 踏实务实的态度进行。部分学生并未按照导师指导在指定日期内完成指定任务, 而是在答辩前一两周上网搜集材料, 抄袭书籍, 拼凑成文, 甚至有些学生直接奉行“拿来主义”, 将别人的一片文章署上自己的名字交差了事。这样的论文写作方式已经完全丧失了论文的写作初衷, 并已经沦为了学生为毕业而写论文的纯粹的功利性的产物。
2.学生自身科研素质较差, 缺乏学术素养
毕业论文 (设计) 在写作上有基本的学术规范, 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由于部分学生在开始论文写作前没有认真学习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和文体特点, 使得许多学生的论文出现多处不符合规范的问题。例如, 漏掉关键词, 摘要内容过于简练, 参考文献格式混乱等。
3.学生基本语言能力不高, 语法拼写错误频出
英语专业的学科设置要求毕业生使用英语完成毕业论文, 而教学大纲也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应具备独立用英文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学生在搜索资料时找到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材料都可能运用在论文中。在把中文资料译成英文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 语法和拼写错误屡见不鲜, 句子不够地道, 语句生硬, 表达不够清晰准确。
4.学生重视度不够, 不能协调好找工作与写论文的关系
部分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 (设计) 的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论文与就业相比后者优先, 找工作占用了毕业前绝大部分的时间。这样一来, 这部分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撰写论文, 而是带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选择论题, 缺少写论文必须的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5.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 未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 (设计) 的撰写过程中, 从论文开题, 确定题目, 拟定提纲, 一直到初稿至终稿的写作, 都应发挥监督指导、点拨启发、促进鼓励能作用, 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在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能力, 保证论文的质量。但是现在多数情况下, 指导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在校四年, 理论学习都通过了, 这最后一个实践环节, 能让毕业的就不把门槛搭太高。
6.学校相关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学校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对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 缺乏最基本的约束力, 轻过程、重结果现象严重, 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进度、指导态度、指导情况以及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够了解。总之, 监督管理不到位也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建议
1.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 (设计) 的认识
“毕业论文 (设计) 应该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2]因此, 学生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体, 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才有信心和动力将任务完成好。
(1) 激发学生的动机, 做好毕业论文 (设计) 的思想动员, 让学生明确撰写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3) 做好论文 (设计) 写作的心理准备, 让学生充分认识论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明确论文写作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 过低的动机水平必将影响活动的效率以及活动的顺利完成。如果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他们就会对撰写毕业论文产生动机和兴趣。
2.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撰写前的指导
学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 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但是平时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 多数学生没有经过论文写作技巧的培训, 缺乏撰写论文的经验。因此为了保证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 保证毕业论文 (设计) 的质量, 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安排: (1) 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相关论文的写作, 让学生接受足够的论文写作训练。 (2) 结合英语专业特点, 在英语写作课上系统、全面地介绍论文写作方法, 让学生对论文写作的规范、写作流程和写作技巧有全面的了解, 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基本素养。
3.加强学生的英语专业基础语言能力培养
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的文字质量, 在四年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时刻督促并教育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必须贯穿于四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加强毕业论文 (设计) 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
毕业论文 (设计) 的完成一般需经过选题、开题、搜集资料、编写提纲、拟写初稿, 改写初稿直至定稿和答辩等几个阶段。加强论文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就是抓住了上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在抓毕业论文 (设计) 全过程质量管理时, 不仅要抓全过程, 而且要抓住教学质量的关键阶段, 以新颖的管理思想和严格的管理手段吸引毕业生自觉地投入到论文中来。要达到这种目的, 还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1.教务处应与各系的教学秘书、指导教师加强联系, 定期检查考核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2.教务处定期编印教学工作简报, 反映论文动态, 介绍工作经验。3.定期召开论文工作例会, 指导教师把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例会反映到教学主管部门, 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 为其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完善答辩前的指导工作
(1) 组织示范性答辩。在进行答辩前, 指导教师推荐1~2名毕业论文 (设计) 写得比较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进行示范性答辩, 通过示范让毕业生了解如何从选题、内容、格式、规范等方面做好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 并对整个答辩过程有所了解, 从而提高整个答辩工作的质量。
(2) 指导学生答辩技巧。指导教师应在答辩前结合以往的答辩工作, 指导学生一些技巧, 如放松心情, 消除紧张情绪沉着应战。
摘要:毕业论文 (设计) 是国内本科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必须经历的一次必要的学术训练。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组织内容以及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大量问题和困难, 论文的质量无法保证。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 分析探讨了影响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的主要因素, 同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设计) 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英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杨俊辉.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 03期 (15) .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8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钢琴现状分析
( 一) 学习背景与学习动机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在入学前, 大部分没有钢琴学习的基础, 但也有少数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钢琴。学习动机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是促进学前专业本科学生学习钢琴的一个重要因素。超过60%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钢琴动机,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以后的钢琴学习。同时也有少数学生只有一般强度学习钢琴的动机, 表现出无所谓态度。
从学习动机的来源看, 一部分学生学习钢琴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增加就业机会。他们学习的动机只会持续一段时间,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 一旦达到学习目的, 就会停止学习。只有一部分学生是源于个人兴趣, 或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后者的学习动机是自主的,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持续性会更好。
总的来说,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钢琴的动机不强, 动机表面化, 主要来源于外部因素, 如专业课学习、创造就业机会等, 而内部动机普遍较弱。
( 二) 学习信心
学习信心能够促进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钢琴学习中,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学习之前并没有接触过钢琴, 但对学习钢琴充满好奇与期待, 在主观上非常愿意学习这门艺术。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充满信心, 认为只要后天努力、多花时间就能学好钢琴。
( 三) 学习策略
钢琴学习是技能学习, 不仅需要勤学苦练, 同时也要讲求策略和方法。在钢琴教学过程中, 有学生反映练琴效率低, 学习弹奏新曲子速度慢, 不能熟练完成整首曲子。这与他们缺少有效的钢琴自主学习策略有关。大多数学生每次练琴都是从头开始, 机械地重复所联系的曲谱, 效率低下, 并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产生负面作用。这表明, 多数学生基本上不讲究学习方法没有通过重点学习片段使之融会贯通, 整个钢琴弹奏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
在时间管理方面, 课堂上学习的钢琴弹奏技巧需要在课下联系巩固, 才能完全掌握。由于每周钢琴课只有1到2次, 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勤加联系, 自主练习。超过半数学生每周平均练琴时间在3到7小时之间。总体来说, 超半数学生保证了较充分的练琴时间, 在课外也勤加联系, 自主学习状况良好。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效率的建议
( 一) 强化学习动机, 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对于学习钢琴动机较低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 教师的评价和奖励至关重要。钢琴教师在学生们的心中是富有权威的人, 学生需要经常鼓励, 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弹奏技巧, 不能理解曲谱, 缺乏自信, 性格胆小, 如果钢琴教师在他们钢琴学习中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会增强他们自信心, 能够更高效率地去完成作业并且能够增加学琴的兴趣。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动机, 学习钢琴不仅仅是专业学习需求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需要, 更是培养气质、获得一项技能的途径。
( 二) 培养其学习钢琴的兴趣, 从而增强自信心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一般是从大一开始接触乐理和视唱这方面的音乐知识, 这为他们学习钢琴弹奏打下了良好基础。作为钢琴学习者, 他们从对音乐和钢琴的喜爱开始学习, 在最初阶段就积极主动练习和记忆, 这也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应该熟知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上的优缺点, 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于犯错误的同学既不能太过批评, 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也不能对他们的错误放任不管, 可使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她所犯错的地方, 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批评并在后续学习中尽快改正, 达到熟练掌握乐曲的效果。
( 三) 学会正确而科学的练习方法:
首先, 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及时向教师及同伴求助。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来说, 一首新的音乐作品的练习, 都有指法难点和节奏。学生在练习时遇到困难, 当自己一人不能解决时, 可以再去请教老师, 询问同学。听正确的节奏和看正确的指法, 都能让学生高效地掌握钢琴弹奏曲。
其次, 学会重点突破学习难点。练习一个新的音乐作品, 重点练习作品中的重难点片段, 将乐曲分解开来练习, 到最后整体弹奏时要衔接贯通, 保证音乐作品的流畅性、完整性。所以有必要交错练习音乐作品, 分解练习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整体练习是最终目标的实现。
最后,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弹奏技巧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所谓的技巧也仅仅是说说而已。每个琴房的练琴时间都是学生自己根据上课时间协调安排的, 学生应主动掌握练琴时间, 尽可能多练多弹, 在时间中掌握弹奏技巧, 提高自己的钢琴弹奏水平。
摘要: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习与音乐专业的钢琴学习相比, 有其自身的特点。学前专业本科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 学习动机不够强烈, 学习策略与学习心态方面也有所欠缺。建议在钢琴学习过程中, 讲学生外部动机转化为学生内部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信心, 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科学指导。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学习
参考文献
[1]毛毳.钢琴音乐教育十二讲[M].第8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童道锦、孙明珠.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牛冬阳.钢琴集体课教学刍议[J].2001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9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7年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1, 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中山大学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年, 并于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改革课程设置, 进行分级教学;按照《课程要求》, 采用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周课时为4节, 其中2节为课堂教学, 另2节为“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与测试课;并建立了配套的语言学习中心, 扩建和新建了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100多间, 能为学生提供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上机自主学习时间;建立了校园网和大学英语学习网站, 学生可利用网站提供的学习软件和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和在线测试, 以及通过系统中的教师主页和师生互动平台, 下载教师的课件, 并实现网上答疑等。以上改革措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有一部分学生从新的教学模式中收益不大, 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徐锦芬 (2007:46) 指出:学习策略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此, 笔者对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旨在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可实施的建议。
二、相关理论
(一) 英语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西方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有不同的定义。Weinstein和Mayer (1986:291) 认为,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 这些做法和想法会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Chamot (1987:45)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而采取的技巧和方法。Rubin (1987:22) 认为, 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 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Oxford (1990:8) 认为,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行动。因此, 本文中将英语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使英语学习更加有效而采取的做法或想法。
O’Malley和Chamot (1990:44-45)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 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 用于计划、监控和评价其他学习策略及学习过程, 包括计划、定向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等。认知策略用于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中, 包括重复、分类、记笔记、演绎与归纳、替代、概括、翻译、迁移、推理等。社交情感策略用于帮助学习者与他人 (教师、同学) 合作解决问题或进行自我情感控制, 包括提问、合作和自励等。
(二)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课程要求》所倡导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充分发挥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 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 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借助计算机, 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 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 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其目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周晓玲2010:51-54) 。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并掌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时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 使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中得到启示。
(二) 研究对象
中山大学全体新生入校后即参加英语分级考试, 按考试成绩将其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三个起点级别: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入一级起点班、成绩中等的学生分入二级起点班、成绩优秀的学生分入三级起点班。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来自中山大学理工、经贸、财会、教育及其他类专业的878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2008级) 。他们分别来自三个不同起点级别班。
(三) 研究工具
1.《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详见附录1)
该问卷由3部分组成, 共18道选择题。其中元认知策略9题, 认知策略4题, 社交情感策略5题。本问卷设计参考了Oxford (1990) 的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SILL, 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 同时依据O’Malley&Chamot (1990:44-45) 的学习策略理论, 以及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特点制定。问卷选择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1, 根据不同问题, 问卷选项从“1=这个句子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到“5=这个句子完全适合我的情况”依次列出。
2009年6月, 笔者将调查表和填写要求交给中山大学自愿负责该调查的教师, 请他们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认真填写并交回调查表。最后收回878份, 剔除未按要求填写的调查表, 共获得758份有效卷。其中, 234份来自一级起点班, 361份来自二级起点班, 163份来自三级起点班。
2. 访谈
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 笔者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随意选取了18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访谈内容详见附录2) 。为了让访谈对象能够就所讨论的问题畅所欲言并减少紧张感, 访谈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没有录音, 并采取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交叉进行的方式。
四、结果与讨论
(一) 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
注:1=这个句子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2=这个句子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3=这个句子有时适合我的情况;4=这个句子通常适合我的情况;5=这个句子完全适合我的情况。以下各表同。
从表1中, 笔者发现 (以下讨论所引用的数据是由1、2选项的总和算为学生的负面意见, 3、4、5选项的总和算为学生的正面意见得出) , 64.8% (491人) 的学生为了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 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Q1) ;62.0% (470人) 的学生在上机自主学习时, 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Q2) ;63.9% (484人) 的学生在上机自主学习时, 能有意识地排除来自其他网页和周围环境的干扰 (Q3) ;65.0% (493人) 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知道应该使用哪些学习方法 (Q4) ;68.9% (522人) 的学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 还制定自主学习计划 (Q5) ;71.5% (542人) 的学生能根据自己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调整自主学习计划 (Q6) ;62.5% (474人) 的学生能从校园网自主学习资源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 (Q7) ;69.4% (526人) 的学生能合理规划安排自己的自主学习活动 (Q8) ;70.1% (531人) 的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自主学习取得的进步并从中找出薄弱环节 (Q9) 。这些表明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时能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
在随后的访谈里, 笔者得知,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向学生强调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此外, 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新理念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 (即“学习大厅”) 上的练习与测试, 此部分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因此,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时, 一般都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即完成“学习大厅”上相应单元的练习与测试。
由于研究对象的学生分别来自三个层次:一级起点班、二级起点班、三级起点班。为了检验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笔者使用了SPSS软件提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 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Q3 (sig.=0.047) , Q6 (sig.=0.004) , Q8 (sig.=0.019) , 和Q9 (sig.=0.003) 上有显著差异 (sig.<0.05) 。
如表2所示, 三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最高, 而一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最低。因此, 较高起点级别的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注B1=一级起点级别:成绩较差者;B2=二级起点级别:成绩中等者;B3=三级起点级别:成绩优秀者。下表同。
(二) 学生对认知策略的使用
从表3可以看出29.8% (226人) 的学生在校园网上自主学习时, 经常使用英语 (Q10) ;66.4% (503人) 的学生在收看或收听英语节目时, 模仿说话人的语音和语调 (Q11) ;42.5% (322人) 的学生经常在校园网自主学习系统里做一些感兴趣的练习和测试 (Q12) ;35.9% (272人) 的学生经常在校园网自主学习资源里查看有关英语学习的一些专题讲座 (Q13) ;因此, 除了模仿本族语者的语音和语调外, 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时不擅长使用认知策略。
在随后的访谈里, 笔者发现, 学生对学校目前采用的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的某些设置不够满意。例如:1) 学生完成系统里的测试后, 只能得到测试分数和答题正误, 无法获知正确答案和问题解析;2) 系统有时无法进入, 学生的在线学习记录曾丢失过好几次;3) 系统里的有些测试题与四、六级考试题型相似, 学生对这样的试题设计不太认同。另外, 有44%的受访学生反映他们的英语老师没有介绍过校园网内的英语学习资源, 他们对这些资源不甚了解, 因而, 更愿意浏览校园网外的英语学习网站。因此, 笔者建议学校改进目前使用的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同时, 除了加强对学生认知策略的培训外, 建议教师了解并向学生介绍校园网内优秀的学习资源。
笔者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Q11 (sig.=0.005) 上有显著差异 (sig.<0.05) 。如表4所示, 三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是3.2270, 二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是2.9694, 一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是2.8291, 这表明较高起点级别的学生更注重模仿本族语者的语音和语调。在语言学习中, 语音语调虽然是基础, 但能否自主调整、改进语音语调却是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较高起点级别的学生更注重模仿语音语调, 这说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擅长运用认知策略,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三) 学生对社交情感策略的使用
从表5中可知, 43.4% (329人) 的学生经常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自主学习的体会 (Q14) ;60.6% (459人) 的学生在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知道应如何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Q15) ;31.9% (242人) 的学生经常在校园网上参加一些有组织的英语学习活动 (Q16) ;当校园网自主学习系统出现问题时, 62.4% (473人) 的学生能心平气和地对待 (Q17) ;当有厌学情绪时, 72.3% (548人) 的学生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Q18) 。以上表明, 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时能较好地使用社交情感策略, 但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和参加英语学习活动方面还有待加强。
通过访谈, 笔者了解到, 有些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内涵以及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还不甚了解, 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不需要他人帮助的学习。因此, 笔者建议教师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内涵, 使他们意识到合作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性。
笔者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Q14 (sig.=0.020) 上有显著差异 (sig.<0.05) 。如表6所示, 三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是2.2086, 二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是2.5167, 一级起点班学生的平均值是2.3718, 这表明三级起点班学生最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主学习的体会。后来访谈得知,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1) 相比其他层次的学生, 三级起点班学生语言基础好 (入校英语分级考试成绩优秀) , 自主学习遇到的困难最少;2) 三级起点班学生最自信, 他们相信依靠自己能战胜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困难。
五、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及启示归纳如下:
(一) 总体来说, 网络环境下,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时, 能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但在使用认知策略方面还有待提高。较高起点级别的学生能更好地使用学习策略,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强。
(二) 重视英语学习策略培养是改进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 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周晓玲、张燕2005:128-129, 193) 。因此, 高校应重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把策略培养纳入教学计划。笔者建议利用文秋芳教授亲自主持和指导开发的《英语学习策略测评与训练系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策略训练1。
(三) 教师应当了解学习策略, 熟悉策略培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指导学习策略的方法, 例如, 给学生进行专门的策略培训讲座, 或对起点低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也可将策略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总之, 就是要把学习策略的专门化教学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周晓玲、张燕2005:128-129, 193) 。值得一提的是, 策略培训应当针对不同起点级别学生的需要, 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从培训中获益,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 教师还应当激发学生参与策略培训和使用策略的积极性。
总之, 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有益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因此, 高校应重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 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是目前中国外语界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但对于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时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则相对薄弱。为此, 笔者对中山大学878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自主学习时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本研究, 笔者发现学生能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但在使用认知策略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 建议高校重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 (特别是认知策略) 的培训。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徐锦芬.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46.
周晓玲.模块化、个性化、动态化和协作化:基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5) :51-54.
周晓玲, 张燕.高校应重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高教论坛, 2005 (6) :128-129, 193.
Chamot A U.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87:45.
O’Malley J M, Chamot 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44-45.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teachershould know[M].NewYork:NewburyHouse, 1990:8.
Rubin J.Learner strategies:theoretical assumptions, research history and typology[C]//Wenden A, Ru-bin J.Learner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1987:22.
文科生选择专业策略 篇10
从2013 年12 月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看, 阅读分值占总分的35%, 阅读分数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通过四级考试。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管理学系为例, 13 年12 月该系参加四级考试847人, 通过考试271 人。通过考试学生的阅读平均分168.92分, 未通过学生 (不含缺考) 平均分134.42 分。通过考试学生的阅读平均分比未通过学生高出34.5 分。对于河南民办院校学生来说, 英语阅读如此重要, 然而从参加四级考试的考生成绩看却不尽理想。基于以上现状,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院校本科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和走访我院学生, 课题组发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水平偏低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词汇量不足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 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Wilkins, 1972) 语言学家Laufer发现:外语学习者若拥有5000 个英语单词, 其阅读正确率为56%, 若词汇量达到6400, 阅读正确率则为63% 。词汇是正确理解英语的前提和基础, 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受访的12 级工商管理专业和14 级会计专业同学中, 1/3 的同学阅读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障碍很多。他们认为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词汇量偏低。
1.2 语法基础知识不扎实
笔者在教学时发现好多同学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例如, 在阅读时, 有些学生遇到长、难句型或词汇量大、句中伴有插入成份时则不会正确识别和处理, 造成理解失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法掌握不牢。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经常见到很多语法错误。例如, 一句话中要么没有谓语动词 (比如这句话:For example, by TV, radio, newspaper and so on. 本句缺少谓语动词) ;要么出现双谓语动词 (There are many people like to go to the movies. 本句出现系动词are和动词like, 应将后面添加成分, 改为: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like to go to the movies.) 以上提到的语法错误, 很多都是中学应该掌握的语法点。语法知识不好也影响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1.3 阅读习惯欠佳
在调查笔者所教的7 个班中学生中, 有1/4 的学生阅读习惯有待改善, 主要包括:有声阅读、逐字指读、重复倒读、边读边查阅字典等。此外, 现在很多同学受手机的影响, 导致他们在阅读时注意力很难集中, 阅读时常被手机打断。这也影响了他们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1.4 阅读量不够
杜甫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蘅塘退士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黄源深指出“要真正提高外语水平主要靠阅读。” (黄源深, 2006) 。没有足够的阅读量, 想要提高阅读能力是很困难的。笔者调查了我院10 级工本、人本班、12 级工本1、2 班以及14 级的三个会计班约420 名学生。约3/4 受访同学很少读课外书, 读英语课外书则更少。很多学生觉得阅读资料语言难懂, 而找到适合自己程度的资料又不太容易。
此外, 约1/3 同学表示每天花2 小时以上看视频或打手机游戏。有些同学即使用手机看文章, 也主要看汉语文章。所以阅读英语文章的时间极其有限。这种现状对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显然是不利的。
1.5 背景知识缺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不尔 (1921) 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就会给英语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 (魏睦棋, 2011) 例如, 英语中有很多典故, 若对此不了解就很可能产生理解困难甚至误解。如:“the apple of ones' eye”, 其字面意思是“某人眼里的苹果”。其实, 这个成语来自圣经《旧约·申命记》第32 章“In a desert land he found him, in a barren and howling waste. He shielded him and cared for him; he guarded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译文:“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 就环绕他, 看顾他, 保护他如同保护眼里的瞳人。”牛津词典对这个短语的解释是“person or thing that is loved more than any other (心爱的人或物;掌上明珠) ”。所以, 该成语比喻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最心爱的人或珍贵的东西。
2 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 课题组认真研究分析, 提出以下对策:
2.1 扩大词汇量
扩大词汇量是减少阅读障碍、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词汇量, 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1 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教师在讲词汇前要有针对性备课, 把词汇学习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 让他们在轻松气氛中掌握词汇。现行的大多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围绕特定话题展开, 例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9“Premarital Agreements (婚前协议) ”老师可针对本话题准备学生感兴趣的词汇 (bride新娘, bridegroom新郎, wedding ceremony结婚典礼, marriage certificate结婚证) , 让同学们进行识记练习。笔者的2012 级3 个班学生对此兴趣很大。通过练习, 他们感觉信心倍增, 记忆这些词汇变得轻松愉快。
笔者举行过几次记单词比赛, 具体做法是:分几个小组, 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学过的单词, 写的最多的小组获胜。还有猜单词游戏:用多媒体展示照片, 让同学们猜照片对应的单词, 猜对最多者获胜。实践证明, 此方法效果很好, 受试班级有3/4 同学都能积极参加, 并且很快记住练习的单词。
随着手机的普及, 很多同学喜欢用手机软件帮助记单词。用手机软件帮助记单词也有很多优点:方便携带, 可以设置错词提醒, 还可以设置测试词汇考题等等。这为记单词提供更多选择, 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记单词。
2.1.2 掌握英语词汇学理论知识和方法
1利用构词法、归类法学词汇。英语单词最常用的构词法有转化法、合成法和词缀法三种。掌握英文单词的常见构成方法有助于学生尽快识记单词。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构词法, 然后进行词汇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记孤立的、不同类别的单词时效率很低。如能将词汇按种类, 如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等归类, 将有助于对所记单词展开联想, 提高他们对单词识记的兴趣。例如:在讲授tolerate (v.容忍) 时, 笔者提示学生找出学过的近义词:bear, stand, put up with. 引导他们把这几个词放一起记。实践证明, 这种归类的方法对提高词汇量, 防止遗忘效果明显。
2科学记忆, 提高单词识记效果。学生识记单词还要注意:时间———即每天何时 (精力最好时还是睡觉前) 去记单词?有无规律 (是否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去记单词) ?每天分几次记 (建议:分2-3 次集中记, 每次大概20-30 分钟) ?每次记多少个 (建议:一次最好记自己能接受的单词数量) ?全是独自记, 还是形成学习团队, 先自己记然后互相提问?如果充分考虑以上问题、仔细安排, 那么记单词将变得更加高效。
2.2 夯实语法基础
可以通过开设语法课或在精读课上补充语法知识夯实语法。此外, 引导学生课下自学语法, 夯实语法基础。老师可以组织语法知识竞赛, 引起学生学习语法兴趣。这样当学生再遇到长、难句型时就会提高阅读理解的正确性。
2.3 掌握正确阅读技巧, 培养正确阅读方法
Grabe认为提高文章理解的一个主要方法是: 阅读者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目的, 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应该随阅读目的和文章特点的变化而变化。应培养学生阅读的整局意识, 即一般性文章先通读全文, 练习猜词的能力, 尽量不要边看边查词典。要训练专心阅读的能力。此外, 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计时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阅读材料。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改变阅读速度慢的习惯。2略读———重点看标题、副标题, 段首、段尾, 找出关键词, 略去次要细节, 抓住文章梗概。此方法适合阅读报纸等材料。
2.4 扩大课外阅读量, 增加信息输入
根据Krashen的观点“外语学习者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的任务是提供这种输入, 降低学生的焦虑,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 语言就会自然习得”。 (Krashen, 1981) 辜向东认为“只有大量的输入, 才会有足够的吸入, 然后才可能有输出 (即:input→intake→output) , 而且输入量总是要大于吸入量, 吸入量大于输出量。” (辜向东, 2003)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英语文章, 加大输入, 才能逐渐提高阅读水平。
2.5 拓宽文化背景知识
2.5.1 教师注重对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文化导入, 如历史事件、风俗习惯、著名典故等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说, 在讲授某文化话题时, 先让学生课下预习材料, 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 让学生先介绍自学和查询资料情况, 然后再对学生没有讲到的进行补充。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某个话题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2.5.2 学生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学生要在学习中多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及文化观点等知识。课下多阅读西方经典著作, 例如《圣经》。“没有哪一部书能像《圣经》那样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如此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是西方精神世界的支柱, 影响着西方人民的信仰、道德观念、精神而貌、文化艺术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李晓睛, 2012) 很多英文表达都出自《圣经》, 比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Man proposes but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等等。
2.6 注意教材和阅读材料的选择
陈旧教材缺乏时代气息, 趣味性差, 其结果是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此外, 注意选取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也是要着重考虑的因素。Krashen和Terrell (1984) 提出, 输入的信息难度应略高于读者目前的外语理解水平, 但又是读者能理解的。“所选材料必须符合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和他们的年龄特征, 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智力水平。” (尹楠, 2013) 阅读材料的难易要有梯度性, 前后要有连贯性。此外, 阅读材料要兼顾知识性、趣味性。
3 结语
对于河南民办院校学生来说, 要提高他们阅读水平就要从多方面入手:1学校重视———提供阅读课时保证;2老师认真授课———钻研阅读课讲授知识, 正确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潜能, 让他们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和信心。3学生坚定信心, 努力学习, 持之以恒。我们相信, 多方共同努力、多手段配合实施,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肯定会有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K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New York:Pergamon, 1981.
[2]Wilkins, D.A.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M].Chicago:Edward Amold, 1972.
[3]辜向东.走出大学英语阅读技能认识上的误区[J].外语界, 2003 (4) :114-116.
[4]黄源深.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J].外语界, 2006 (4) :63-66.
[5]李晓睛.文化因素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 2012 (10) :116-117.
[6]魏睦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4) :163-165.
相关文章:
文科生报什么专业好02-04
高考文科选择专业方向02-04
文科类专业的简历表格02-04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02-04
文科专业简介02-04
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02-04
文科专业教学改革论文02-04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探讨02-04
谈谈《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感想02-04
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区别在哪里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