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分布 全世界 大熊猫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精选三篇)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篇1

关键词:桑园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策略

据相关统计显示, 桑园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 汉江上游的留坝县境内, 目前约有10只大熊猫, 是陕西大熊猫牛尾河局域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 野生种群数量以及密集度均为我国第一。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岭地区开发进程加快, 众多的道路以及工程使大熊猫保护区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境地, 近亲交配以及遗传漂变都降低了大熊猫自身的质量以及种群的数量。过多的近亲交配很容易导致大熊猫数量下降, 大熊猫的免疫能力大幅度下降, 患病几率上升, 并致死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 相关部门提交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熊猫种族和栖息地相关调查, 这些珍贵的数据对于未来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知识, 也从更高层面确定了秦岭大熊猫的保护。

1 桑园保护区的基本现状

1.1 桑园保护区概况

桑园大熊猫保护区位于秦岭南麓的留坝县境内, 陕西秦岭大熊猫保护网络的最西端, 面积13806hm2, 是以保护大熊猫以及其他珍稀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桑园保护区北与陕西省的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相邻, 东与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相接, 南与摩天岭自然保护区和板桥自然保护区相连, 西与紫柏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相望, 成为秦岭西部大熊猫分布区的中心枢纽地带, 发挥着秦岭西部大熊猫种群扩散基地和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连通的纽带作用。保护区生态环境直接辐射到相联系区域的保护情况。桑园保护区还位于汉江上游, 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水量控制, 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桑园保护区富含大量的动植物, 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分别为6种、24种, 而高等植物近1100种, 还包括红豆杉、连香树、水曲柳等9种一、二级的保护植物, 成为一个野生动植物免受干扰的天堂。而留坝县境内因为近年来得到了有效的生态改善, 因此大熊猫群居于此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 并为大熊猫群种未来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桑园保护区大熊猫现状

影响保护区大熊猫生存主要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管理和监测4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高江公路道路两侧的机械围栏, 周边社区百姓的割竹活动以及采集野生中药材, 其中割竹影响较大, 对大熊猫日常活动生存构成威胁;偷猎野生动物;森林旅游活动垃圾带来的生态干扰。

自然因素包括森林大火对大熊猫食物以及自身安全的威胁;病虫害降低竹木质量, 间接影响大熊猫生存状况;存在少量的竹林开花、干枯现象。

管理因素包括保护区与政府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保护区地域界定不科学;合作保护不够成熟;保护区外部监测时间较短, 未能实现长效机制;保护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模糊;保护区范围较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公益林经营管理面临的问题。

监测因素包括高江路监测、红外相机监测以及集体林监测的开展均面领着困难。

2 桑园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管理的优化策略

结合以上问题可发现相对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更深, 并且这些负面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措施及时制止。已经建成的道路等大型工程, 也可以采取警示标牌等方式向过往车辆以及行人发出预警。

2.1 人为因素控制措施

在太白县30km至江口地段可以加以保护区警示, 对太白河至江口地段进行大熊猫保护的宣传以及高桥铺至江口的全地段监测。

针对机械围栏隔绝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问题, 既然无法全部拆除, 就应该设立分段的野生动物通道, 最大程度提高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

竹林是大熊猫生存的基础, 也是种群数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 存在一定的砍伐现象, 必须采取控制措施, 使竹林砍伐兼顾熊猫的生存以及人工使用。如果打破了竹子的生长规律, 过度砍伐, 将会导致竹林面积减少, 缩小了大熊猫的生存区域。还可以以人工种植等方式, 减少对于自然区竹林的依赖。加强巡山力度, 非法盗猎行为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旅游影响则需要通过宣传或者加强管理来控制, 减少人流量以及污染。

2.2 自然因素控制措施

竹林开花是自然界客观规律, 难以控制, 尽管大熊猫对于这种情况有了适应能力, 懂得选择食物, 但是道路、围栏的设置阻碍了大熊猫的觅食通道, 所以必须利用技术手段抑制竹林开花, 并且增强监测力度;病虫害问题难以避免, 必须通过定期监测以及使用无害的生物杀虫剂整治;森林自然火灾必须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一旦出现火情, 采取有效的措施转移大熊猫, 并立即扑灭火灾。

2.3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管理包括资金投入、合作协商等。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建立联合防护体系。

2.4 监测因素控制措施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监测工作的技术支撑, 例如, 采取红外监控方式对大熊猫的活动和生存状态进行监管, 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结束语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当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 应该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保证大熊猫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桂占吉, 宋国华, 程艳霞等.大熊猫种群在小区域之间扩散对持续生存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4) .

[2]金学林.秦岭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易地保护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

[3]马亦生, 曹庆, 韦伟等.秦岭大熊猫保护抢救案例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4) .

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篇2

从大熊猫的区域面积分布图,可以了解全世界大熊猫的分布,现在全世界大熊猫总数不超过1000只,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五大山系。由此表可以看出四川是大熊猫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生活面积越来越小(仅1万4千多平方公里),栖息地成破碎化,使熊猫种群之间不能够相互通婚(繁衍),从而使得大熊猫始终挣扎在濒临灭绝线上。

看看大熊猫分布的沙盘模型,大熊猫的生活区域就一目了然了。大熊猫的分布南—美姑、西—洪坝、东—周至、北—白水江。为了让大熊猫这一物种延续,截止底,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建立了33个,其中四川有27个,陕西5个,甘肃1个。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全国最大的大熊猫分布区在四川和甘肃交接的岷山地区,这里的自然保护区占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的80%。卧龙自然保护区所处的位置处于邛崃山脉东南缘,是我国最大的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最高处四姑娘山海拔高度为6250米,最低处为木江坪海拔1150米。这就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沙盘模型,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沙弯,它是整个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有4条河:正河、西河、中河、皮条河,在这些河流两岸的五一棚、英雄沟等地都分布着大熊猫。因为没有受到人为破坏,西河是全国熊猫体系最好,分布最广的地区。五一棚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野外大熊猫的观察站,中外大熊猫研究者曾在那里为大熊猫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而英雄沟则是卧龙自然保护区早期的大熊猫饲养场,后来,随着大熊猫科研课题的不断发展,饲养场搬至今天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篇3

保护区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风景秀丽、景型多样、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还有浓郁的藏、羌民族文化。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有国内迄今为止以单一生物物种为主建立的博物馆的大熊猫博物馆。

TIPS

门票:

15元/人;大熊猫馆:30元/人;小熊猫馆:5元/人;英雄沟:25元/人

交通:

乘车:成都至卧龙行车仅需3小时,在成都茶店子车站乘“成都—小金”、“成都—卧龙”的公交班车(票价约40元左右);或在成都茶店子乘车到都江堰市(约40分钟车程,票价约15元),再转乘都江堰到卧龙的公共汽车(约2小时车程,票价约25元);

自驾:成都出发,经都江堰至映秀,抵达卧龙,沿途有3个加油站:漩口、映秀和卧龙。

住宿:

卧龙山庄:生态四星级标准,是阿坝州卧龙大熊猫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四星级标准的乡村度假酒店。酒店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卧龙镇沙湾,占地总面积37000平方米,酒店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既可观高山日出,又可欣赏巴朗云海。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关于大熊猫的作文:赞美大熊猫 下一篇:大熊猫在干什么小班语言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