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HBIG剂量对阻断宫内乙肝病毒传播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 垂直 传播 母婴 乙型肝炎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乙肝病毒携带者达总人口的1/10[1], 而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 因此, 如何对母婴垂直传播进行阻断, 或者尽可能的减少母婴传播的几率成为遏制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关键环节。

近年来, 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特别是传染病学的重视。HBIG是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人员献血后采集的高效价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血浆, 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离提取, 并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制成的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主要用于乙肝的预防, 可用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阳性及HBs Ag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及其所生的婴儿[2]。目前, HBIG主要是在不同的怀孕时间以及婴儿出生后不久对孕妇以及婴儿分别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但是对于HBIG的注射剂量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身体状况以及不同人群对HBIG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 本研究通过对HBIG的2种不同剂量进行比较分析, 以摸索临床应用的最佳剂量, 从而在临床上起到降低乙肝母婴传播及新生儿感染几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以来于我院产检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年龄为22~36周岁的孕妇, 平均年龄27.5岁。并从中筛选出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的48例作为对象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治疗, 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 2组在健康状况、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身体状况方面不存在差异。

1.2 治疗方法以及样品采集

采用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BIG, 2组孕妇均于妊娠28周、32周和36周时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m L和250IU/m L共3次注射[3]。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采股静脉血1m L, 然后分别肌肉注射HBIG 100 IU和200IU, 并接种第一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5μg (北京天坛生物所) , 第二、三针 (5μg) 分别在1、6个月龄接种。其余各种条件均一致。

1.3 指标检测方法

48例孕妇产前和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及其随访期间所采血清均采用ELISA检测HBV标志物, 试剂盒为 (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 并按说明书操作及判断结果。检测仪器是美国百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2 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血清ELISA检测HBs Ag阳性即判断为宫内感染。第1组即HBIG注射剂量为200IU的24例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2例HBs Ag阳性, 宫内感染率为8.33% (2/24) 。另外一组即HBIG注射剂量为250IU的24名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中有1例HBs Ag阳性, 宫内感染率为4.17% (1/24) 。对2组宫内感染率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9, P>0.05)

对新生儿出生后24h内血清ELISA检测中抗HBs阳性者的比率为各组抗HBs阳性率。第1组24例新生儿中抗HBs阳性率为20.83% (5/24) , 第2组24例新生儿中抗HBs阳性率为12.5% (3/24) , 对2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进行统计学检验, 有统计学意义 (χ2=22.43, P<0.05) , 差异显著。

3 讨论

预防母婴垂直传染不仅可以减少婴儿患乙型肝炎的几率, 更重要的是能切断一条乙肝传染的重要途径, 从根本上减少我国乙肝患者的局对数量, 对乙肝病毒的传播起到遏制作用。新生婴儿处于乙肝的免疫空白期, 不仅对乙肝病毒易感, 且感染后病毒难以清除, 形成长期携带状态, 他们对周围人可造成长期感染威胁, 对于自己则往往成为青中年期乙型肝炎及中老年期肝硬化和肝癌的祸根, 因此,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表明, 对于我地区患者, 在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剂量上, 250IU的注射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200IU注射量, 因此, 在临床应用中, 可在我区进行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我区不同HBIG剂量对阻断宫内乙肝病毒传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地区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以来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产检并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48例进行HBIG注射, 观察不同注射剂量对婴儿感染状况的影响。结果NBIG注射剂量为200IU的24例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宫内感染率为8.33%, 略高于NBIG注射剂量为250IU的24例孕妇所生新生儿。但差异不显著, NBIG注射剂量为200IU的24例孕妇所生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20.83%, 显著高于注射剂量为200IU的24例孕妇所生新生儿。结论我区HBIG最佳注射剂量为250IU。

关键词:HBIG,剂量,乙肝垂直传播

参考文献

[1] 朱华, 吴良霞.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阻断研究[J].淮海医药, 2000, l8 (4) :25l~252.

[2] 王德全, 陈学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前瞻性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 2002, 6 (4) :294~296.

[3] 刘一萍, 邵中军, 徐德忠, 等.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用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观察[J].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 (2) :109~1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最佳剂量 下一篇:不同剂量曲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