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及有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 证实颈动脉僵硬系数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病人, 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计算僵硬度指数 (β僵硬系数) [1]:β=In (Ps/Pd) /[ (Ds-Dd) /Dd]。Ps为收缩压, Pd为舒张压, Ds为收缩期血管内径, Dd为舒张期血管内径。入院第2天清晨安静卧床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测生化指标。
1.2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分析处理。
2 结果
将颅内外无狭窄组设为对照组, 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组、单纯颅外血管狭窄组、颅内外血管均有狭窄组分别与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1、2、3。
3 讨论
关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自2007年国人动脉弹性正常值手册出版以来, β僵硬系数成为被人们认识的可能的危险因素[2]。我们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参与了国人动脉弹性正常值的测量工作。该研究, 选取了金标准DSA检查作为诊断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的方法, 以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作为观察指标, 探讨脑卒中患者β僵硬系数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我们发现吸烟、年龄、性别、高血压、甘油三脂、LP (а) 及β僵硬系数是引起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这与既往的研究一致[1,3]。北美曼哈顿卒中研究组[4]对539例首次缺血性卒中和905例年龄、性别、种族匹配的没有缺血性卒中者作为对照组, 研究血脂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发现高HDL-C水平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有保护作用, 而TC、HDL-C、TG和卒中危险度间没有关系, 但没有对血脂和脑动脉狭窄关系作过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甘油三脂是引起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LP (а) 是引起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总的来说, 高β僵硬系数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应该注意β僵硬系数的危险性并监测β僵硬系数水平。通过对脑梗死高危人群定期监测β僵硬系数达到治疗和预防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目的, 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僵硬系数 (β僵硬系数) 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对行颅脑DSA检查的120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DSA所提示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结果分组。结果 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β僵硬系数升高、HD降低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β僵硬系数升高的水平及比例在各狭窄亚组间无差异。结论 β僵硬系数水平升高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僵硬系数,颅内外血管狭窄
参考文献
[1] Zieman SJ, Melenovsky V, Kass DA.Mechanisms, 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y of arterial stiffness[J].Arterioscler ThrombVasc Biol, 2005, 25 (5) :932~943.
[2] 于飞, 于平, 于泽兴, 等.国人动脉弹性正常值手册[J].2007:27~34.
[3] 王桂红, 郑华光, 王伊龙, 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及其预测因素[J].中国卒中杂志, 2006, 1 (8) :543~547.
[4] SaccoRL, Benson RT, Kargman DE, et al.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ischemic stroke in the elderly:the Northem Man-hattan Stroke Study[J].JAMA, 2001, 285 (10) :2729~2735.
相关文章:
RTK(GPS)在管道施工的应用02-10
肝病住院患者心理护理论文02-10
血清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配体(Ghrelin)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02-10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及临床意义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