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学会低估自己(精选4篇)
篇1:职场励志:学会低估自己
散文阅读:学会低估自己
年初,有位女孩参加了一档求职节目,她所要求的月薪只有块,最终却拿到了十万元年薪,公司还承诺在几年内帮她解决北京户口,羡煞了无数为求职忙得焦头烂额的年轻人。而这位女孩之所以如此幸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懂得在求职之前先低估自己。
女孩是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的研究生,从大学起就熟练掌握了各类设计软件的用法,虽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却拥有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节目的开始,她就向主持人和面试官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其中既包括风格独特的设计海报,也包括快捷酒店的风格主题,还有改良后的护手尺盒和适用于学生宿舍的床头风扇,她的作品既具备实用价值,又富有审美意义,赢得了BOSS们的一致好评。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女孩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应变能力回答了考官们提出的问题。一位总监问她,当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老板的思路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女孩回答说她会做两件作品,一件按照自己的风格来设计,另一件按照老板的思路来设计,然后交给老板挑选;当聚美优品的CEO问及她对产品包装如何改良的看法时,她则给出了十分专业而有新意的回答,那就是在美观的基础上为包装增加实用性,使其在美观耐用的前提下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当另一位老板提出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兼做公关和设计的职位时,女孩则幽默地打趣道:您让我做两份工作,会给我两份钱吗?女孩的幽默和睿智赢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为其抛出了橄榄枝,在场的12位BOSS中有11位为她留灯(唯一一位灭灯是因为公司无相关职位)。
既然考官们对女孩的好感显而易见,在接下来的谈薪环节中她完全可以要一份高一些的薪水,已经公开表示了欣赏她的老板们完全可以接受。可是她却在最关键的谈薪时刻低估了自己,踌躇片刻说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薪水要求:2000块。她还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三年之后能将收入提高到每月8000块。
在女孩说出薪水要求后,在场的主持人和嘉宾都十分惊讶,纷纷表示不理解。女孩却说,刚毕业的时候起薪低一些是正常的,只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能力证明自己,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升职加薪。女孩踏实的态度赢得了老板们的`青睐,许多人当即表示要为其提供2000元的周薪而非月薪,甚至还为其提供了一系列优厚的附加福利待遇。(职场励志)一位CEO还表示,就算女孩没有选择自己的公司,节目录完后他还会继续挖她。
最后,女孩拒绝了其他10家公司的好意,选择了去58同城就职,不仅获得了年薪十万元的待遇,还将在最短时间内拿到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
看完节目,我十分感慨。事实上,同女孩资历相当的毕业生有很多,其中也不乏有能力者,但大部分人却习惯于高估自己,尚未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就急着要价,这种求职方式不仅容易给人留下自高自大的印象,也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也许,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应该学习一下节目中的这位女孩,适度地低估一下自己,这种低估不会让招聘者忽视你的能力,相反却能为你加分。
篇2:职场励志:学会低估自己
如果你活的够长 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接踵而来
And you gotta
而你则要
Throw what you got at it
倾其所有去应对
You can’t throw what you wish you had
你不能付出那些你希望你拥有的东西
You can’t throw what your neighbourhood had
你也不能付出那些你的邻居所拥有的东西
You gotta throw what you got at it
你得靠自己去应对
don’t tell me that you want something
不要告诉我你有所求
If you’re not willing to throw
如果你不愿意付出
What you got at it
你所拥有的一切
You got to have inner-strength
你必须有韧性
For this fight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
It’s not your outer strength
不是凭借你的外在长处
It’s not by might
更不是用武力
Nor by power
也不是凭借力量
But by my spirit
而是凭借我的精神
So you got to have that inner-strength
所以你一定要有内在的韧性
That gut strength
那个胆量
That belly strength
那个肚量
That devil defying
那个不顾一切
Come hell or high water strength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坚持
That tenacity
不屈不挠
To take a licking
敢于尝试
And keep on ticking
并保持尝试
That inner-strength
那种内在的韧性
That when I can’t do as I want
那种当我不能做我想做的事时
I’m gonna do as I can
我仍尽我所能的坚持
But I’m not gonna stop doing
但我不会停止行动
To the best of my ability
直到我无能为力
You are excellent
你很优秀
Not stop playing small
不要再默默无闻了
You are excellent
你很优秀
Not stop playing small
不要再默默无闻了
You are excellent
你很优秀
Stop taking the hand that they dealt you
不要再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为友
Take ownership
为自己做主
If you can get all A’s in a class
如果你能在班上拿到全A
Do it
那就去做
You don’t need nobody to give you $50
你不需要别人给你50美金
$100
100美金
No pair of shoes
或是一双鞋子
Take you on no trip
或者带你去某个地方
you’re a gown man
你已经成人
Do it because you can
去做吧 因为你有这个能力
Stop needing a carrot
不再需要食物
Stop needing money
不再需要钱
Stop needing a trip
不再需要旅程
Stop needing somebody to give you a sticker on your head
不再需要别人在你的头上给你贴标签
And do it for the pride of who you are
为了你自己的荣耀而行动
Do iy because you can
去做吧 因为你有这个能力
I don’t care what your friends are doing
我不在乎你的朋友在做什么
When you leave what are you fighting for?
当你离开的时候 你在为什么奋斗
What’s your legacy?
你留下了些什么
What are you gonna do?
你会做什么
You say you’re a champ
你说你是冠军
But do you practice like a champ?
但是你有像冠军那样练习吗
You say you’re a champ
你说你是冠军
Do you fight like a champ?
你有没有像冠军那样奋斗
You say you’re a champ
你说你是冠军
Do you have the mentality of a champ?
你有没有冠军的心态
I want you to go to the next level
我希望你可以更进一步
And not just be a champ
而不仅仅当个冠军
But show the world
你要告诉世界
What a champion looks like
冠军到底是什么样的
The power that we have
我们所拥有的那些力量
Will never reveal themselves
永远不会自己显露出来
If we don’t challenge them
如果我们不去挑战
If we don’t put ourselves in a position
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置于
Where we have to use them
那个我们必须使用它们的位置上
Put yourself in a position
把自己置于
Where you can’t retreat
不可后退的境地
Where it’s do or die
非做不可
Sink or swim
你必须奋力向前 否则就会逐渐下沉
Here’s what you’ll find out
你会发现
You’ll develop incredible swimming skills
你的游泳技能会大大进步
You’ll find out
你会发现
Stroking unlike you’ve ever seen before
呛水并不是你之前所见的那样
Through the inspiration of desperation
在绝望中呼吸
You’ll become more creative than ever before
会让你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创意
And if we’re honest this evening ,we know
说句老实话 我们知道
That we haven’t done
我们并没有
All we can do
竭尽全力
So as we look at the future we can decide
所以当我们展望未来 我们可以下决心
That from this day forward
从今天开始
As I look at all the dimensions of my life
当我审视自己生活中的生活画面
Looking at myself mentally
从精神层面上审视我自己
Emotionallly and spiritually
从情感上 精神上审视我自己
I’m going to do
我都要
All I can do
尽我所能
To develop me
发展自我
To bring my talent out here
发挥我的才能
To make a contribution
做出贡献
To life
篇3:职场学会保护自己及别人的隐私
“高音喇叭”几时停
王晓本来在公司一年一个台阶干得好好的, 眼看就要进入公司核心层了, 他却突然辞职另找归宿。朋友们不单惋惜, 甚至说他脑子进水了, 你辞职, 难道能轻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么?
王晓满腹委屈, 但又无法诉说。他辞职的原因很简单。一半是出于意气, 一半是因为“隐私事件”总是如影随形缠绕不休。他的下属老G, 虽然工作不错, 但却是出了名的“高音喇叭”, 尤喜传播上司、同事的“绝对隐私”。作为老G上司的王晓想逃避也枉费心机。早上一进办公室, “高音喇叭”就开始广播了:“哎, 头儿, 你发现了吗?阿丽有男友了, 可她还跟别的男孩拍拖。”午饭时, 他喜欢捧着饭盒往你身边凑, 又是一桩隐私或绯闻送进你耳里:“头儿呀, 你知道吗, 我得到一个绝秘情报, 你这月的工资可望涨水呢。我不骗你, 加了薪可别忘了请客哟。”下班时站在电梯里, 他还会喋喋不休:“头儿, 又有一个新情况, 阿咪交资料时, 夹了一张情书给老板了。你说有没有戏啊……”更可恶的是, 他每次把这些不知哪得来的“绝对隐私”说完, 都要叮嘱一句“千万别外传啊”。可他一转身, 又对第二个说“千万别外传”去了。所以, 很多同事以为他嘴里“千万别外传的隐私”是从王晓处得到的“料”, 因为只有王晓才有机会获得核心机密, 大伙把王晓当成了传播是非之人, 对他越来越不友好了。惹不起咱躲得起, 王晓一气之下走人了事。
别人干什么、与人谈恋爱、给你递情书、涨不涨工资, 那是别人的私事, 由不得你去传播, 评头论足吧?“高音喇叭”除了令人生烦生厌, 还能为自己升值么?不过, 王晓为逃避烦恼而“自残”似乎也不足取。
少女雨薇之烦恼
某一天, 在欢迎新上司的集会上, 公司女员工雨薇一见上司的面就惊讶不已, 新上司也愣住半晌没回过神来——原来新上司鹃竟然是她的中学同窗。还没待鹃清醒过来, 雨薇就热情地拉住她大叫了一声“老同学”。鹃淡淡一笑, 对与会人员说:“没想到我们在这见面。你们知道吗?我和雨薇是中学同窗好友呢。”说完就宣布开会。
有老同学坐镇把关, 同事们认为雨薇铁定有好运走了, 雨薇也觉得鹃总会“罩罩”自己吧, 暗自庆幸了很久。可事与愿违, 鹃并未特别关照雨薇, 有时还在她面前耍点小威风。更令雨薇生气和费解的是, 鹃对与雨薇关系亲密的同事总不给好脸色, 他们不得不疏远了雨薇。鹃对雨薇也拐弯抹角“敲打”:“雨薇, 我们是老同学不假, 你不要与他们多谈我们之间的事。”弄得雨薇一头雾水很不愉快。
后来雨薇终于弄懂了鹃为什么提防她, 原因是一件关于鹃过去的“隐私”在公司传开的事。不知是谁探得鹃上高中时曾与一位男老师恋爱, 差点丢了学籍的糗事, 而且传到了鹃的耳里。鹃当场鼻子气歪, 把雨薇叫进办公室发泄了一大通。雨薇是哑吧吃黄连, 有苦无处诉, 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事是从哪冒出来的。但你是人家的同学, 不是你抖了人家老底, 谁还有这种包打听的特异功能?雨薇从此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雨薇最大的失误就是不该过早地暴露自己与鹃的亲密关系, 而鹃过去又有那么些糗事, 为了自己的形象, 她能不防范么?即使不碰到偶发的“隐私泄密”事件, 她的处境也绝对好不到哪去。要知道, 世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知彼知己又非常亲密的人。
奇文共享落陷阱
某天早上, 上班的员工发现, 坐前台的女文员张琼突然“蒸发”了, 取而代之的是个清纯无邪的靓女。
大家很快熟悉了, 知道取代张琼的靓女叫依依, 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依依在清理电脑时, 发现前任张琼没把硬盘格式化, 便一个文件一个文件地清除。清理到最后一个文件时, 她发现有封留给她的信:“亲爱的下任:这是我在网上下载的一个书信体小说, 有兴趣读读吧, 蛮有味的。”
小说是用书信体写的, 语言柔美、文风婉弱, 写的是一名年轻漂亮女员工与老板的恋情, 很合年轻女性阅读口味。依依一口气读完, 仍觉意犹未尽, 又敲了一行字:“我的前任留下一部好小说, 现发给各位奇文共赏!”便通过公司内部网发给了各位同事。同事们看了这篇书信体小说, 个个大惊失色。因为人人都知道, 张琼辞职就是因为与公司老板的隐情纠葛所致。留给依依的小说事实上就是张琼与老板关系的过程记录。她之所以留给依依欣赏, 说不定就是想借依依之手渲染老板的隐私, 而依依却懵懵懂懂地钻进了她设下的陷阱。一些好心的同事劝依依:“依依啊, 今后千万别再提小说的事了, 把所有文件都删掉吧, 还要告诉看了这篇小说的同事, 千万别外传。”依依尽管似懂非懂, 还是照办了。可是, 同事们还是没给她保住秘密, 很长一段时间, “小说事件”成了公司的热门话题, 依依成天提心吊胆, 过得极不开心。不到半年时间, 依依便辞职悄悄走了。据消息灵通人士说, 依依辞职前两天, 老板曾铁青着脸找她谈过一次话, 不知是不是与“小说事件”有关, 大家就不得而知了。
隐私通常被人当作伤人利器, 所以人人都要为隐私守住隐密。依依无意间陷入了别人的陷阱, 充当了别人的“隐私杀手”, 终究害了自己。如若当初她不好奇打开文件就把电脑“格式化”了, 这个烦恼还会有吗?记住, 办公室同事即使遗落了东西, 也不用去窥视, 因为那是人家的东西。少一份好奇就少一份烦恼和风险。
都是望远镜惹的祸
阿锋是个优秀的年轻人, 毕业于名校, 仪表堂堂、才华横溢, 工作才干超群出众, 深得上司青睐。职务提升很快, 前途无限。
阿锋暗中追求女员工魏芳, 而她却给过他难堪, 所以他总想伺机给她点颜色看看。
阿锋有副高倍望远镜, 还是当年为看九运会开幕式买下的。闲着无事, 就喜欢站在公寓窗口对着望远镜看。某天晚上, 他突然发现魏芳什么时候也住进了对面不远处一幢楼的公寓, 而且是和一个男人住在一起。
第二天上班后, 魏芳又因一点小事为难阿锋, 阿锋很生气。不知出于什么心态, 暗藏机锋地说:“魏小姐, 昨天晚上某时某刻在某小区某幢公寓的某号房里, 放映了一部激情大片, 太精彩了, 你想不想看啊?”
魏芳一听, 先是脸红到耳根, 接着一脸严肃, 恶狠狠地说:“你要对你的话负责啊, 记住, 你会因此付出代价的!”
阿锋觉得开心极了, 总算治了魏芳一回, 出了口恶气。可自那之后, 魏芳再没在那房间里出现过。又过了不久, 总经理突然下了指令, 把阿锋调到一个偏远分部任负责人, 明升暗降, 还不时给他穿小鞋, 逼迫阿锋辞职走人。可悲的是, 阿锋直到离开公司, 还不知道老总为何要把他整出公司。
其实, 阿锋的厄运就出在他不该用望远镜窥破了魏芳的隐私, 又当成解气的话题要挟魏芳。与魏芳上演“激情大片”的男人不是别人, 正是主管着阿锋生死大权的老总。阿锋前脚走人, 魏芳后脚就进了老总办公室, 做了老总的私人秘书……
隐私守秘“5不原则”
第一, 不谈隐私。与同事谈话, 只谈些与工作有关或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 千万别谈隐私, 夫妻间还不一定为你守得住秘密, 更何况同事, 别指望他们为你保密。
第二, 不听隐私话题。若碰上同事谈论隐私话题, 你最好装出什么也没听到, 就远远躲开。来说是非者, 必是是非人。有人别有用心, 就是想借刀杀人, 让你为他传播是非。即便不是这样, 一旦隐私传开惹出麻烦, 你作为知情者也难辞其咎。
第三, 不传隐私。“高音喇叭”、“传声筒”类的人是最危险的, 乱传隐私, 不但伤害别人, 也伤害自己。因为你做“高音喇叭”使同事人人防你、怕你、疏远你、讨厌你。你还能指望有什么进步!
第四, 不打听隐私。隐私是别人的事, 千万别去乱打听。更不能把打听到的同事隐私当把柄。也许你向人打听到同事一桩隐私, 还未满足完自己的偷窥欲, 你的行为可能就为对方所知了。因为都是同事, 谁保证他既然能向你提供同事隐私, 就不会把你打听隐私的事告诉对方?
第五, 不回答隐私。与同事一起, 尽量少谈自己的隐私事情。碰上好打听隐私者, 也应巧妙回避, 不作正面回答。距离产生美, 给自己留一个空间, 比把一切都暴露于人前要安然得多。
篇4:学会低估自己
女孩是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的研究生,从大学起就熟练掌握了各类设计软件的用法,虽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却拥有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节目的开始,她就向主持人和面试官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她的作品既具备实用价值,又富有审美意义,赢得了BOSS们的一致好评。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女孩以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强的应变能力回答了考官们提出的问题。一位总监问她,当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老板的思路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办?女孩回答说她会做两件作品,一件按照自己的风格来设计,另一件按照老板的思路来设计,然后交给老板挑选;当聚美优品的CEO问及她对产品包装如何改良的看法时,她则给出了十分专业而有新意的回答,那就是在美观的基础上为包装增加实用性,使其在美观耐用的前提下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当另一位老板提出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兼做公关和设计的职位时,女孩则幽默地打趣道:“您让我做两份工作,会给我两份钱吗?”女孩的幽默和睿智赢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为其抛出了橄榄枝,在场的12位BOSS中有11位为她留灯(惟一一位灭灯是因为公司无相关职位)。
既然考官们对女孩的好感显而易见,在接下来的谈薪环节中,她完全可以将薪水要得高一些。可是她却在最关键的谈薪时刻“低估”了自己,踌躇片刻说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薪水要求:2000块。她还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三年之后能将收入提高到每月8000块。
在场的主持人和嘉宾都十分惊讶,纷纷表示不理解。女孩却说,刚毕业的时候起薪低一些是正常的,只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能力证明自己,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升职加薪。女孩的态度赢得了老板们的青睐,许多人当即表示要为其提供2000元的周薪而非月薪,甚至还为其提供了一系列优厚的附加福利待遇。一位CEO还表示,就算女孩没有选择自己的公司,节目录完后他还会继续挖她。
最后,女孩拒绝了其他10家公司的好意,选择了去58同城就职,不仅获得了年薪十万元的待遇,还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
看完节目,我十分感慨。实际上,同女孩资历相当的毕业生有很多,其中也不乏有能力者,但大部分人却习惯于高估自己,尚未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就急着要价,这种求职方式不仅容易给人留下自高自大的印象,也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也许,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也应该像节目中的这位女孩一样适度地“低估”一下自己,这种“低估”不会让招聘者忽视你的能力,相反却能为你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