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角度考虑问题

关键词: 角度 考虑 志愿 填报

第一篇:从旁观者角度考虑问题

从填报志愿角度来考虑

从填报志愿角度来考虑,可以将招生专业分为三大类:

理工类专业

1、实用技术类 (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等)

2、公安学类 (包括侦查学、刑事侦察、经济犯罪侦察等)

3、职业技术教育类 (包括园艺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4、数学类 (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科学、医学信息学等)

5、物理学类 (包括应用物理学、声学、物理学教育等)

6、化学类 (包括化学、应用化学、化学教育等)

7、生物科学类 (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应用技术等)

8、天文学类 (包括天文学等)

9、地质学类 (包括地质学等)

10、地理科学类 (包括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等)

11、地理物理学 (包括地球物理学)

12、大气科学类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气象预报等)

13、海洋科学类 (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学等)

14、力学类 (包括理论与应用力学)

15、电子信息科学类 (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电技术应用等)

16、材料科学学类 (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17、环境科学类 (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

18、心理学类 (包括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

19、统计学类 (包括统计科学、电算化会计与统计、统计与会计等)

20、系统科学类 (包括系统理论、系统工程)

21、地矿类 (包括采矿工程、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黄金地质勘察与管理等)

22、材料类 (包括冶金工程、化学装潢材料及应用、宝石学等)

23、机械类 (包括工业设计、化工设备与机械、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等)

24、仪器仪表类 (包括自动化仪表及应用、医用电子仪器、测绘仪器等)

25、能源动力类 (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低温技术、采暖与通风等)

26、电气信息类 (包括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移动通信等)

27、土建类 (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

28、水利类 (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等)

29、测绘类 (测绘工程、测量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等)

30、环境与安全类 (环境工程、室内环境控制工程、安全技术等)

31、化工与制药类 (制药工程、化学工程、精细化工等)

32、交通运输类 (交通工程、飞行技术、铁道运输等)

33、海洋工程类 (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

34、轻工纺织食品类 (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电子出版等)

35、航空航天类 (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测控工程、空间工程等)

36、武器类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军械储存与管理等)

37、工程力学类 (包括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分析)

38、生物工程类 (包括生物工程)

39、农业工程类 (包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工程等)

40、林业工程 (包括森林工程、木材加工、森林防火等)

41、公安技术类 (包括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刑侦技术等)

42、植物生产类 (包括农学、花卉、种植养殖等)

43、草业科学类 (包括商品花卉、园林花卉技术、种子种苗等)

44、森林资源类 (包括林学、森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管理等)

45、环境生态类 (包括园林、风景园林、环境保护等)

46、动物生产类 (包括动物科学、经济动物、养殖技术等)

47、动物医学 (包括动物卫生检验、畜牧兽医、动植物检疫等)

48、水产类 (包括水产养殖学、名特水产养殖、资源与渔政管理等)

49、基础医学类 (包括基础医学)

50、预防医学类 (包括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妇幼卫生等)

51、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包括美容医学、医学检验、高级助产等)

52、口腔医学类 (包括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

53、法医学类 (包括法医学)

54、护理学类 (包括护理学、高级护理、中西药结合护理等)

55、农业经济管理类 (包括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乡镇建设与管理)

文理兼收类

1、经济学类 (包括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

2、体育学 (包括运动训练、竞技体育、体育健身与保安等)

3、外国语言文学类 (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

4、艺术类 (包括音乐学、绘画、表演、摄影、影视广告、形象设计等)

5、中医学类 (包括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等)

6、药学类 (包括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

7、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管理)

8、工商管理类 (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

9、公共管理类 (包括行政管理、海关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10、新闻传播学类 (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军事新闻等)

11、农林经济管理类 (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等)

12、教育学类 (包括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

13、图书档案学类 (包括图书馆学、档案学等)

14、法学类

第二篇:活用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一、填一填,算一算。

(第4小题10分,其余每小题14分,共52分)

1.王老师一共剪了多少只蝴蝶?

2.

(1)左边有(  )只兔子,右边有(  )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

=(只)

(2)白兔有(  )只,灰兔有(  )只,一共有多少只?

=(只)

3.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方法一:  =(个)

方法二:  =(个)

4.小明家养了8只,每只喂1个萝卜,还剩下4个萝卜。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个)

二、我会解决有趣的生活问题。

(共48分)

1.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10分)

=(面)

2.有多少名同学玩跳绳?(10分)

=(名)

3.一共有16名选手参加比赛,比丁丁得分高的有4名,其余选手

得分都比丁丁低,比丁丁得分低的有几名?(10分)

=(名)

4.提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18分)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8 4 8+4=12 6 6 6+6=12

2.(1)8 7 8+7=15

(2)10 5 10+5=15

3.7+7=14 8+6=14

4.8+4=12

二、1.8+5=13或7+6=13

2.9+3=12

3.16-4-1=11

4.(答案不唯一)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2+5=17(只)

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9+2=11(只)

第三篇:2.从哪些角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一)从农业生产者角度

1. 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安全意识

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离不开农民的力量。农业生产者应当提升自我修养,学习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学习法律知识。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施用化肥、农药,增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 2. 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式。按标准组织生产是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措施,是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之策。通过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定,实行标准化生产,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建立自己的品牌。

3. 加强农户联合,促进合作社发展

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组织化,实现农产品生产规范化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合作社的建立,能够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规范化,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通过合作社对农户生产农产品的生产资料的采购、生产、运销等环节的统一服务,以及合作社中高层次人才对生产技术的指导,有助于保障合作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从企业角度

1. 提高生产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企业是市场运行的主体,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当重视企业的作用。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必须要引导和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履行法定义务,提高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2. 提升法律意识,遵守相关法规

企业要提升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的学习,知法、懂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律标准生产产品。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对相关法律的宣传,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素养,使大家共同按照生产标准参与安全产品的生产,在各环节保障食品安全。 3. 自设农产品生产基地,保障原材料质量

企业可以通过自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自身需求进行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一方面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生产农产品,供应本企业的生产,另一方面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生产原料的质量,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三)从政府角度

1.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要把“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理念,融入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去,让企业更负责,媒体更客观、专家更准确、政府更有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食品安全共享共治的理念,使食品生产经营者意识到自己也是消费者。要强化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客观的态度、正确的理念、正面的视角报道食品安全事件。要发挥食品方面专家学者的导向作用,在食品研究开发中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要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职能,依托现有的体制,形成勤协调、快补位的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2. 完善相关法律,加大宣传力度

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等进行整合,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保持法律的同一性,同时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的完整性。要提升对于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人人懂法、人人用法,生产者严格按照法律标准进行生产,消费者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提升全民的法律意识,促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3. 规范产品市场,提高准入标准

抬高食品行业准入门槛,建立食品安全行业信用体系,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重点监控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对食品生产、食品销售企业、市场开办者实行有效的管理。

4.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检测标准

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整合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把分散的检测设备集中起来,建立区域中心监测站,完善食源疾病监测网络,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和处理中心,实施食品检测统一计划、统一抽样、统一标准、统一信息发布,对整个食品产业链进行全程监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建立评价体系,完善预警系统。

5.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追踪系统

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对生产管理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鼓励推行实施种养殖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要鼓励进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逐步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为主体,有机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追踪系统,通过完善农产品信息,实现农产品质量追踪,从而规范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提升质量安全。 6.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监测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信用监督机制,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违法、违规者承担巨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监督的角度规范产品的生产,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从消费者角度

1. 提升消费安全意识,树立食品安全理念

提升全民的消费安全意识,树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科学理念。群众的食品安全,要动员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形成社会共治共享的氛围。消费者应当在消费过程中注意安全健康食品的识别,仔细辨别产品的各项指标和标识,购买放心产品。 2. 增强维权意识,及时举报问题产品

消费者应当增强维权意识,在购买到问题产品以后及时举报。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依托现有的药品监督网,建立街道、社区、乡镇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聘请社会公众人士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良好氛围,不让违法者有机可乘。

(五)从媒体角度

1. 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积极收集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是体验商品,但生产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必须要以食品安全工作为重要抓手。媒体作为信息公布的重要渠道,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搜集和发布责无旁贷。 2. 利用好网络渠道,共享食品安全质量信息

网络是人们了解信息重要的渠道之一,构建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离不开网络的作用。如利用网络开设博客微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银行、税务、海关、公安等部门合作,共享食品安全质量信息,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清、产品可召回、处罚有力度”。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专题

姓名:张莹 学号:21151211105 班级:15级农业经济管理

第四篇: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版)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思维品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思维的灵活性,其实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遇到一个问题能想出不同的解决策略、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能够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等等。一年级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我们在上面涂画什么,他就会拥有什么。思维也是如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从一年级起就关注他引导他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灵活性的思维品质就得以逐渐形成。如果我们只关注他能否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久而久之,他的思维变逐渐变得定势了,不会灵活思考了。

首先,要鼓励孩子不满足于一种思考。8+6=?让孩子们通过摆小棒弄清怎么算后,让孩子们说自己的摆法和想法。由于前面学习了9加几,孩子们对于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挺好的,反馈时,孩子们讲出了两种不同的凑十法。我对他们加以鼓励,并特别表扬了不满足于一种凑十法思考的孩子。让其他孩子在羡慕表扬的同时,加深“不满足一种思考”这样一种观念。

其次,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般来说可以有生活经验的角度、学习经验的角度、顺向思考的角度、逆向思考的角度等等。孩子们想到了两种凑十法,我又引导孩子们思考:利用我们学过的计算来想想,除了凑十法之外你还可以怎么算?孩子们之前有算9加几时利用接近10的计算方法,如9+5先想10+5=15,再用15-1=14,所以9+5=14,迁移想到:10+6=16,16-2=14,所以8+6=14。我大力表扬了孩子,接着问,我们刚才想到的是利用学过的10加几来算的,你还能想到利用学过的什么来算呢?问题一抛出来,就看到孩子们快速的转动着小脑袋瓜,一会儿,几个孩子眼睛亮亮的,高举起了手,有些喜不自胜的感觉。“把6个移1个给8个,就变成了9+5=14了。”“9+6=15,所以8+6=14。”看,只要我们善于鼓励、启发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孩子们就一定能有各种精彩的思维状况呈现。孩子们长期被这样引导,他的思维就能发散,在发散的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变得到了逐步的发展。

第五篇:从社会学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

班级学号姓名日期

人资1101 2105110105 伏星

2013年5月22日

案例:大量老鼠肉加入明胶等 冒充羊肉售往上海江苏

2013年,老鼠肉冒充羊肉事件算是一件影响较大的视频安全事件。据报道,近日,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侦破的10起鼠肉冒充羊肉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江苏制假售假犯罪团伙用狐狸、水貂、老鼠肉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2月,在公安部统一协调下,江苏无锡公安机关出动200余名警力,在无锡、上海两地统一行动,打掉一特大制售假羊肉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捣毁黑窝点50余处,现场查扣制假原料、成品半成品10余吨。经查,200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卫某从山东购入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添加明胶、胭脂红、硝盐等冒充羊肉销售至苏、沪等地农贸市场,案值1000余万元。此外, 陕西凤翔郝某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死亡。2013年2月,陕西凤翔公安机关成功侦破老鼠肉冒充羊肉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死亡案,抓获潜逃半年多的犯罪嫌疑人郝某。经查,中毒及死亡原因系食用含有甲拌磷农药的病死羊导致。对此,上海市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表示,目前,他们已经与公安部进行联系,将根据公安部提供的相关线索,联合公安、工商、质监等多个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假羊肉”具体销往上海哪些市场以及具体的销售数量。有行业人士称,因羊肉价格高、加工企业小散乱多难以监管,“挂羊头卖狗肉”屡禁不止。

实际上,老鼠肉事件可以看作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缩影。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食品中,有很多都已经陆续地发现问题。自从三鹿奶粉,毒豇豆,苏丹红鸭蛋,地沟油这一系列事件后,消费者们再也不能安心地消费。最近两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对北京、青岛等大超市售卖的蔬菜水果进行随机抽取并送到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时,经常发现一种蔬菜或者水果上同时有几种农药残留,有的甚至是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 没有哪个部门能够明确说明,我们每天吃进去的东西有多少是安全无毒的,能让消费者完全放心的。老鼠肉冒充羊肉事件更像一个警钟,敲给不法商贩,敲给监管者,也敲给无法知道真相的消费者。“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这是一句网络上流行的话,也曾被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引用。这句貌似夸张的调侃,透露出的是公众的无奈。

问题及评析: 1.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

一、社会整合理论(迪尔克姆)。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首先,监管力量薄弱、尴尬;在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监管者经常首当其冲,被舆论“炙烤”,被公众质疑。监管不力”,这是总结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时必然会碰触到的话题,无论是学者还是专家,在公开场合都或多或少地做过类似表态。不过,监管者也有着诸多的困境。负责检测食品安全的专业人员分工不明确,部门不协同。同时,检测的设备也不够先进。其次,多头管理难成合力。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采取分段监管的方式,比如农产品种植的环节归农业部管,产出的产品质量归卫生部管,从生产到流通,农业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和工商各管一段。但在光明集团副总裁葛俊杰看来,几个部门并没有形成合力,部门配合协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监管,不是“无缝的”。 我国现代社会发展晚、起点低,各部分、部门整合程度低,制度规范监管不到位,衍生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文化失调理论:即文化滞后、文化堕弱,该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我国,科研落后,认识不足也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在食品添加剂方面,中国的科研要远远落后于国外,就会出现国外禁用而国内推广的尴尬;由于我国在使用添加剂上往往缺乏自主科学研究,简单拿来,比较盲目,同时外国有大量的添加剂企业在中国,他们掌握大量添加剂的信息,有些在国外遭到质疑卖不掉的添加剂都跑到中国来推销,他们宣传添加剂有多么好,而我们也没有认真地做过实验,听外国人说好就好。由于技术广泛传播,类似“老鼠肉冒充羊肉”的情况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

三、社会解体理论:社会解体是非正式关系的解体;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社会解体理论认为,一般而言,大众所认为的社会解体是指社会结构的崩溃减弱了社会成员遵循既有的行为规范的意欲,反社会情绪充分发展,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共同感受基本消除的社会现象。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具体体现在制约乏力,道德缺失上;小、散、乱不仅仅存在于农业领域,中国的食品工业的现状也是企业分散、技术薄弱、装备落后;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跨地区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整合的食品龙头企业,食品企业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对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认识相对较弱。 这种现状的直接结果是市场竞争剧烈,为了生存,降低直接的生产经营成本,在利益的驱动下,非常容易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各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行为。 2.谁该为食品安全问题负责?

根据上一个问题所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是整个社会各方面整合程度低、社会文化失调、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消逝的综合结果,任何单个个人、团体无法负全责。食品安全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四个主角都有责任,并且环环相扣,不是一把钥匙就能解开目前的局面。 3.面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威胁,政府、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文化进步、思想教育学习三方面下手,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制度方面:我们要建立一个统

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当前食品安全执法主体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执法监督体系尚未完全理顺,职责分工不明;二是各部门在食品安全体制建设,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中,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要从管理源头做起,尽早成立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机构专门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各部门的工作,逐步建立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通过实施科学的协调一致的监测、监控、执法、科研、教育计划,就可以对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和进出口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

从科学文化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建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全社会进行公示。不仅使执法部门之间标准一致,信息共享,执法有章可循,而且增强全社会公民的防范监督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农业、质检、卫生、商务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完善检验检测体系,严格资质审核,逐步面向社会,实现资源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实现检测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测。从而保证上市销售食品的卫生质量符合健康标准的要求。

从思想教育方面,食品安全危机背后是信任危机,我们要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自律对保证食品安全也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流通企业行业信用标准,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强化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市场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实施上市销售食品安全责任制,推动食品市场建立经营者和商品“黑名单”、“黄牌警告”制度。制定和完善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制和诚信教育,督促企业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从而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更好地对消费者负责。

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民众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只有大家团结了,社会发展了,国家重视了,问题才会有可能缓解或者被解决。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创业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下一篇:面对选择慎重考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