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 心梗 房颤 心肌梗死 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AMI) 时发颤发生率约10%左右, 特别是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面积较广的患者容易发生房颤, 主要集中在心梗一周内。如果不积极纠正房颤, 最终会导致心脏血液动力学恶化, 死亡率高。治疗房颤的目的是控制心室率或使其转为窦性心律。笔者总结3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的患者静脉滴注联合口服胺碘酮后的疗效及其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MAI伴房颤的住院患者31例, 心室率均在 (120±18.6) 次以上。其中男20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68.7岁 (67.2±10.1) 心功能NYHAⅠ级3例, Ⅱ级11例, Ⅲ级13例, Ⅳ级4例。心电图示下壁心梗3例, 前间壁心梗1例, 广泛前壁心梗12例, 广泛前壁+下壁心梗8例, 前壁+下壁+右室心梗6例, 前壁+高侧壁心梗1例。房颤发生时平均心室率 (158±14.8次) /min。排除既往有房颤发作史, 房室传导阻滞史, 甲状腺疾病史, 低血压 (100/60mmHg以下) 及低血钾患者

1.2 方法

以胺碘酮150mg缓慢静脉注射 (10-15min) 以后根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 调整胺碘酮用量;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以前胺碘酮滴注量1mmg/min, 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以后或心室率在100次以下胺碘酮滴注量0.5mg/min维持24h, 同时予胺碘酮0.2mgq8h口服, 连服5d。患者均行心电, 血压监护并监测心电图。用胺碘酮以后停用β阻滞剂, 钙拮抗剂, 洋地黄药。有心功能衰竭或血压不稳定者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

(1) 恢复窦性心律及维持情况; (2) 心室率变化情况; (3) 用药后血压变化情况; (4) 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记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用药前后比较利用t检验, 计算资料采用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房颤转复情况

在静脉用胺碘酮24h内, 31例患者中有22例 (70.97%) 转为窦性心律, 其中用药后5h内转复者14例, 5-14h转复者5例, 14-24h转复者3例。24h以后转复的9例 (28.9%) 中25-30h转复者2例 (6.44%) , 30-48h转复者5例 (16.1%) 。50h转复1例 (3.22%) 。转复后平均心室率 (82.5+11.2) 次/min, 转复距用药时间 (15.5±6.1) h。所有患者全部转为窦性心律且住院期间无1例复发。平均住院时间 (22.5+10.1) d。

2.2 心率变化情况

(1) 所有患者全部转为窦性心律。其心室率均在100次/min以下。

(2) 用药前、15min、2h、24h、48h、120h心率变化见表1。

(3) 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血压变化情况

用药前、15min、2h、24h、48h、120h血压变化见表2。

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1例转复后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停胺碘酮后转为窦性心律。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停药后恢复。1例发生静脉炎, 经硫酸镁湿敷后好转。余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一旦发生房颤, 心室率多较快, 加上急性心肌梗死时交感神经兴奋和心功能不全也使心率加快, 这样增加了心肌耗氧量, 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常引起较为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 增加死亡率。因此对这类患者迅速转复心律和控制心室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胺碘酮主要通过抑制钾离子通道, 延长心房不应期, 利益消除折返, 其负性肌力和致心律失常作用都很小[1]。另外胺碘酮还有抗交感神经作用, 降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 减慢心率。口服胺碘酮吸收慢, 半衰期长, 有利益维持血药浓度, 预防房颤复发。我们对31酮150mg缓慢静脉注射, 再给予0.5~1mg静脉滴注维持24d, 最后用例患者先给胺碘0.2q8h连用5d, 观察发现全部病例转复无一例复发, 所有患者低血压发生, 用药期间无心功能恶化, 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很快恢复。本文结果显示, 静脉联合口服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房颤的患者更有效且更安全。

注: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摘要:目的 观察静脉联合口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 伴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AMI伴新近发生的快速房颤患者, 先静脉注射负荷量胺碘酮150mg, 继予0.5~1m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 最后以胺碘酮0.2q8h口服5d。观察房颤转复及维持情况, 心室率控制, 血压变化及负作用。结果 31例患者中22例 (70.97%) 在24h内恢复窦性心律。另外9例在24~50h转为窦性心律, 转复率为100%。用药后心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1例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及两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停药后很快恢复。31例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联合口服胺碘酮治疗AMI伴快速房颤转复成功率高而且安全。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房颤

参考文献

[1] 李小军, 孙英仙.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及再认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 (6) :419~42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尿激酶和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下一篇: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