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和中国石化市场的走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危机

在2008年,世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大部分国家都受到了这波危机的冲击。这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油价戏剧性的暴跌,而我国的企业也随之对宏观经济进行一系列新的调控稳定住全国的经济形势和走向。随后,经济逐渐复苏进入到平稳发展的阶段,但是产能却有了很大程度的增粘,导致石油市场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中国石化市场该何去何从也值得 深思。

1.世界经济形势的回顾

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的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大部分的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呈现负向增长的状态,但是作为新经济体的中国在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中国的整体稳定向上的经济发展趋势未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呈现出缓步增长的趋势。随后不久,美国在经济刺激政策下,例如基准的利率逐渐降低等,经济在危机后的两年后逐步回到正轨,尽管经济受到美国持续的高失业率的影响,但依托于深厚的根基将会持续的健康发展。

相比下,欧盟的经济恢复则会比较困难,毕竟在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财政赤字和企业的库存回补周期的影响,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从历史上来看,欧洲大陆的经济靠德、法、意的拉动作用较强,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也有着不平衡的态势,这是其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短板,因此2010年经济并未表现出恢复后的强劲发展的态势。位于亚洲的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虽然经济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负增长,但是日本社会内部缺乏持续的动力,同时还是一个能源短缺国,对资源引入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小幅增长,没有出现经济持续大涨的态势。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较小,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特征。这段时期内中国领导依旧采用寻求平稳发展经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政策,积极使用宏观调控政策,因此2009年初经济各项指标已经回到危机前的数据标准,甚至在10月份左右就超过2008年的增长指标。2009年,中国的中下游企业注重降低废旧塑料的使用量的同时大量的补充库存,乙烯的消费量同比增长量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比往年同时期增加了不少,因而带动许多产品需求量的上升,例如合成纤维、橡胶等材料,市场价格在如此强大的需求量下也出现了反弹的喜人态势。同时考虑到企业发展中外商投资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受到的影响也更大。

2.中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始终坚持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一步一个脚印,坚定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始终坚持在金融市场中起主导作用,将各项金融活动置于金融监管部门的管理之下。此外,中国经济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大原则,可以积极的引进外资但是不能够完全依赖外资的发展,积极借鉴外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优秀经验,建立抵御各项风险的机制,宁愿慢一点也不走危险的道路。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不同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通过通货膨胀的政策来实现经济增长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行径,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各国的领导者重视建设完善金融稳定市场,促使其稳定健康的发展,使之能够在危机面前较为平稳的面对危机,保持一种平稳的状态,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成为各个国家坚持的要义和共识。我国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金融市场与往年相比有了更大的不稳定性的特征,也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和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保持我国经济长久、健康、稳定的发展,《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的提出了要完善市场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政权、保险等行业竞争的能力,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国进入到经济增长的平台期,因此开展金融市场的稳定工作就十分重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态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外部环境的风吹草动马上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这是中国无法避免的社会现实之一,为此,中国必须认真建设国内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力量,从根本上固化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改变过分受制于他人的经济增长态势。和其他新兴市场相比,中国经济的杠杆化是最严重的。这种杠杆化造成非常大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很大的伤害,破坏了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包括土地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上涨、所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一个国家经济持久健康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这是避免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危机来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危机的必要选择。

中国在金融危机后积极组织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的有效增长,除了中央项目投资收益不断增加,非国有的和地方投资速度不断加快,充分刺激当前经济发展的各项有效潜力,保证未来经济的有效健康增长。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和高速发展的状态,所以居民的消费水平保持着同步上升的状态,此外,政府也推出多项政策保证政府经济需求的有效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出口”作为中国另外一项有效的经济发展马车,在经济危机后可能会随着人力价格的上升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而受到影响,出口额同比增长的速度会逐渐的下降,具体的未来发展态势还需要根据“贸易战”等问题平复后具体考察,我国的经济和金融的未来增长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3.中国石化市场的走势

从金融危机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短时期下跌的状况来看,出现危机后我国的金融发展仍然需要石油资源的推动。目前,中国的对外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下跌的态势,这使得石化市场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个低谷。但是,中国政府针对该问题将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调整,注重发展经济的可持续性也给石油市场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针对未来中国石化市场的走势分析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和预算,来做出精准化的分析和判断。

从短时期的发展来看,中国家庭拥有的小汽车数量持续几何式增长是中国石化市场有效发展的重要需求来源,但是各家汽车企业公司在国家的号召下积极的发展油气混合一体的资源,国内天然气的迅速发展也给石油市场带来冲击。显然,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经过了高速增长期,目前进入了增长的平台期,这也就意味着国内针对石油需求量最高时期已经过去了,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刺激国内石油市场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同时,经过一波又一波的炒房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相对出现了饱和状态,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废旧塑料的使用率也逐渐上升,对应的建材市场发展的前景不如从前,曾经拉动中国内需的两大法宝如今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灵验。2019年,预计世界基础石化原料新增产能2300余万吨/年,其中中国约占35%,美国约占25%;合成树脂新增产能将继续保持在1000万吨/年以上,其中约40%来自中国,约30%来自美国。这意味着传统的石油行业需要新的动力来改变国内的能源结构,我国为进一步刺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会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国内的能源利用结构,寻找新的经济潜力和增长点。

石化行业是全世界流动性最大的行业,并且是最难以保护的行业。几大国企不是被动参与,而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2001年~2005年充分保证了自己的市场份额。现在已开始积极参与世界的竞争,充分向世界先进外企学习,通过企业合资等形式向世界其他领先公司学习先进经验。

2019年会是中国石化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国内需求量大幅度的下降使得供需的格局蜕变,此外,中国石化行业还存在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高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石油研发的工艺将会提高石油产业的利率,减少石油产业的成本以及石油的需求量。

此外,“禁废令”会对经济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废旧料政策将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企业在高关税和贸易摩擦面前针对价格较低的乙烯大量进口之后对未来市场的扩大有不利的影响。政府采取市政管道的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方式对经济企图有拉动作用,但是国内石化产品整体的盈利水平会有一定的下滑。2015年中国开放了针对地方企业的进口原油使用权,在这项积极政策的刺激下,石油行业有充分的发展,民营油化公司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原料,资金和技术都有新的发展,原有的化工发展格局由此发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纵观上述的因素,中国未来石化的发展面临压力不断增加,特别是环保压力不断增加也是一个大关,因此,未来应当继续稳步地发展战略。

4.结语

随着当今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放缓,传统发达国家的带头作用逐渐减弱。相对来说,中国的石化市场将会因此而发生变动,同时中东地区持续的动荡,伊朗新发现的油田,都会对未来的石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新的影响,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不断扩大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轿车的数量不断增长,必然会对石油的需求量产生大量的需求,在新能源不断开发的基础上,仍旧会保持平稳的上涨趋势。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全球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经济发展中的各经济体,及其发展的未来动力,对当今世界的宏观经济走向和未来中国石油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一定的预测,同时分析及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向,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中国石化

参考文献

[1] 吕晓东,肖冰,赵睿,杨桂英,杨秀霞.2018年世界和中国石化工业综述及2019年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19,27(05):31-39.

[2] 程安.原油期货价格对中外石油企业股价的传导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3] 肖璞.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

[4] 马登科.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D].吉林大学,20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金融危机与经济发展 下一篇:微观经济企业投资金融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