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精选14篇)
篇1: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
世界是万能的,只要敢去尝试,一切皆有可能。每次看完《挑战不可能》,嘴巴都是张得老大。被那些所谓的“神人”惊呆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扬州接触到了超强大脑的快速记忆法。零距离得看着和我同龄的小朋友,摸卡片说单词,摸卡片说动物。一分钟背50个词语,还能倒背如流。天哪,原来这个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哦。我对老师产生了好奇,是什么样的超能力让人可以如此脑洞大开呢?老师先卖了个关子。
第二天,老师让我们带上眼罩尝试“灌顶”,头上顶本书,让我开始冥想。不一会我就倒头大睡起来。旁边的好几个小伙伴也居然睡着了。尝试了几次,通过静坐,心无旁念,我也能看到书里的内容了。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第三天,我们通过照相记忆法,老师随意抽取30张卡片,我们能正背、倒背。40、50张数量慢慢往上加,对于我们来讲都不成问题。我的自信心一下子又找回来了。以前背书最头疼,死记硬背忘得很快。
通过快速记忆法,我一下子就找到了窍门。《挑战不可能》原来都是真实的,我现在明白了,人战胜的不是做事的难度而是自己内心的恐惧。抛开恐惧,心无杂念,相信自己,你就可以成功。
篇2: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
虽然,我也是个羽毛球爱好者,但是我并不想跟高手过招。事与愿违,凡哥哥主动招呼我:“小龙弟弟你会打羽毛球吧?走,跟我到楼下耍球去。”
凡哥哥球技好,个头大,我跟他打球摆明要吃亏嘛!难道说我不会打羽毛球?这样是可以避免输球丢脸,但我是个男子汉,输球不怕,输了志气更丢人啊!我心一横,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凡哥哥一见到我,便不客气地甩了个气势汹汹的高球过来,我全神贯注,瞄准球用力往前一扣,“嘣”,球像一道白色流星快乐返回老家,把凡哥哥杀个措手不及,他对我竖起大拇指,我瞬间信心大增。经过一番你来我往,我竟然取得第一局的胜利。我对凡哥哥说:“哥,把绝招使出来吧!弟输得起!”凡哥哥大笑:“痛快!”
第二局,凡哥哥果然不再谦让,尽情发飙,他打过来的每一个球都呼呼作响,劲道十足,我上蹿下跳地接球,毫无招架之力,频频失误。这一局,凡哥哥以大比分取胜。
最后一战,我和凡哥哥各自使出看家本领,高远球、吊网前球、扣球、跳杀球……每一球都朝着快、准、狠的最高标准去打。虽然,我以微弱比分惜败,但凡哥哥给予我很高的评价。
篇3:挑战不可能——单人孤艇环球行
笔者曾是职业海员, 深感航海是个艰苦的职业, 航海又是个年轻人的职业。现代航海, 各大远洋运输公司船员基本都是年龄到55 周岁就不在上船了, 外派船员, 年龄一过45 周岁, 国外船家基本就不想要你了。“老当益壮”这个词, 在漂洋过海单调枯燥寂寞的航海线上的确有些不适用。笔者曾与一位公司老劳模水手长同过船, 评此人当劳模, 没有人不举手, 因为此人当了几十年水手长, 不论从工作管理、技术水平到群众关系及人缘口碑, 都是一流的, 无可挑剔。但因为人老发福得太胖, 生理指标的“三高”就不可避免, 不时卧床不起, 那年还不到55 岁。笔者还曾与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船长同过船, 他上船时特别消瘦, 面色嘴唇发暗, 医生说船长心脏不太好。加上几件事处理得与多数船员关系不是太融洽, 船从欧洲回国途中到南海, 老船长一觉睡下去再也没醒来。我的一位同学, 在船上当政委, 是公司很有名的政委, 政绩突出, 口碑极佳, 55 岁后本来可以回家享受晚年, 可别的船员到这个年龄都离船了, 我同学却还在船上当政委, 我们管这叫“返聘”。这一干就又是几年过去, 不到60 岁那年回家休假, 回老家乡下看老父亲, 万万没想到, 老父亲身板还是挺好的, 可我这同学却上厕所, 这一蹲下, 就再也没站起来。这三个实例足以证明, 人在陆地上, 退休后只要你身体好, 往往还可以找别的事干干至70 岁的大有人在。可是你在船上工作, 年纪一大, 那才叫心有余力不足呢。
游艇南下大西洋
最近笔者特喜欢看央视“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 让我想起在现代航海探险史上有一位65 岁的老人创下的单身驾游艇环球航行的成功例子, 本来简直是不能的事, 却变成了可能。
那是1966 年8 月的一天, 海浪拍打着英国普利茅斯港海岸。65 岁的弗朗西斯 • 奇切斯特告别妻儿, 登上一艘船长只有16 米的“舞毒蛾”号游艇, 在欢送出航的招手和告别声中, 老人开始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环球旅行。
16 米长的游艇, 虽然与欧洲大航海时代探险船相比, 那已经是相当现代化了, 但是一个65 岁高龄的老人, 独自驾艇环球航行, 谈何容易?海上无风三尺浪, 即便是当时风平浪静, 但那一天天日出日落独身一人在茫茫的大海中那种孤独感, 常人难以想象。因为笔者航海跑远航时的船舶吨位最小也是万吨, 船长百米以上, 且又是现代化船舶, 船员最少时也有二三十人。
老人走的预定航线是南下大西洋, 横渡印度洋, 直接穿过太平洋再进入大西洋回到英国。这条航线要通过三个航海人形容“船员坟墓”的海域, 一个是法国西部的比斯开湾, 另一个是非洲南部的好望不好过的好望角, 第三个是南美的合恩角。这三片海域历来都是风大浪高, 不论是古代航海探险者, 还是现代商船都吃尽了苦头。万吨轮百米长在风浪都不如一片树叶, 更何况是只有16 米长的游艇呢。
9 月17 日, 是奇切斯特65 周岁的生日, 老人晚饭时还高兴的喝了点酒以示庆祝。可是这天半夜,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浪把他摇醒, 这个鬼天气, 老人刚站起来, 就被晃倒了, 腿也受了伤。两天后, 风浪减小, 天气变得异常酷热, 老人知道, 越往南越接近赤道, 酷热是无法避免的。一天, 老人突然闻到一种恶臭, 一检查, 原来是所带的鸡蛋全变坏了, 只好捏着鼻子把鸡蛋扔到海里。
游艇横过印度洋
虽然困难和危险一个个接踵而来, 但奇切斯特还是坚定信念向着预定的航线航行。10 月中旬他已经顺利完成了南下大西洋的航行, 到达好望角水域, 开始横渡印度洋的航行。此时的好望角就像故意向他发威一样, 一个个像小山似的巨浪向“舞毒蛾”号游艇涌来, 狂风在不时地变换着方向。有些浪头看起来足有40 英尺高。这些浪头以一种吓人的力量摔在驾驶台的玻璃窗上, 老人真担心一旦玻璃窗破碎, 海水进入, 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此时的小艇几乎不是在海面上行驶, 而是在骇浪里钻行。更糟的是, 游艇落下所有的帆, 它也总是打横, 稍一疏忽, 它就可能自己调过头去, 好像前方有危险在等待它一样。当老人驶离好望角水域后, 感叹这鬼地方真是好望不好过啊!
11 月15 日, 自动舵彻底坏了, 而游艇所在的位置距离澳大利亚还有1600 多公里。没有办法, 老人一天不吃不喝不睡, 凭着自己学过的知识, 动手搞了一个简易的装置, 对付着用。几天后, 也与陆地上的无线电联系也恢复了, 老人与旅途中的妻子通了话, 他的妻子正要赶到澳大利亚悉尼去迎接他。
12 月12 号, “舞毒蛾”号游艇总算到达了悉尼, 受到先期到达的老人的妻子及家人、悉尼游艇俱乐部和一些澳大利亚居民、多家媒体记者的欢迎。老人用了107 天的时间航行了22500 多公里, 而他的体重减轻了18 公斤。这位倔强的老人为了创造新的纪录, 仍然坚持继续航行。他抓紧时间修整游艇, 补充给养, 请人修好艇上自动舵装置, 检修了无线电通讯设备, 甚至向妻子交待了后事。12 月29日, “舞毒蛾”号游艇在众多媒体记者的见证下, 从悉尼再次启航, 义无反顾的向东驶去。
游艇东行南太平洋
按理说, 南太平洋比起大西洋来, 是个风平浪静的大洋, 太平洋之名称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 意为“平静的海洋”, 是由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1519 年-1522 年) 命名的。麦哲伦于1520 年10 月, 率领5 艘船从大西洋找到了一个西南出口 (此后称为麦哲伦海峡) 向西航行, 经过38 天的惊涛骇浪后到达一个平静的洋面, 他因称之为太平洋。
奇切斯特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航行了两天, 夜里, 乌云压顶, 一片漆黑, 看不到一点星光。很快风暴也随之而来, 大海立即像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 浪涛几乎把小艇打翻过来。被甩下来餐具、瓶子等物重重地砸在老人的头上身上。壁橱和抽屉里的东西也全部被掀了出来, 食物、六分仪、尺子、海图、垫子、衣服所有的东西都搅成一堆, 来回在地板上冲撞。此时他最担心的倒不是小艇被掀翻, 如果小艇被打翻了, 人落水, 生存的几率几乎等于零, 那就一了百了, 什么也不用想了。他担心的是怕海水打湿他的电台, 没有电台他就等于聋子和瞎子, 所以他抱着一堆干衣服守着电台, 打上的海水很赶紧擦干净。熬过了一夜, 天放晴, 风浪也小了, 他检查一下游艇, 发现驾驶楼受了点轻微的损坏, 不影响航行。因为一夜未睡, 他校完航线, 坦然地钻进睡袋, 很快进入梦乡。
游艇驶过合恩角
日历翻过一天又一天, 航海日记记了一页又一页, 时间到了1967 年3 月19 日, “舞毒蛾”号游艇驶进南美大陆最南端的水域——合恩角。本来, “舞毒蛾”号游艇可以过巴拿马运河到达大西洋, 那里比较安全, 可是奇切斯特认为, 那不是探险航线。也可以走麦哲伦海峡, 但麦哲伦海峡峡湾曲折, 长563 公里, 虽然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 但同样风大流急, 航行困难。同样的困难, 干脆就选合恩角。
3 月19 日这天早晨, “舞毒蛾”号游艇已经驶进了合恩角水域。奇切斯特早早醒来, 他要准备早餐, 他想必须吃饱吃好, 好应付这里恶劣的环境。就在他吃早餐的时候, 一个大浪打进驾驶台, 接着又一个大浪翻滚着从驾驶台上滚过。航向明显偏转, 老人急忙跑进驾驶台, 海水将地板全淹了。老人站在水中, 调整好游艇的航向。这时风越来越猛, 浪也一个比一个高。奇切斯特紧紧把住舵轮, 别的什么也顾不上, 只求小艇别偏离航向被风浪吹到礁石上。经过一天的生死较量, 游艇终于驶离了风浪区。大航海时代, 探险家船队都望而生畏的合恩角, 却被老人单人独艇闯了过来, 再次挑战了航海史上的不可能。
游艇北上大西洋
“舞毒蛾”号游艇离开合恩角, 沿大西洋北上, 虽然还是困难重重, 危险一个接一个, 但此时的奇切斯特老人似乎有一种已到了家门口那种冲动, 他量了一下距离, 离家还有12800 公里的航程。
4 月24 日, 大西洋异常平静, 原来, “舞毒蛾”号游艇由西南而东北航行又一次穿过赤道。炎热的天气像要把烤化了一般。老人只好提起一桶桶海水从头冲到脚, 不断的冲洗以降体温。有时越是烦躁越是热, 越是热越是无法入睡, 越无法入睡越是胡思乱想。为了克服这种近乎病态的情绪, 奇切斯特集中精力, 写他的一路上的详细经历。
1967 年5 月28 日, 老人再也睡不着了, 因为“舞毒蛾”号游艇返回了英格兰水域。当他透过朦胧的海雾, 看到很多艘帆船游艇鸣笛向来他驶来时, 他知道那是人们前来迎接他。整个普利茅斯港像过节一样热闹, 大小船只汽笛长鸣, 在众多游艇的簇拥下, “舞毒蛾”号游艇缓缓驶进港口, 老人看到, 迎接他的人群汇成了汹涌的浪潮, 人们都想争着在第一时间见到这位了不起的老人。事后有媒体统计说, 当时欢迎老人归来的大小游艇、帆船竟达到200 艘, 岸上欢迎的人群达到4 万之众。
篇4: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
电视行业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其中所上演的任何一次逆袭都不会是随随便便、手到擒来,它的背后都有着种种原因,《挑战不可能》的成功亦是如此。应该说,仅从目前已播出的两期节目来看,《挑战不可能》的成功正是由于它让人们眼中诸多的不可能真实地呈现在了荧幕上。
既有惊人,也有感人。对于一档真人秀节目来说,节目定位精准与否,是决定其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前有各种游戏类挑战节目,后有非常专业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不可能》在策划定位时就选择了差异化竞争,即在强调技能挑战的同时,又突出励志的因素。但这个差异化竞争说起来是一句话,做起来却并非易事。从已播出的两期节目来看,节目组在选角环节就大费周章,几乎动员了央视在全球的丰厚资源。从通过脚印辨人的社区女民警,到视力超过6.0的东非“马赛人”,从催眠鲨鱼的意大利女子,到仅靠双臂攀岩的登山老人,当这些身怀绝技的人们带着他们的故事来到舞台上的时候,相信电视机前的人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惊奇,更有内心深处的感动。
既重理性。也重感情。既然是挑战,就存在一个评判问题,一项本身已经有相当难度的挑战能否进入“荣誉殿堂”,这个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是理性的声音,还是感动的心情?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目的走向,也影响着所能吸引的观众群。在这点上,《挑战不可能》的策略是相当取巧的,他们在评判挑战项目时将理性和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收获了观众中的最大公约数。比如,在嘉宾选择上,老派歌神周华健很有亲民特质,虽是明星,但却代表着普通观众的声音;董卿作为嘉宾中的女性角色,在节目中褪去主持人的光环本色出演,女性的柔软和感性表露无遗;而78岁的李昌钰作为世界顶级的刑侦专家,提供的则是专业角度的评判,堪为节目中的“定海神针”。与一般的明星评委相比,3位跨界组合的评委,定位不同,角色不同,吸引的观众自然也不同。
既有继承。也不盲从。与当前各类娱乐真人秀节目相比,在节目的呈现形式上,《挑战不可能》可以说是从成熟的节目模式中汲取了诸多的时尚元素,比如绚丽的内景舞台、扎实的外景拍摄、堪称完美的现场设置、评委与选手互动的方式等,都在其他综艺节目中似曾相识。但在继承当下娱乐节目制作新鲜经验的同时,可以看出,节目组在后期制作和特效运用上可以说是相当克制,一点没有当下“韩流”的影子。这种取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节目的娱乐性,但却使节目全程保持了相对正派、严肃的总基调,引导人们更加关注挑战项目和挑战者自身的故事,避免了千篇一律的视觉特效和人们的审美疲劳。在当下缺乏原创精神的电视娱乐节目生态圈,这一点显得尤为可贵。
记者 李雷源
篇5:挑战不可能初中作文
今天,我在看《挑战不可能》这个节目。其中,有一个人是挑战读心术。真是太厉害了。
那个叫松明的人,是读心理学的。他能通过你的眼睛能看穿你。他今天挑战的内容是叫王博士,他也是一位神探,曾经破过很多案件。让他放一辆车的钥匙,在一千把里混入这把钥匙,每个钥匙都有编号。当然,此时的松明是被蒙住眼睛和耳朵的`,躲到另一个地方的。等王博士放好后,松明就出来。这个时候,两个高手的较量才真正开始了。松明通过和王博士之间的对话,回答“是”还是“不是”的问题,来推测王博士把钥匙是放在哪一面墙上?松明一边问王博士问题,一边观察他的表情以及身体语言。他先确定了是第六面墙,随后,又通过一些列问题确定了是第八排,最后,还是通过提问,确定是第九个钥匙。谁知道,他拿着这个钥匙去打开车门的时候,竟然打不开。难道他挑战失败了吗?就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王博士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确实写着是第六面墙,第八排,第九个钥匙。可是,为什么打不开呢?原来,王博士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事实上,他也忘了放在哪里?不过,松明最后还是挑战成功了。
这个节目真是太好了,让我明白了,原来,心理学是那么厉害的呀!他竟然能读懂对方,真是不可思议!
篇6:挑战不可能初中作文450字
原来,老师在课堂上让大家憋气。这时欢呼声、吵闹声不绝于耳。主先锋诞生了,他就是我们班的小王,只见他大摇大摆,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再看他那张脸,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然后他深呼了一口气,一头扎进了水里,咕噜咕噜水里冒出来一个个小水泡,最后他实在憋不住了,一下子把头从水里抬起来了,我一看,呀,他的头发都翘了起来,脸上也是湿漉漉的。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老师也微笑地说:“一共憋了23秒。”看来主先锋对这盆水的攻击无效啊!
随后,副先锋闪亮登场了,那个人就是我,我面带笑容小跑着来到了讲台,此时的我兴奋不已,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我盯着水,东瞧瞧,西看看,仔细的打量着这盆水,然后我鼓起来腮帮子,猛的把头扎进了水里,我在水里憋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了,一下逃出了这盆水的魔爪,我双眼紧闭,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想使劲把水甩掉。最后,我也败下阵来了。后面的同学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篇7:挑战不可能作文
但对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传话论从车底下过去,我就想:“宜良离地面至各二十七米的汽车,一个人恐怕都很难爬进,何况身子不能着地,还穿着滑轮,简直太有挑战性了吧。”
不愧是极限啊,当那选手上场,我的心跳好像加速了一样,我的表情也十分恐惧,她一上场,就抱住一个人,我不是看走眼了吧,不是比赛吗?还抱什么呀?评委和选手到室外举行,我一看,哇!好十几辆小吉普车停在外面:“难道――难道――要走这么多车,”我差点都要变成结巴了,我还以为只要经过两三辆能。
主持人也进去试了一下,只给他三厘米的位置呀,况且主持人是爬着进去的,他还不能着地,真是惊险呀。主持人一喊开始,她就冲了出去,他把脚分差开来,头部往前,身子放低,从一辆辆汽车下穿过去,他成功了,真是厉害,不过,他还要再把底部降低两厘米,能过去吗?配合人把轮胎放了一点气,主持人也试了一下,都要到鼻子了,他又一次冲了出去,身子更放低了一点,真的都要碰到了,但还是冲了出来,我以为她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呢。
篇8:挑战不可能高中作文
“不可能,谁信啊?”这样的话生活中常常听到。我认为凡是说出这样的话那么他本人一定没有尝试过,如果动身动手去做了,那么自己的这番话就不会说出来了。
在今年暑假辅导班遇到了小学同学,他竟然也在北校,我们都很高兴。他特别喜欢音乐,而且歌唱的也不错。他今年夏天参加了一个歌唱比赛,凭借优良的音乐素质进入了决赛。一次,他对我说,想找我写一首歌词,因为原唱加分。我听了之后连忙摆头,我是一个典型的乐盲,只会听不会唱,低音唱不下去,中音把持不住,高音唱不上去,如果我能写出来,太阳从西边出来。可毕竟是五年的同学,有那么深的友谊,拒绝不太好,高中作文。歌词要根据网络游戏写,这又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上网对那些打打杀杀的游戏毫不感兴趣,强忍着看完了介绍。晚上睡觉时,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我静下心来,听着伴奏旋律,想着主要内容,慢慢睡着了。梦里,我把歌词写了出来,我特高兴,然后一块重重的石头落了地。当早晨我醒来,回想歌词时一句也想不起来,我打算放弃,就算写出来也不一定用啊。可是我这不等于退缩吗,难道这个暑假就让它如此平静的过去吗?不行,我要写能,写成什么算什么。
下午,我把邮件发给他。到了晚上,同学就发来了信息,说还差一段,他把我下午发的进行了修改,明天就能去录歌。有了这份肯定,我用15分钟的时间补上了第二段,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隔了一天,同学把歌发过来了,第一次听时觉得一般,听了多遍,我渐渐喜欢上了,不仅因为里面有我的创作,它还让我体会到了挑战不可能的快乐。
篇9:挑战不可能作文600字
我和陈笛风还有叶智杭是一组,合作完成了桥。我们拿着纸桥,怀着激动与紧张的心情,来到比赛地点。纸桥是用5张报纸与一些粘合胶完成,桥的跨度要天于40cm,承受400g就算挑战成功。
轮到我们了!我们把桥架在两张桌子之间,老师问我们要多少个钩码,陈笛风犹豫片刻后,要了20个钩码。20个!我心里感叹着,因为我们的纸桥没怎么试验,所以我有些担忧:桥会不会塌下去啊?陈笛风小心翼翼地拿了20个钩码,把钩码逐一放入一个小盒子,并盖上盒盖。我把这个整整装了20个钩码――1000g的盒子平稳地放在了一个小车上,确保盒子不会掉落后,用手拉着缠在小车上的线,慢慢地向前拉。小车缓缓地向桥的另一端前进着。我心里默默地数着:1秒、2秒、3秒、4秒、5秒,终于到了5秒,我用力一拉,小车顺利通过,我们的纸桥也成功地承受了20个钩码的重量1000g。
带着喜悦,我们第二次把重量加到了1500g,面对这个新的目标,我没有惧怕,运用上次的方法:先让小车在桥上停留5秒后迅速拉过纸桥,第二次同样成功了,把1000g的成绩提高到了1500g。可惜第三次报的重量太高,竟然是20xxg,我们的桥不够宽,也不够坚固,无法承受20xxg的重量。我们的最后成绩是1500g。
篇10:挑战不可能作文600字
我又向上攀登了几阶,却发现喉咙中仿佛又块炭在燃烧,腿就像栓了千金石。这时,我的手情不自禁地伸进衣袋中,还好,苹果没丢。小心翼翼地将它取出,鲜红的“外衣”挑逗着我的眼睛,又像涂了蜜汁般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我将脸贴在苹果上,好像听到了一个微小的声音:“吃了,吃了我吧。别挑战自己的极限了,瞧我是多么甘甜。吃了,吃了我吧……”“嗯,好的。”我将牙齿搁在苹果上,香气更加卖力地送到我的鼻子里……突然,那香味把我唤醒了,自己一下子明白在干什么蠢事。“不行!不许吃!吃了,你的意志力呢?”我猛然想起,坚定地将苹果放入袋中,坚定地赶上大部队,坚定地继续踏着山路……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同学们累得已经不愿再多挪动一步了。我又忍不住捏了捏被衣兜包着的诱人的苹果,它在里面竟然一动不动,格外安宁。我咽下一口唾沫,逼着自己闭上眼睛去想解渴的柚子汁,灌下一口去,是多么沁人心脾啊……睁开眼睛,穿梭的车辆,破旧的小店,呈在面前的依然是毫无希望的马路。哎!
终于,红色的军校大门变魔术般映入眼帘。
篇11:小学四年级作文:挑战不可能
挑战不可能是一个综艺节目,每一期都有来自各地的挑战者来挑战。
我看了很多期,其中有一期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走钢丝这位挑战者要挑战的是从海拔约3000米山峰上沿着一条500多米长的钢索走到对面。
挑战开始了,挑战者沿着钢丝缓缓往前走。开始很顺利,走了一会儿突然起了风,让钢丝摇摆得很利害,挑战者不得不停下来。努力用手中的平衡杠保持平衡。可风并没有因为他的动作而停止,风继续吹,崩的一声,挑战者坐到钢丝上。就这样持续了好一会儿,他试图再站起来,可是并没有成功,他并没有放弃。过了一小会儿他又试着站起来,这次他成功了!他站起来了!他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他走过了瑞士国旗!这代表着他已经走了一半了!通过他嘴边的麦克风我们可以听到他急促的呼吸声!又过了一会儿,他成功了!
一个勇敢的挑战者!
篇12: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
中央一套每周日下午6点播出的《挑战不可能》,很是精彩!虽然不是每期都看,但看过几期后,感触颇深。
一个个怀揣着梦想的人,在挑战着人类的极限。看似不可能的事,在他们面前变为现实,让我们向这些永不服输的人致敬!这些挑战者中,有平凡的叉车司机,有热爱飞行表演的人,有赛车手,有运动员……,都是些平平凡凡,热爱生活的追梦人,他们训练的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咬紧牙关,在那坚守着,在向一个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靠近,失败了数不清多少次,在那一刻终于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人,活得太安逸了,精神会变得颓废!若想活得精彩,就得对自己狠一点,给自己设定一个个小的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小目标日积月累也能成就大梦想!让我们超越平凡,创造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篇13: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
我非常喜欢《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它的主持人是撒贝宁,他风趣幽默,经常使家哄堂大笑。嘉宾有董卿、周华健和李昌钰博士。有时候还会来挑战大使,例如黄子韬、TFBOYS等。
挑战难度简直就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例如:一只狐狸犬催眠了十一人、东北“冰王”全身(肩膀以下的部位)在冰块里呆了115分钟,打破了自己创的世界记录!一支队伍打破了三次马戏团《环球飞车》节目的`世界纪录(这是第三次),创造了全球最顶尖的马戏团——太阳马戏团都做不到的奇迹——让12人同时进行这项节目!还有很多,那可都是相当的精彩!
通过这档节目,我看见了这些人的努力,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知道要吃多少苦,流多少汗,努力多少年,才能完成挑战不可能。有一位老爷爷就是在年轻时去攀爬珠穆朗玛峰,却出了意外事故,导致他的两条小腿都被截肢,换成了假肢,但几十年过去了,他性格开朗,看起来走起路来完全和常人无异,而且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带着假肢攀上了3米高的攀岩壁。
我们也要挑战自己的不可能,在学习方面,在生活方面,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要挑战自己的不可能,更上一层楼!
篇14:挑战不可能成功初中作文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很小就因病丧失了听觉和视觉。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一个不能想象,不能忍受的痛苦。但是她却战胜病魔,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聋人,盲人谋利益的事业中。并成为一个伟大的女作家,教育家。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是何等令人惊讶。在面临困难时,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以顽强的精神,惊人的毅力,走完生命之路,为人类作出贡献。
锻炼自己钢铁般的意志,挑战“不可能”打垮“做不到”,越是艰难险阻,越是勇往直前。以自己勇敢的精神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退缩。克服恐惧,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做到全力以赴,就可以再奋斗中成长,在风险中获得意外的收获。
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多,平时,有些人总以条件差,困难多作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不会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就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创造条件,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要做一个积极勇敢乐观的追梦人,永远不说消极的话,只有坚韧不拔向着目标奋进,成功后将在不远处等待着你的到来。珍惜自己的时间,利用好每一份每一秒。做事不放过没一个细节,小心谨慎,细致,能够做到这些,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上世纪流行这样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很多人认为这种生活是遥不可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只是憧憬一下而已。认为不肯能在自己身上实现。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样的生活已经不值一提了。可以看出,从不可能到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时间允许,之哟啊付出应有的努力,任何不可能都有成为可能的一天。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
相关文章:
反应距离和安全距离02-20
合法借条怎么写02-20
以从失意到成功的距离为题的作文02-20
第一天入职心得体会02-20
教学智慧 智慧教学02-20
我们成功了-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课文02-20
我们如何走向成功02-20
我们怎么看待成功和失败02-20
我们成功了教学方案设计02-20
我们的距离优秀散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