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天气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暴雨、强风、特大冰雹等, 同时还会附带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尤其具有突发性、强大破坏性等特征, 因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 其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将会更大。天气预报可以提前预报这些强对流天气, 进而在其到来前在政府的组织下做好防御, 最大程度降低其危害。因此, 做好强对流天气的提前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对流天气下气象的预报措施
(一) 大风天气的天气预报
大风指的是瞬时风力超过7级的大风, 具有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等特征, 一般情况下多在夏季出现。在对这种天气现象进行预报时, 需要密切关注大气底层温度的变化情况, 因为在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下, 大气底层温度极易发生急剧下降或者急剧升高, 然后产生强烈的阵风。此外, 造成大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高空急流, 对其进行预测时需要认真分析对流场特征, 观察动量的传送情况, 使用高空急流法可以准确预测阵风[1]。此外, 下垫面热源的强迫作用也应当纳入重点考虑的范围中, 午后气旋返回大陆或者夜间气旋移动到海上都有可能造成大风天气, 因此天气预报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密切关注。
(二) 冰雹天气的气象预报
冰雹指的是从比较厚的积云雨产生, 然后快速落至地面的冰球或者冰块, 它具有季节性强、持续时间短、破坏性大的特征, 它也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相较于其他强对流天气, 其出现的概率相对比较小, 但是一般发生, 就对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危害,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测, 提前使人们做好相关的准备[2]。气象预报部门针对这种强对流天气, 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准确预报:其一, 自动化的预报方法。为了更好地对冰雹天气进行预报, 增加新构建的冰雹预报系统的量化指标, 同时强化后台运行的力度, 进而使冰雹天气预报实现自动化。但是对于当前无法有效解决的技术问题, 人机对话的方法依然是最好的选择。如对天气图上槽的曲线与环流形势进行判断识别时, 使用人机对话的方法更为合适。其二, 运用逐步回归方程的方式。当具备启动系统、能量场、环流形势场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逐步回归方程的应用, 对冰雹出现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进行计算, 同时结合相关的资料对冰雹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报。
(三) 雷雨天气的气象预报
雷雨天气可以分为很多种, 多出现在夏季与秋季, 夏季出现时经常会伴随雷击等问题, 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雷雨天气进行预报时, 首先应当对地区性的雷雨天气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 探索其发展和变化规律。其次对于雷雨天气的具体分布问题, 进行有效的分析, 总结具体的规律, 这样可以更好地对下一步的气象情况进行分析。运用雷雨综合预报方法, 将统计模式、数值模式以及实践经验进行紧密的结合, 建立一个雷雨数值预报系统, 进而实现对雨量大小、落雷区域、落雷时间的准确预测[3]。此外, 充分考虑雷暴起电以及放电中相关参数, 进而实现对雷雨数值预报模式的完善, 最终更准确地为人们预报雷雨天气。
(四) 其他强对流天气预报注意事项
做好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工作, 其根本目的就是保护人民地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强对流天气进行预报时, 要充分的考虑人们的需求, 以保障人们的利益为出发点。另外, 天气现象瞬息万变, 其中强对流天气更是具有十分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 因此天气预报应当对其进行持续关注, 不间断的进行检测。当前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加强对其的有效管理, 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
二、强化强对流天气下气象预报工作
(一) 加强气象检测水平
在对强对流天气进行预报时, 其检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 它是进行天气预报的基础。在实际的天气预报工作中, 由于业务短时临近预报时间紧, 并且情况比较经济,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方便快捷的强对流天气检测系统, 通过此系统快速获取天气信息, 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强对流天气预报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减轻预报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4]。
(二) 加强气象数据分析
天气预报工作并不是通过机械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简单地进行天气情况预报, 在实际的工作中, 如果设备仪器已经出现预警信息, 那么恶劣天气可能已经发生, 此时再进行预报可能没有任何的价值, 此时则需要专业的气象分析人员, 通过对大量气象资料的分析, 将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气象因素总结出来, 然后以此为参考, 对天气现象进行预测。因此, 在天气预报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 并将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高精准的分析对比, 这是提高天气预报实用性的重要基础。
(三)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在日常的气象预报工作中, 应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认知、细致的工作态度, 这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养成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才能将工作中的每一个小问题处理得当, 按时取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的气象观测资料, 一旦发生恶劣天气, 可以坚守岗位, 临危不乱, 及时向人民群众发布准确的观测报告, 降低失误, 保证工作质量。为了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校对、检修以及更换[5]。
(四) 重视气象综合观测的学习交流
气象工作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因此应当使有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不断对自身的能力进行锻炼, 认真进行有关的测报业务的学习, 认真思考, 吸取失败的教训, 总结成功的经验, 不断地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另外, 地面气象站之间应当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 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技术的分享活动, 针对测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的商讨, 相互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提高强对流天气测报的准确性。
此外, 在日常的天气预报工作中, 气象预报部门应当通过微博、微信、电视、网站等媒体, 向公众宣传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于传统的气象预报要受到时间以及播放方式的制约, 因此在出现紧急情况时, 可以及时通过新媒体为人们传达天气情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气象预报工作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会不时遇到一些糟糕恶劣的天气现象, 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临危不乱, 准确分析和评估, 把握测报天气的节点, 为人民群众及时播送相关的天气信息, 以使其做好准备。
摘要:天气预报可以根据相关知识和设备对未来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强大破坏性的极端天气或者突发性天气, 提前为人们做好天气预报, 不仅可以降低损失, 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强对流天气下的天气预报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天气预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福平.简单分析强对流天气下做好气象预报工作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7, 37 (22) :227-227.
[2] 相峰, 韩贵香, 刘慧.关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信息化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 2017 (31) :58-59.
[3] 周东升, 周筠珺, 程珂, etal.大气电场在机场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6, 27 (4) :37-42.
[4] 钟勇飞, 何浩辉, 刘福鹏.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 2017, 11 (8) :105-106.
[5] 阚雨萌, 武折章, 张万娟.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低碳世界, 2016 (21) :250-251.
相关文章:
恶劣天气行车应急预案02-11
暴雨天气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02-11
护理不良事件内容及预防措施02-11
酒店极端天气应对措施02-11
医疗不良事件科内讨论记录及改进措施02-11
雾霾天气行车应急预案02-11
干旱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定稿02-11
天气分析及预报02-11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审计风险及应对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