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专业考研要细考虑的几个方面(共2篇)
篇1:换专业考研要细考虑的几个方面
换专业考研要细考虑的几个方面
人民网讯 大学一路读下来的你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是从入学时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够到自己钟爱的领域中去,那么不妨把考研当作另一个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前,请先仔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你的基础课足够强吗?数学,英语和政治有没有让你特别担心的科目呢?如果基础课可能成为你的弱项的.话,换专业考研无疑是一场冒险。
2、在你对所换专业课没有入门之前,不要轻易决定是否换专业。因为你在入门之前,不知道自己要花费多少精力才能入门。入门之后,才能够大体估算出你每天需要花多少小时才能将专业课学好。而如果你还没有入门的话,你一定要给入门提供足够长的时间,因为入门常常要消耗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不得不走的弯路,万事开头难。如果你还没有入门,很难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3、一定要搞清楚报考专业招生的具体情况,越详细越好。但是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个上面,最好托熟人到所报学校去一趟,找已经考上的同学打听一下,通过以往几届的录取分数线,确定它的大体的录取分数线。
4、搞到前几届的专业课考题,考试用书,有条件的话最好把相关的上课笔记也复印到手,或者聘请前几届专业课考分很高的同学辅导一下,例如打一个招聘广告,或直接到他们的宿舍询问是否能给予专业课辅导。
5、要保证专业课的分数比较高。除非你的数学、英语特别强。一般情况下,专业课得高分还是相对容易一些。
篇2:换专业考研要细考虑的几个方面
城市道路合理设计, 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笔者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安全性、二是人性化、三是环保化。
1. 1关于道路设计的安全性
城道路交通流量逐渐增多, 道路逐渐加宽, 同时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逐渐增多, 这就需要现代城市道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如何降低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从而有效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 减少人身事故、经济损失。
1. 2关于道路设计人性化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需要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 综合、全面、 均衡的考虑人、车、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 以如何使得人出行的快捷、人性化为主作为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点, 从而确保行车辆出行的安全、便捷等, 并有效地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研究发现, 决定城市发展速度的因素之一就是城市道路的建设规模、速度、舒适性, 而在道路的舒适性则更为重要, 是否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是否可以确保人们出行的快捷性, 成为影响人们选择道路交通的关键因素。
1. 3关于道路设计环保化
当今时代, 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而在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 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由于城市道路逐渐加宽, 对有限地城市土地面积利用越来越高, 道路尘土污染、垃圾等越来越多, 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
2关于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上述说到的关于城市道路设计影响的三大因素, 一是安全性、二是人性化、三是环保化, 笔者就对城市道路设计考虑的方面就从这三个大因素出发, 逐一进行分析。
2. 1安全方面设计的考虑
( 1) 合理的设计中央分隔带。研究发现, 公路中央分隔带的开口、 绿化不合理也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对于绿化疏于修剪对驾驶人员的视距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遮挡横穿马路的行人而出现交通事故。其次, 开口设计过多或是设计位置不合理, 则会造成行人的非法进入或是较多的行人横穿马路, 影响直行车辆的正常通。根据公路设计规范指出, 一般在设计中央分隔带的开口间距时以2km为最佳间距, 且开口位置应设计在视线较好的路段内。如果开口设计在曲线段内, 则其曲线半径应大于700m。为了给错误行驶的车辆提供一定的纠错空间可以设计较宽的无护栏中央分隔带; 为了使错误行驶的车辆返回到原来的车流中, 可以设计较窄的中央分隔栅。
( 2) 合理的设计道路的横断面。在公路横断面的设计过程中, 要根据公路设计交通量、车辆类型、设计速度、地形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为了满足公路设计时的安全性能, 公路路堤以矮路堤为主。根据美国公路事故研究组织的报告指出, 当公路车道宽度在3. 4m ~ 3. 7m之间时, 公路具有较低的事故发生率, 因此高速公路的车道宽度应为3. 4m, 其他等级类型的公路车道宽度应为3. 7m, 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若公路车道宽度较小则容易出现多车相互碰撞事故, 若车道宽度太宽, 则容易非法超车, 增加事故发生率。
2. 2人文方面设计的考虑
城市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城市道路的建设规模、速度、舒适性, 而在道路的舒适性则更为重要, 是否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是否可以确保人们出行的快捷性, 成为影响人们选择道路交通的关键因素。
( 1) 道路的总体设计。在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 需要全面考虑道路设计的特点, 实现道路的基本功能, 根据道路设计规范与地形选择合适的线性, 并根据交通流量合理规划道路车道数、车道宽度。在道路的平纵线性设计阶段, 在周围环境、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 尽量选择高标准的线性,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出行的舒适性; 在道路车道宽度、 车道数设计时, 需要满足规范的基本要求, 具体如图所示:
此外, 在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中, 发现在道路的曲线段发生的事故概率远远高于直线段, 尤其是处于雨雪天气。而影响城市道路曲线设计的技术指标相对较多, 如曲线半径、曲率、缓和曲线的长度等。在国内外, 公路研究人员根据对易出现事故的曲线段科学研究分析, 建立了曲线线性关系, 提出了在公路曲线段的设计指标。因此, 为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中, 需要全面考虑道路曲线设计, 特别是较大的拐弯处, 提高出行的舒适性。
( 2) 城市道路的路面、铺装设计。道路的路面类型设计对人们出行的舒适度有决定性的作用。在道路的路面设计时, 首先要选择是水泥路面或是沥青路面, 需要根据道路工程成本、以及周围环境、交通等级等综合决定; 其次, 就要根据选择的路面类型, 选取合适的材料, 在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工程成本等基础上, 最大限度实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例如,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多以沥青路面为主, 沥青路面较平整, 具有一定的柔性, 保障了在行车时的平稳、舒适性。在道路铺装设计时, 避免路面有较大的起伏。由于人们对于有较大的起伏路段, 多是避让, 这样就导致了交通拥堵。同时在雨雪天气, 由于路面较大的起伏, 容易造成车辆的侧滑动, 对车辆难以控制。此外, 在步行街铺装设计时, 要设计盲道, 并在公交车站旁边, 用不同材料铺装。且在步行道人流量较大, 而道路较狭窄的地段, 为了较好的避免人流的拥挤, 可以将人行道旁的树池用带孔金属盖板覆盖, 这样既不影响行人在上行走也不影响树木的灌溉。
2. 3环保方面设计的考虑
( 1) 行车道绿化设计。在城市道路中种植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的绿化带称之为行道树绿带, 它主要以种植行道树为主。行道树绿带应以行道树为主, 并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从而形成连续的绿化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 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应以4m, 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 75m。此外, 在行人较多的路段, 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 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
( 2) 分车带绿化设计。在城市道路中, 位于分车带上的植物被称为分车带绿化带。而位于上下行车道之间的绿化带被称之为中央绿化带。绿带的宽度可以根据行车道的性质与周围街道的宽度决定。分车带较窄的为1m, 而宽的可达到10m左右。而分车带上种植的植物不仅需要满足道路交通的需要 ( 不可遮挡司机与行人的安全视线) , 同时还要为城市道路增添绿色景观。在分车带的植物种类选取时, 较窄的分车带可以种植草本和灌木, 其可以有效地挡住对向而来的车辆灯光, 避免车辆夜间行驶出现闪眼现象。若分车带较宽, 分车带种植的类型较多, 例如乔木、灌木、草本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现代城市道路设计中, 不仅仅要满足人、车的交通需求, 还应该注重城市景观道路的设计, 以突出城市形象, 体现城市风情, 同时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进而推动城市道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深入, 各地政府对城市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视。在城市发展中, 城市道路的建设对推动城市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 因而, 城市道路的合理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设计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如城市布局、人文环境、交通安全、城市环保等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对此, 本文将在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基础上对城市道理设计进行相关阐述, 分析现代城市带来设计所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 提高城市道理设计的合理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思考方面,安全性,人文性,环保性
参考文献
[1]高庆东, 鲍永利, 蔚建峰.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与公路设计的区别[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2) :252-252.
[2]田晓雅, 刘少权.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A].科技创新.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
[3]姜海峰.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与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6) :104-104.
[4]叶伟华.浅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J].四川建材, 2008, 34 (1) :57-59.
[5]李因宜.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12) :83-84.
相关文章:
以自主创新铸就中国航天梦02-08
留学马来西亚校外住宿都要考虑什么问题02-08
产品开发考虑因素02-08
无线网桥自动组网协议02-08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02-08
做事要考虑的作文02-08
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02-08
练习题第八章02-08
对变异的考虑02-08
成本考虑02-08